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開箱] 27 吋 4K AOC U2777PQU 簡單開箱(手機拍攝,請多包涵)
之前大多數都在 PCDVD 的七八區閒晃,別的討論去就比較少參與。
感覺自己沒有什麼貢獻度,有些不好意思。 ![]() ![]() 前陣子在淘寶上看到 AOC 有一款螢幕,賣得十分便宜,只有 2399 人民幣。 號稱 99% sRGB、10.7 億色、IPS 面板、HDMI 2.0、DP 1.2 這麼多規格與配備。 我個人對於電腦螢幕品牌的偏好度,基本上都是 DELL,不太會去關注其他品牌。 然而,AOC 的官網標榜出廠校色 dE 平均值 < 2,可以滿足專業的需求。 因此,我決定賭一賭人品,看看 AOC 這次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 開箱正文開始 ========== 首先是外箱,非常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色,也不會很差的基本款。 ![]() 出廠校色報告,這種東西看看就好,就算是 DELL,出廠校色也不一定準。 ![]() 內附線材,有 HDMI、音源線、USB 連接線、電源線、光碟與腳架螺絲。 ![]() 附帶說明,AOC 內部包裝是保麗龍,保護性還不錯,但是超不環保。 還未揭開的螢幕本體。 ![]() 螢幕接頭,總共有 D-Sub、DVI、HDMI 2.0 與 DP。 ![]() 左側的 USB 接頭,提供 USB 3.0 x 2 與 USB 2.0 x 2 的配置,黃色接頭具備快速充電的功能。 ![]() 螢幕的腳架是要自己鎖上去的,有升降與垂直 90 度旋轉功能,至於水平旋轉功能,我就當作沒有了。 ![]() 將電腦螢幕放到桌上之後來一張桌面照。 ![]() 開機之後,開啟一張全白畫面,用肉眼初步觀察面板均勻度,基本過關合格。 ![]() 有些 DELL 的螢幕也未必有這麼好面板均勻度的表現。 然而,從下圖就可以知道,這台螢幕也有 IPS Glow 的問題。 ![]() 雖然,實際使用時並不會這麼明顯,但是將電燈全部關掉,室內變成全暗之後,手機的相機使用自動模式,拍出來就變這樣了。 我個人認為,如果買回來發現 IPS Glow 的問題很嚴重,導致黑色不純的話,建議還是退掉。 ========== 開箱正文結束 ========== 初步開箱到此,基本上可以看出 AOC 這台螢幕的出廠設置,處於一種中規中矩的狀態。 外型設計符合目前流行的窄邊框形式,從螢幕的作工來看,也不能稱為精品,純粹就是對得起他的價格而已。 讓我最有意見的,還是出廠校色的設定,完全不符合 AOC 自己官網宣稱的那樣符合專業使用需求。 最少,我自己的眼睛感覺,讓我覺得這台螢幕的出廠設定,非常難受。 但是,這也無可厚非,市售許多螢幕的出廠設定,表現都跟屎差不多。 所以,我拿出了 X-Rite i1 Display Pro,打算重新校色,看看會有什麼結果? ![]() ========== 色彩校正測試正文開始 ========== 為了取得更加精準的校色結果,我將螢幕保持在全白的畫面下,熱機 1 小時。 接著,我將室內的燈光全部關掉,讓室內保持在全暗的狀態下,避免其他光線的干擾。 然後,將校色儀按照原廠軟體的指示,放在適當的位置。 ![]() 最終,我把軟體內的所有校色標準,設定如下: 白點:CIE D65(有印刷需求的可以設成 D55) 亮度:120 cd/m Gamma: 2.2 對比:本地 經過一段時間調整亮度、RGB 顏色通道與 Gamma 值之後,得到了下列的結果。 首先是白點校正結果,從下圖顯示出,校色後的數值接近校色標準。 ![]() 接著來看看 RGB 三原色的色彩輸出,可以發現三條顏色的線,基本上都重疊再一起。 ![]() 由此可知,經過校色器的提示,已經將三原色的色彩表現,調整到一個比較精準的狀態了。 最後,色彩檢測結果,如下圖所示。 ![]() 檢測結果顯示,平均 dE 為 1.97,確實達到了 AOC 宣稱的色彩精準度。 然而,這是經過校色之後的表現,並非出廠預設就是如此。 況且,校色後的最高 dE 值還接近 6,代表某些顏色的表現會有出入。 ========== 色彩校正測試正文結束 ========== 經過了開箱與校色測試後,我將這台螢幕的表現,以優點、缺點與總結的型態表示如下: 首先,說說優點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項: 1. 便宜: 這是最大的優點,然後也沒其他值得一提的了。