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肩起六弦的淺薄與深沉,我要去當王──關於「Six-strings Samurai」
搖滾樂對我來說,是種非常奇妙的創作/表演型式。
之所謂奇妙,是因為搖滾樂似乎同時包容了最淺薄和最深沉的元素:平時想來令人噁心的小情小愛、陽光得近乎無腦的青春狂妄、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的白痴歌詞、一廂情願到不可思議程度的信任與崇拜,都可以在搖滾樂裡找到;但是對於社會現象的反思嘲諷、對於世界的熱情關懷、對於生命的沉澱反思、對於各類知識份子高談闊論議題的一針見血觀察,也都會出現在搖滾樂裡頭。當然,有時候這種淺薄和深沉出現在不同的創作者與表演者身上──有內容的很有內容、完全瞎唱的根本不知道搖滾樂裡頭也能用上腦袋;但也有不少時候,可以在同一個搖滾樂創作者或表演團體上,發現這些原應各據兩極的元素在臺上攜手演出,既淺薄又深沉,卻毫不突兀。真是有趣。 當我在看「Six-strings Samurai」這部電影時,想到的就是搖滾樂。 不說別的,這部電影設定的主題本來就同搖滾樂很有關係:1950 年代,蘇聯的一顆炸彈在美國爆炸,整個美國被老俄統治,剩下賭城拉斯維加斯(當時名字已由『Las Vegas』改為『Lost Vegas』)是最後的淨土。貓王在統治這個世外天堂數十年,在他去世之後,Lost Vegas 需要新的王者,於是經由聯播網向全國大聲放送之後,許多背著六弦吉他的武士,紛紛出發,要到 Lost Vegas 稱王──五○年代是搖滾樂開始發聲的時代,這樣的主題,活脫脫是個搖滾狂想像裡能用搖滾樂解放世界的夢想構圖。 但是,這樣的設定並不是讓我不停想起搖滾樂的主因。 故事開始,不知為何老要打著支破傘、不喜歡小孩的男主角意外地救了一個小男生。男主角正打算到 Lost Vegas 爭奪王位,一點都不想帶個拖油瓶,但小男生緊跟著不放,一大一小於是一起踏上征途。他們在途中不停遭遇由另一個打算稱王的樂手「死神」派出的殺手,以及一些呆得令人發噱的角色(在保齡球袋裡藏著帶刺鏈球和球瓶匕首的殺手三人組、半瘋半傻想吃人肉的落魄中產家庭、討厭搖滾樂喜歡民歌的蘇聯軍官……),而死神以及他的幾個嘍囉,也正從後追趕,打算鏟除這個在自己成王之道上的最大敵人。這種故事背景的設定,任何頭腦清楚的人大約都會覺得愚蠢;但就是某種隱在其中的有趣因素,居然有著搖滾樂那種揉合了市井俚俗與知識份子、簡單過頭卻有隱含內蘊的組合樣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續一
先來瞧瞧一些背景設定。
首先是美蘇關係。很明顯的,這部電影裡沿用的是美/蘇象徵,是所謂的「民主/極權」、「自由/僵化」之類對應。事實上,美國的霸權無論是文化面或者經濟面都無所不在,更不提一直以來,他們慣於以某種類似西部開發時的一廂情願熱度、極力維持自家捍衛世界正義的英雄形象。不過,這部電影裡雖先選用了最膚淺最自欺的一種角度來設定美蘇象徵,但卻又暗地裡搞怪:男主角的襤褸西裝和破眼鏡,明顯是種對於資本主義社會高層菁英份子的破壞及顛覆,加上劇****現的那個看到主角就裝熟、講了半天言不及義,滿腦子只想把小男孩煮來當大餐的落拓中產階級家庭,更明顯點出了該階層的偽善虛妄面貌。身處中產階級當然不是罪過,但倘若把這種生活方式當成是唯一標準的時候,就不免會生出可怕的荒謬。 再說說那個所謂的 Lost Vegas。 這個最後的自由城市,其實就是現而今的賭城 Las Vegas──在一片荒漠中建立的神奇城鎮。Las Vegas 可說是人造的綠洲、以人的力量強制堆砌出來的海市蜃樓。Las Vegas 沒有一顆樹是當地生長的,沒有一滴水不是外頭運來的;但一進入 Las Vegas,人們就可以享受到最佳的聲光娛樂。這個城市融合了虛假與真摯、算計與信任,正符合這部電影的王者奠都。到 Lost Vegas 去稱王,除了在無盡的龜裂大地上行走到最後、得見某種樂園的喜悅之外,還能夠牽扯出更多關於神聖與邪惡、人造與自然、華麗與骯髒、光彩與落寞的矛盾聯想。 接下來不得不令人注意到的,是 Elvis。 很多人不認為 Elvis 是個多麼了不起的搖滾樂手,但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意,Elvis Presley 是將源自黑人音樂的搖滾元素帶進白人社會、並因此將搖滾樂散佈到全世界的起點;於是在這部片子裡,Elvis 在 Lost Vegas 稱帝數十年,成了不折不扣的王者。有趣的是,搖滾樂一面反對某種類型的極權(片中的蘇聯),一面擁護另一種類型的極權(皇帝),這並不是單純地因為「蘇聯代表某種外來的政權所以才被反對」這麼簡單,而是因為搖滾樂本身就具備了複雜的兩面特性。在搖滾樂持續發展的歷史中,倡言自由平等博愛民權及大搞種族歧視神祕主義的兩種截然不同主張奇妙地並行發展,搖滾樂一面理所當然地批判自己的血緣,一面理直氣壯地要求發聲,一面反抗某種權力(除了極權政府之外,警察之類的公權力也常是反抗的目標),一面希望出現某種更高階層的、如同神魔一般的力量來統治世界。我覺得,在 Lost Vegas 當王的 Elvis,幾乎可視為這些混亂情結的代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續完
