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巫佚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4
【測試】今天您的外接盒UASP了嗎? USB 3.0外接盒橋接晶片UASP效能擂台賽~~(圖多,不喜勿入)

會想作這篇測試,主因在於兩年前也是差不多相近時間出了一篇USB 3.0外接
盒橋接晶片測試,當時的環境並不強調UASP這功能,且當時的SSD也很少人
拿來當外接裝置,兩年下來,其實也有些人的SSD汰換下來沒地方可用,拿來
當小型外接儲存裝置也不失為一途,剛好這段期間因Windows 8/8.1出現的
USB 3.0 UASP傳輸協定,讓USB 3.0的效能及多工性稍見改善,部分主機板
內建USB3.0晶片也提供於Windows 7下的USB 3.0加速功能(BOOST),本
篇僅先以Windows 8.1下的架構作為測試。

為了比較有無UASP的差異,本篇測試以ASmedia 1051為測試基準,測試
一些官網號稱支援UASP Device端的USB 3.0橋接晶片。出場順序以英文字
母第一個字為排列順序,並無其它用意。

ASMedia 1501在兩年前測試報告所貼的網址已被官網移除,已無法找到相
關的資訊,本次測試代表是銳銨舊版i310-SB3 USB3.0+eSATA Combo外
接盒,在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亦顯示其不支援UASP,剛好可以比較
BOT vs UASP的差異性。



祥碩研發速度及能力快速是無庸置疑,ASMedia 1051問市後又陸續出現了
ASMedia 1051E/1051U/1053,多以增加SATA 6Gb/s支援為主,遲至
ASMedia 1053E才正式支援UASP v1.0。


目前市售號稱支援UASP的2.5"或3.5"外接盒,蠻大比例是採用ASMedia
1053E,為什麼呢?也許這是廠商的秘密吧,但各家廠商韌體調校程度影響
產品效能度極大,本次測試代有三家廠商(四種產品),仍依製造商英文名稱
字母順序排列說明。

AKiTiO(艾客優品)-Neutrino 冰極光 U3 (Neutrino U3)

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akitio.com.tw/1bay-hdd-e...res/neutrino-u3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其支援UASP。


ICY DOCK(中銨)-MB080U3S-1SB v2.0
這系列產品有兩款,舊款的採用晶片仍是ASMedia 1051,只有v2.0才是採
用ASMeida 1053E晶片,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icydock.com.tw/goods.php?id=126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其支援UASP。



ICY DOCK(中銨)-MB981U3-1S
官網介紹如下,因其採用ASMedia 1053E,自然也支援UASP。
http://www.icydock.com.tw/goods.php?id=151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其支援UASP。



Vantec 凡達克 傳輸精靈 6G-NST266S3
官網介紹如下,因其採用ASMedia 1053E,自然也支援UASP。
http://www.vantecusa.com/tw/product/view_detail/583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其支援UASP。



JMicron(智微)曾經在eSATA風光的年代及USB 3.0初期推出不少相關Host
或Device端的晶片,只是不知何種原因,後來效能漸輸給別人,能見度也愈
來愈低。幸好該公司再起,配合USB 3.0 UASP架構,順勢推出幾款晶片。

JMicron JMS561是一款支援兩組SATA III轉USB的橋接晶片,官方規格表
示支援UASP v1.0。


代表廠商為銳銨新版i310-SB3(6G),舊款的i310-SB3如前述是採用ASMedia
1051,只有加了(6G)的才是新款支援UASP的外接盒,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stardom.com.tw/itank_i310_feature.html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其支援UASP。


JMicron JMS567是一款支援兩組SATA III轉USB的橋接晶片,官方規格表
示其遵循UASP規範,但未明確使用"支援"UASP的字眼。


代表廠商為銀欣SilverStone SST-TS10,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pid=403&area=tw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其支援UASP。



Lucidport USB300,是一款很早期就出現的USB 3.0橋接晶片,當時國內
有ICY DOCK或CyberSLIM均推出相關產品,其官網當初就表示支援UASP。


代表廠商為中銨ICY DOCK-MB668U3-1SB,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icydock.com.tw/goods.php?id=100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不支援UASP,打電話問原廠表示因停產許
久故不考慮再更新韌體,只能再度比較與ASMedia 1051的BOT效能差異。



VIA(威鋒) VL700/701,依官網說明是有支援UASP,本次測試是VL701晶
片,官網說明如下:
http://www.via-labs.com/en/products/vl700/index.jsp


