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開箱測試】2.5" 凡達克Vantec NexStar 3 外接盒-首見2.5" USB 3.0+eSATA 組合外接盒(圖多,不喜勿入)
進入USB 3.0高速傳輸時代,雖然規格超越eSATA 3Gb/s的效能,然而部分好一點的
外接盒廠商在3.5"硬碟外接盒規格上,有的會提供USB3.0+eSATA組合,讓消費者選 擇喜歡的模式,可是2.5" USB 3.0外接盒推出那麼久了,似乎都沒有廠商要推出這樣 的產品組合。偶爾逛某24小時購物網站,看到它限時特賣推出一款2.5" USB 3.0+eSATA的外接盒,咦~~這不是我找了好久的夢幻產品組合,於是乎滑鼠點一 點,24小時內真的到我手中了。 網站包裝就不拍了,簡單開箱照,因是使用簡單數位相機拍的,若有傷眼不清晰處, 敬請見諒。 好久沒用Vantec的外接盒產品了,記得之前用的時候是1394a盛行的遙遠年代,外盒 封面簡述產品規格,就是右下角那個特別強調USB 3.0&eSATA,才讓我花錢買了它 ![]() 外盒背面有6國文字,右下角明確告知產品型號為NST-280SU3-BK,產地為中國 ![]() 外盒拆開後是火紅色的裡盒,上面打著該公司大大的Logo,很久沒看到外接盒產品的 包裝還這麼用心 ![]() 開箱了,內盒用透明袋包著這個外接盒 ![]() 其它的配件一併出來見客囉,咦,USB 3.0線的接頭怎麼不是藍色的?但確認的確是 USB3.0規格,為Y-Cable型式 ![]() 小心翼翼地拆開外接盒封套,正面照是類似鋼琴鏡面材質 ![]() 背面很素雅,沒啥文字或Logo ![]() 連接線端只有eSATA及USB 3.0接頭,沒有附加DC5V接孔,看來該公司對於僅靠 USB 3.0電源來推動HD是很有信心的 ![]() 抽出內盒的正面照,它是需要鎖螺絲來固定 ![]() 抽出內盒的正面照,突然發現它的橋接晶片我怎麼不認識,打上個PL2773型號,藉由 Google幫忙才知道這是prolific(旺久)針對USB 3.0作的橋接晶片,支援到SATAII 3Gb/s規格。好久不見的旺久USB 產品又回來了,之前的PL-3507系列在DVD-R 16x 燒錄器的年代曾經蠻熱門的 ![]() 通電不讀取的話,那個SuperSpeed燈好像會亮起(不是很確定) ![]() HD讀寫時,會有藍色的讀寫燈,讀寫燈還會show出Logo,蠻有意思的. ![]()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R3E+i7-920 D0 Drivers:Intel RST Driver 10.6.0.1022, Reneasus(NEC) USB 3.0 v2.1.19.0 HD:WD 2.5" Black WD7500BPKT 7200rpm OS: Windows 7 Ultimate x64 測試軟體:如下面幾套軟體顯示 很開心的把這個硬碟接在銀欣EC01拉到HAF-X前置USB 3.0面板,好奇怪,怎麼硬碟 都抓不到呢?試了好幾次,都沒辦法,原本以為又是供電不足,改接到主機板背後的 USB 3.0接頭上,就正常了,但也留下了後遺症,原本完美無瑕的750G S.M.A.R.T資 訊,硬是留下了一次難以抹滅的記錄Ultra DMA CRC Error,好想哭 ![]() ![]() ![]() 但是很奇怪的是若採eSATA與主機串接,S.M.A.R.T資訊會顯示異常或完全抓不到 ![]() 看一看AIDA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 USB 3.0表現 ![]() eSATA表現 ![]() 再來是AJA軟體測試,設定從128MB到16GB檔案大小 USB 3.0表現 ![]() eSATA表現 ![]() ATTO DiskBencmark測試,一樣是測試64KB、64MB~512MB加上1GB~2GB參數 USB 3.0表現 ![]() eSATA表現 ![]() CrystalDiskMarK 3.0.1 x64測試,從50MB測到4000MB的參數 USB 3.0表現 ![]() eSATA表現 ![]() HDTune 5.0測試,測試檔案讀寫效能 USB3.0表現,發現它在Max傳輸率似乎有瓶頸,讀取效能始終無法像內接或eSATA 衝破130MB/s,寫入就較正常 ![]() ![]() eSATA表現,與內接的差異不大 ![]() ![]() HDTune 5.0測試,測試Extra Read/Write項目 USB3.0表現 ![]() ![]() eSATA表現 ![]() ![]() HDTune 5.0測試,測試Random Read/Write項目 USB3.0表現 ![]() ![]() eSATA表現 ![]() ![]() HDTune 5.0測試,測試File Benchmark項目,僅設定64MB檔案長度測試32KB、 64KB與64MB和512MB USB3.0表現 ![]() eSATA表現 ![]() HD-Tach RW 3.0.1.0 Quick(8mb)讀取效能測試 USB3.0表現,Burst Speed勉強有SATA I 規格,但未突破200MB/s以上的效能 ![]() eSATA表現,確實有達到一般SATA II 3Gb/s規格,只是Burst Speed與內接相比有 點耗損,表現也比自己另款205C (USB 2.0+eSATA)的eSATA輸出略差點 ![]() HD-Tach RW 3.0.1.0 Long(32mb)讀取效能測試 USB3.0表現,Burst Speed勉強有SATA I 規格,但未突破200MB/s以上的效能 ![]() eSATA表現,確實有達到一般SATA II 3Gb/s規格,只是Burst Speed與內接相比有 點耗損,表現也比自己另款205C (USB 2.0+eSATA)的eSATA輸出略差點 ![]() PCMark07測試綜合結果 USB 3.0得到1839分 ![]() eSATA得到1795分,分數反而較低 ![]() PCWizard 測試結果 USB3.0表現 ![]() eSATA表現 ![]() 這次的開箱測試就不作耗損率的比較,主要是近期想作篇外接盒USB 3.0效能PK大 賽,還在蒐集幾款USB 3.0橋接晶片作成的外接盒或硬碟座等作資料庫比較用,不過 平心而言,PL2773於USB 3.0環境下的損耗率還是會略大於eSATA,特別是部分軟體 下或是4K寫入方面. 