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Ewan
Junior Member
 
Ewa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高雄,台灣
文章: 916
找到一些珍珠港的圖片資料給大家先睹為快,此次珍珠港的視覺特效是由著名的ILM承接,至於效果如何,各位看預告就曉得了






以下第一張是電影畫面,第二張是真實歷史資料,該片相當寫實考究
引用:


     
      
舊 2001-01-24, 07:3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wan離線中  
AL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某處私人秘密基地
文章: 271
提供一些珍珠港事件的資料........

偷襲珍珠港,就不能不提到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他出生在日本新瀉縣長岡的一個破落的武士家庭,出生時父親五十六歲,故此得名五十六。本姓高野,因家境貧寒,被過繼給長岡的武士貴族山本家, 這才改姓山本。1901年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1904年剛畢業即以少尉候補生的資格參加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在海戰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無名指。海戰的勝利使他對當時的聯合 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東鄉那樣建功立業。1914年至1916年在日本海軍大學深造。1919年至192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英語,選修燃油專業。回國後在海軍大學任教官。1923年奉命前往歐美考察各 國海軍,在旅歐途中,曾到賭場一展他的高超賭技,使他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因賭技太高而被著名的摩洛哥賭場謝絕入場的人。山本酷愛賭博,他賭博的格言是要嘛大贏,要嘛大輸。這一點對他的軍事思想 也有著重大影響,日後的偷襲珍珠港,也正洋溢著孤注一擲的賭博痕跡。1925年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由於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就將美國視為潛在的最大敵人,所以這一職位的人選通常是由海軍中最有前 途的優秀軍官來擔任,以使他們能對美國有一個比較感性和客觀的了解。1928年回國,歷任巡洋艦艦長、航空母艦艦長、海軍航空本部技術部長、第一航空戰隊司令、海軍航空本部部長、海軍省次官,最後於1 939年8月升任聯合艦隊司令。1940年軍銜也晉升為海軍大將。

山本曾數次赴美,或求學或考察或任職,對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潛力有著極為深刻的了解。所以最初他竭力反對與美國開戰,但日本大本營與英美開戰的戰略方針確立後,基於多年武士道思想效忠天皇的熏陶, 他一改初衷,竭盡全力策劃組織對美國的作戰方針,那就是以突襲手段力求在開戰初期就一舉全殲或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確立起日本的軍事優勢,並不斷對美國實施主動進攻,使其無法積蓄起足夠與日本對抗的力 量,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而這一戰略的第一步就是一場賭博──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突襲。

2﹒計劃出台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日矛盾就不斷激化。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英美在華的政治、經濟利益。1939年9月27日,德、意、日簽訂三國軸心同盟。美國隨即宣布1940年1月2 6日到期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將不再續約。1940年5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結束年度例行演習的太平洋艦隊不返回美國西海岸,而是進駐珍珠港,實施威懾。1941年7月24日,日軍在印支南部登陸。美國立即 中斷同日本的秘密談判,並於7月26日宣布中止美日貿易,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8月1日,美國又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這對於資源極為缺乏的日本而言,無疑是致命的。為了獲得荷屬東印度的年 產量800萬噸石油的油田,為了獲得南洋占世界年產量78%的橡膠,占世界年產量67%的錫,以及鐵、鋁、大米等資源,日本不惜一戰。

山本的偷襲珍珠港計劃也一步步醞釀成熟。早在1926年,山本任駐美海軍武官時,他讀到英國海軍專家拜沃特所著《大太平洋戰爭》,書中描述了以艦載機襲擊珍珠港內錨泊軍艦的情節,雖然只是想象中的情節 ,卻給了山本深刻啟示。以至於在山本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後,規定該書的日譯本為海軍軍官的必讀書。1932年美軍在演習中,以“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就出動艦載機成功空襲了在珍珠港的軍 艦,山本仔細研究相關的資料,受到很大啟發。1940年3月,山本與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少將就討論過初步的偷襲方案。1940年11月11日,英國地中海艦隊以“光輝”號航空母艦和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組成突擊編 隊,出動21架次艦載機突襲意大利塔蘭托軍港內錨泊軍艦,僅以消耗魚雷11條炸彈46枚,損失飛機2架的代價,就取得擊沉戰列艦1艘,重創戰列艦2艘,擊傷巡洋艦和輔助艦各2艘的戰果。開創以艦載機突襲敵方海軍 基地並獲得勝利的先例。山本聞訊後立即指示日本駐意大利海軍武官全力搜集有關情報,特別是英軍使用的淺水魚雷資料。因為塔蘭托和珍珠港一樣,水深僅十餘公尺,無法使用常規魚雷。以上這些思想和 戰例,對山本偷襲珍珠港作戰方案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幫助和啟示。

1941年1月,山本指示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元老,時任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的大西瀧次郎少將,也就是日後神風特攻隊的創始人,對偷襲珍珠港的設想進行可行性研究。大西找來世界航空界杰出的空戰戰術專 家,“源田主義”思想〔即大規模使用戰鬥機奪取制空權〕的創立者,時任第一航空戰隊參謀的源田實中佐,一起進行周密的研究,最後得出只要美軍艦隊確實在港內停泊,並且日軍艦隊在航行途中不被發 現,就能取得成功的結論。山本在設想得到確認後,立即命令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少將、第一航空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瀧次郎少將共同擬制出具體計劃:就是在襲擊發 起前十餘天,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突擊編隊,從日本出發。在襲擊發起日的日出前一至二小時,到達距珍珠港約200海里的海域,出動艦載機突擊珍珠港內的美軍艦艇和岸基航空基地,以突襲手段消滅美軍太平洋 艦隊,為日軍的南進掃清障礙。山本為紀念他所崇拜的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升起的Z字旗,將這一計劃的保密代號定為Z計劃,史學家則稱之為山本計劃。並於1941年4月上報大本營,但遭到否決。

