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Godfath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10
ATI的秘密武器?NVIDIA Purevideo的對手?



ATI的AVIVO的規格看起來真的蠻炫的,尤其2 Dual Link DVI、10 bit Dithering
     
      
舊 2005-09-17, 03:08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father離線中  
L34RN3R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373
喔喔 這樣子不賴啊,發揚自己的長處。
 
舊 2005-09-17, 03:22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34RN3R離線中  
Godfath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10
NVIDIA那邊說PureVideo也會加強來對抗AVIVO,除了已知的H.264 decode外,還有一些別的,但一如往常--還不能公布....

但就像Crossfire一開始並沒有內建到ATI晶片一樣,NVIDIA可能也沒有把這麼多2D的功能內建到G70系列裡,2 dual-link又不是靠driver就可以做到的。看NVIDIA怎麼回應了。

我覺得AVIVO這些功能還蠻值得的,如果R520和G70效能相當,那這些特色的確可以多賣50美金。
舊 2005-09-20, 11:08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father離線中  
kyougi
Senior Member
 
kyoug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1,131
效能方面沒戲唱了
玩一些花招有用嗎?
舊 2005-09-20, 12:55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yougi離線中  
Godfath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kyougi
效能方面沒戲唱了
玩一些花招有用嗎?


高階卡的確是效能取向,不過AVIVO是將來ATI所有顯示產品都會有的功能
意思是從高階卡到最低階的主機板內建晶片都會有AVIVO(播放部分,應該不可能有硬體壓縮)。

[以上是ATI的人告訴我的]

對這種入門產品來說,這些2D功能就很有吸引力了,事實上,對高階卡來說,那些也是不錯的附加價值。一張卡可以接兩台Apple Cinema display 30"真的蠻爽的。
舊 2005-09-20, 01:04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father離線中  
Kis2080
*停權中*
 
Kis208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709
引用:
作者kyougi
效能方面沒戲唱了
玩一些花招有用嗎?


花招?
你確定你以上所言完全中立?


嗯~效能R520無疑是輸了
但這樣就叫花招啊.................?
那AIW也花的很咩

此文章於 2005-09-20 05:08 PM 被 Kis2080 編輯.
舊 2005-09-20, 04:52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s2080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作者Godfather
NVIDIA那邊說PureVideo也會加強來對抗AVIVO,除了已知的H.264 decode外,還有一些別的,但一如往常--還不能公布....

但就像Crossfire一開始並沒有內建到ATI晶片一樣,NVIDIA可能也沒有把這麼多2D的功能內建到G70系列裡,2 dual-link又不是靠driver就可以做到的。看NVIDIA怎麼回應了。

我覺得AVIVO這些功能還蠻值得的,如果R520和G70效能相當,那這些特色的確可以多賣50美金。


Double Dual-Link DVI並不只是G70、其實從NV42就已經內建了,
只是由BIOS關閉而已。
不然的話FX3450、FX4500不會憑空不加晶片就可以有Dual-Link DVI。

AVIVO內的"VI"是Rage Theater 200的功能,當時以12bit ADC為號召;
但是它先前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實際上表現並不好。
R520真正超值的地方在於10bit Display Engine,尤其是10bit Gamma、scaling、dithering等。
其他的話我是覺得G70並沒有較差的部份。

此文章於 2005-09-20 05:01 PM 被 Artx1 編輯.
舊 2005-09-20, 04:59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Godfath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Artx1
Double Dual-Link DVI並不只是G70、其實從NV42就已經內建了,
只是由BIOS關閉而已。
不然的話FX3450、FX4500不會憑空不加晶片就可以有Dual-Link DVI。

AVIVO內的"VI"是Rage Theater 200的功能,當時以12bit ADC為號召;
但是它先前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實際上表現並不好。
R520真正超值的地方在於10bit Display Engine,尤其是10bit Gamma、scaling、dithering等。
其他的話我是覺得G70並沒有較差的部份。


是啊,既然晶片有就應該開出來的(2 dual-link)...

VI的部分我也覺得還好,而且還是只有MPEG-2 encode加速而已,本來以為會有wmv加速的。

VO的部分差蠻多的,還有那個vector base的de-interlacing也不賴,但這個可以從driver做,Purevideo應該會跟進吧。10 bit應該就不是driver能做的了。
舊 2005-09-20, 05:07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father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作者Godfather
是啊,既然晶片有就應該開出來的(2 dual-link)...

VI的部分我也覺得還好,而且還是只有MPEG-2 encode加速而已,本來以為會有wmv加速的。

VO的部分差蠻多的,還有那個vector base的de-interlacing也不賴,但這個可以從driver做,Purevideo應該會跟進吧。10 bit應該就不是driver能做的了。


MPEG2 Encode大概是Theater550 pro吧?

至於10bit這部份其實這並不太清楚,因為R520在做視訊處理的時候,
有個很大的資源優勢:可以Random access Memory的Shader ALU。

所以很多東西可能都是用Shader做的;但是PureVideo雖然不是靠Shader ALU存取記憶體來做,卻是根本開放一個獨立的VLIW processor 來做視訊處理,所以到底能到什麼程度還要看NVIDIA這邊。

至於10bit 輸出,NV40有FP16 Render Target可用,只是輸出格式沒有FP16;
ATI提供10bit Dithering,可能指的是10bit dither 到 8bit,這也是相容性的考量。

我覺得NVIDIA的10bit Display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只是理由為何我也不知道。

此文章於 2005-09-20 05:29 PM 被 Artx1 編輯.
舊 2005-09-20, 05:25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Godfath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Artx1
MPEG2 Encode大概是Theater550 pro吧?

至於10bit這部份其實這並不太清楚,因為R520在做視訊處理的時候,
有個很大的資源優勢:可以Random access Memory的Shader ALU。

所以很多東西可能都是用Shader做的;但是PureVideo雖然不是靠Shader ALU存取記憶體來做,卻是根本開放一個獨立的VLIW processor 來做視訊處理,所以到底能到什麼程度還要看NVIDIA這邊。

至於10bit 輸出,NV40有FP16 Render Target可用,只是輸出格式沒有FP16;
ATI提供10bit Dithering,可能指的是10bit dither 到 8bit,這也是相容性的考量。

我覺得NVIDIA的10bit Display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只是理由為何我也不知道。


10bit dithering應該是8 bit dithering成10bit。現在螢幕的unique color超低,甚至低於6、7 bit都有可能。而這個功能可以讓一般螢幕看到相當於10 bit的平順顏色,當然,是用Dithering的技巧。

不過,螢幕硬體本身也有Dithering,不然怎麼從6 bit的color弄到規格上寫的幾千萬色。至於R5xx怎麼和螢幕本身的Dithering相配合或是否會衝突(EIZO的某LCD就有10bit Dithering晶片),ATI只說可以從Catalyst裡選擇。但螢幕的Dithering功能似乎不是一個可以選,或是可以偵測的選項(不確定這一點)。

總之,如果螢幕這一段沒有問題的話,10 bit Dithering就有很大的吸引力了,因為理論上這會立即讓大部分的螢幕畫質提高,2D、影片....etc,我現場只看到R520的機器,沒有對照組可比,ATI只弄了個怪怪的simulation模式做參考。

ps.FP16和這個沒關係吧?
ps2.Encode的確是獨立晶片,但不知道是不是Theater 550

此文章於 2005-09-20 08:41 PM 被 Godfather 編輯.
舊 2005-09-20, 08:34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fathe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