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4
|
【開箱簡測】TCELL 冠元 USB 3.0 絢麗粉彩隨身碟-薰衣草紫 (圖多,不喜勿入)
從USB 2.0 SLC以來,用慣了高速隨身碟,到了USB 3.0 MLC還是是以高
速碟為主,但後來發現高速碟的穩定性還是不如外接式SSD,壞了也不 少,都是莫名奇妙讀不到。這次會想再買隨身碟,主要是想拿來作NVMe Windows 7 USB開機碟,就沒特別去挑什麼高速碟,本來原始想法是穩定 就好。 也沒去逛3C賣場,直接在量販店看到這款。不同於以往熟悉的高速碟都 是黑色、銀色或紅色系,看到粉色系,是有點與眾不同,想到若家人想 要的話,也可以拿給她們用,價格也還算中等,就買了。 先看一下官網的說明,一共有三組顏色: ![]()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紙袋吊卡設計,以白底粉彩設計。這樣的設計的確適合某些族群,或是 想拿來送禮,但自用呢?後面再說明。 ![]() 外紙盒背後為產品型號TC-023,只是這款到底是那一組(共10組),只有 官方知道。臺灣製,但很吊詭的是,紙袋的正面或背面,都不敢印出它 的讀寫速度,這點讓人有點不太開心。 ![]() 隨身碟本體還是透過膠盒保護。 ![]() 如官網敘述,正面採手繪風,有點像怎早期威剛PD7 SLC USB 2.0隨身 碟+Sharkoon 旋剛 USB 3.0 第一代高速碟設計的混合風。至於那水晶, 當然不是施華洛世奇的。 ![]() 隨身碟本體背面,竟然沒有延續手繪風,這點讓人不解,難道事情作一半? ![]() 側邊打上產品的基本資訊。 ![]() 通電會亮出紅色燈光,讀寫時仍是紅燈一閃閃的顯示。 ![]()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X299-Deluxe BIOS 1004 CPU: i9-7900X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512GB 測試碟: TCELL TC-023 USB 3.0 隨身碟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3 x64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UASP Driver 出廠預設檔案格式仍是FAT32。 ![]() 藉由ChipGenius查看主控是銀燦IS917-E1,奇怪,用的是什麼顆粒? ![]() 小弟對中低價的隨身碟,不敢要求它讀寫速度都破百,好歹也要贏過 PD7 USB 2.0 讀/寫速率約35/25 MB/s,讀寫速率其中一樣到60MB/s, 這點要求應該不為過吧。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看到讀取 速率僅約42MB/s,心中為之一沉,這真的是USB 3.0隨身碟嗎? ![]()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16GB全測一輪,看到寫入速率更傻眼,約23MB/s,比USB 2.0 SLC 還慢。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 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抓取幾項結果,再催眠一下自己, 之前的軟體測試有誤差。結果,其中一項達到60MB/s以上的美麗幻想全都 破滅。 ![]() ![]()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 ![]()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ISO讀取速率僅約24MB/s,連想拿來作USB 3.0開機碟,都要考慮再三。 ![]()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曲線是有點平順,但那速率讓人很感冒。 ![]()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模式進行測試。 ![]() CrystalDisk v5.5.0採Default,測試50MiB、500MiB、1GiB、4GiB。 小檔寫入速率僅約16MB/s,這速率再次刺痛我的心。 ![]()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序讀寫測試 ![]() ![]() 隨機讀取測試項目 ![]() 額外讀取測試項目 ![]()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 ![]() 32mb(Long Zone) ![]()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4000MB全測過一輪。 ![]() ![]() ![]() ![]() PCMark 7測試得分934、原始得分數為120。 ![]() Check Flash設定Small pattern set,讀寫速率還是僅約41/23 MB/s。 ![]() FDBench分別設定100/1 MB及2000/40 MB兩組極端的參數值,測試的結 果,仍然偏低。 ![]() Flash Memory Toolkit的檔案測試速率結果。 ![]() SpeedOut的檔案測試速率結果。 ![]() USB Flashbenchmark檔案測試速率結果。 ![]() USBDeview 檔案測試速率結果。 ![]() 本想說,會不會是FAT32的讀寫效能太差,想把它轉成NTFS格式再來試試, 把分割區刪掉後,結果。。。。。悲劇發生了,再也無法讀到隨身碟,試 遍3台電腦所有的USB插孔,再也抓不到隨身碟,是紅顏多薄命嗎???? 它在我手中只存活8小時就GG了,真是美麗的xx。 簡單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有別於電競風設計,適合特定族群或送禮用。 2. 廠商標明終身保固。 3. 台廠製作,或許能吸引非MIT不用的使用者。 缺點 1. 包裝上不敢標明讀寫速率。 2. 手繪風格僅作一半,為什麼不整支作完? 3. 讀寫速率是最大敗筆,若它上不了USB 3.0速率,為何要把它標示為USB 3.0隨身碟。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此文章於 2018-06-21 11:50 PM 被 巫佚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0 您的住址: 靜香家
文章: 327
|
看到背面空空笑了 一種眼不見為淨的概念
![]() 推巫兄詳細測試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54
|
這家我只買過128G及256G的高速碟,還算是CP質不錯
只是他的256G插在htc手機會有相容性問題,128G則不會. ASUS則都是沒問題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看了下速度還可以吧...沒見過40/10的U3碟嗎?
![]() 這種價位的隨身碟又是主要賣外型的幹嘛強求跑分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碎石堆緩衝區
文章: 1,807
|
先推測試 ,但 ...
很在意讀寫速度就找有標示的產品 ,冠元也有明確標示速度的產品不是嗎 ? 就算不是冠元 ,其他家也有沒標示實際速度的產品 ,這原因是什麼相信大家也很清楚 沒標示速度的可以買嗎 ?個人認為可以但就不要有什麼期待 ,因為這不是樂透彩券
__________________
「優雅ズ舞よ」∼ロ③ДワКиャみ∼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2,434
|
沒標速度在賣的隨身碟買起來很刺激.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1,577
|
感謝巫大分享測試.....
![]()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震怒市
文章: 55
|
這就是臺灣公司的設計永遠被屌打的原因...
東西性能不出眾沒關係,客群就不是性能狂熱者或geek 至少整體設計要能夠一致,燈號也搞個粉色沒那麼困難吧 ![]()
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一起度過的日子,我不會忘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