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Gold 60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本文同步發表於港都狼窩

外盒正面,金色底的正面中央印上產品名稱及瓦數的黑色字體,80PLUS金牌認證LOGO擺在右側


外盒背面,印上產品及輸出相關規格、專利重點特色(HTT、HYPER PATH、HYBRID TRANSFORMER,後續會進行介紹)、風扇轉速及轉換效率圖表


外盒底面,改為黑色底金色字體,右下方則有NVIDIA SLI認證及產品五年保固圖示


外盒側面,還印上"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 )


內容物一覽,電源本體與印上SILENT PRO GOLD金色字樣的線材收納包,所有線組收納於內


電源本體外觀,外殼採消光黑烤漆處理


後方蜂巢網狀散熱出風口,設置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還有裝飾用的Cooler Master商標


金色烤漆的風扇護網中央有Cooler Master商標裝飾圓牌


電源側面名稱及瓦數字樣印刷,兩面印刷方向依照電源裝設位置而改變


金色的模組化線材連接插座,上方標示出連接的單元名稱,右下則加註接腳定義,線材穿出孔周圍使用橡膠襯圈保護,避免線材受損


與最新款的Silent Pro Hybrid 1300W長度比較


輸出規格標籤,12V採單路配置,最大輸出為48A 576W


主要電源接頭,電源本體直出一組ATX 20+4P接頭及一組ATC/EPS 4P+4P接頭,線長分別是50公分(ATX 20+4P)及60公分(ATX/EPS 4P+4P)


顯示卡電源接頭,兩組模組化線路提供2個PCIE 6P及2個PCIE 6+2P,採並聯配置,線路長度至第一個接頭為59公分,接頭間線路長為10公分


週邊裝置電源接頭,五組模組化線路提供9個直角刺破型SATA接頭、4個省力易拔大4P及1個小4P,線路長度至第一個接頭為45公分,接頭間線路長為9公分


電源本體直出線路採用傳統黑色隔離網包覆處理,模組化線路則採用平行扁狀排線,線色統一為黑色

模組化線組連接插頭,PCIE與週邊裝置用的插頭型式不同,避免插錯


所有模組化線路插上電源供應器的樣子


內部結構圖,為Enhance代工,內部配置不同於一般電源,專利"HTT"設計將內部散熱片改為L型配置,增大通風空間減少氣流死角,讓熱量更有效被帶走
功率級一次側結構採改良型雙晶順向式(除兩顆主要開關晶體外,外加額外輔助開關晶體進行箝位/重置,可減少損失及增加變壓器使用率),二次側採同步整流輸出12V,並透過兩組DC-DC電路轉換出3.3V及5V


採用永林興DFB122512M 12V 2.8W 12公分雙滾珠風扇帶動散熱氣流


交流輸入插座後方額外加上Cx及Cy電容,並在L/N線與地線上纏繞磁環,加強濾波效果
電源總開關採單刀單擲,僅切離黑線,所有焊點處並未進行包覆處理


交流進入電路板後經保險絲及突波吸收器,進入兩階EMI濾波電路,進一步過濾及隔離雜訊,保險絲本體使用套管包覆,突波吸收器則無
左方單顆GBU1006橋式整流器固定在一次側散熱片上,協助發散運作時產生的熱量


APFC電路,輸出電容採用兩顆松下UQ系列420V 270uF 85度電解電容並聯


一次側兩顆主開關晶體為ST W20NM50 500V-0.2ohm-20A MDmesh Mosfet及一顆輔助開關FAIRCHILD FQPF8N80C 800V-1.55ohm-8A QFET Mosfet,前方為驅動用隔離變壓器(T3)及檢測電流的比流器(T5)


整機控制電路子板,右側一次側PFC/PWM主控制核心為Champion虹冠CM6802SBHX EPA/85+類ZVS PFC+PWM整合控制器,特點是強化過的PFC及提供節能的PWM模式,加上類ZVS(零電壓交換)開關模式,在滿載與輕載都能維持良好效率
另外加上CM03X PFC節能控制器及UNITRODE UC2715D互補式開關晶體驅動器(利用單PWM信號同步控制主開關及輔助開關),力求減小各輸出百分比下的轉換損失
左側為二次側電源管理電路,使用SITI點晶PS232S電源管理IC,監控各路輸出電壓、電流、短路,並接受來自主機板的PS-ON信號控制及產生PG信號


特製的主變壓器,使用兩項新技術:Hyper Path與Hybrid Transformer


Hyper Path為變壓器二次側片狀繞組直接與同步整流用MOSFET相連,達到最短傳輸路徑,減少因為傳輸路徑造成的阻抗損失
Hybrid Transformer則是將變壓器二次側片狀繞組及同步整流用MOSFET一起固定在散熱片上,可以降低變壓器本身內部熱量,減少因熱產生的損失並縮小變壓器體積


