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群德
Regular Member
 
群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國外
文章: 99
何謂「全球競爭力」?定義為何?

前幾天看到新聞說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行第4,看到時覺得很爽,沒想到台灣那麼強...

可是後來想想,到底何謂「全球競爭力」是如何定義的呢?為何新聞都沒有很詳細解釋其內容呢?只是說,台灣又進步一名了,從第5到第4名了,該不會是媒體的陰謀吧?!

小弟也有用google查了一下,看到原始網站,都是英文,用翻譯軟體,也都沒有看到很詳細的內容,又或者我沒有看到詳細的內容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學此領域的,可以告知,「全球競爭力」到底是如何評價的,不然,排第4名,到底對台灣象徵什麼意思,都搞不懂,就不太好了...
     
      
舊 2004-10-20, 11:17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群德離線中  
Shin_Kazama
Junior Member
 
Shin_Kazam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Area88 in Aslam
文章: 806
引用:
作者群德
前幾天看到新聞說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行第4,看到時覺得很爽,沒想到台灣那麼強...

可是後來想想,到底何謂「全球競爭力」是如何定義的呢?為何新聞都沒有很詳細解釋其內容呢?只是說,台灣又進步一名了,從第5到第4名了,該不會是媒體的陰謀吧?!

小弟也有用google查了一下,看到原始網站,都是英文,用翻譯軟體,也都沒有看到很詳細的內容,又或者我沒有看到詳細的內容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學此領域的,可以告知,「全球競爭力」到底是如何評價的,不然,排第4名,到底對台灣象徵什麼意思,都搞不懂,就不太好了...


上次聽廣播好像有提到,我們進步的都是一些砸錢就可以看到成效的數據,像什麼教育比例啊...
我們好像高知識份子多,但是好像是因為大學開的多,所以這個分數高,不過沒有去思考相對的教育品質~~
類似這些......
 
舊 2004-10-20, 11:45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n_Kazama離線中  
kcirt
*停權中*
 
kcir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254
我不相信數據
只相信實力

那只是狗官在那邊亂搞運作而已

浪費人民公帑
舊 2004-10-20, 12:04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cirt離線中  
dvdsi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695
引用:
作者群德
前幾天看到新聞說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行第4,看到時覺得很爽,沒想到台灣那麼強......

如果您真的這樣相信
那這則新聞確實達到他的目的
台灣是強
但強的是誰?
而弱的又是誰?

從另一角度來看
若台灣真的很強
那請問為何許多外資都紛紛撤離?
外資對於台灣的投資有無大幅度成長?
從這個角度
您就可以思索出問題的盲點了
引用:
作者群德
可是後來想想,到底何謂「全球競爭力」是如何定義的呢?為何新聞都沒有很詳細解釋其內容呢?只是說,台灣又進步一名了,從第5到第4名了,該不會是媒體的陰謀吧?

是否陰謀?
見山見水
這部分先不予置評
陰謀或許說不上
但有誤導之嫌或流於假象的報導卻是事實
因為它的報導不夠深入
而且大部分報導都只有報喜,卻不報憂

但基本上
這個表象的第四名
個人會以成語來說---金絮其外,敗絮其中
恰可比擬之
引用:
作者群德
小弟也有用google查了一下,看到原始網站,都是英文,用翻譯軟體,也都沒有看到很詳細的內容,又或者我沒有看到詳細的內容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學此領域的,可以告知,「全球競爭力」到底是如何評價的,不然,排第4名,到底對台灣象徵什麼意思,都搞不懂,就不太好了...


