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主機板廠的軍備競賽,華擎三雄力拼技嘉三霸

主機板廠之中其實也會有所謂的競賽,大家不僅僅是在頂級主機板上面的較勁,現在還把戰場延續到了主流級別的領域上面大打出手。

目前台灣常見的品牌共計有華碩、技嘉、華擎、微星,這四家比較常會在各大通路上面看到,這一次要拿出來競賽的主機板則是取中間二名,技嘉與華擎。

總共分為三個級別:
1:Z77 主流ATX主機板:技嘉Z77X-UD3H與華擎Z77 Extreme4。
2:Z77 入門ATX主機板:技嘉Z77-D3H與華擎Z77 Pro3。
3:H77 主流ATX主機板:技嘉H77-D3H與華擎H77 Pro4/MVP。

共分為這3個級別,大致上把低價位帶的主機板通通拿出來比較,也讓使用者更能了解到,他們差異在哪裡,有什麼差別。

首先來比較的是Z77主流ATX主機板,技嘉Z77X-UD3H與華擎Z77 Extreme4。

先來看一下外包裝。

技嘉。




華擎。




配件。

技嘉。


華擎。


主機板大小。

技嘉:30.5公分*24.4公分。


華擎:30.5公分*21.8公分。


這部分由技嘉的標準ATX大小優於華擎的縮小板,不過主機板大小不一定會是判斷主機板上面的料件是否為好料的判斷因素。

主機板CPU部分供電相數。

技嘉:6+2相。


華擎:8+4相。


這部分就可以看到Z77主打的可超頻性功能在技嘉的主機板僅只做了6+2相CPU供電,而華擎則是做了8+4相供電,當然相數多不一定會是超頻冠軍,但是相數少絕對不會是超頻霸主。

PCI-E x16與x1、PCI擴充能力。

技嘉:3支x16、3支x1、1支PCI。


華擎:2支x16、2支x1、2支PCI。


華擎與技嘉都給了相當充足的擴充能力,不過技嘉部分則是多了1支x16與x1插槽,不過卻少了1支PCI,而華擎則是少了1支x16與x1插槽,卻多了1支PCI,兩者的基本擴充能力相近,不過x16插槽的頻寬則是因為PCI-E Lanes不足的原因,將會採用拆分的方法去支援。

SATA3晶片。

技嘉:Marvell 88SE9172。


華擎:ASMedia ASM1061。


這邊則是看到了兩家都有提供額外的SATA3晶片擴充更多SATA裝置,不過使用的晶片是不相同的供應商,哪個優哪個劣,相信消費者會對於Marvell晶片比較感冒一點,畢竟以往的主機板都是採用這家晶片,但是卻出現非常多問題。

USB3晶片。

技嘉:VIA VL800。


華擎:ASMedia ASM1042。


這部分也同樣兩家同時支援更多USB3.0插槽,同樣採用不同供應商的晶片,不過這部分就明顯出現差異,目前ASMedia的晶片效能是優於VIA的產品,所以這部分華擎提供消費者比較好的產品。

網路晶片。

技嘉:Atheros AR8151。


華擎:Broadcom BCM57781。


網路晶片這部分,同樣是1Gbit LAN,不過在優劣排名上面則華擎的Broadcom優於技嘉的Atheros。

顯示輸出。

技嘉:DVI+D-SUB+HDMI+DP。




華擎:DVI+D-SUB+HDMI。




這部分技嘉多了一個DP輸出的功能,華擎則是少了這項輸出介面,不過DP這個輸入介面在高階螢幕才會出現,對於一般使用者,這部分的輸出能力則是聊勝於無,畢竟用內建顯示的使用者不一定會需要DP,有DP螢幕的使用者也不會去用內建顯示,不過技嘉這部份卻沒有在D-SUB的針腳部份做遮罩保護,不僅僅是防止氧化,且是防止短路的發生。

干涉問題。

技嘉:無。


華擎:無。


兩家主機板廠的SATA皆採用較新式的90度SATA配置,所以不會出現SATA被顯示卡干涉遮掩的問題。

緊接著是Z77 入門ATX主機板,技嘉Z77P-D3與華擎Z77 Pro3。

一樣先看包裝。

技嘉。




華擎。




配件。

技嘉。


華擎。
[img]http://goo.gl/NasGZ

主機板大小。

技嘉:30.5公分*21.5公分。


華擎:30.5公分*19.3公分。


這部分兩家都縮小了ATX板型的標準大小,相較於正常的ATX稍微窄了一點,不過經過上一輪的比較後,可以發現大小不是重點只要不出現嚴重干涉問題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主機板CPU部分供電相數。

