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388
|
加工冷藏食品上看到這句標語、你還敢買嗎?
會發這篇就是覺得經過冷藏區被滷雞胗、萬巒豬耳朵、滷蛋...產品上的長串紅色字樣吸引住了
上面到底寫什麼阿,抱著好奇心看了一下 這句話就是 非供即食,應充分加熱 我G了一下這句話出自食品標示法(100年的)修改內容 引用:
問題是這又不是真空包裝,只是一般的冷藏鮮食包裝(盤子加保鮮膜) 再者、這些加工食品算即食的沒錯吧,所以要標也是要標 需冷藏 或 需冷凍 結果廠商把它歸類為非即時,所以標上了 非供即食,應充分加熱 想了想以後心裡毛毛的... 廠商滷好的雞胗、滷蛋、豬耳朵...這些東西不願意歸類為即食 大概有幾種可能性 1.東西菌數過高(生產過程、環境、或者擺放期限...因素),直接吃可能會吃壞肚子 2.廠商為了規避責任,所以歸類為非即食類 一般在大賣場我最多買熟食區自己煮的食品 但沒熟食區的賣場都是販售這種加工食品、雖然沒買過 看到那句話,我是絕對不會買的 連廠商自己都沒底的食物、誰要買阿 ![]() 此文章於 2013-07-28 09:00 PM 被 solosbye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這一類的東西通常是熟食冷藏,
就算是真空包裝, 畢竟不是乾貨, 也沒辦法只在無菌的地方處理 所以這一段是一定要加上去的 事實上也是加熱才安全 ....不過我以前很常買這種素火腿然後直接吃, 現在還沒死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可魯的故鄉
文章: 732
|
個人覺得這種東西廠商會這樣標示
加工完從運輸到銷售這塊環境廠商自己也沒把握 所以叫你買回家自己在加熱一下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05
|
引用:
鵝上週被拉去練特技----吞胃鏡,一看之下醫生說鵝一肚子幽門螺旋桿菌,要鵝乖乖吃藥,結果害鵝反而胃不舒服了一個禮拜(本來沒啥症狀的 ![]() ![]()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可能你想太多了,就算完全乾淨的生產方式,你用真空包裝的方式冷藏運送的過程,不可能不會有細菌產生,他希望你充分加熱,是希望你不要吃了食物中毒 如果你嫌麻煩不想自己做,或者希望可以放在冰箱隨時可以拿來吃,選擇食用別人製作好的加工食品,這些都是你不可避免的汙染,廠商本來就該有義務告訴你要加熱後才能食用 如果你不想吃這樣的東西,也只有自己去製作了,但你自己製作的過程沒有細菌進來?不可能的,到最後,你還是得經過充分加熱這道程序 說真的他有告訴你要加熱後才能吃,遠比他保證說開了就能吃還來的令人放心 .... 就算你去菜市場買,一樣也得回家加熱後才能吃 ..... 此文章於 2013-07-28 09:46 P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
引用:
不用到多高科技的"完全乾淨", "真空包裝"... 記得巴斯德的那個肉湯嗎? 「現代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故居中展出的當年巴斯德否定「自然發生論」用的鵝頸瓶,裡面乘有煮沸後冷卻的肉湯,瓶頸和外界空氣貫通,100多年過去了,肉湯依舊清澈,沒有滋生細菌或黴菌 ![]() 全文 http://pansci.tw/archives/43315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980
|
引用:
重點超商不可能賣鵝頸瓶裝的食物給你 所以要用殺菌跟包裝系統 塑膠類的包裝也不能用高溫殺菌 自然就會需要用到相對較高科技的東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是啦,但你能接受大賣場超商給你那種包裝嗎?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
引用:
大賣場, 超商的包裝會比這100年前的鵝頸瓶差嗎? 人家的鵝頸瓶還是"開口的", "空氣流通的". 我是指出你說"就算完全乾淨的生產方式,你用真空包裝的方式冷藏運送的過程,不可能不會有細菌產生"的這個錯誤.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我也不是說你那個例子錯誤,只是現在不太可能用你那種例子作包裝而已 我也可以舉另一個例子,沈船的葡萄酒經過百年後打撈上來,品酒師還會說相當不錯 但這些都不能說市面上可以看到的食品包裝都沒問題,我當然相信如果不計成本與技術,我們可以弄出一個裝置放一個食物一百年後還是可以吃 但我要講的只是很單純:現在市面上的包裝大多數「不可能完全無菌」,僅是如此而已 ![]() 而且鵝頸瓶的肉汁我還有一個疑問,就算無菌,還能食用嗎? ![]() 此文章於 2013-07-29 09:24 A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