做過社會科學研究者
應該知道社會訪談調查與研究所得的"數字"意義
基本上不用過度於沉浸"數字"的迷思中
因為除了"數字"定量的量化分析外
您還應該解讀數字外所表達的"內涵"(定性的質化分析)
再者
解讀這些數字的意義
不應該只有單看一年的數字
原則上至少多看幾年(應該至少要5年)
否則只是流於"斷章取義式"或"見樹不見林"的解讀罷了
甚至會流於表象
無法真正解析數字外的內涵

基本上
台灣「全球競爭力」排行第4最主要原因
是因為民間企業團體的相關指標的躍升
而拖累台灣「全球競爭力」最主要的原因
卻在於政府部門之相關指標的墮落

以下這幾篇新聞或報導
有些雖是舊的年度解析
但因為台灣競爭力結構性問題仍然未變
故反而比較能解析真正的實況
http://www.southnews.com.tw/newspap...er_00/0217a.htm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C-092-166.htm
http://www.bnext.com.tw/mag/2002_03/2002_03_2013.html
http://www.e-stock.com.tw/asp/board...st=1&ID=2375945
__________________
可惡的(遺棄)之黑名單
gipXX21
FXXD
seedXXfer
thrXXghhe
cuXX02
cXXa
XaXXer Yang
saXX-ZERO

此文章於 2004-10-20 01:03 PM 被 dvdsir 編輯.
舊 2004-10-20, 12:42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vdsir離線中  
dvdsi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695
這是我以前整理的資料
台灣競爭力有著同樣結構性的問題
您順便可以一看
===========================================
這是有關2001年度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的相關分析之一
本人整理介紹如下
「全球競爭力報告」建立兩大指標
1.「成長競爭力指標」:綜合一國未來5年內經濟成長潛力。
「成長競爭力指標」又分為三大次指標:「科技水準」、「公共部門」,以及「總體經濟環境」。
2.「當前競爭力指標」:從經濟基本面的角度描述當前生產力與經濟表現。
「當前競爭力指標」也分為兩大次指標:「企業經營與策略的成熟度」,以及「經營環境品質」。
以上每一項次指標底下又各包含細部指標,總計達161項。

依據本篇報導所示
2001年度
台灣「成長競爭力」位居第7
「當前競爭力」位居第21
而台灣之所以拿到「世界第7」的原因
台灣是由於靠"科技水準"在拉高排名

而「成長競爭力」台灣之所以能由2000年的第11名躍居第7
甚至躋身前10名
主因就在於其優異的「科技水準」指標
台灣表現優異的「科技水準」細項指標包括
「創新」第3(特別是專利權數量年年增加,在2000年到達全球第三的輝煌成績)
「手機普及率」第1(每百人就有80.3人購買手機)
「政府優先發展ICT產業」第5
「政府推廣ICT產業的計畫多寡」第5
「校園上網比例」第10
以上就是「科技水準」領先群雄的成因
由上述觀之
與政府部門直接有關的只有「政府優先發展ICT產業」與「政府推廣ICT產業的計畫多寡」兩項

相對地
「公共部門」與「總體經濟環境」兩項主要次指標
就沒有那麼出色了
而「公共部門」才真的直接攸關政府部門
更與國內小百姓息息相關的

其中「公共部門」排名第24
是台灣成長競爭力中表現最差的一項
拖累此一指標的細項指標
包括影響清廉程度的「政府官員採購涉及貪污」(第24)
「司法獨立性」(第40)
「黑道」(第37)
「財產權保障」(第27)
「民眾對政治人物的信任程度」(第29)
「政府官員決策的中立性」(第24)
另「新舊政府在政策上的延續性」(第66名)竟是敬陪末座(不屬於成長競爭力的考量範圍)

再以「總體經濟環境」而言
「總體經濟環境」則差強人意的位居第15名
「總體經濟環境」又分為兩次指標
1.「總體經濟穩定性」第27名
2.「國家信用評等」第22名
各細項中最嚴重的要算是「政府的赤字問題」(第63)
2000年的赤字讓國民生產毛額少掉4.7個百分點。
「受訪企業主管預期未來經濟走勢樂觀程度」(第59)
「實質匯率」(第33)
「儲蓄率」(第25)
以上都是排名較差的不利因素
不過
「企業取得信貸的容易性」(第2)與「通貨膨脹程度」(第10)兩項
倒讓企業還可以喘口氣

