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99
|
![]() DVD轉成AVI之後
1個小時約佔1.3G左右 之後小弟發現 1.3G 居然還可以壓成 700多MB 影像略有粗糙 直覺來說差不多 請問各位大大 1.3GB=>7XXMB 要如何才能辦到呢? ~~感謝~~
__________________
![]() 拍了10幾年,去年才知道是0至0... 悔恨當時沒大砲 不然連毛都給他拍的一清二楚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99
|
頂一下下 >.<
__________________
![]() 拍了10幾年,去年才知道是0至0... 悔恨當時沒大砲 不然連毛都給他拍的一清二楚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26
|
高興的話壓到3.4百也沒問題.看你壓製的採樣而定
以下是牛過的製作標準~~[轉] 一般製作團隊有有壓制標準的. [制作规则] 影片长度:(译注:确定影片所需CD数量的规则) -PAL = 每张CD的最短播放时间为105分钟 -FILM = 每张CD的最短播放时间为110分钟 -NTSC = 每张CD的最短播放时间为92分钟 电视连续剧集也不可违反以上规则。(参见连续剧集说明) 更长的播放时间可由以下公式推算所需CD数量 N CD 最短播放时间 = (N-1) * 每张CD最短播放时间 此处N为CD数量,每张CD最短播放时间由影片类型决定 (例如:4CD FILM制作的最短影片时间 = 110 x (4-1) = 330分钟) 对CD盘片容量的使用由制作者判断,请至少使用CD盘片容量的97%,但低于这个数值不被看作技术缺陷。 音频: - 必须为MP3或原始AC3(禁止AC3转码)(译注:可能是指WAV/MP3->AC3的自行编码) - 对于立体声音源必须用立体声编码,对于单声道音源必须用单声道编码(立体声形式的单声道音频应被看作单声道音源)(译注:可能是指有些老片的单声道录音被重新制作成立体声的情况) - 必须使用VBR! 禁用CBR MP3! - VBR使用技巧:强烈推荐使用 LAME 及 --r3mix 参数 .ABR可被看作是VBR - 必须恰当并正确使用AC3 - 必须采用64ms或96ms的插值 (译注:用Nandub进行AC3和AVI的合成时的interleave值) 视频: 关键帧: - 间隔必须<=20秒,必须由codec或编码软件根据场景变化和帧大小来决定是否插入关键帧 帧频: - 必须尽量和原始帧频接近 Codec: - 必须采用DivX3.11或XviD - 必须采用2 pass方法进行编码! - 不允许仅因codec不同而重复制作发行,这种情况只可成为内部发行版(INTERNAL) 分辨率: - 宽度:512-640像素,必须为16的整数倍 例外情况:4:3的全屏幕版本影片可采用448像素为最小分辨率 - 高度:必须为16的整数倍 - 要求切除黑边 字幕,交互菜单,预告片: - 均为可选 (当且仅当满足了其他所有条件时) - 推荐使用VOBSUB这种无需OCR的字幕格式。然而,所有DVobSub播放插件可显示的字幕格式均可被使用。 (译注:指除了VobSub字幕外的srt,sub,ssa,smi等等基于文本的字幕) - 字幕可以被 混合(MUXED) 进视频流中,但是不能被 刻入(BURNED) 视频流 (译 注:个人理解,混合是指用VobSub的SubMux把字幕文件和AVI文件合成一个AVI文件,但字幕的显示仍是可选的,刻入是指内嵌硬字幕方式,无法去掉的字幕显示) - 没有被混合进视频流的字幕必须用最大压缩率被单独打包成.rar文件,然后放入名为Subs的目录中提供,不能和正片一起被打包成.rar文件。 - 尽量选用原声加字幕而不是配音 - 只有当影片本身含有字幕时,内嵌硬字幕才是可以接受的。(在模糊画面部分显示的硬字幕必须被单独写入另一个文件中,模糊画面可以被切除)(译注:原文用了i.e.,使得含义有些混乱,本人也不甚了了) - 非英语影片的字幕必须和正片一起在CD上提供,其他的可选字幕应该和正片一起在CD上提供。(译注:结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没有英语字幕看不懂非英语电影,所以应受到特殊照顾 LOL) 连续剧集说明: - 各集不应跨CD提供(即,2集/CD,4集/CD可以,但1.5集/CD不可) - 各集的长度和CD数计算规则不受电影长度和CD数计算规则限制,但必须满足本说明的第一条规则。(译注:由于每张CD必须提供完整剧集,用于电影的1CD>105分钟/110分钟/92分钟规则就不是很合适了) - 推荐盘片利用率为:4x23分钟=1CD,2x45分钟=1CD,1x60分钟=1CD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26