大本營認為該計劃過於冒險,如果在攻擊前被美軍發現,會有災難性的後果。而且將聯合艦隊的主力用於珍珠港方向會嚴重影響對南方的作戰。不僅在大本營,就是在聯合艦隊內部也有很多人反對,其中就 有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高級將領中只有第二航空艦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表示贊同。他認為美國太平洋艦隊是盟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主力,只有一舉消滅美太平洋艦隊才能確保南方作戰的勝利, 否則即使聯合艦隊主力用於南方的作戰,也無法確保勝利。同時他還建議在最初的方案中增加他所指揮的第二航空艦隊的2艘航空母艦。福留繁原先考慮這2艘航空母艦續航力較小,遠程作戰恐有不便,所以 沒有使用。但山口認為這2艘航空母艦共有120架飛機,飛行員大多是訓練有素的老手,戰鬥力較強。不參戰勢必增加作戰的困難。如果因為航程不足,可在攻擊後取道馬紹爾群島,補充油料再返回日本。山 本採納了這一建議,這樣一來參戰的航空母艦就由4艘增加到6艘。面對大本營的反對,山本幾經交涉最後以辭職相威脅,並通過好友海軍中佐高松親王,也就是天皇的弟弟,將計劃直接呈交天皇,獲得恩准。 這才迫使大本營於1941年10月19日批准這一計劃。此時距珍珠港作戰僅僅只有五十天。

這一計劃所有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密。在兵力編成上,既要求具備強大的突擊威力,又要避免編隊過於龐大而被發現。最終確定為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11艘,潛艇3 艘,油船8艘,共計33艘艦船。艦載機共423架,擔負突擊任務的354架,其中九九式俯衝轟炸機131架,九九式水準轟炸機104架,九七式魚雷機40架,零式戰鬥機79架。其餘69架飛機則負責保護編隊安全。編 隊司令為南雲忠一中將。另外還有27艘潛艇組成先遣隊,先期出發。其中22艘負責偵察,5艘為特別攻擊隊,各攜帶1艘袖珍潛艇,在空襲前將袖珍潛艇放出,由袖珍潛艇自行潛入港內,乘轟炸時的混亂從水下 發射魚雷進行攻擊。

航線選擇方面,從日本本土到珍珠港,通常有三條航線:一是經阿留申群島的北航線。二是經中途島的中航線。三是經馬紹爾群島的南航線。這三條航線各有利弊,北航線遠離美軍岸基航空兵的飛機巡邏範 圍,而且一般無商船航行,便於隱蔽。但氣候惡劣,風大浪急,海上加油比較困難。中、南航線,氣候宜於航行,但來往商船頻繁,而且距美方島嶼較近,易被發現。經過再三比較,特別是出於保密的考慮 ,最後日軍選擇了北航線。

飛機起飛海域的距離,也是需要考慮的。太近容易被發現,太遠又會使飛行員疲勞,影響戰鬥。幾經研究,最後選定起飛海域為瓦胡島以北200海里,即北緯42°,西經170°海域。根據當時日軍飛機的航速 推算,從起飛到飛抵珍珠港需要約二小時。而且在艦載機起飛後,航空母艦便後撤一段距離。這樣一來,日軍飛機去時航程近,返回時航程稍遠。美軍如果派出飛機追擊,那麼往返航程都增加不少,增加美軍 追擊的困難。

突擊時間的選擇更是煞費苦心。要和在馬來亞的登陸同時發起,由於登陸是在拂曉,為便於作戰的順利完成,首先是要下半夜有月光的日子,即下弦月的日期。其次是要星期日,因為根據美軍的活動規律, 出海的軍艦通常在星期六返回,那麼星期日在港內停泊的軍艦最多,而且星期日人員休假也最多,戒備最鬆懈。綜合各項情況,突擊日定為12月8日,農歷十九,下弦月,星期日。突擊時間為早晨六時。後由於參戰的第五航空戰隊的二 艘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沒進行過夜間飛行訓練,所以把突擊時間改為早晨六時起飛,八時實施攻擊。

整個計劃考慮周詳,可謂滴水不漏。

3﹒磨刀霍霍

雖然計劃直到10月19日才獲批准,但是聯合艦隊有關的針對性強化訓練早在8月下旬就已開始。山本親自挑選並任命海軍航空兵中具有3000小時飛行經驗的頂尖飛行員淵田美津雄中佐擔任第一航空艦隊訓練總 教官,負責對飛行員的訓練。針對珍珠港水域狹窄,僅500公尺寬,水深12至18公尺的地形特點,魚雷機如按一般的攻擊方法,在1000公尺高度,1500公尺距離投雷的話,魚雷將會扎入水底。所以魚雷機飛行員集中在 地形近似珍珠港的鹿兒島的櫻島訓練時,投雷高度一再降低,最後做到能在20公尺高度投雷。日軍科研部門研制成功裝有穩定器的“改2”型淺水魚雷,解決了技術裝備上的難題,保証了魚雷機在20公尺投雷 達到60%的命中率。水準轟炸機飛行員在有明灣海軍轟炸靶場進行訓練,技術人員改進了投彈裝置,加上飛行員刻苦訓練,使得投彈命中率高達80%,而且命中精度達到3000公尺高度誤差在30公尺內的水準。 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飛行員也進行了針對性訓練,都達到了訓練要求。為了在空襲中取得更好戰果所有飛行員還強化進行了對美軍艦艇的識別訓練。

與此同時,參戰艦艇也進行了強化訓練。水面艦艇主要是為適應北航線的氣候特點,進行在惡劣氣候下的海上加油訓練。技術人員對加油設備進行了改進,還對加油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幫助艦艇部隊提高海上 加油的效率。袖珍潛艇則在水下地形近似珍珠港的中城灣進行了緊張的魚雷攻擊訓練。以上各部隊的訓練都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所有參訓人員只知道訓練要求,根本不知道訓練目的。