二次側同步整流MOSFET,採用IR IRFB3207 75V-0.0036ohm-180A HEXFET Mosfet四枚,將變壓器二次側輸出整流為12V,同步整流驅動信號來自變壓器整流信號繞組,並未使用獨立的SR控制IC


輔助電源電路及變壓器,使用SanKen STR-A6062H低噪音低待命電源整合MOSFET電源IC,通電後常時供應5V待命電源


3.3V/5V用兩組DC-DC電路子板,每組使用APW7073同步降壓PWM控制器,搭配ST STD85N3L 30V-0.0042ohm-80A STripFET V Mosfet構成2HS+2LS DC-DC同步降壓電路,電路板上方輸入/輸出側濾波及儲能各使用兩枚固態電容


輸出線組端,各線組於焊點處均使用套管包覆


模組化插座電路板,可以看到預留給更高瓦數機種的插座焊點,上面還有三顆小型電解電容,提供額外濾波功能


二次側及控制電路採用NCC(日化) KY/KZE/KZH系列105度電解電容


接下來就是測試

測試一:
使用標準電腦配備實際上機運作,並使用SANWA PC5000數位電表透過電腦連線截取3.3V/5V/主機板12V/處理器12V電壓變化,並繪製成圖表


測試配備1:
處理器:Intel Core 2 Quad QX6700 @ 3.6GHz(400*9) 1.45V
主機板:ASUS MAXIMUS II GENE
記憶體:Transcend JM800QLU-2G * 2
顯示卡:ASUS EAH4870X2/HDTI/2G
硬碟:WD 3600ADFD(36G 10000RPM) + WD WD2000JD(200G 7200RPM)
其他:水冷幫浦 * 1、12公分風扇 * 5、8公分風扇 * 2

3.3V電壓紀錄:


5V電壓紀錄:


主機板12V電壓紀錄: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


測試二:
使用電子負載,測試輸出的轉換效率,電子負載機種為ZenTech 2600四機裝,每機最大負荷量為60V/60A/300W,分配為一組3.3V、一組5V及兩組12V
測試從無負載開始,各機以每5安培為一段加上去,直到電源無法承受或是達到電子負載極限(12V各25A,3.3V/5V則受限於電源本體輸出能力)
使用設備為ZenTech 2600四機電子負載(消耗電力)、HIOKI 3332 POWER HiTESTER(測試交流輸入功率)、PROVA CM-01交直流勾表(測試輸出電流)、SANWA PC5000數位電表(測試輸出電壓)




各段輸出表如下:


測試三:
使用電子負載進行動態負載測試,動態負載就是讓輸出電流呈固定斜率及週期進行高低變化,並使用示波器觀察電壓變動狀況,目的是考驗電源暫態響應能力
使用設備:Tekronix TDS3014B數位示波器

各路動態負載參數設定
12V與5V:最高電流15A,最低電流2A,上升/下降斜率為1A/微秒,最高/最低電流維持時間為500微秒
3.3V:最高電流12A,最低電流2A,上升/下降斜率為1A/微秒,最高/最低電流維持時間為500微秒
示波器中黃色波型為電流波型,藍色波型為電壓波型,垂直每格500mV,水平每格200微秒
藍色波型在黃色波型交接處擺盪幅度最小、次數越少、時間越短者,表示其輸出暫態響應越好

測試實機照:


12V


5V


3.3V


測試心得:
1.測試一電壓變動程度方面,3.3V/5V/主機板12V/處理器12V於測試時最大降幅分別為10mV/10mV/20mV/40mV,測試中電壓並無發生大幅變動,也未發生測試開始後電壓仍緩慢下降的情形

2.測試二各段輸出與效率,此電源在低於20%的17%輸出效率為88.03%,28%的91.13%、56%的92.21%、84%的91.36%與111%的89.37%,符合80PLUS金牌於百分之20-50-100輸出下的87-90-87轉換效率標準;電源測試至125%輸出效率仍有88.97%

3.測試三動態負載測試,電流變化時12V均維持在原輸出電壓附近,無明顯上下擺動情形,最大幅度440mV,而5V與3.3V在輸出電壓如當時影隼II測試的結果一樣,帶有高頻雜訊成分(波型顏色較淡部分),電壓最大變動幅度分別是910mV及640mV

針對3.3V/5V發生的雜訊問題,嘗試使用額外電容,並聯在輸出端上,看是否有改善
12V外掛一顆SANYO SEPC 16V 470uF固態電容


測試波形


5V外掛一顆SANYO SEPC 6V 1500uF固態電容


測試波形


3.3V外掛一顆SANYO SEPC 6V 1500uF固態電容


測試波形


可以見到3.3V/5V波型獲得大幅改善,高頻雜訊消失了,且各電壓最大幅度也降低為410mV/580mV/320mV,同樣的試驗在影隼II上也能獲得輸出改善,會再進行把電容改入電源內的效果試驗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舊 2011-12-17, 10:26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pompom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3,363
很棒的測試報告 專業

不過這組 還要自己加電容
 
舊 2011-12-17, 07:46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mpom離線中  
forumus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謠指部
文章: 388
好久沒看到POWER的專業介紹了!
舊 2011-12-18, 12:29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rumuse離線中  
commando001
Master Member
 
commando0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問一下5V/3.3V的每個輸出點都要掛一顆電容嗎?