技嘉:4+1相。


華擎:4+1相。


這部分兩家都是4+1相,不過CPU供電相數部分已經縮水到4相,已經偏離了基本該有的8相,幾乎可以定位在H77的使用範圍內,消費者在選購這片主機板時,務必把超頻可行性排除在外面,畢竟僅剩4相的供電,對於超頻穩定性與可超性都已經大打折扣了。

PCI-E x16與x1擴充能力。

技嘉:2支x16、2支x1、2支PCI。


華擎:2支x16、1支x1、2支PCI。


這部分的擴充能力兩張主機板幾乎相等,僅差別在技嘉多了1支x1插槽,不過因為主機板設計問題,實際上只會有1支的差距。

SATA3晶片。

技嘉:N/A。

華擎:N/A。

這部分兩家都無另外提供額外的SATA3晶片。

USB3晶片。

技嘉:N/A。

華擎:N/A。

這部分兩家也都只有Z77原生內建的4個USB3.0,相信USB3.0裝置比較多的使用者會比較喜歡廠商額外添加的第三方晶片擴充,不過對於一般使用者,USB3.0晶片其實使用原生的4個即滿足使用需求。

網路晶片。

技嘉:Realtek RTL8111F。


華擎:Realtek RTL8111E。


採用同晶片供應商,但並不是同一個晶片,差異在於後面的尾碼。

顯示輸出。

技嘉:HDMI。


華擎:D-SUB+HDMI。




這部分則是看到技嘉僅有HDMI輸出,華擎則是少了1個DVI的輸出支援,不過兩家都還有HDMI可以彌補沒有DVI輸出這個缺點,但技嘉沒有D-SUB輸出就對於螢幕沒有數位輸入的消費者造成困擾,且消費者對於產品差異的敏感度則是建立在多寡,這部分則是由華擎勝出。

干涉問題。

技嘉。


華擎。


最後則是H77 主流ATX主機板,技嘉H77-D3H與華擎H77 Pro4/MVP。

同樣先看包裝。

技嘉。




華擎。




配件。

技嘉。


華擎。


主機板大小。

技嘉:30.5公分*24.4公分。


華擎:30.5公分* 20.1公分。


這部分一樣是技嘉的標準ATX主機板勝出。

主機板CPU部分供電相數。

技嘉:6+1相。


華擎:4+1相。


與剛才的Z77 入門ATX主機板級別相同的相數,在H77上面就顯得非常合理且足夠使用。

PCI-E x16與x1擴充能力。

技嘉:2支x16、3支x1、2支PCI。


華擎:2支x16、1支x1、3支PCI。


SATA3晶片。

技嘉:N/A。

華擎:ASMedia ASM1061。


這部分則是由華擎明顯優於技嘉,畢竟對於消費者來說SATA是多多益善。

USB3晶片。

技嘉:Etron EJ168。


華擎:N/A。

到了USB3.0的領域上,技嘉則是又扳回一城,多額外放了1顆Etron EJ168支援額外的2個USB3.0提供消費者使用,不過因為目前一般人使用到USB3.0的裝置數量還不夠多,所以這部分實用性比較沒有那麼高。

網路晶片。

技嘉:Atheros AR8151。


華擎:Realtek RTL8111E。


採用不同晶片供應商,網路晶片的排名為Intel、Broadcom、Realtek、Atheros,高階主機板比較常使用Intel的晶片,次一級的則是Broadcom,最大眾的則是Realtek,而Atheros則是比較稀少。

顯示輸出。

技嘉:DVI+D-SUB+HDMI。




華擎:DVI+D-SUB+HDMI。




這部分則是由華擎略勝的狀態,同時都支援DVI+D-SUB+HDMI的輸出,常用介面通通可以提供免轉接即可輸出,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技嘉略輸一籌的部份為在針腳的保護上面並無做任何遮蔽,易造成氧化與訊號干擾的問題。

干涉問題。

技嘉。

華擎。


看完以上3個級別的產品比較,可以比較出來兩家主機板廠的產品其實都在伯仲之間,各有優缺點,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主機板是比較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畢竟主機板一字排開可以組成一個艦隊,但是經過這樣子的同級產品比較之後,就可以依照荷包大小來做選擇,技嘉提供了幾乎全產品線的mSATA支援能力,但實用度實在非常低,且不切實際,華擎則是提供更優惠的價格給消費者,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則是可以藉由需求篩選,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張物美價廉的主機板。

延伸閱讀:http://qhuahong.blogspot.com/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舊 2012-04-27, 02:5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霍肯
Major Member
 
霍肯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67
很明顯的打臉文,
技嘉被小小三k的滿頭包.
 