1941年9月,聯合艦隊在海軍大學舉行了圖上作業演習。11月中旬,以集結在佐伯灣的戰列艦為目標,連續進行三次綜合攻擊演習,作為戰前訓練的檢驗。山本通過這些演習認為已經達到了訓練目的。11月2 3日,所有參戰艦艇的艦長和飛行軍官,一起研討作戰方案中的關鍵問題。11月24日,所有飛行員在珍珠港的沙盤模型上明確各自的任務。

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日軍在收集美軍情報上下了很大功夫。1941年5月後,派到珍珠港的日本間諜多達200人,從各方面搜集珍珠港的天氣、水文、地形和美軍基地、飛機、艦艇的部署。特別要提到日本海軍 情報部的吉川猛夫少佐,經過八個月的培訓,以森村正的化名,於1941年3月作為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參贊來到珍珠港,進行情報搜集。然後將情報以外交密碼發回外務省再轉海軍。他發回的情報從最初的每 周一次發展到最後每日一次,為日本海軍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其中包括:美軍在不同日子的艦艇停泊情況和活動情況,珍珠港美軍飛機的機種和數目,珍珠港的防空設施等。為日軍的偷襲成功立下首功 。開戰後,他的身份沒有暴露,作為外交人員和美國駐日本的外交人員交換,得以回國。並因此而獲得日本和德國授予的勛章。除了派遣間諜獲取情報外,日軍還加強對夏威夷廣播和電訊的監聽。經過這些努 力,在開戰前,日軍已准確掌握了美軍在珍珠港的防禦設施、兵力部署、艦艇和飛機的種類數量、駐泊停放情況、美軍的活動規律等情報。為了得到北航線的實際情況,日軍於10月派出兩批共4名軍官,化裝成商人 或水手,搭乘經北航線的船只赴檀香山,實地考察北航線的氣象、海情及航道情況。

為了確保偷襲的突然性,日軍採取了一系列的戰略欺騙和偽裝。

首先,以和談作為掩護。1941年2月,任命退役海軍上將,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朋友,著名的親英美人士野村吉三郎為駐美大使。他在幾個月中與美國官員的會談多達數十次。7月,近衛首相致信羅斯福,表示兩國間沒 有不可用談判解決的問題,並保証不侵犯英美在東南亞的利益。11月5日,也就是日本大本營決定對英美開戰的同一天,還派出曾任駐美領事,並娶美國人為妻的公認親美派人士來棲三郎為和平特使,赴美談判 。直到12月7日,就是開戰前一天,日本政府還照會美國,聲稱日本不拒絕談判。

其次,1941年7月,日本關東軍由11個師40萬人增加到20個師70萬人,並舉行代號為“關特演”的大規模演習,制造進攻蘇聯的假象,掩蓋對美國的作戰準備。10月,在日本內海組織登陸演習,還邀請各國駐 日武官參觀,以吸引各國的注意力。12月例行的從橫濱到檀香山的定期郵船“龍田丸”號照常出航。12月5日到12月7日三天裡,組織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的3000名學員裝扮成海軍官兵,游覽東京市容,營造 太平無事的景象。在艦載機訓練的日子裡,抽調其他部隊的飛機進駐參訓部隊的基地,保持這些基地原有的正常飛行和通訊。這些掩人耳目的措施可謂煞費苦心。

最後,加強保密措施。在很長時間裡,該計劃只有山本和極少數高級軍官知道。參戰部隊訓練地點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和佐伯灣,而集結地點則在日本北方的擇捉島單冠灣。在突擊編隊集結過程中,各艦均選擇遠離商船航線 的偏僻航線,分批按不同的時間間隔前往。在航行中,各艦的收發報機一律加上鉛封,實行嚴格的無線電靜默,並特別注意反潛警戒。當突擊編隊的艦艇進入單冠灣後,海防部隊就切斷擇捉島同外界的一切聯 系,甚至連島上居民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都由海軍的補給船來運送。對編隊艦員的私人信件也一律進行檢查,並扣押到開戰那天才發出。在突擊編隊向珍珠港航行途中,所有艦艇實行只收不發的無線電靜默 。另外派出數艘驅逐艦停泊在本土,偽裝航空母艦的無線電呼號,進行無線電通信,以欺騙美軍的無線電監聽。同時聯合艦隊全面更改密碼和呼號,以迷惑擾亂美軍的監聽。

4﹒山雨欲來

1941年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同美國的談判最遲到十月底,如達不到要求,將對英美開戰。

10月18日,近衛首相辭職,原陸軍大臣東條英機陸軍大將接任首相,加快了戰爭準備。

11月5日,御前會議決定對英美開戰。日軍大本營發布《海軍一號令》:命令務必於十二月上旬完成各項作戰準備。山本命令南雲忠一率領突擊編隊隱蔽地於11月22日在單冠灣集結。

11月16日,突擊編隊以“木戶部隊”為代號,開始向單冠灣集結。各艦實行嚴格的無線電靜默,以不規則時間間隔,取不同航線,分批駛向單冠灣。聯合艦隊的其餘軍艦則實施無線電佯動,進行掩護。集結行動極為秘密 ,各艦只有艦長一人知道集結的目的。當突擊編隊進入單冠灣後,海防部隊立即切斷擇捉島同外界的一切聯系,以防走漏消息。