另一個會讓我想起搖滾樂特性的,是劇中角色的對白。
有些對白極端無厘頭(壞蛋說:如果我是你,我會拔腿就跑;主角說:如果你是我,你應該會長得比較帥),有些情節令人哭笑不得(死神被打敗後,三個嘍囉沒有替他報仇,而是拿出名片遞給小男孩,說:如果你想組團,打電話給我),有些設定感覺很是半調子(片名有個『Samurai』,於是主角便像日本浪人劍客一樣老撐著把沒用處的破傘),但有些橋段卻隱隱藏了典故玄機(主角問侏儒上哪兒喝酒?侏儒一指前頭:沿著黃磚道走吧。這句話不但是電影『綠野仙蹤』裡的著名台詞,甚至還暗示了打敗死神的方法)……這種東西堆疊起來的感覺,非常的「搖滾樂」,在劇末甚至還暗示了:「雖則搖滾已死,但搖滾的精神依然會用某種傳承的姿態繼續向目標邁進」這種讓每個世代的搖滾迷賭上自己青春生命,繼續前仆後繼的美麗神話。 當然,我得承認,這部片瑕疵很多。 主角身手俐落,但套招欠佳;有些道具太假,蘇聯大軍跑起來槍桿子上的刺刀軟趴趴;此外,B 級電影常見的過多糟糕設定、莫名其妙角色、不知所云台詞、粗糙可笑剪接等等,本片大約一樣兒都沒少。但是,我也得說,對於一個愛好搖滾樂的觀影者而言,這些毛病都可以忍受。這部電影讓我想起沒錢時候在充滿菸味練團室裡彈 keyboard 的感覺、第一次聽見某種曲子裡嘶啞高音時的悸動、所有混雜著眩麗與俗氣的現場表演,以及隱隱感覺沉重卻還摸不著現實的青春。這一切都被搖滾樂所承載包覆,在大多以六弦琴為主要樂器奏出的曲子裡頭,所有的淺薄和深沉都在其中被同時嘶吼。 我從來不想當王。不過肩起六弦的淺薄和深沉,我很樂意來段 Rock N’ Roll。 0401031532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
聽說出租版已經發行了.....我在等二手片.....必收的B級怪片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引用:
本來打算買一區片,結果那天租到了 看了之後想了一些東西 不過這出租版沒任何收錄,規格欠佳... Wolf 040103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
引用:
台版似乎是 4:3, DD 2.0. 港版沒出, 只能夠等這一版了........ 另外, 更正一下英文片名, 應該是"Six-string Samurai", 以免將來別人搜尋不到. "six-string"在這裡是形容詞, 不必加上複數.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Six-String Samurai (1998)
![]() 讀完臥斧兄精闢的介紹, 再對照上面的封面, 此片實在很怪異!! 有興趣的網友應該不多, 這篇討論串很冷呀~ ![]() ![]() 關於搖滾樂的電影, 我還是比較偏好勵志or自傳式的題材!!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165
|
自從看過這裡的網兄的介紹後,我就對這部片很有印象,最近剛好也發現出租版 VCD,就租回來看,搖滾樂的成分沒那麼重,並不是樂團片,但是比不少樂團片有意思。
還有我覺得這片子並不會很怪異,表面上從側寫的確是很怪,但是看了就會知道,其實比照我們一般人往往立下更多莫名其妙的願望�***子裡的預設立場我覺得還滿能理解的。其他 B 級片特有的荒謬,反而是不錯的調味料。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引用:
感謝 PromLin 兄指正 俺其實一直沒搞清楚,哈哈 Wolf 040105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說起來搖滾樂的掘起本身就很矛盾
一方面它代表某種當時白人世界所厭惡的「不良」因子 但卻讓青少年大為瘋狂 另一方面因為商業考量,它利用了 Elvis 這樣人畜無害的乖形象打入市場 但卻也讓許多形象不好的藝人有了滲透的機會 到了七○年代之後,搖滾樂變得更複雜,也更多元 因此其中相互傾軋的不調和元素也就更多 每隔一段時期就會有人認為搖滾已死 但也總是能有創作/表演者異軍突起再領風騷 strong 兄所說的「勵志或自傳題材」其實比較常見 qwerty 兄說得也沒錯,這部片根本沒明著講搖滾樂 不過拙作講的是小小感想 覺得這部片子用另一種型式在體現搖滾精神 沒有樂團經歷,沒有樂手起伏 但當成另類口味試試 應該也有一番趣味 呵呵 Wolf 04010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