這個價格買到這種等級的產品,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水準。 2. 面板均勻度: IPS 面板最怕陰陽臉,AOC 這款螢幕在均勻度的表現上,必須給予肯定。 3. 窄邊框、UHD 解析度、各種接頭齊備: 符合現代流行的窄邊框設計與 UHD 4K 解析度是值得稱讚的優點,外加 HDMI 2.0、DP 接頭與 USB 都有,AOC 誠意是足夠的。然而,一個 4K 顯示器做 D-Sub 跟 DVI 接頭的意義在哪?然後,USB 為什麼是 2.0 與 3.0 並存的綜合體?這種集合智障與天才於一身的設計,也只有 AOC 這種奇耙廠商做得到了。 4. 校色後勉強符合 AOC 自己宣稱的專業使用需求: 還沒校色之前,完全不能看。校色之後,也只能用「合格」兩個字來形容,根本不能說是出色的顯示器。 再來是缺點: 1. 出廠校色表現像屎一樣。 2. IPS Glow。 3. 校色後的色彩表現,仍然無法滿足專業人士的需要。 4. 做工普通,塑料感很重。 個人總結:面板均勻度佳,價格合理,表現普通,不值得浪費錢購買。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此外,查不到這臺顯示器的面板資料,從規格推估,可能是 LG Display。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0
|
好奇樓主為啥沒選
lg 27ud68-w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引用:
首先,非常感謝您的提問。 可能是 AOC 的標價太過便宜,規格又寫得像是可以飛龍在天的樣子,導致我的犯賤魂發作。 LG 27UD68-W 在淘寶的標價是 2999,跟許多同等級的螢幕相同,還有很多雙胞胎型號。因此,沒有辦法引起我的犯賤慾望。 再者,各大網站都沒有測過 AOC 這台 4K 27 吋顯示器,也是導致我最終把 AOC 買來測試的最後原因。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由於,我把這篇開箱與測試文章,轉發給一個之前在工作單位滿照顧我的前輩看,請他指導校色測試的過程是否有什麼問題?
他看完文章之後跟我說 X-Rite 原廠的校色軟體跟渣沒兩樣,幾乎所有色彩校正設備廠商自己開發的軟體,多少都會有些失準。 因此,他建議我最好找第三方的專業校色軟體重測一次,以免冤枉好人,並且推薦我幾款他覺得對得起「專業」二字的校色軟體,分別是: 1. CalMAN Studio(Tom's Hardware 網站使用) 2. LaCie Blue Eye Pro(TFTCentral 使用,已停止更新) 3. DisplayCAL(免費) 當然,若是 AOC 真的「不專業」的話,這些軟體也能測得出來。 既然,前輩都這樣說,我只好花點時間做些功課,看看上述這些軟體,既可以支援我現在手頭的 i1 Display Pro,又能夠給出完整測試報告,我就選擇它來當成主要的測試軟體。 經過調查之後,有了以下的發現: 1. LaCie blue eye pro 已經停止更新,雖然 TFTCentral 將這款軟體作為它自己的標準測試軟體,然而,它不支援 i1 Display Pro,所以只好放棄。 2. CalMan Studio,據說超級專業,自己也有推出校色器(看起來像 i1 Display Pro 的雙胞胎),可以支援 i1 Display Pro,設定有點小複雜,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要錢,再度放棄 ![]() ![]() ![]() 3. 如此一來,候選名單只剩下 DisplayCAL 啦!支援一狗票校色器,當然也包含 i1 Display Pro,使用 Argyll CMS 色彩引擎,具備色度計修正功能,重點是免費、免費、免費!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因此,本次更新版的色彩校正測試,主要選手就確定是 DisplayCAL 了。 接著,我把這套軟體載回來,將 i1 Display Pro 插上電腦,著手開始安裝這套校色軟體,帶軟體安裝完成開啟後,就會自動偵測到校色器,主動下載 Argyll CMS 色彩引擎與相容於 X-Rite 官方 i1 Profiler 的色度計校正軟體。 當軟體準備完成,顯示器恢復預設值,預熱完畢,我便開始進行校色軟體的設定。 首先,U2777PQU 是 WLED 的 LCD 顯示器(現在的主流),所以我將 Mode 設定為 LCD,Correction 設定為 Spectral: LCD White LED IPS(AG LG Samsung)。 ![]() 然後,我把一些基本的設定值,如白點、色溫還有 Gamma 值都按照標準的模式來設定。 ![]() 此外,我把校色速度設定為 High,色塊數量設定為 1553,這樣可以取得比較精準的色彩校正結果,又兼顧校正速度,其他設定就保持預設值不動。 接著,DisplayCAL 便開始啟動校色程序,它要求使用者同時調整顏色與亮度,確保校色成果獲得精準的輸出。 從軟體初步顯示結果來看,AOC 螢幕預設值的平均 dE 值是 4.4,不好也不壞,卻是可以號稱為「專業」的表現,這點讓我比較意外 ,我開始懷疑這個螢幕可以發揮出多少潛力? ![]() 很顯然的,如下圖所示,經過調整之後,平均 dE 值來到了 0.7,比起之前 X-Rite 原廠校正出來的 1.97 低了許多,已經是「專業級」螢幕的表現了。 ![]() 然而,根據 DisplayCAL 原廠建議,應該要將 RGB 數值滑桿調整到平均 dE 值趨近於 0 至 0.2 之間,藉此獲得最佳校色結果。 可惜的是,我盡了全力調整,也只能調整到平均 dE 值 0.7 就不行了。 最主要是因為 AOC 這款螢幕很特別,調整顏色時會影響到亮度,造成顏色準了,亮度不準,如果我把亮度調準了,顏色就偏了,十分傲嬌。 同時,有網友建議調整完顏色與亮度之後,不要馬上進行校色,靜置一段時間,等數值不會浮動時,代表顯示器的各項表現都穩定了,再進行校色程序,可以獲得更好的校色結果。 因此,顏色與亮度調整完畢之後,我將顯示器靜止了 30 分鐘,確定所有數值不會浮動之後,就能夠放心的啟動校色程序了。 整個校色程序將近 1 個小時,校色結束後會先給出一個簡短的校色報告,如下圖。 ![]() 初步的校色結果令我非常驚訝,平均 dE 值竟然只有 0.38,比起 X-Rite 原廠校色軟體的結果,可以說是大幅度的進步,完全是專業級顯示器(dE 小於 1)的水準。 最大 dE 值也只有 2.13,差一點點就擠進 2 的範圍,也遠比 X-Rite 原廠校色軟體的 5.97 來得優異許多。 此外,色域報告顯示這款顯示器具備 111.4% sRGB、76.7% Adobe RGB、78.7% DCI P3 色域。 在經過實際校色後,可以涵蓋 98.6% sRGB、73% Adobe RGB 以及 78.7% DCI P3 色域,基本符合官方所宣稱的數值。 從色彩曲線來看,紅色跟綠色的重合度較高,藍色的偏移比較多,但是三個顏色也沒有出現非常嚴重的偏差。 ![]() 接著,我進行了一次驗證的測試,得出了平均 dE 值 0.31,最大 dE 值 1.51 的結果。從數值上面來看,AOC 這款顯示器,已經符合嚴苛的專業級顯示器的標準。 ![]() 除了色溫 6399K 稍微不理想,白點偏移稍微大一點,卻也還算合格的標準內,其實沒有缺點可挑了。 從這次的測試結果來看,比較令我意外的地方是,X-Rite 原廠校色軟體的結果,跟號稱專業的 DisplaCAL 軟體的最後測試結果,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 從色彩取樣速度來看,DisplayCAL 比起 X-Rite 原廠的速度慢得多。 然而,目前無法得知校色速度快慢,是否對校色結果有什麼影響。但是,色彩取樣數越多,校色結果相對精準,這一點倒是沒有疑慮的。 跟 X-Rite 原廠校色軟體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 DisplayCAL 會要求使用者同時調整顏色與亮度,確保校色成果獲得精準的輸出。X-Rite 則是先調整顏色,再調整亮度。 從流程來看,X-Rite 這樣的設計沒什麼問題,可是,從這次色彩校正的測試結果來看,撇開原廠軟體本身的性能問題,將色彩跟亮度分開調整,卻是可能造成色彩準確度不佳的真正元兇。 最後附上顯示器的校色設定值如下: 對比:50 亮度:18 Gamma:Gamma 1 色溫:使用者自訂 紅色:49 綠色:44 藍色:42 Eco Mode:標準 以上測試到此結束,感謝各位撥空觀看,忘記縮圖,望請海涵,謝謝大家。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2,327
|
這圖,大到無法閱讀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首先,要向大家說聲抱歉,當初上傳時忘記縮圖,導致圖檔太大無法閱讀,非常不好意思。