11月18日,先遣隊的27艘潛艇分別從佐伯灣和橫須賀出發,偽裝成日常巡邏,沿中、南航線,採取白天潛航夜間水面航行的方法,駛向夏威夷,執行偵察和監視任務。

11月23日,突擊編隊完成秘密集結,待命出發。

11月25日,山本向南雲發出絕密命令:11月26日出發,航行中務必保持隱蔽,於12月3日到達待機海域,並完成所有作戰準備。

11月26日晨六時,突擊編隊從單冠灣啟航。山本的最後指示是編隊以14節航速沿北航線航行,並實施二十四小時對空、對潛警戒。如果同美國的談判獲得成功,就立即返航。

同一天,美國向日本遞交措辭強硬的備忘錄,作為對日本談判方案的答覆。因為當時的國務卿是赫爾,所以史稱赫爾備忘錄。

11月27日,日本內閣和大本營召開聯席會議,討論赫爾備忘錄,認為開戰已勢在必行。

11月30日,突擊編隊按預定方案,實施第一次海上加油。然後以6艘航空母艦為核心排成三個縱隊,以三艘潛艇在隊列前方約200海里進行偵察。整個編隊採取嚴格的無線電靜默,只收不發,密切關注談判進 程和開戰指示。當天山本電令南雲,如果在12月6日前被發現,就放棄執行計劃,掉頭返航。

12月1日,御前會議最後定下開戰決心。大本營確定開戰日期為12月8日。

12月2日,山本根據大本營命令,向南雲發出“攀登新高峰1208”的密碼命令,通知南雲進攻日期為12月8日,即夏威夷時間12月7日。同一天,聯合艦隊更改密碼和所有軍艦的呼叫代號,以干擾迷惑美軍的無 線電監聽。

12月3日,日軍計劃在馬來亞登陸的登陸艦隊從海南島三亞出發。

2月6日,突擊編隊進行最後一次海上加油。山本仿效他所崇拜的東鄉平八郎向南雲發出動員令:

“帝國興衰在此一舉,我軍將士務必全力奮戰。”南雲立即將此電文用燈光信號通報全艦隊,然後在旗艦“赤城”號航空母艦的桅杆上升起了Z字旗。自1905年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升起Z字旗取得勝利後。 Z字旗便成了日本海軍的勝利標誌。同一天,日本外交部致電駐美使館:毀掉密碼和密碼機。最後通牒於美國時間12月7日十三時遞交。

12月7日,突擊編隊進至中途島以東600海里,進入美軍飛機巡邏範圍。南雲下令航速增至24節,直撲珍珠港。先遣隊的27艘潛艇都於當天夜間到達指定位置,第一分隊4艘在瓦胡島以北海域,第二分隊7艘封鎖珍珠 港東西海峽,第三分隊9艘監視珍珠港的入口。其中伊-72號潛艇向編隊報告瓦胡島西北的拉海納錨地沒有艦艇停泊。也就是說所有的美艦都停泊在珍珠港內。於是突擊編隊的所有進攻力量都集中用於珍珠港。 特別攻擊隊的5艘潛艇分別放出所攜帶的袖珍潛艇,由袖珍潛艇自行潛入港內,在空襲開始後乘亂用魚雷進行攻擊。最後2艘潛艇則負責監視夏威夷同美國本土之間的聯系。當晚,突擊編隊收到東京轉來的由吉 川猛夫發自珍珠港的報告:珍珠港停泊有戰列艦9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17艘。另有4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在船塢。港內無航空母艦。美軍沒有飛機巡邏,也沒有部署防空阻塞氣球。

6﹒托拉!托拉!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中的瓦胡島南部,東距美國西海岸約3800公里,距日本約6000公里,距菲律賓約7000公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太平洋心臟”之稱。港區水域面積約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 公尺,可停泊各種艦艇500艘,港內各項設施完備,並有大型造船廠和油庫。是美國在太平洋上主要海軍基地和重要後勤基地。自1941年5月起,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絕大部分軍艦都停泊在珍珠港。由此珍珠港便 成為日軍南進的眼中釘肉中刺。

1941年12月7日凌晨四時,〔夏威夷時間,下同。即東京時間12月7日二十三時三十分〕突擊編隊經十二天約6600公里航程,順利抵達珍珠港以北約420公里的預定展開海域。飛行員被喚醒,各自繫好象徵吉祥的千 針帶,留下附有頭髮或指甲的遺書。然後吃過早飯,在作戰室裡聽取最後的簡況介紹。等待出擊命令。

五時三十分,“利根”號和“築摩”號兩艘巡洋艦各自彈射1架零式水上偵察飛機,對珍珠港進行戰前偵察。

六時,第一攻擊波的飛機開始起飛。從6艘航空母艦上共起飛183架,包括40架九七式魚雷機,51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49架九七式水準轟炸機,43架零式戰鬥機。其中魚雷機各攜一條800公斤魚雷,俯衝轟炸機各 攜一枚250公斤爆破彈,水準轟炸機各攜一枚800公斤延時引信穿甲彈。十五分鐘後,機群在艦隊上空集合完畢,編成預定隊形,由空中指揮官淵田美津雄中佐率領,向珍珠港飛去。飛行途中,淵田為導航而收聽檀香山 的廣播時,意外地收到他迫切需要的珍珠港天氣預報,令他驚喜不已。

六時三十分,美軍的3架水上飛機在瓦胡島南部海域進行例行的巡邏飛行時,發現可疑潛艇,可飛行員使用密碼向基地報告,以致延誤了時間。

六時三十七分,美軍的“沃德”號護衛艦發現正尾隨“大火星”號拖靶船企圖通過防潛網的袖珍潛艇,“沃德”號立即開炮射擊,擊中了袖珍潛艇的指揮台,然後全速駛去在潛艇的下潛處投下一串深水炸彈 ,將其擊沉。──這是日軍的一號袖珍潛艇。隨後“沃德”號向分區司令部報告。六時五十三分,“沃德”號第二次報告。但值班軍官漫不經心,要求進行核查。直到七時四十分,分區司令布洛克少將才接到報告 ,他感到事態嚴重,下令加派“莫納漢”號驅逐艦前去支援。此時距空襲開始僅有十分鐘,為時已晚。

