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42
|
msi 微星 ProBox23 薄型 Thin-ITX 2.3 公升 DIY 準系統
![]() msi在今年四月左右發布小型DIY小型準系統 ProBox23 機體總容量約2.3公升特色是薄型ITX搭配螢幕VESA背掛的設計 變壓器採用外接DC的方式並且可以安裝兩顆的2.5 SSD或HDD ProBox23 機體規格搭載 http://www.msi.com/product/desktop/...l#hero-overview 微星自家 H81TI 主機板 Thin-ITX規格 可支援65W的處理器Pentium、Core i3、i5(S版) 或 i7(S版) 記憶體採用有2個SO-DIMM插槽,最大支援16GB, SATA的部份可支援2顆2.5吋。 網路卡內建無線網卡802.11 ac/b/g/n重量1.15KG ![]() ProBox23 外箱紙盒走環保簡約風附上一個小提把設計 ![]() 打開以後上面是包材和說明書還有VESA壁掛套件+變壓器 還有一顆65W的Low Profile散熱器 ![]() ![]() ![]() ![]() ProBox23 本體(主機板已預先安裝) ![]() 上方是CPU的通風口 ![]() 由於配的是低價的H81主機板所以前面配置了四組USB2.0 ![]() 底部有預留VESA壁掛套件的孔位 ![]() IO 端子具備常用的HDMI/USB2.0+3.0各兩組/LAN/3.5 Audio還有配備eSATA ![]() 供電方式採用變壓器DC IN的方式 ![]() 打開ProBox23機殼蓋可以看到msi 有在零售的Thin-ITX H81I 主機板 ![]() ![]() 橫向硬碟擴充槽可以最多可以裝2.5吋兩顆SSD或HDD ![]() ![]() ![]() ![]() ![]() CPU 支援 LGA1150 的 Haswelll /Celeron/Pentium/i3/i5/i7 ![]() 記憶體採用SO-DIMM的規格最大8GBx2 ![]() 內附一張802.11 ac/b/g/n無線網卡 ![]() 支援一組mSATA和預留兩組SATA Ports ![]() ![]() ![]() 實際搭配 Core i5 4430/Crucial 8GBx2 Plextor M5M SSD / SAMSUNG SSD 840 EVO 120GB ![]() ![]() 安裝好整機的樣子 直立 ![]() 平躺 ![]() 和23吋螢幕大小對比 ![]() 壁掛示意 ![]() 看完了硬體和規格介紹後 實際跑一些Benchmark參考 ![]() ![]() AIDA64 Extreme CPU ![]()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 PCMark 8 ![]() CINEBENCH Windows 64 Bit ![]() 除了基本軟體的效能已足夠一般應用以外 畢竟該機器用途非Gaming用來文書處理或者 要支援4K的影片撥放基本上是Haswell是沒問題的 溫度表線方面 ProBox23 機體取決於使用的CPU 如果用 Core i5 的話搭配附贈的風扇待機約50度前後 最高滿載約75度上下如果不需要用到多線程或多核的i7或i5 可以降為i3/Pentium/Celeron等溫度和耗電可以更低 ![]() 全機待機功耗約17W上下 ![]() 滿載的話燒機約60W左右 ![]() ::結束 & 心得:: 1年多前曾經也有裝過類似的DIY ITX方案來當HTPC+牧場機 msi C847IS-P33 @ 迎廣IW BQ660 小機殼 當時花了很大的力氣找殼和板子 由於當時Thin-ITX價格也不友善 且這種訂製的殼非常少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0538 現在msi把ProBox23兜好等於是殼+變壓器+板 方便喜歡DIY ITX的使用者群省去找殼來合的困擾 算是品牌的DIY半套DIY薄型準系統 自己準備CPU/RAM/HDD或SSD 和NUC相比之下又保留可以擴充硬碟的空間 萬一有開牧場的需求等於還有後路可以擴充免外接 ProBox23可以鎖定在商用的辦公環境或HTPC的入門準系統 沒有重度使用的文書機又需要小型機體的使用市場 或者喜好DIY ITX的HTPC族群的市場 至於ProBox23 售價目前歐洲已經上市 150EURO 台灣價格比較低約在5K前後(殼+板+變壓器)可以找msi經銷商訂購 以上是msi 微星 ProBox23 薄型 Thin-ITX 2.3 公升 DIY 準系統 開箱測試分享參考 謝謝收看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8 您的住址: 常被查水表的小房間
文章: 3,005
|
不知道之後會不會出AMD平台的...
這體積還挺合我味口...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139
|
缺一個D-SUB輸出
不然就完美了 畢竟公司內電腦螢幕都少有HDMI 好奇他為何附風扇?? 畢竟買盒裝CPU都有原廠風扇 除非鎖孔與原廠不同???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
引用:
後窗的位置擺不下D-SUB啊, 畢竟是要做成Thin-ITX 而且HDMI可以透過線材轉VGA或DVI, 彈性跟佔用空間目前還是用HDMI最好 要拿來當HTPC的話只要一條hdmi cable就搞定了 風扇應該是怕原廠風扇超過機殼高度所以才附的吧 畢竟不同CPU原廠配的風扇有可能會不太一樣 只不過風扇就是這麼高, 就算板子做成Thin-ITX似乎沒啥意義 不如用一般的Mini-ITX就好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42
|
引用:
應該是這個考量才會用 Thin-ITX 考量到DC-12V IN電源問題 Intel可以更換處理器標準DIY處理器主機板ITX大多沒有DV-12VIN Atom的就漸漸開始有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
引用:
DV-12VIN要推桌機CPU真的蠻勉強的 還好這咖case沒辦法裝光碟機跟3吋半的硬碟, 所以這樣配還能用 只是Thin-ITX配桌機CPU沒辦法發揮它超薄的優點是最可惜的地方 一般組態光靠DV-12VIN恐怕也推不動, 也難怪大家不會把DC-IN做上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