代表廠商為網路購得不知名2.5"外接盒,係採VL701晶片。



Windows 8.1的裝置管理員顯示不支援UASP,只能再度比較與ASMedia 1051
的BOT效能差異。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9X79 WS BIOS 4601
CPU: i7-3930K oc 4.2G
RAM: Team Xtreem LV DDR3-2400 4G*4
SSD: Sandisk Extreme II SATA 6Gb/s 240GB
USB 3.0 控制卡:NEC/RENESAS USB3 Controller uPD720201 F/W v2.0.2.4,Windows 8.1 Drivers 採系統內建。
USB串接法:直接將外接盒接在uPD720201背板。
OS: Windows 8.1 Enterprise x64

考慮圖檔太多可能過度佔網路頻寬,將每個測試值抄錄至Microsoft Excel加
以記錄比較,依不同項目作出比較圖,若想看原圖者請見諒。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檔案容量1MB時,可看出UASP的線性讀取、隨機讀取或緩衝讀取效能約比
BOT快了超過30%,若單就BOT模式,ASMedia 1051寶刀仍未老。


檔案容量8MB時,可看出UASP的線性讀取、隨機讀取或緩衝讀取效能約比
BOT快了超過40%或達50%,單就BOT模式,ASMedia 1051寶刀仍未老。


檔案容量1MB時,觀察線性讀寫,UASP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35%,
平均寫入速率比BOT快約44%。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

讀取速率,UASP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35%,JMS56x略慢於ASMedia1053E。
寫入速率,UASP平均寫入速率比BOT快約50%,同樣是ASMedia 1053E,
韌體調校好壞程度可見,JMS56x系列的讀取速率仍慢於ASMedia系列;但
BOT寫入即便廠商不支援UASP,LP300或是VL701比ASMedia 1051快
約4~10%。





Anvil's Storage Utility設為預設Compression 100%模式,把容量值從1GB~32GB
全測試一輪。

Seq 4MB讀取,UASP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38%,JMS56x系列仍略慢於
ASMedia 1053E。寫入速率,UASP平均寫入速率比BOT快約47%,LP300
或是VL701比ASMedia 1051快約6~10%。





4K讀取,UASP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18%,JMS56x比ASM1053E慢
約7%;寫入速率,UASP平均寫入速率比BOT快約23%,意外的JMS56x
系列竟然比BOT慢。





4KQD4讀取,UASP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2.4倍,JMS56x比ASMedia
1053E慢約14%;寫入速率,ASM1053E UASP領先群平均寫入速率比BOT
快約2倍%,JMS56x或凡達克比ASM1053E領先群慢約40%。





4KQD16讀取,ASM1053E UASP領先群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7倍,凡
達克或JMS56x比BOT快約2.2倍;寫入速率,ASM1053E UASP領先群平
均寫入速率比BOT快約2.8倍%,JMS56x或凡達克比ASM1053E領先群慢
約57%。





32K讀取ASM1053E UASP領先群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20%,JMS56x
比BOT快約15%。


128K讀取ASM1053E UASP領先群平均讀取速率比BOT快約19%,JMS56x
比BOT快約15%。


Anvil's讀取分數以MB080U3S v2.0(ASMedia 1053E)表現最佳,可以看出
分數排列明顯地三段式區分呈現。


Anvil's寫入分數以MB981U3(ASMedia 1053E)表現最佳,分數排列明顯地
仍以三段式區分呈現。


Anvil's總得分,ASMedia 1053E若調校的好,得分數近乎是BOT的一倍值,
JMS56x因為4K/4K QD4/4K QD16明顯弱於ASMedia 1053E而少了約25%
的得分值。



AS SSD全測過一輪,並測試Copy Benchmark。

讀取測試,UASP循序讀取比BOT快約40%,UASP 4K讀取比BOT快約
11~29%,但4K-64Thrd又分成三類族群,差異性極大。



寫入測試,UASP循序寫入比BOT快約48%,UASP 4K寫入比BOT快約
3~54%,但4K-64Thrd同樣分成三類族群,差異性極大。


採IOPS角度觀察,UASP 4K-64Thrd差異性最大,UASP 512B讀取速率
亦比BOT快約4~65%,UASP 512B寫入速率亦比BOT快約18~58%。




