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12
|
DVD+R (CD-R)碟片品質實驗
現階段DVD燒錄片的品質一直令人質疑,因此自己就設計了一個實驗來驗證看看.
這個實驗其實就是早期所說的"日曬法",先強調一點.由於只是個人居家的測試環境(陽台),所以沒有實驗室的溫濕度控制及紫外線燈管的設備.同時也因為無法得知加速參數,所以這實驗只是提供燒錄片品質"相對性"優劣的參考. 先看看幾片DVD+R的測試結果. <片子種類及燒錄環境在第一行有註明.片子皆置於塑膠片盒中,避免灰塵及雨露水直接接觸.燒錄朝外,以能曝曬到陽光.讀取則統一使用Liteon811,K's probe 1.1.21, 4倍速, 8ECC> ![]() 第一列有註明日曬天數,符號"-"表示未測,"f"表示讀不到片子資料. 因為並不是每天都測試,所以"f"的日數,不是真正讀不到片子的日數,只是經過這些天數後確定fail了. 只有show PI/PO的平均值,因為我的811會有周期性的高峰,因此不參考最大值. 另外也post CD-R(繼續中,還沒全死)及一片DVD+RW的結果供做參考. ![]() ![]() 幾點補充及心得如下. 1.由於測試環境的關係,結果並不是絕對的.但因為每一片都是相同的測試環境,所以應該可以提供相對的比較.故只看一片的結果是非常不可靠的,但比較相對的優劣倒是可以參考. 2.同一品牌,同一染料,不同批次的片子還是有可能品質不同.這可能有取樣的問題,但製造商在品質管控上還是得加強. 3.保存性似乎還是CD-R(gold)>CD-R>DVD+RW>DVD+R 4.便宜的DVD片子,保存度相對性的差(廢話).但有些實在差的驚人. 5.專業人士對這類PI/PO的測試常不以為然.但對user來說,卻也只有這種測試方式可驗證.只是測PI/PO必須小心,它只有"相對性"的參考價值.不同的機子,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另外,大家常亂比一通,不同的讀取速度,不同的ECC設定也在比.... 由於DVD燒錄片的品質實在太參差不齊了,連打著自家品牌的東西常常也都不可靠.所以這種實驗算是user的自力救濟吧!!另外,部分業者把測試片,布袋片,F級,C級...的爛片到處撒,還說A級,這實在是太不道德了.希望有能力報內幕八卦的大大,順便挖些品質/可靠度測試報告.別讓我浪費這麼多時間,做出來的卻可能只是一份垃圾......呵..呵... Just for reference!!若有其他想法,歡迎指正.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010
|
推
不知到有沒人要拿That's的 DVD+-R 來日照測試一下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新竹
文章: 16
|
好文!
期待更多種類的片子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縣
文章: 1,704
|
不知道樓主住哪裡......小弟家在台中 ,
可貢獻一太誘日製盒裝片作為實驗測試用 (因為小弟也想看看太誘有沒有比較猛 ![]() 不然郵寄也行......不知道片子的重量在不在信件的範圍之內 ![]() -------------------- 嗯嗯~~~威史大雖然是MIC , 不過表現不差 , 看來短期內依然是便宜的首選 ![]() 倒是Philips金片還真是猛......小弟手邊也還有一片說 ![]()
__________________
Ryzen 5 2600X & ROG STRIX X370-F Kingston ECC U-DIMM DDR4-2666 16GB * 2 Gigabyte CV27F & MSI RX560 AERO 4G OC Cooler Master V750 Gold Fractal Design Define R6 CREATIVE GigaWorks T20II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14
|
建議作者測試一些廠商自有品牌的片子,畢竟那些單價1X元的片子多半是蟑螂(黑話,指以低價收購來源有問題的貨轉手賣出賺差價的炒客)出貨的,搞不好幾個禮拜賣完後就再也不見了...
我自己也有在作DVD空片耐候測驗,在台北的話可以交流看看,因為手上沒有liteon的機器,多個測試結果也不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615
|
引用:
他測的不都是知名品牌較多嗎?比如RITEK,捷元GENULNE,遠茂OPTODISC,HQT(IMATION)為多.. 莫非要測比較不知名的品牌,店家號稱A級的,來跟知名品牌比比嗎?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14
|
是有一些廠牌算背後有DYE廠支援的,但有些資料太少,不太能找到一樣的東西來作比較。例如:mcc03、mag e01都是裸片,不能確定來源真偽,也沒有辦法讓其他人買來試。另外longten002也不在philips認證表的任何速度裡。
原作者的辛苦可以肯定,個人只是覺得既然花時間測試,就該拿一些可以被複製驗證的產品來測。例如盒裝RICOHJPN R01、MAXELL 001、或是最常見的三菱 4x桶裝、Ritek G03...目前市面上還有很多,也非常值得驗證,沒有作很可惜罷了。 此文章於 2004-07-26 03:16 PM 被 seisyuku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12
|
關於這個實驗,我再稍微補充一下.
1.三片裸片都是大廠的片. RICOHJPN R01 -> 錸德 MCC 003, CMC MAG E01 -> 中環 (非彷code) 那片錸德的裸片是測試sample,等級似乎不高. 它跟台製ricoh盒裝片打破了我對RS染的迷信. 至於中環片,等級應該不太差. 2.我不玩進口高價片,因為我一直認為+RW的品質比較可靠. 這是個人主觀認定,若有不同想法,歡迎指正. 3.我的實驗是依據個人需求,沒打算把市面上的片子一網打盡. 站上有很多高手,若他們有興趣,也許可以造福網友. 4.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有否一個更具公信力的測試方法? 我的測試很粗糙,在取樣上及測試環境上,都可能有很大的問題. 所以把工程搞的太大,可能只是在做白功而已. 因此我也不想花銀子,把所有找的到的片子測一次.呵... 5.不過照經驗,那些曬不了一個禮拜的片子. 在半年內掛掉的機率極高,不可不慎. 6.妥善保存片子,不讓它曬到太陽,適當溫溼度,一定是可以延長保存期限的. 7.廠商自有品牌的部分...唉!!錸x讓我首次打破了迷失.而遠x則讓我開了眼界.BTW,還是自己多測看看,依不同需求,選擇片子,也許這比較實際. 再強調一次,這測試是相對性的比較,且跟個人測試方法及環境有關.我只是拋磚引玉,希望高手們有些建議.畢竟要等個1,2年才知道品質好壞實在太久了,而且也來不及了. |
![]() |
![]() |
Golden Member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615
|
引用:
看到你這篇,也讓我大開眼界,Optodisc遠茂自家品牌,竟然輸給longten002碼式特的公司,遠茂號稱DVD生產量居台灣五大廠之ㄧ, 遠比一些小廠的保存還來的不久,看來大廠跟價格不代表正確的保存期.. 看來唯讀有跟三菱技術合作的工廠,拿取AZO染料及其技術的可以活的比較久點,那台灣廠不就只剩中環CMC跟精碟PRODISC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1,798
|
中環CMC表現不錯的感覺
看來可以買多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
娛樂金魚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