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8
|
話題人物『NVIDIA GTS 250』簡單試玩心得
景氣不好,「宅經濟」這個辭也越來越常見到,說穿了,這只是經濟學家找不到別的形容詞來正視這種漸成風氣的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個辭。玩遊戲的人口越來越多,追求極致效能的人畢竟是少數,相信還是中階配備較能得到大家的青睞。
這幾天拿到一張微星的顯卡,仔細一看,嘿!這不是尚未出貨的NVIDIA GTS 250嗎?作為一張定位在中階的新產品。我們先來看看GTS 250長相如何? ![]() 黑色的散熱風扇很大很炫,風扇前還有加護蓋,想到前幾天才被華碩的顯卡風扇打傷,微星在這方面有考量到使用者的安危。 ![]() 顯卡後方電感部份有加上特殊造型的散熱鰭片,黃澄澄的亮金色,與黑色的主散熱風扇很搭。 ![]() 中階卡也能有3-way SLI,確實是不多見。 ![]() 四根熱導管協助排熱,用的是微星自家的Hybrid Freeze散熱技術。 ![]() 雙DVI螢幕連接埠,背版還做出特別的鏤空字樣。 以下將在幾款遊戲之間做測試,順便試試高解析度影片的轉檔效能。由於小弟一向秉持著「夠用就好」的基本信念,因此基本的測試平台並不是非常的強大,魔人級的看倌就多多包涵啦。 所有測試都建立在Full HD的標準之下,拜藍光影片越來越風行之賜,小弟家中也換起了24吋16:9的螢幕,加上ATI 4850顯卡,藍光與遊戲的效能兼具。1920×1080的解析度,正好拿來當做此次測試的最低標準,看看N社GTS 250碰上A家Radeon HD 4850,能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 Crysis Benchmark開啟noAA,品質設為HIGH,DX10模式,循環三次,最終以平均FPS計算。 ![]() ATI 4850成績: Run #1- DX10 1920x1080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9.525 NVIDIA GTS 250成績: Run #1- DX10 1920x1080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7.78 惡魔獵人 均以Super High,noA與4xAA各測一次 ![]() 4850、noAA。 ![]() 250、noAA。 ![]() 4850、4xAA。 ![]() 250、4xAA。 無論關閉或開啟4倍反鋸齒,250的贏面都比較大,縱使4xAA開下去有降低,從分數差距來看,也是250較好。 失落的星球 測試品質一律設定為High,noAA為測試基準。我們等待DEMO至第三輪穩定之後出現的第二隻小王做截圖。嗯~~ GTS 250在本關沒佔到太大的便宜,還有點小輸的狀況。 ![]() 這是4850成績。 ![]() 這是250的成績。 WARMONGER 這是款支援PhysX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為了減少突發因素影響,選擇以Offline Training模式,並關閉所有BOT,降低雜魚亂入的機會。面對同一場景用Fraps測試。 ![]() 4850成績,Fraps顯示FPS只有5。 ![]() 250的成績,平均都有16左右。 ![]() Crazy machines 2 打打殺殺的遊戲看完,來點輕鬆的解謎遊戲吧!Crazy Machines 2就像以前的老骨灰遊戲「奇妙大百科(The Incredible Machine)」,下方有著各種不同的道具,利用巧妙的位置擺放,達成關卡的要求。我們挑選PhysX關卡1-7「Earned Bath」,由於這關有著複雜的流體動作,加上遊戲中的物理運算,可以重度考驗顯示卡的潛力。 將關卡元件放至定位之後,按下「Start」待流體完全穩定30秒後,以Fraps測試1分鐘內的FPS變化。 ![]() ![]() 不支援PhysX的4850,在充滿怪怪的流液中,4850的FPS竟然只有每秒一張;相對的,GTS 250仍能維持15張左右的效能。 <未完,待續>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8
|
影片播放與轉檔
對目前主流的顯示晶片組來說,播放1080P的影片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隨身裝置上的片源,還是很依賴使用者自己轉檔來達成。從身邊的例子來看,光是想到把硬碟中堆積不少的1080P、720P影片,轉進iPod touch慢慢看,光用想的就頭暈目眩。剛好,兩家都在影片轉檔這塊下了不少功夫,ATI有AVIVO Video Converter;NVIDIA也有支援CUDA的Badaboom可以運用。 因為AVIVO Video Converter轉檔的格式會固定在640×360,無法更動。為求統一,兩種轉檔軟體都設定為640×360、流量調整為1.5Mbps,這樣一來,轉出來的畫質與檔案大小最為接近,讓兩者的立足點相同。影片軟體選擇HD Club網站開放下載的「阿里山」與「2009年101煙火」,兩者均為1080P,前者最高流量甚至達到80 Mbps。 先來試試影片的效果,播放「阿里山」影片後,GTS 250還是保有NVIDIA的傳統缺點,CPU使用率維持在60%~80%左右。相較之下,多了解碼器的4850,則在50%~60%之間徘徊。