「當前競爭力」的排名上
台灣不盡理想的只佔了第21名(與去年相同)
表示國內的經濟環境依然不景氣的狀況

結論:
在2001年的報告中
台灣位居第7的成長競爭力的主因
主要是民間企業發揮傲視全球的高科技創新能力
民間企業繼續投資於創新與衝高專利權數.....等因素
但相對地
拖垮台灣全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卻是發生在"政府公共部門"
如何讓稍嫌落後的政府公共部門彰顯其決策品質與效率
加強興利於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
以及解決問題或除弊
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總體經營環境
才是提升台灣「全球競爭力」一大關鍵

三.2002年度的「全球競爭力報告」
本人目前手上無相關資料(相關報告也尚未正式公佈)
僅以DanFang所轉貼文章與排名數據
來做分析或解讀比對

2002年指標排名如下
1.「成長競爭力」指標總排名方面由第7名進步到第3名
新加坡維持第4
日本由第21名進步到第13名
南韓由第23名進步到第21名

「成長競爭力」指標排名由第7名提升至第3名
主要因素還是在「科技指標」上(進步2名)
「總體經濟環境指標」更大幅進步9名
但可悲的是
「公共政策」由第24名退步到第27名(排名退步三名)
(反映出妨害台灣競爭力的「害群之馬」還是落在「公共部門」上)

2.「當前競爭力」指標排名由第21名進步到第16名
「公司營運及策略指標」排名進步4名(由第20名進步至第16名)
「國家商業環境品質指標」排名進步8名(由21名進步至第13名)

由上述資料觀之與初步判斷
並與2001年資料相對應
或許同樣可以得到與2001年相同結論的一個訊息
台灣位居第3的成長競爭力的主因
其實主要還是靠民間企業
但相對地
拖垮台灣全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也還是發生在"政府公共部門"
而且他甚至由第24名退步到第27名
__________________
可惡的(遺棄)之黑名單
gipXX21
FXXD
seedXXfer
thrXXghhe
cuXX02
cXXa
XaXXer Yang
saXX-ZERO
舊 2004-10-20, 12:51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vdsir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有分數高的項目,也有分數慘不忍睹之處,單看整體分數會遺失掉很多東西。

2004.09.10 中國時報
]全球競爭力 台灣大幅進步
尤子彥/專題報導
引用:
過去一年來,世界經濟論壇(WEF)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相繼發布的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在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競爭力排名持續向前躍進,WEF指出台灣的成長競爭力在全球排名第五位,保持在亞洲地區的領先地位;今年五月間,最新公布的IMD全球競爭力報告,也顯示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第十七名晉升為第十二名,名次大幅進步五名。

競爭力排名向上提升,對一向重視國外機構競爭力排名的政府官員來說,自然是宣傳政績不能放過的特好消息,去年底,執政黨更是將WEF競爭力排名進步,當作是選戰過程熱炒的利多題材,不過,細究我各項競爭力評比的內涵,卻不難發現,政府效能競爭力提升的速度不如民間部門,已成為我國競爭力持續向前邁進的絆腳石。


政治風險指標惡化

根據IMD公布的「二○○四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今年台灣總體競爭力排名大幅進步五名,但在經濟表現、政府效能、商業效能及基礎建設等四大評比子項目當中,政府效能僅進步兩名,在接受評比的六十個國家與經濟體中,排名第十八,進步幅度居四大子項目之末。

在IMD的這份競爭力評比,台灣的商業效能排名全球第七,是所有子項目當中最為出色的指標,IMD也列出台灣在專利生產力(全球第一)、信用卡人均發卡數(全球第一)、高科技出口表現(全球第五),以及企業適應力及企業家精神等多項競爭力指標,排名都晉升在全球前十大之內,充分展現我民間活力所帶動的競爭實力。

然而,相當諷刺的是,執政當局雖一方面大力宣傳競爭力排名大幅進步,不過,政府自身卻不斷扯我國競爭力向上提升的後腿。進一步深究政府效能進步有限的原因,包括不斷惡化的政治風險指標、社會凝聚力缺乏,以及管制思維造成外人投資自由度低落等,屬政府效能的競爭力細項指標,台灣在全球六十個受評比的經濟體當中,不但排名吊車尾,四年來更呈現每下愈況的窘境。