還是選個終端插進去就OK了?

還有容值和最大耐壓有啥特別要求?

掛普通的電解電容也可以吧?

家裡有台電腦也剛好是用SILENT PRO GOLD 600W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舊 2011-12-18, 02:47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mmando001離線中  
redring
Senior Member
 
redr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八仙飯店》
文章: 1,354
老樣子 有看有推

圖文並茂又專業
舊 2011-12-18, 08:25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dring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commando001
問一下5V/3.3V的每個輸出點都要掛一顆電容嗎?

還是選個終端插進去就OK了?

還有容值和最大耐壓有啥特別要求?

掛普通的電解電容也可以吧?

家裡有台電腦也剛好是用SILENT PRO GOLD 600W


這裡是僅在任一輸出點加上一顆後的測試,用一般電解也可以,不過效果會與固態有一段差距,耐壓高於該路電壓就可以,容值一般是選3300(傳統)/1000(固態)
舊 2011-12-18, 10:50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walkingdog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感謝狼大分享!

第一次看到把電容直接塞輸出端的,有噱頭~~
小弟有個疑問,不知是否所有同型power都會有此現象,
還是說元件良率不同所致?
如果能同時測試兩顆同型power並比較其數據與波形差異,
應該也是蠻有參考價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
2013 UPCOMING PC-GAME
舊 2011-12-18, 01:23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alkingdog離線中  
APPLEKID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319
LSI大這招有要出kit販售嗎
目前也正在用這顆... 沒啥感覺就是最大的感覺 (沒啥不滿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新機MINOLTA alpha-7 + 24-105/3.5-4.5在2005/07/27正式入荷!!!
見鬼了... Minolta 24-105/3.5-4.5 (D)這隻變焦鏡竟然是西平英生2005鏡頭總測個人給5顆星啊...
Nikon COOLSCAN V ED底片掃描機已於2006/7/21入手...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交個朋友也不錯...
MACRO APO-LANTHAR 125mm F2.5 SL已於2007/03/15上午10:30入手... minolta鏡頭群之野望第一階段結束...
lenovo L220x 22' 1920x1200 LCD於2008/06/27正式到手!
tc electronic konnekt 8在2009/03/14正式入手,搭配AKG k271 MK2真是好聽啊...
Bessa R2A + Cral Zeiss Biogon 2/35於2009/07/01入手... RF元年開始...
beyerdynamic dt990於2010/04/06入手了... 真是重金屬的好朋友啊...

我的相本 , 若傷了大家的眼球和視網膜, 敬請見諒
新的blog 上線了... 晚上睡不著or無聊就來看看吧...

我的BOINC stat
舊 2011-12-18, 02:17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KID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walkingdog
感謝狼大分享!

第一次看到把電容直接塞輸出端的,有噱頭~~
小弟有個疑問,不知是否所有同型power都會有此現象,
還是說元件良率不同所致?
如果能同時測試兩顆同型power並比較其數據與波形差異,
應該也是蠻有參考價值的~~


一般應該不用加,但有可能是設計時並未把內部CLC濾波電路抓大,濾波效果打折,所以才會有高頻成分的雜訊跑出來,可以看其他金牌測試,有些就沒這問題
下次試看看加在裡面是否也有一樣效果

引用:
作者APPLEKID
LSI大這招有要出kit販售嗎
目前也正在用這顆... 沒啥感覺就是最大的感覺 (沒啥不滿的意思)


加電容之前已經有廠商玩過,Antec的TPQ1200在所有接頭的12V都加上一顆NCC 16V 2200uF(後續會有介紹文),HIS有做成介面卡型的
想要自己做就是買個大4P,然後上面接上電容(極性、耐壓不要搞錯),包起來不要短路到就可以
舊 2011-12-18, 05:47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風間
Major Member
 
風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黑暗的國度
文章: 229
感謝狼大的測試
小弟一年多前也有買這顆
不過有個困擾的問題
我是使用Q6600+Ati5750顯卡+1顆HDD

夏天在使用時,會發現power的風扇聲很明顯
但並沒有特別操它,就正常使用上網,就會聽到擾人風扇
相同配備,換上康舒700W,風扇聲安靜得很
不曉得狼大在測試這顆power的時候 有沒有同感?
__________________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舊 2011-12-18, 06:58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風間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