舊 2012-04-27, 06:17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霍肯離線中  
ah0083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9
文章: 48
介紹辛苦了
但樓主 z77 pro3跟h77 pro4最後一張照片弄反了(有顯卡那張)
舊 2012-04-27, 06:22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h0083離線中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引用:
作者ah0083
介紹辛苦了
但樓主 z77 pro3跟h77 pro4最後一張照片弄反了(有顯卡那張)


你這麼一說 我才發現耶..

網誌版本的我修改了∼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此文章於 2012-04-27 07:11 PM 被 kill0210 編輯.
舊 2012-04-27, 07:05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liccaba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742
華擎自從全球市場率贏過微星後 現在是坐3望2的狀態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是在說明華擎的主機板比技嘉的還好 希望大家都去買華擎的

這樣華擎就可以擠下技嘉變成老2的位置了
__________________
酷媽 RC310(黑銀)
CoolerMaster GX-400W(銅牌)
INTEL Pentium G620(2.6G)
微星 H61M-P21(B3)
創見JET DDR3-1333 4GX2(8G)
MSI R6850 Cyclone 1GD5(OC)
WD 320G AAKS(單碟)
先鋒 DVR-217BK(黑)
BENQ G2411HDA(D-SUB)
用了十幾年的AMD 終於第一次換INTEL的
線上遊戲果然還是單核強才是王道XD
舊 2012-04-28, 02:47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ccaba離線中  
teszd
*停權中*
 
tesz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472
引用:
作者liccaba
華擎自從全球市場率贏過微星後 現在是坐3望2的狀態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是在說明華擎的主機板比技嘉的還好 希望大家都去買華擎的

這樣華擎就可以擠下技嘉變成老2的位置了

跟我的感想一樣XDDD

這篇文章太明顯了吧
舊 2012-04-28, 03:16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szd離線中  
TIDUS30536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918
引用:
作者teszd
跟我的感想一樣XDDD

這篇文章太明顯了吧


還OK啦,這種文章至少可以讓我很粗淺的知道差異
不用網站兩頭比較
舊 2012-04-28, 03:31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IDUS30536離線中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引用:
作者liccaba
華擎自從全球市場率贏過微星後 現在是坐3望2的狀態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是在說明華擎的主機板比技嘉的還好 希望大家都去買華擎的

這樣華擎就可以擠下技嘉變成老2的位置了


那麼你可以提出來,我哪邊是偏袒某一家的地方。

我們可以可以再討論那些的評論是否有錯誤或者明顯偏袒。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舊 2012-04-28, 08:43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FatJohn
Major Member
 
Fat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新北市
文章: 222
感謝樓主提出這比較的啦~
因為最近也打算組Ivy Bridge~
主機板也在那邊挑~看樣子我自己比較選得的Z77和叫朋友組的H77挑Asrock的是還不錯的選擇

msi Z77 的主機板似乎都沒有pci .... 對我來說只能放棄...
__________________
就算整個世界被大雨顛倒,我會給妳懷抱,受不了,看見妳背影來到,寫下我度秒如年難挨的離騷∼

我的Blog:http://fatjohn0927.wordpress.com/
舊 2012-04-28, 10:44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tJohn離線中  
dreamlost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804
引用:
作者FatJohn
感謝樓主提出這比較的啦~
因為最近也打算組Ivy Bridge~
主機板也在那邊挑~看樣子我自己比較選得的Z77和叫朋友組的H77挑Asrock的是還不錯的選擇

msi Z77 的主機板似乎都沒有pci .... 對我來說只能放棄...


正因為PCI的關係,小弟把音效卡RME AES32換成RME AES,同樣的輸出不同的電腦規格,AES售價比AES32高1萬2。

生平第一次買破三萬的音效卡,為的就是PCI-E規格。
舊 2012-04-28, 10:53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reamlost現在在線上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4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