AS SSD的得分數分配如下圖,LP300或VL701略快於ASM1051,UASP
領先群比BOT快約2倍多,JMS56x也比BOT至少快約64%。


AS SSD Copy Benchmark結果如下圖分配,LP300或VL701略快於
ASM1051,UASP領先群比BOT快約22~28%。


ATTO Diskbenchmark v2.47針對了64K、64MB、256MB、512MB、
1GB及2GB等不同檔案長度分別測試。

檔案長度64K,讀取速率於8K以後逐漸拉開差距,UASP比BOT快約79%;
寫入速率也是8K以後拉開差距,UASP比BOT快約52%,LP300及VL701
也比ASMedia 1051略快些。





檔案長度64M,讀取速率於8K以後逐漸拉開差距,ASMedia 1053E持平而
言還是略快於JMS56x系列,UASP比BOT快約45%;寫入速率也於中段分
成三個類別,直到最後UASP比BOT快約52%。





檔案長度256M,讀取速率於8K以後逐漸拉開差距,JMS56x於中段也開始出
現力不從心的情況,UASP比BOT快約44%;寫入速率也於中段分成三個類
別,但同屬ASMedia 1053E的凡達克卻出現不穩定,最後UASP比BOT快約52%。





檔案長度512M,讀取速率於8K以後逐漸拉開差距,JMS56x於中段仍開始變
慢,UASP比BOT快約44%;寫入速率也於中段分成三個類別,UASP比BOT
快約52%。





檔案長度1GB,讀取速率於8K以後逐漸拉開差距,ASMedia 1053E與JMS56x
系列的差異仍存在,UASP比BOT快約43%;寫入速率也於中段分成三個類別,
UASP比BOT快約52%。





檔案長度2GB,JMS56x於中段仍開始變慢,UASP比BOT快約43%;寫入速
率也於中段分成三個類別,UASP比BOT快約51%。




持平而言,若觀察每個參數值的最終值,ASMedia 1053E比JMS56x讀取速率
快約2%;寫入速率方面,ASMedia 1053E比JMS56x快約3%,倘若是接HD,
並為連續大量讀寫時,其實感覺不太出來。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分別測試50MB~4000MB的全數容量測試。

Seq Read(循序讀取)測試,UASP與BOT成兩大類別,UASP比BOT快約43%,
只是JMS56x還是略慢於ASMedia 1053E;Seq Write(循序寫入)測試,
UASP與BOT仍成兩大類別,UASP比BOT快約47%,JMS56x還是略慢於
ASMedia 1053E,而廠商本身韌體調校的功力也看得出來。




512K 讀取測試,UASP與BOT成兩大類別,UASP比BOT快約30%;512K
寫入測試,UASP與BOT仍成兩大類別,UASP比BOT快約40%,JMS56x
還是略慢於ASMedia 1053E,而廠商本身韌體調校的功力也看得出來。




4K 讀取測試,UASP與BOT成三大類別,ASMedia 1053E系比BOT快約
21%,凡達克有待再調整韌體,JMS56x系比BOT快約11%;4K寫入測試
又回到兩大類別,ASMedia 1053E系比BOT快約21%,JMS56x系寫入速
率有時比其它僅支援BOT協定的晶片表現還差。




4KQD32 讀取測試,UASP與BOT成三大類別,ASMedia 1053E系比BOT
快約7.2倍,凡達克有待再調整韌體,僅跟JMS56x系相近比BOT快約4倍;
4KQD32寫入測試又回到兩大類別,ASMedia 1053E系比BOT快約3倍,
JMS56x系或凡達克寫入速率比BOT快約54%。





NetworkDLS DiskMark
平均讀寫以ASMedia 1053E的MB080U3表現最佳,JMS56x表現仍不如預期。



HDTune v5.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循序讀取方面,大致可分為UASP及BOT兩類,UASP比BOT快約40%;
循序寫入也是概可分為兩類,UASP比BOT快約50%。




Extra 額外讀寫測試
隨機讀取/寫入或4K隨機讀取/寫入,UASP不一定就完全比BOT佳。




Random 隨機讀寫測試
單看Random讀取或寫入測試,UASP比BOT快約37%,不過4K隨機讀取
或寫入,UASP也分裂成兩個陣營,領先群的UASP比BOT快約37%,JSM567
的速率還低於所有的BOT。




HDTune 檔案基準測試(File Benchmark)測試圖,分別測試32KB、64KB、
64MB及256MB。

循序讀取大致分為兩個族群,UASP比BOT快約37%;循序寫入也分為兩個族
群,UASP比BOT快約43%。




4K Random Single Read/Write項目,讀取方面,UASP領先群比BOT快約
19%,JMS56x等比BOT僅快約9%;寫入方面,ASMedia 1053E系的UASP
比BOT快約約24%,可惜的是JMS561一路落後所有的BOT,JMS566也僅與
BOT差異不大。




