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01
|
關於AMD的問題
AMD哪時候出新產品 都快被英特爾獨佔了 要擴展領域也要在某個領域賺錢 才能跨到伺服器
真是不知道公司在想啥 把戰場擴大 小地區的戰役又不一定贏 在這樣下去 我怕他會倒 希望這個想法不要實現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551
|
請搜尋AMD 6核心之類的資訊
AMD在伺服器方面的表現會比你想像中的好 另外intel不會讓AMD倒閉的 放心好了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3
|
引用:
哈哈....至少有我們這些擁護者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A社原本就是專門經營伺服器市場~ 後來才把觸角延伸到家用PC市場(CPU設計就直接拿伺服器的改) I社則是專門經營一般家用PC市場~ 後來才把觸角延伸到伺服器市場~ 兩家公司的強項不同~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405
|
引用:
AMD原本就和intel一起搞市售的,原本是幫intel代工的廠商之一 後來是因為intel不再外包全部自己來,AMD才開始走自己的路 後來吸收了一些IBM、Alpha、Sun等員工和工程師之後,才在K8辦到讓x86進軍HPC市場的偉業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05
|
引用:
1:I社從頭到尾都沒找別人代工過X86,是IBM PC時代IBM不想吃single source的虧,強迫I社要授權其它廠商生產X86 CPU,所以8088/8086/80286/80386以至於到80486時代才可以看到百家爭鳴的X86(鵝還有印象的除了A社以外至少還有Fujitsu/Harris/Siemens這幾家 ![]() 2:A社在486時期授權條件就和I社談不攏了,被迫用clean room方式搞了A社自己的486級的core出來,這也是後來有破100MHz門檻的486級CPU可玩的由來 ![]() 3:約略相當於I社Pentium時期,A社買了另一家搞X86 CPU的公司,以K6取代了其不太成功的K5 ![]() 4:後來A社又吸收了不少離開DEC的工程師,用ALPHA的概念搞出了K7,在此時SMP K7的架構就已經標榜point to point而非傳統的shared bus了 ![]() 5:K8時期A社進一步把memory controller整合進CPU中,並實作HT(包括隨之而來的NUMA)及X86-64等等HPC環境會須要的東東,這也是在server版Nehalem出現之前K8在X86部份HPC賣得比Xeon好的原因 ![]()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449
|
除了 P4 478 買了兩顆, 其它後來買的都是 AMD, 所以沒差....呵呵!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9
文章: 54
|
引用:
PC是IBM的專利系統,其他生產廠商只能叫做Clone PC,也就是強調「相容於IBM PC」 後來PC變成整個電腦產業的通用名詞 而INTEL本來只是IBM集團旗下的CPU代工廠(IBM技術移轉給INTEL生產X86) IBM為了供貨穩定避免貨源被一家掌控,所以又扶植AMD(AMD是INTEL的代工夥伴) 早期的INTEL 8088 CPU上,甚至還有AMD的生產LOGO(AMD代工) 早期是因為X86專利權在IBM手上,而IBM沒有刻意限制,所以486以前的CPU百家爭鳴 後來因為專利權移轉給INTEL(應該是買斷),大多數CPU廠商因為專利限制而凋零 IBM公司的長久策略,會以技術轉移方式扶植旗下的代工夥成長茁壯,換取供貨穩定條件 例如:INTEL與AMD、台達電的POWER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9
文章: 54
|
現在的PC系統CPU只是剩下INTEL、AMD兩家,還是因為兩家交互授權換來的結果
INTEL:授權AMD使用X86技術,否則AMD無法生產X86相容CPU AMD:授權INTEL使用X64技術(INTEL改名EMT64,解決自有IA-64技術與X86不相容) AMD:授權INTEL把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到CPU技術(AMD K8開始使用,INTEL I7開始使用)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05
|
引用:
IBM一開始就沒有用專利綁死其它廠商生產IBM PC相容的機器的路(wether H/W or S/W),這的確是PC可以百家爭鳴的遠因 ![]() 引用:
請參考Wiki上的Intel,一開始IBM PC所採用的8088其實是由4004/8080/8085/8086/8088一路演變而來,X86從頭到尾就不是IBM的IP,只是Intel被迫應IBM這個大客戶的要求授權其它廠商生產而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