以政治穩定性的競爭力指標為例,名列前茅的分別是加拿大、盧森堡及澳洲等國,而台灣這項指標在二○○○年的排名為第四十名,不過,到了二○○四年,卻退步到第五十四名,落後於俄羅斯、土耳其及羅馬尼亞等國,就連許多人認為缺乏法治基礎,政治風險極高的中國大陸,這項政治風險的競爭力排名都還名列第四十七名,優於台灣持續惡化中的排名。

社會凝聚力表現差

此外,政黨對立所導致的社會分歧,也使得我國在社會凝聚力這項競爭力排名,落居在第四十九名,僅略優於菲律賓、阿根廷,全球社會凝聚力排名最佳的則是新加坡,對岸中國大陸列在第十九名。

對此,經建會官員表示,IMD有關非量化性質的評比指標,是採用外籍高階經理人的問卷訪談資料,雖有其主觀性與抽象性,但近年來國內政局紛擾,加上兩岸關係緊繃及核四案等重大爭議事件,確實帶給國際社會我政治穩定度及社會凝聚力欠佳的不良印象。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競爭力持續進步,是否就此帶動國民所得成長,也值得進一步檢視。

根據主計處公布的國民所得統計數據,拜經濟回溫所賜,台灣今年平均國民所得可望從去年的一萬三千一百美元,成長至一萬三千九百美元,勉強回到民國八十六年間的水準,不過,相較於民國八十九年國民所得曾一度超過一萬四千餘美元,近年來台灣國民所得成長似乎呈現原地踏步,更遑論四年前時任行政院長的張俊雄,當時所喊出的「Taiwan Double」,也就是到民國九十九年,台灣國民所得將倍增為兩萬八千美元的口號,有絲毫落實的可能。

國民所得有待提高

台經院二、三所所長龔明鑫指出,從各先進國家國民所得成長的經驗觀察,台灣若要持續提高國民所得,前提必須是要能確保產業轉型全面成功,加速發展協助製造業轉型的服務業部門,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與工業產品的附加價值,雖然十年內要達到國民所得倍增的目標恐難實現,但到民國一○一年,我國民所得要成長至兩萬美元,並非完全達不到。

龔明鑫認為,台灣若要國民所得持續成長,一定得拋棄長期以來發展製造業的降低成本思維,才能和靠成本優勢的落後國家做出明確差異,否則將落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提出的,台灣將因缺乏國際化的政策及教育制度,限制經濟發展,使得未來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停留在一萬五千美元上下的成長極限。

加速發展國際品牌

龔明鑫強調,政府帶頭推動如會計、資訊或物流等專業性的服務業發展,成為製造業轉型的助力,才能突破當前台灣面臨的競爭力瓶頸,而過去兩年多來,政府為鼓勵民間企業投入研發成立研發中心,提供科技國防役的員額給民間企業的做法,都正逐漸帶動台灣的轉型契機,未來政府還應加速引導國內產業,朝國際品牌的方向發展,才是確保產業競爭優勢的積極做法。


其他:WEF公布 台灣競爭力 升至全球第四
舊 2004-10-20, 01:14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群德
Regular Member
 
群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國外
文章: 99
謝謝大家的回復,這才是我要找的全面性的資訊

不然單一方面的消息,總是讓人誤解
舊 2004-10-20, 07:29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群德離線中  
Lucic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42
這種分析報告 看看就算了吧...
現實世界能像玩三國志,武將武力高低都可用數據表示嗎?
不如看本身就有意義的數據,什麼失業率、所得...etc
「競爭力」這種抽象的東西,還是算了吧...
誰知道他們怎麼算出來的,如果有意要造出漂亮的數字,
那是很容易的,選擇對台灣有力的指標去看就好了。
舊 2004-10-21, 10:56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cic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