七時零二分,設在瓦胡島北端卡赫庫角上的流動雷達站發現有大批飛機正向珍珠港飛來,距離約160公里。雷達兵立即報告情報中心,但值班軍官認為是從加利福尼亞飛來的飛機,未加重視。

七時三十分,〔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這是日本外交部規定的遞交最後通牒的時間,由於領事館解雇了美籍工作人員,日方人員的英文打字速度太慢,文件無法及時打印好,無法按時遞交。野村大使的助 手打電話給美國國務院,將原定的約見時間推遲至一時三十分。

七時三十五分,日軍飛機已飛臨瓦胡島,淵田已經看到了瓦胡島的海岸線。此時停泊在港內的美軍軍艦有戰列艦8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29艘,潛艇5艘,其他艦艇35艘。在島上的六處機場停有海軍飛機145 架,陸軍飛機262架,共407架。

七時四十分,日軍飛機展開成攻擊隊形。為取得最大的戰果,日軍制訂有兩套攻擊方案,一是奇襲方案,在美軍沒有戒備時採用,先由魚雷機攻擊,再由轟炸機攻擊。二是強攻方案,在美軍已有準備時採用, 先由轟炸機攻擊,壓制和吸引防空火力,再由魚雷機攻擊。戰鬥機則不論哪種方案都要強占有利高度,以奪取制空權。採取何種方案是由空中指揮官臨機決定。規定一發信號彈是奇襲,二發信號彈是強攻。 淵田見美軍毫無戒備,決定採取奇襲方案,打出一發信號彈,由於戰鬥機被雲層遮掩,沒有看到信號,淵田就再向戰鬥機打了一發信號彈,這次戰鬥機看到了,立即爬高強占有利高度。但卻讓俯衝轟炸機的長機誤 為是二發信號彈,採用強攻方案,便加速向機場飛去。

七時四十九分,淵田下令攻擊!後座的通信員立即拍發進攻命令:突!突!突!

七時五十三分,淵田見美軍毫無防備,知道攻擊必然成功,便不等戰鬥打響,就急不可耐地命令拍發勝利代號:托拉!托拉!托拉!意為虎!虎!虎!

七時五十五分,俯衝轟炸機首先從4000公尺高度向希凱姆機場、惠勒機場、福特島機場進行大角度俯衝投彈,一時間機場上彈片橫飛,火光衝天,濃煙四起。魚雷機此時剛飛到造船廠,見到機場上冒起的濃 煙,領隊長機不由大吃一驚,他想應該是奇襲方案,由魚雷機先攻擊,怎麼轟炸機先打響了?為了不被濃煙遮住目標,他立即率領魚雷機隊抄近路加速沿西部山谷於七時五十七分投入攻擊。40架魚雷機分為兩批, 一批16架對福特島西側錨泊軍艦實施攻擊,另一批24架對福特島東側的戰列艦進行重點攻擊,各機以15至30公尺的超低空投下魚雷。

七時五十八分,福特島的控制塔拉響了空襲警報,並用廣播宣布:珍珠港遭到空襲!這不是演習!隨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命令將這個驚人的消息用無線電通知太平洋艦隊的所有部隊。

與此同時,美軍的零星反擊也開始了,一些美艦上的高炮開火了。島上陸軍的33個高炮連僅有4個連開火,大多數高炮連的炮彈還在彈藥庫,根本來不及投入作戰。整個珍珠港美軍幾乎沒有有組織的抵抗。

八時零五分,淵田率水準轟炸機經瓦胡島西側,從南面進入轟炸航線。五機一組,編成單機間距200公尺的縱隊隊形,在3000公尺高度,向福特島東側的戰列艦和高炮火力比較集中的依哇機場進行轟炸。擔任掩護 的戰鬥機見沒有美機升空,便分為6個編隊對6處機場進行了掃射。

八時十分,〔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四十分〕,比日本外交部預定的遞交最後通牒的時間晚了四十分鐘,此時珍珠港的戰鬥已經打響二十分鐘了。美國國務卿赫爾在接見日本代表前已經知道珍珠港遭到了偷襲, 但是羅斯福總統要求他只要收下日方的答覆,冷淡地把日方代表送走。於是赫爾裝作認真地閱讀了日方的答覆,然後用難以掩飾的憤怒說:“這是我任職五十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卑鄙的政府和如此虛偽歪曲的文件。 ”正是由於在遞交正式宣戰的文件之前,日本就發動了進攻,激起了美國舉國上下無比的憤慨。山本在接到勝利的電文後,絲毫沒有大勝的喜悅,對前來祝賀的部屬只是淡淡地說:“我們只不過喚醒了一個沉 睡的巨人。”

八時十五分,美軍從偏僻的未受轟炸的哈羅瓦機場起飛了4架戰鬥機。這是美軍第一批升空迎戰的飛機。後來又陸續從各機場起飛了25架飛機。但是由於倉促應戰,準備不足,協同不好,有的被日機擊落,有的被 己方高炮擊落,沒能有效阻止日軍的攻擊。