|
打包:
- 所有的制作必须为AVI格式,而不是BIN/CUE格式(参见注释) -必须用RAR打包,使用非压缩,分割成15MB或20MB的文件包 - 推荐加入恢复记录 - 必须有SFV文件 - 必须有NFO文件 - NFO文件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小组名 影片名 实际的DivX制作日期 DVD发行日期 美国影院公映日期 影片文件大小 帧频/宽高比 音频码率 视频码率 电影播放时间/长度 IMDB/adultdvdempire网址连接 每张CD上rar文件数量 制作方法 演职员表 - 最好提供影片的演职员表,但如果影片长度超过110分钟并要做在1CD(700M以内时, 可以考虑切掉演职员表部分。 - 不要求包含在AVI文件中 - 不要求包含在NFO文件中 - 但推荐象IMDB那样列出主要角色 影片样本: - 要求提供 - 长度满一分钟(约10MB),并放入单独的SAMPLE目录中提供 - 必须从整部影片中切割得到 - 不允许对样本部分单独编码 修订版:(译注:PROPERS) - 只有当原始制作存在技术缺陷(如IVTC错误,画面交错)时,才可以发行修订版。 - 修订那些没有被发行表或/及发行网站作废的制作时,必须提供有技术缺陷的原始制作 的样本。 - 只是进行了定性改进的修订版,或是基于制作者主观判断而决定的修订版不被接受。 (例如,采用几张CD,采用AC3还是MP3)。 - 即使是依照TDX规则的新规而做出的修订版也是被禁止的 (例如,有很多720x分辨率的老制作) - 采用原始影片语言并附加字幕的制作可以修订该影片任何语言的配音版制作。 目录命名: - 目录长度不可超过64个字符 - 所有制作名都要包括影片发行年 - 不要在目录名字中标明制作方法(MM4/VM2/VBR/SBC等等),WS(宽银幕),DVD/DivX 发行日期,类别或其他任何东西。(这些只能写在NFO文件中) -可以使用以下字符命名目录名(不可使用空格或双点 - 只能用单点或下划线):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0123456789 . -_ - 无论年代,所有制作的目录,都应按照Movie.Name.Year.Source.Codec-Group的方式被命名,对影片本身的命名也应遵从同样的方式。如(Movie.Name.Year.Source.Codec-Group.avi, Movie.Name.CD1.Year.Source.Codec-Group.avi) - 多CD构成的制作应该遵从下列规则: - 必须命名成CD1, CD2, CD3等。(不允许使用disc1等) - 必须为每张CD提供一个SFV文件 - RAR文件必须被分割成2卷或更多卷的CD文件包。(难以忍受2CD的78个RAR文件用同一个名字) [对规则的注释] 和来源有关的注释: - 制作来源必须是DVD,毫无例外! - DVD screener的制作必须在目录名中明确标出,同时nfo文件中要指出影片中是否存在电影公司的水印和制作有关的注释: -最大视频码率应根据影片长度规则计算 - 应该选用影片的最宽银幕版本制作 - 允许采用多语言音轨 - 多语言音轨应该被交错编码进AVI文件中,并为每个音频流提供一个graphedit滤镜。 - 不应借口采用多音轨而将通常能够制作成1CD的电影制作成2CD - 不能借口采用多音轨而重复制作(dupe) - 不能借口采用多语言字幕而重复制作(dupe) - 用AVI格式而不是BIN/CUE格式: - 某些人先把分包文件刻盘,以后再在计算机上播放。然而,既然归根结底要在计算机上播放,也就没有必要用BIN/CUE方式打包。(译注:BIN/CUE格式保留刻盘的细节参数,能够保证完全复制,通常用于在家用DVD/VCD机上播放的格式,AVI文件则没有这个必要。) -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制作小组水印 - 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的Intros,Outros,Betweenos以及其他对影片的损毁。 - 影片载体必须为AVI文件。由于种种缺陷及使用上的不便,OGG,OGM,MCF,Project Theora,MP4等都不被接受,也许要等到明年才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