該作個簡單結論了: 優點 1.單靠Y-Cable就可以讓原本需要較穩定電流的WD 2.5"黑標於USB 3.0中正常讀寫, 這是難能可貴的,之前玩了很多外接盒就是敗在這點. 2. 雖無散熱裝置,長期使用下來溫度不高. 3. eSATA表現與內接式的損耗率算還可以接受的程度. 缺點 1.以這個價位帶的產品,竟然沒有附皮套之類的保護裝置,感覺未免有點不夠大方 2.USB 3.0 Y-Cable線材不是很長的,對於需要插主機背後,又需要稍長點距離的人 較不方便 3.會挑USB 3.0控制卡,還害我的750G出現一次的UltraDMA Error,有點不能原諒 4.eSATA S.M.A.R.T資訊顯示異常,期待廠商釋出新版韌體修正 簡單測試到此結束,若有不足敬請見諒或指教,本篇不作筆戰用,下台一鞠躬。 後記:想徵求2.5"外接盒產品是採Lucidport 300/310、Jmicron539或VL700這幾類晶 片•若有其它網友願意借測,測完即歸還,讓我省點錢不用去市面買來測,又可以幫 網友有購買時效能的比較之優,歡迎PM告知,等資料庫建好就可以再出那篇的測試報 告分享給大家. 此文章於 2012-02-16 12:15 AM 被 巫佚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310
|
這個我也有, 我覺得爛. USB 3.0還好, 但esata有時抓不到. 我有另一個3.5"吋的Nexstar就完全正常.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要支援eSATA一對多,除非您的外接盒或是SATA控制器有支援Port Multiplier功能才行喔
![]()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濁水溪旁
文章: 382
|
引用:
看外接合說明上面是有寫有支援..... 所以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引用:
SATA控制器 (主機端) 有支援嗎? 那個外接盒應該是用 silicon image 的晶片 通常, 那類外接盒都會搭配 silicon image sata 擴充卡, 確保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自從 SATA 2 變成一定有的配備後, 晶片組支援 Port Multiplier 程度一直不明 ![]()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silicon image sata 3124/3132 基本上這張卡應該都會支援port multiplier
除非,製造商cost down拿掉了,那也沒辦法.其它家的可能要自己打去問或官網 詢問. 自己現在遇到是的ASUS R3E內建的Marvell 88SE9128 sata 6Gb/s擴充晶片 也支援此功能,其它的還沒空試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2,909
|
引用:
ESATA要有支援....port multiplier 就可以全部抓到了 3年前我是買3.5"的...1咖要10000..就有附E-Sata(支援port multiplier)卡 說真的有USB3.0 我能可用USB3.0也不想用E-sata... 線硬就算了...頭又難插(還有沒插好導致資料出問題) USB3.0速度也比ESATA快 沒必要去測那快淘汰的ESATA介面了.... 我那喀只有USB2.0+ESATA 為了速度....沒辦法只好用ESATA....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不一定喔~~
您說的應該是對應SATA 1.5Gb/s的eSATA,它的確比USB 3.0慢. 但是若您的外接盒及eSATA控制晶片支援eSATA 3Gb/s的話,我有 特別強調USB 3.0轉接後的耗損率還是大於eSATA 3Gb/s ![]() 這是試過很多咖USB 3.0 vs eSATA外接盒的自己感覺,當然單就 port mulplier功能的話, eSATA或eSATA 3Gb/s的確不如USB 3.0 友善. 說真的,若接硬碟的話,我還比較喜歡eSATA 3Gb/s的穩定性.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
說真的
看測試結果 USB的效能還是略低於ESATA 這就是大大說的效能耗損嗎? 其實很類似USB 2.0 VS IEEE 1394a的時候 穩定性與效能和資源占用還是有差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