八時二十五分,日軍第一波飛機開始返航。淵田繼續留在珍珠港的上空,觀察戰果並指揮第二波飛機的攻擊。在第一波攻擊中,日軍損失了9架飛機,其中魚雷機5架,戰鬥機3架,轟炸機1架。日軍第一波的攻擊目標主 要是美軍的戰列艦。“內華達”號被一條魚雷擊中左舷,幸好不是關鍵部位。於是起錨企圖出港規避。但隨即遭日軍轟炸機的集中轟炸,連中六枚炸彈,傷勢嚴重,艦長惟恐軍艦在航道上沉沒而堵塞航道, 立即在福特島西南淺灘搶灘擱淺。“亞利桑那”號被擊中二條魚雷,後來又被四枚800公斤炸彈命中,更致命的是其中一枚炸彈穿透前甲板,在彈藥艙爆炸,引發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致使該艦在幾分鐘裡沉 沒,全艦1104名官兵無一生還。“西弗吉尼亞”號左舷被擊中六條魚雷,盡管損管人員奮力搶救,仍無法控制住左傾,最終傾覆沉沒。“加利福尼亞”號被三條魚雷分別擊中艦橋下方、3號炮塔下方和左舷中部, 並有一枚800公斤炸彈穿透甲板在艙內爆炸,使得艦首上翹,沉入海底。“俄克拉荷馬”號接連被三條魚雷擊中左舷,由於該艦水密性較差,爆炸又震開許多水密門,海水洶涌而入,加上艦長不在艦上,無人 指揮,所以很快沉沒。“田納西”號雖然只被擊中三枚炸彈,但受到外側“西弗吉尼亞”號沉沒時的擠壓,又被後面相距僅23公尺的“亞利桑那”號爆炸的火焰波及,引起上層建築多處起火,導致重創。“馬里蘭”號被 二枚800公斤炸彈命中,是所有戰列艦受傷最輕的,也最早修復。

八時四十分,日軍第二攻擊波飛臨瓦胡島,共有171架,其中81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54架九七式水準轟炸機,36架零式戰鬥機。九九式各攜一枚250公斤爆破彈,九七式各攜2枚250公斤穿甲彈或是1枚250公斤加 6枚60公斤炸彈。領隊長機是島崎少佐。這一批飛機是七時十五分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經過一小時二十五分鐘的飛行趕來的。

八時五十五分,開始攻擊。戰鬥機首先對空中的零星美機進行攻擊,以確保掌握制空權。在肅清了空中的美機後便轉入對地面目標的掃射。水準轟炸機攻擊了卡紐黑、希凱姆和福特島三處機場。俯衝轟炸機則 對有彈幕射出的軍艦進行俯衝轟炸,這樣就能避免重複攻擊已受重創的美艦。“內華達”號戰列艦正由拖船拖往韋波角,成為日機集中攻擊的目標,艦上的消防管被炸斷,只好由拖船用水泵全力協助該艦滅火。 當日機見錨地裡停泊的軍艦都已沉沒或起火,便轉而攻擊在船塢裡的艦船。“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正在船塢裡大修沒被第一波的魚雷機發現,所以沒有受到魚雷攻擊。但被第二波的日機投下的一枚炸彈命 中,炸壞了小艇甲板。“肖”號驅逐艦被炸飛了艦首,起火的燃油隨海水四下蔓延,引爆了在船塢裡的另二艘軍艦。在北部港灣裡停泊的輔助船只也被第二波的日機炸沉炸傷多艘。

在第一攻擊波後,美軍已做好了戰鬥準備,因此第二波遭到了較為猛烈的高射炮火的射擊。有20架日機被擊落,其中戰鬥機6架,轟炸機14架。

九時四十五分,第二波的飛機開始返航。淵田低空繞珍珠港盤旋一周拍攝了被炸後的情景,才最後一個返航。

十時,由哈爾西中將率領的以“企業”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完成向威克島運送增援戰鬥機的任務正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接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的命令,向南追擊日軍艦隊。這一命令是 根據一連串錯誤的報告和無線電定位下達的,幸虧是錯誤的方向,不然,哈爾西的這支小規模艦隊真的同日軍艦隊交手的話,那麼日後在太平洋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哈爾西和“企業”號航空母艦就被葬送掉了 。徒勞無功的哈爾西於12月9日下午才返回珍珠港。

十三時,日軍第二攻擊波的飛機陸續返回航空母艦降落。淵田最後降落,他和第二航母艦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都強烈建議進行第三次攻擊。但是南雲認為,攻擊已取得了巨大成功,而美軍的航空母艦和潛艇都沒 出現,如果突擊編隊在這一海域逗留時間過長,會遭到攻擊,增加不必要的損失。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這支日本海軍的主力艦隊安全帶回日本。所以拒絕了淵田和山口的建議,下令返航。

12月24日,突擊編隊安全回到日本。

後來接替金梅爾繼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尼米茲上將認為南雲把突擊時間限定為一天,突擊目標又限定在有限範圍裡,沒有最大限度利用這一來之不易的絕好機會。山本五十六評價南雲是個庸材,說他在 指揮時就象小賊入室行竊,開始時志在必得,膽大包天,稍一得手便心虛膽怯急於溜走。由於沒有進行第三次攻擊,而前兩次攻擊中日軍又只重視對軍事目標的打擊,根本沒有攻擊珍珠港的擁有各種齊全修造 船設施的造船廠和儲存有400萬加侖燃油的油庫。日後美軍正是利用造船廠的設備迅速打撈修復受創的軍艦,正是利用油庫的燃油使得航母頻頻出擊,在短時間裡恢復了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力。設想一下,日軍 即使只炸毀了油庫,也足以讓完整無損的太平洋艦隊在六個月裡無法出動。這是日軍在這次偷襲中最大的失誤。

另外在日機空襲時,從加利福尼亞飛來的12架B─17轟炸機和從“企業”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8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正好飛到珍珠港。這兩批飛機都是長途飛行,油料所剩無幾,無法另尋機場著陸,只 好冒著日機的轟炸和美軍的高射炮火強行降落,在一片混亂中,共損失了2架B─17和10架“無畏”。