這方面ATI仍屬強項,但整體來看,視覺效果完全相同,都不會有延遲情形出現。 ![]() 這是4850的成績, ![]() 這是250的成績。 ![]() 轉檔方面就是Badaboom略勝一籌了,不但CPU使用率較低,轉檔速度比較快,調教彈性也比較大。 ![]() 4850一開啟轉檔,CPU馬上全速運作,E6300不算很強的處理器,總共花了65秒才轉檔完畢。 ![]() 250沒有CPU滿載的困擾,大約在70%附近徘徊,歷時53秒。 順帶一提,雖然4850後期版本改善了高熱的問題,但風扇還真不是普通的吵,這點在GTS 250上看不到,就算風扇轉速上74%,也聽不太到噪音。 耗電量簡測 由於直接量測顯卡耗電的技術性較高,小弟只能測量整個平台的待機與GPU載滿載時的電力消耗。GTS 250改善9800GT系列的用電量,耗電功率和4850差不多。我們不是在比誰是第一名,但與NVIDIA舊款商品比起來,GTS 250絕對可以拿進步獎。 ![]() 站在一位「理性」使用者的立場來看,NVIDIA GTS 250在非PhysX的遊戲表現不差,除了在失落的星球小輸之外,其它遊戲都是贏面居多。PhysX遊戲更不用說,一定是GTS 250表現較好,相信有很多人會質疑測試遊戲對ATI不公平。雖然小弟目前使用ATI的產品,仍無法列舉出ATI有哪些優勢能「大幅度」超越NVIDIA產品。反過來想想,當各家做出差異化的同時,能表現出本身優勢的遊戲,就不叫好遊戲? 不可否認,支援PhysX技術的遊戲,對NVIDIA的顯卡具有相當大的優勢。雖然目前支援PhysX也只有EA發行的「靚影特務」(Mirror's Edge)和UT 3,但未來的事,沒人說的準。 別忘了,電腦遊戲不是唯一,NVIDIA還有CUDA這壓箱寶可以運用。平行運算的發展潛力實在太大,支援CUDA運算的程式只會越來越豐富。舉凡TMPGEnc 4.0 Xpress(影像轉檔程式),連Adobe Photoshop CS4也支援CUDA運算。國內的國網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也針對CUDA的平行處理程式設計,開了不少免費的課程(詳見:http://0rz.tw/sobkY)。 在以前,兩家大廠的顯卡大戰越看越有趣,但雙方你來我往的戲看久了,如今卻覺得意義不大。重要的是,消費者只想要一張省電、能好好玩遊戲不lag、加上價格不貴的顯示卡,對啦!就是許多電腦用戶都講究的「C/P值」。 相信一定有人會說拿4850 512MB跟GTS 250 1GB,是要比什麼? NVIDIA GTS 250僅需一條6-pin電源線、安靜的風扇噪音控制、不錯的硬體效能、支援CUDA,最重要的是「更便宜」的價格,應該還是會打到許多用戶的甜蜜點。同級距的價格帶能買到記憶體更大的產品,不就是每個用戶最期待的事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cp值是重點沒錯
不過國外報價hd4870/512mb大約150美元 這個偽98gtx+可能很難有勝算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
感謝分享!
msi這塊應該也是公版改散熱, http://www.computerbase.de/artikel/...orce_gts_250/3/ ![]() 4850在dx10 1920X1080下似乎ram已被吃光,fps不到10, 而gts250 1gb仍有fps 27+的堪玩水準, 不曉得是否是個案或通例? 對於重度3d玩家,可以開始考慮1gb的卡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150
|
謝大大分享
看來不管a卡還是n卡,1GB記憶體將是重點了。
不然在高解析度下,跑啥GAME都很吃力!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9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254
|
在01好多GTS250測試****文
捧的很誇張 有些被刪還有被停權的 G92已夠老根了 ![]() 此文章於 2009-03-08 11:15 AM 被 David2072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560
|
nVIDIA 官方公告建議售價 ︰
對象︰GeForce GTS250 1GB 版本 149 美元 512M 版本 129 美元 ATi 價格 4870 減到US$149 4850 減到US$129 為何很多華人測試都是 GeForce GTS250 1Gvs4850? 而且Inquirer爆出gts250啲評測全部係用'特制卡'做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31
|
引用:
4870是DDR 5的 不可以亂比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604
|
引用:
這個測試怪怪的 可以參考一下別人的 http://www.hkepc.com/2486/page/3#view 1920x1080 4850 24.03fps gts 250 29.22fps 此文章於 2009-03-08 11:59 AM 被 okana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60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