今天又跑來回覆自己的文章,主要是因為使用了這個螢幕將近一個多月,差不多也到了可以重新校色的時候。 因此,我對這台螢幕重新進行了校准,並且重新上傳圖檔與設定數值,供作各位網友的參考。 再者,在這段期間,我還發現了一個滿重大的問題,那就是 這個螢幕用來作為 Macbook 的外接螢幕,會造成顏色完全失準的狀況,特別是綠色。 這樣的問題讓我非常意外,我之前用的所有 DELL 螢幕,從 U2412M、P2414H 到 U2515H,都沒發現這個問題。 所以,我每次將這台螢幕接上我的 Macbook 之後,就會覺得那個顏色看了非常討厭! 然而,我在 Windows 作業系統上,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這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個人認為,這中間一定有什麼我沒注意到的地方! 因此,我利用 Google 去搜尋,發現了一個可能造成此問題的最大原因,便是 macOS 預設將外接的顯示器,辯認為 HDTV,自動採用 YPbPr 或 YCbCr 顏色輸出模式,導致色彩產生了嚴重的偏移。 然而,AOC 這個廠商,針對這個問題所做的處理,就是 什麼也不做!! 沒錯!您沒看錯,AOC 完全不處理,連 OSD 當中也不提供調整選項,就讓這個顯示器出貨了! 基本上,AOC 算是非戰之罪,畢竟沒人會想到 macOS 會這樣將外接顯示器,強制辨認為 TV。所以,遇上這個問題的使用者,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出解決方案。 這一點跟先前許多螢幕使用 HDMI 與顯示卡連線時,會被辨認為 HDTV,導致色彩變淡,像是刷白的感覺,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且獲得最好的校色結果,我為本次的校色測試,訂出了下列的流程:
根據流程,我先利用國外網友提供的方法,將 macOS 外接顯示器強制為 RGB 模式,具體做法不在此贅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按照下列網址所描述的方式完成(請先做好系統備份)。 Force RGB mode in Mac OS X to fix the picture quality of an external monitor 此外,為了得知校色前的螢幕預設結果,我利用 DisplayCAL 執行了一次未校正測試,產生校色報告。 從圖片可以得知,未校正前的 AOC U2777PQU 的色溫高達了 7000K,Gamma 值也僅有 2.04,白點也偏離標準值,根本就是完全不及格的表現。 ![]() 然而,許多顯示器的出廠設定值,多數都是不及格的,所以也不是太意外。 接著,我將顯示器重置為預設模式,插上 i1 Display Pro 色度計,熱機 30 分鐘後,執行 DisplayCAL 校色軟體,並且將色溫定為 6500K、Gamma 2.2、亮度 120 cd/m,黑點校正為 Auto,校色速度則為中等,類型為 L*a*b LUT,在取樣色塊數量的方面,則設定取樣 1553 個色塊。 此外,我也將 Profiling 後建立 3D LUT 這個選項打勾,讓校色軟體根據 Profiling 的結果,建立對應的 3D LUT 檔案。 然後,DisplayCAL 便會開始要求使用者進行數值測量與調整工作,從 DisplayCAL 提供的互動式調整功能,可以即時得知數據調整的顏色表現。 ![]() 最終調整結束後,得到初始白點座標、最終的白點座標、平均 dE 值、亮度與黑點資訊。 ![]() 可以從圖片中看到,原始的白點與平均 dE 值都很差,經過調整後,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接著,DisplayCAL 便會按照最終的白點座標、平均 dE、亮度與黑點資訊,對顯示器進行校色與 Profiling 的工作。 有關校色、Profiling 與建立 3D LUT 的速度,與校色速度及取樣色塊數目,有相當大程度的關係。當然,校色器的硬體性能,也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按照我所使用的設定值,每次校色所花費的全部時間,大約是 2 個小時。 最終,會得到校色的結果,內容包含了平均 dE、最大 dE、RMS 與色域覆蓋程度。 從結果得知,校色後的 AOC U2777PQU 可以達到 98.8% sRGB 色域,距離 AOC 官方宣稱,可覆蓋 100% sRGB 色域的數值,僅有非常細微的差距。 ![]() 然而,從 Adobe RGB(73.4%)與 DCI-P3(79.4%) 色域的覆蓋程度來看,就非常的不出色,完全不是一個專業顯示器該有的水準。 但是,以 AOC 這款顯示器的定價,有這樣的色域表現,卻也是超乎預期的結果了! 從校色後的色彩曲線來看,三原色的曲線重合程度,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即使略高於標準,卻比上次校色後,略低於標準的成果,算是有顯著的改善。 ![]() 從最終的校色報告來看,AOC 這款顯示器校色後,平均 dE 值為 0.26,最大 dE 值為 1.41,均已經符合「專業」顯示器該有的色彩還原能力(平均 dE < 1、最大 dE < 3)。 ![]() 另外,在色溫方面,則得到 6483K 的色溫,雖然白點略為偏移,總體也十分接近當初設定的 6500K 的白點標準。 經過本次校色之後,我將本次校色所產生的 3D LUT 與 ICC Profile 安裝到 Windows 的色彩管理目錄,並套用了 ICC Profile,獲得最完整的校色成果。 接著,我將 3D LUT 與 ICC Profile 檔案重新打包,轉移到已經強制以 RGB 做為預設色彩模式的 Macbook 上重新套用,成功取得與 Windows 系統相同且匹配的色彩表現。 ---------------- 在此附上本次螢幕校色的設定值: 對比:50 亮度:18 Eco. Mode: Standard Gamma: Gamma 2(上次是 Gamma 1) 色溫模式:使用者自訂 紅色:50 綠色:45 藍色:43 ---------------- 最終結論: 從這段時間的使用心得來看,AOC 這款螢幕,即便我做了如此多的調整,仍舊沒有辦法讓我對它有好的評價。 更何況,還要讓使用者自己去找出在 macOS 外接顯示器強制使用 RGB 模式的解決方案,就完全不是一個好的製造商該有的樣子。 雖然不能怪 AOC,但它卻連在 OSD 當中提供修正選項,這種最基本的事情都不做,要說它多麽認真想要經營這個品牌,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我不是無情的人,也不想黑這個品牌。 但是 AOC 這樣不嚴謹且隨便的心態,作為一個顯示器製造商,就是不及格的表現。 如果 AOC 不努力調整自身對於品牌價值的認知,恐怕永遠都無法成為專業的顯示器製造商,只能當個三流的電競與遊戲螢幕製造廠而已。 若是各位網友,有任何想知道有關這個螢幕的任何資訊,我會盡我所能地透露。 至於評測,我個人認為到此應該已經夠了! 謝謝大家花時間觀看這麼冗長的文章,非常感謝。 此文章於 2018-12-02 03:00 AM 被 星空晚風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345
|
比較好奇的是同一間公司做的飛利浦螢幕表現就會比較好嗎...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引用:
會有一些差異,但是飛利浦經常會出現一些規格很優,表現卻很渣的機種。 所以,請您儘管放心,飛利浦的螢幕,「絕對」「不會」比較好 此文章於 2018-12-02 01:00 PM 被 星空晚風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96
|
放幾張圖片讓大家明瞭這個顯示器作為 Macbook 的外接螢幕時,綠色的偏色有多嚴重。
![]() 從上面這張圖片,大家可以發現,綠色幾乎已經變成淺綠色了! 大家可以打開自己的螢幕,觀察真正的 LINE 對話泡泡的顏色,就能夠理解 AOC 的顏色有多麽的不準確。 這個綠色的感覺,就像是之前 DELL U2718Q 綠色增益(Green Gain)災情一樣。 接著,將 Macbook 設定為強制 RGB 模式之後,就會得到下面這張圖的結果。 ![]() 從圖片顯示可以看出來,綠色已經深沉了很多,非常接近原始的顏色。 下面這張圖,是兩個模式的對比,各位看了圖片就可以發現 YPbPr 模式下的綠色,是一種亮到令人討厭的顏色。 ![]()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特別將相機再靠近螢幕一點,得到下面這張顏色差異更明顯的畫面。 ![]() 最後,附上大陸網友所撰寫,簡體中文版的強制 RGB 顏色顯示模式的步驟鏈結,不想看英文的網友可以自行取用: https://www.jianshu.com/p/6274253b78d8 謝謝收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