當日軍飛機開始轟炸後,潛入珍珠港的日軍2號袖珍潛艇也趁火打劫,發射兩枚魚雷均未擊中目標,反被美軍發現,很快就被擊沉。3號艇在港口入口處被美艦發現,遭到攻擊後帶傷逃脫,由於傷勢較重,操縱 失控,致使兩次觸礁,加上畜電池電力耗盡,無法發射魚雷,兩名艇員只好棄艇。其他的三艘袖珍潛艇都先後在珍珠港的入口處被美軍擊沉。這支特別攻擊隊的十名艇員中只有3號艇的艇長酒卷少尉僥幸生還, 成為太平洋戰爭中第一個被美軍俘虜的日軍。

日軍部署在珍珠港周圍共有20艘潛艇,一來用於偵察監視,二來準備伏擊在空襲時企圖出港躲避或是追擊日軍艦隊的美艦,在空襲時並無美艦出港。所以未有戰果。倒是伊─70號潛艇在12月9日下午跟蹤返航的美軍 “企業”號航空母艦編隊時被美軍飛機發現後擊沉,艇上68名官兵無一幸存。其餘潛艇先後撤離珍珠港。

7﹒戰果簡評

整個空襲行動持續約兩小時,真正的攻擊時間約一小時三十分。日軍共消耗魚雷40條,各種炸彈556枚,總計約144噸。戰鬥中損失飛機29架,由於日軍飛行員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全都不帶降落傘,所以機上 55名飛行員全部陣亡。加上在起飛時有1架飛機因故障墜毀,在返航時有2架飛機因迷航而墜毀,總共損失飛機32架。還損失1艘大型潛艇和5艘袖珍潛艇,陣亡艇員77人,被俘1人。總計人員損失133人。

美軍有四艘戰列艦“亞利桑那”號,“加利福尼亞”號,“西弗吉尼亞”號和“俄克拉荷馬”號以及一艘布雷艦“奧格拉拉”號,一艘靶艦“猶他”號沉沒。一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重創,三 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五艘輔助艦輕傷。飛機被毀260架,傷63架。人員死亡2334人,失蹤916人,傷1341人。也有不同資料稱,沉四艘戰列艦,一艘巡洋艦,二艘驅逐艦。傷四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一 艘驅逐艦,八艘輔助艦。飛機被毀188架,傷59架。人員死亡2403人,失蹤255人,傷1178人。綜合而言,大型軍艦損失約50%,飛機損失約70%,人員傷亡約三四千人。

盡管偷襲的主要目標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空母艦及二十二艘其他軍艦不在珍珠港,而且油庫,造船廠未遭破壞,但是日軍此次偷襲作戰,組織周密,行動果敢,代價小,戰果大,堪稱突襲戰例的經典之作 。

12月7日當晚,美國總統羅斯福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次日,羅斯福向參眾兩院發表戰爭咨文,並獲一致通過。美國對日宣戰。

從軍事意義上講,日軍偷襲珍珠港和12月9日空襲美軍在菲律賓的航空兵基地,12月10日擊沉英國遠東艦隊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一舉消滅了盟軍在東南亞和太平洋上的三支最具威力 的部隊──即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美國駐菲律賓的航空兵和英國遠東艦隊,取得了在東南亞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為日軍橫掃東南亞奠定了基礎。

從軍事理論上講,偷襲珍珠港和12月10日機擊沉“威爾士親王”號,“反擊”號兩艘軍艦,充分說明了航空母艦已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霸主。美國主觀上吸取了珍珠港的教訓,摒棄了舊的傳統海戰理論, 客觀上其戰列艦部隊已受到毀滅性打擊,只能形成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艦隊來實施海上作戰,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提高完善。反觀日軍,作為偷襲珍珠港的創造者,並沒有深刻認識到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在 海戰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仍然沉湎於舊的傳統的戰列艦海上決戰理論,因循守舊,最終抵消了在偷襲珍珠港中所取得的物質上的戰果。並對日後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有著重大影響。

美軍蒙受巨大損失的原因主要有:

一.軍事思想落後。美軍墨守成規,沒有看到武器裝備的發展給海戰方式帶來的巨變,仍認為海戰的決定力量是戰列艦,海戰的主要手段是戰列艦之間的海上決戰。所以認為珍珠港距日本有3500海里,在日軍 艦隊的有效攻擊範圍之外。這一論點就是以戰列艦為核心的艦隊的作戰半徑來衡量。最終使得對日軍的作戰方向和目標產生錯誤判斷。

二.盲目自大,輕視敵手。美軍自恃其海軍實力雄厚,十分輕視日軍的戰鬥力,認為日軍不敢發動戰爭,日軍的航空母艦不具備遠程奔襲的能力,日軍研制不出淺水魚雷,所以錯誤判斷一旦戰爭打響,日軍首先會攻擊東 南亞,而不是珍珠港。因此在美日關係極度緊張之時,美軍只是在東南亞的部隊進入戒備。甚至於對一些明顯徵兆,視若無睹。早在1941年1月,美國駐日大使格魯就向美國國務院報告,日本一旦與美國開戰, 將首先襲擊珍珠港。但這一訊息,美軍不以為然。此後,美國還多次截獲日本收集珍珠港情報的電文,多次發現在珍珠港活動的日本間諜,但都被當作一般的情報活動而未加重視。在偷襲的前夕,美軍情報部門截 獲並破譯了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用密碼報告的有關珍珠港美軍軍艦動向的情報,同時發現日本領事館正在大量焚燒文件。還發現日軍一反六個月改變密碼和呼叫代號的慣例,在一個月裡兩次變更密碼和呼叫 代號。像這樣的顯而易見而又重要的跡象,都沒有引起重視。特別是美國陸軍情報處代號為“魔術”的小組,破譯了日本的外交密碼。當獲知日本將拒絕“赫爾備忘錄”,並於華盛頓時間12月7日下午一時遞交最後通 牒,便判斷出這一時間將意味著在太平洋某處的美軍遭到襲擊。羅斯福總統也認為這意味著戰爭。但是美國軍方據此情報發出的進入戒備狀態的命令,卻不是由軍方的電台發出,而是由商業公司的電報網發 出。當這一命令到達珍珠港時,空襲已過去幾小時了。

