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宗毛
Elite Member
 
宗毛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4,505
Anisotropic Filtering Comparison

http://www.skenegroup.net/tertsi/aniso/

作者:DSC
http://www.nvnews.net/vbulletin/sho...&threadid=22310

一般最常見的情況,NV3x和R3x0差不多
http://www.skenegroup.net/tertsi/aniso/d3d/aniso13.html

20面,大概已經可以知道ati在22.5度角的奇數倍位置附近是最大的弱點
(這我們也應該早已知道了)
http://www.skenegroup.net/tertsi/aniso/d3d/aniso21.html

--
所有的dri和app好像都差不多,各位也不用費神比較差異了
     
      
舊 2003-12-16, 12:37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宗毛離線中  
schummy
Major Member
 
schumm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39
差異很明顯好不好.....
三面的看的出來了
 
舊 2003-12-16, 01:54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chummy離線中  
宗毛
Elite Member
 
宗毛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4,50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chummy
差異很明顯好不好.....
三面的看的出來了


....那麼誰說差別不明顯了呢
舊 2003-12-16, 02:09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宗毛離線中  
milk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hustle and bustle
文章: 305
NV在畫質有很明顯的提升.
ATI把遠處的畫面變模糊,近處的細節還很清楚,這是不是ATI提升效率的小巧門?
舊 2003-12-16, 05:05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lky離線中  
Lin XX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673
這種測試看起來真是明顯,很容易就比較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
-------------------------------
AMD K8-3200+
K8NS U-939
PowerColor R9700 PRO
金士頓DDR400-512*2 (雙通道)
Segate SATA 120GB*2 (RAID0)
海韻 350W
BenQ W800A
冰山美人+12CM扇+8CM扇*4

-------------------------------
P4-2.53G(oc2.81)
EPOX 4PEA+
GeForce 2 GTS
創見DDR333 512*1 256*2
Segate 30G+80G
Pioneer DVD-ROM+Lite-ON 1610b CD-RW
鐵甲武士 450W
600元機殼+8CM扇*3
舊 2003-12-16, 06:48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n XX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其實這算是一個取捨啦.
雖然因為失效角度問題, ATI在高複雜度模型會死得很慘, 但是話說這種模型可見度已經不高了, Game Developer有必要這樣搞嗎?
如果今天擺出來的是R200系, 失效角度是45度的奇數倍, 那只怕會更淒慘.
而且另一個疑問是NV2x和NV3x效果最好的模式挺慢的.
這張圖上頭可沒有FPS數. 可能看到FPS數有人就會有別的想法了?

實話是--這個測試某種觀點上而言其實算是一種極端case.
現有的遊戲不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可以不必太放在心上.

well, 以我的看法來說啦.
ATI因為RGSS的關係, 比NVIDIA在AA有優勢.
NVIDIA則在AF效果上比較有成就, 不過效能方面好像不夠好.
至於誰對誰錯, 我想理應是沒有公論的. 誰能賺到錢誰就贏了.

不管是暴力法至上還是演算法掛帥, 實務和學理一定會有落差的.
舊 2003-12-16, 07:46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因此有蠻多站測ati卡的時候都用16xaf
例如beyond 3d, digit-life.....等等
ati 16xaf vs nvidia 8xaf就各有優勢了
(例如特定角度af級別比nvidia還高, 尤其是在地面等等....)

不過aa除了前陣子3d center比較用的專文外, 好像沒人這樣測
舊 2003-12-16, 09:48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HigH
因此有蠻多站測ati卡的時候都用16xaf
例如beyond 3d, digit-life.....等等
ati 16xaf vs nvidia 8xaf就各有優勢了
(例如特定角度af級別比nvidia還高, 尤其是在地面等等....)

不過aa除了前陣子3d center比較用的專文外, 好像沒人這樣測


不是特定角度, 16x AF 對8x AF的差距會發生在長寬對比上.
長寬比超過8x(1:8)的部分自然會跑出一條帶狀落差出來,
沒有支援到16x的話當然就是對付不了.
這部分是超出功能cover的部分, 並不是有處理而Quality不如人,
所以我覺得不能算是品質差距.

這也是為什麼這回宗毛兄引用的AF Quality比較會雙方都採用8x的真正原因.
不然大家都知道ATI的AF支援到16x啊?
別忘了ATI早在Radeon初代就支援到16x AF了....
(well, 我是看我的Mobility Radeon啦, 實際上我不記得了)

此文章於 2003-12-16 10:04 PM 被 Artx1 編輯.
舊 2003-12-16, 09:59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giligul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56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兩家廠商在 AF 上開應用程式喜好及驅動上強制設定
其畫質是不相同的

尤其是除了 base texture 外其他的 texture stage
都有相當程度的「優化」
不過程度是大不相同
有興趣可以找找
我現在忘了在哪
看完之後
應該又會有不同的體會

別忘了
現在的網站在 benchmark 時用的是驅動程式強制設定的方式
舊 2003-12-16, 11:38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iligula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tx1
不是特定角度, 16x AF 對8x AF的差距會發生在長寬對比上.
長寬比超過8x(1:8)的部分自然會跑出一條帶狀落差出來,
沒有支援到16x的話當然就是對付不了.
這部分是超出功能cover的部分, 並不是有處理而Quality不如人,
所以我覺得不能算是品質差距.

這也是為什麼這回宗毛兄引用的AF Quality比較會雙方都採用8x的真正原因.
不然大家都知道ATI的AF支援到16x啊?
別忘了ATI早在Radeon初代就支援到16x AF了....
(well, 我是看我的Mobility Radeon啦, 實際上我不記得了)

我的意思不是指與觀察者視線平行面的角度啦
而是如宗毛兄po的連結裡面垂直觀察者視線的角度
ati在某些特定角度只有2xaf效果
如果都開8xaf比較, 很可能有人覺得不公平
既然某些地方不如nvidia, 我也可以讓ati的卡跑16xaf在某些地方贏回來
這是我推測某些網站使用16xaf的用意
舊 2003-12-17, 03:08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