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0
					
				 | 
				
				網傳衛星照佐證 中國國產航空母艦採用艦載機彈射器
		
	 http://www.storm.mg/article/81091 中共黨媒環球網2日引述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月號內容,稱「未來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國產航母將採用艦載機彈射技術」,而且還刊出網路流傳的「中國航母蒸汽彈射器」衛星照,引發外界對中國自製航空母艦的關注。 《漢和防務評論》2月號稱:「很多情報顯示,未來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國產航母將採用艦載機彈射技術,目前正在加速準備中」。《漢和》還指出,中國興城海軍艦載機訓練基地,也在建造第三條跑道,它正是彈射器的測試項目。 至於網傳的衛星照片則顯示,在疑似中國某艦載機訓練中心的起飛跑道上,出現兩條延伸的白色線條,長度約為240公尺和200公尺。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僅從衛星照片來看,很難判斷該跑道是不是蒸汽彈射器。 一般來說,只有搭載彈射器的航空母艦,才能讓艦載機發揮出百分之百的戰力。因為沒有彈射器的航空母艦,像是中俄航艦都採取滑躍起飛。按照俄羅斯的操作經驗,即便是採用較長的滑躍跑道,艦載機根本無法載滿油彈起飛,包括作戰半徑與火力都大受影響。 環球網稱,儘管中國的國產航母加裝彈射器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但由於遼寧艦採用滑躍起飛,也有意見認為,中國首批國產航母應該採用滑躍起飛方式配合殲-15戰鬥機,否則遼寧艦和殲-15的前期科研成果就將付之東流,改裝遼寧艦也就失去意義。 環球網在去年11月的報導中指出,獲得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工程領域研究,在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電磁發射、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他的研究就被認為與中國研制電磁彈射器有關。  | |||||||
|  2016-02-10, 03:10 PM
			
			
	#1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017
					
				 |  | ||
|  2016-02-10, 04:05 PM
			
			
	#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0
					
				 |   | 
|  2016-02-10, 04:14 PM
			
			
	#3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461
					
				 | 引用: 
 付之東流?? 那現在測試是用啥飛機彈射 ? | |
|  2016-02-10, 05:41 PM
			
			
	#4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5
					
				 | 引用: 
 文中說彈射器今年才會完工 應該還是J15吧 | |
|  2016-02-10, 07:49 PM
			
			
	#5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0
					
				 | 連原子筆的圓珠都做不好...那飛機要鉤的鋼纜就......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百分百   | 
|  2016-02-10, 11:40 PM
			
			
	#6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田中央 
					文章: 203
					
				 | 到時候肯定會發生鼻輪不見的狀況       | 
|  2016-02-11, 11:23 AM
			
			
	#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11
					
				 | 不管蒸氣或電磁彈射 沒有核子動力 要怎麼產生大蒸氣或電力?? | 
|  2016-02-11, 03:39 PM
			
			
	#8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87
					
				 | 用鍋爐餵啊 要不然老美在尼米茲級服役以前一共8艘傳統動力超級航艦要怎麼彈射飛機 | 
|  2016-02-11, 03:48 PM
			
			
	#9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1999 您的住址: Arlington, Texas 
					文章: 6,045
					
				 | 引用: 
 早年美國海軍還未導入核動力,航艦是燒重油的,還是有蒸汽彈射器用來把飛機彈射出去,是靠艦上的鍋爐產生彈射所需要的高壓蒸汽。 
				__________________ My PC: AMD Athlon64 3500+ S939 2200mhz Corsair DDR500 512MB*2 Abit AV8 K8T800 Pro Hitachi HDS72251 6VLAT80 SCSI Disk Device 160GB/8MB Buffer Pioneer DVD-RW DVR-110D LITE-ON LTR-52327S USB2.0 CD-RW PNY Verto GeForce 6800 GT 256MB Linksys Wireless-G PCI Adap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 ViewSonic A71f+ ViewSonic VX2025WM Creative Inspire P5800 ASUS A2428PDV Microsoft XBOX 360 | |
|  2016-02-11, 03:48 P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