三.疏於戒備,雖然在夏威夷的美軍沒及時收到進入戒備的命令。但是,在太平洋上美日之間的矛盾已處於極度緊張的時刻,夏威夷的防禦仍非常鬆懈,原定的飛機巡邏措施從未付諸實施。星期日,停泊在港內的軍 艦上照例有官兵上岸休假,情報中心停止工作,甚至檀香山和夏威夷軍區司令部所在地謝夫特堡之間的電報通訊機構也停止辦公。以致於在遭到日軍襲擊時,通信中斷,指揮癱瘓。此外,港內停泊的軍艦密 集排列,有的甚至是並列停靠,一旦遭襲,根本無法機動。還遭受到旁邊軍艦爆炸、火焰的波及。而且夏威夷軍區無視美國海軍在1940年11月英軍空襲意大利塔蘭托軍港後要求各海軍基地加強防魚雷措施的命 令,認為日軍造不出淺水魚雷,而防魚雷網反會影響軍艦出入,所以未加落實。事實上正是日軍的淺水魚雷給了美軍最大的打擊。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史學家認為,美國早已獲知日軍的偷襲計劃,珍珠港事變只不過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使得羅斯福總統的很多計劃受到擎制,而作為極富遠見的傑出 政治家,羅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時援助正在艱苦奮戰的英、中、蘇等反法西斯國家,等到軸心國確實控制了歐亞大陸後,美國將無力獨自抵抗已經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軸心國。所以早參戰比晚參戰有利 ,但國內的孤立主義只圖眼前利益,不願參戰。因此羅斯福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喚醒民眾的覺醒和敵愾,粉碎孤立主義的幻想。──12月8日,羅斯福在國會的參戰演講和戰爭咨文獲得了一致贊同,孤立主 義一夜之間煙消雲散。

另據五十年後解密的檔案透露,珍珠港事變的前一天,即12月6日,從馬來亞哥達巴魯機場起飛的澳大利亞空軍的1架偵察機發現了正向馬來亞航行的日軍登陸艦隊,立即報告上級,並要求加派其他飛機來接替跟蹤。 但是,盟軍駐遠東空軍司令英國空軍上將布魯克卻命令取消跟蹤監視。駐澳大利亞的美軍代表史密斯上校得知這一消息,立即要求通報美國。但澳大利亞戰時內閣拖延十二小時後才批准史密斯的要求。這份報告 實際上直到十七小時後才經夏威夷轉到華盛頓,早已失去了價值。布魯克和澳大利亞戰時內閣的這些令人疑惑的舉動最合乎邏輯的解釋是:處於艱難困苦中的英國,為了使美國早日參戰,即使是以馬來亞遭 偷襲為代價也是值得的。最有利的佐証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得知珍珠港遭偷襲後的日記裡寫到:這是一個好消息......
 
舊 2001-01-25, 03:38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離線中  
assam
Junior Member
 
assa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chung City
文章: 713
嘩!我很想ㄧ次看完,但真的太傷眼睛了,只好先看ㄧ半,AL兄,你的

文獻真是讓我受益良多,猶如回到當前的時代,彷彿歷歷在眼前ㄧ般,

真讓我感觸良多。謝謝提供這麼好的歷史內容,說這裡是ㄧ個大圖書館

也不誇張,不知各位網友覺得如何?來這裡雖然才三個多月,但所接受

到的知識,也不妨多讓課堂上的學問。真是受益良多。真慶幸,無意中

來到這個寶庫,真是幸運!!
舊 2001-01-25, 05:26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ssam離線中  
chient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163
TO AL大大:
What a good job!
舊 2001-01-25, 06:17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ienter離線中  
camel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台灣
文章: 50
哇,內容真棒!
應該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寫的!
大家真的要給AL掌聲鼓勵!


------------------
不要一直盯著螢幕~~
做做眼球運動吧~~
舊 2001-01-25, 08:09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mel離線中  
wenyue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南勢角
文章: 1,182
為了不辜負 AL 兄的美意
我印下來慢慢看
舊 2001-01-25, 10:29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nyue離線中  
fony
Major Member
 
fon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taichuang,R.O.C.
文章: 293
讚!讚!讚!你爸都說讚!
太精采了!
看來戰爭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電影再精采,也無法完整表達這篇文章的內容,最好是等待這部精采的電影之前,趕緊多看看相關文獻吧!
舊 2001-01-25, 10:34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ny離線中  
Ewan
Junior Member
 
Ewa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高雄,台灣
文章: 916
引用:
電影在精采也無法也無法完整表達這篇文章的內容


這是當然的囉,因為電影短短數個小時,根本無法完全覆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只能就幾個重要的點,加以影像化,而麥可貝最擅長的,就是影像化的處理,珍珠港可能會吸引我的原因除了幕後優秀的陣 容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我曾在我朋友那邊看過一本多達三百多頁,有關珍珠港事件的事,隨手拿起來翻一翻,就入迷了,他另外還有中途島之役一書,也是滿厚的,只可惜沒有來的及借來,但珍珠港事件則 是看了幾遍,所以滿好奇也滿期待電影會拍成怎麼樣? 有人看過預告(第一支)後說戰機會不會過多了,希望麥導不要為了娛樂性,而改東改西...
舊 2001-01-25, 11:31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wan離線中  
KIKI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南
文章: 244
這一定要印下來好好研究研究.
真是不可多得的文獻..
舊 2001-01-25, 01:25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KI0離線中  
Paul Liang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5
我們的網友真的是臥虎藏龍,巨細靡遺題供資料.AL兄佩服佩服.
舊 2001-01-25, 02:37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ul Liang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