4K Random Multi Read/Write項目,讀取再度分為三類,除凡達克以外的
ASMedia 1053E系UASP比BOT快約6.8倍,其餘的UASP讀取速率僅比BOT
快約2倍;寫入也可概分為三族群,除凡達克以外的ASMedia 1053E系UASP
比BOT快約2.7倍,其餘的UASP寫入速率僅比BOT快約43%。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讀取測試,UASP比BOT平均讀取速率快約34%,隨機存取時間幾無差異。


32mb讀取測試,UASP比BOT平均讀取速率快約34%,隨機存取時間完全無差異。



HD-Tach RW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讀取測試,UASP比BOT平均讀取速率快約34%,但平均寫入卻出現BOT
系的ASMedia 1051及VL701遙遙領先。


32mb讀取測試,UASP比BOT平均讀取速率快約37%,但平均寫入卻出現UASP
與非UASP互有消長。



InHouse DiskBenchMark

UASP循序讀取速率比BOT快約40%,UASP循序讀取速率比BOT快約48%。


隨機讀取方面,4K以後的UASP與非UASP差異逐漸拉大;隨機寫入則出現意
外的結果,原本以為UASP隨機寫入會快於BOT,結果僅JMS561快於BOT,
ASMedia 1053E全軍覆沒都輸給BOT系列晶片。






Parkdale依其設定Block值 64K或1MB,全部都給它測過一輪。

Block Size 64K循序讀取,UASP比BOT快約35%,循序寫入則分為三族群,
ASMedia 1053E系列快於BOT系約34%,JMS56x比BOT快約19%,VL701
也比其它BOT系快約14%。




Block Size 1MB循序讀取,UASP比BOT快約38%,循序寫入除部分情況外,
UASP比BOT快約45%。




Block Size 64K Random QD32讀取,UASP比BOT快約8~17%,隨機寫入
ASMedia 1053E比BOT快15%,JMS56x比BOT系慢約9~20%。




Block Size 1MB Random QD32讀取,ASMedia 1053E UASP比BOT快
約17%,JMS56x比BOT快約7%;隨機寫入ASMedia 1053E比BOT快21%,
JMS56x比BOT系慢約14~25%。





PCMark07測試

若以總得分數或原始得分數觀察,ASMedia 1053E系>JM56x>BOT系。




差異主要來自於應用程式啟動的速率,UASP比非UASP快了至少1倍以上,
若是原始資料測試的話,Windows Media Center項目,UASP比非UASP
快約43%。





PCWizard 2013,循序讀寫UASP普遍快於BOT系。



測試了那麼久,以ASMedia 1501為基準,簡單比較一下各晶片強化的部分或
是整體效能比,Lucidport USB300老而彌堅,贏過新對手VL701;JM56x系
列或許因為4K讀寫的弱點使得整體效能提升約35~40%。ASMedia 1053E陣
營兩樣情,性能調校較弱的凡達克系列與JMS56x效能比差不多,提升約42%,
其餘的ASMedia 1053E產品,比起ASMedia 1051快約78~79%。




對了,您可能會問我,怎麼沒測試UASP另一重要功能-多工讀取??說真的,小弟
在測試這些外接盒過程,因為是在6C/12T的平台且搭配SAS HD或SSD,USB
多工再強也沒強過SAS,就沒再多試囉,敬請見諒。

拉里拉雜測了這麼多產品,除了橋接晶片差異外,有的廠商透過額外功能來作出
產品區隔,說真的是蠻好的,當然也有的廠商韌體真的很需要再改善,不過對於
某些來不及測試的外接盒,就讓看倌們各自摸索。


以上測試雖基於個人現有設備所作之測試,或許不像其它專業機構的評測,
也可能會有誤差值,每家橋接晶片韌體調教的情況都可能影響上述的測試值,
若有冒犯各廠商敬請見諒。


後記:如果本文回覆數超過88篇,將再推出Part II-Windows 7 USB 3.0 Boost篇。
     
      
舊 2014-05-01, 11:52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巫佚離線中  
dell240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65
超棒超詳細的測試好文!
已經很久沒看到這樣的專業測試文了
一次要比較這麼多款外接盒
加上還要花費心力做整理跟製作圖表
辛苦了!
之後要買外接盒,還是盡量找ASMedia 1053E晶片囉
 
舊 2014-05-02, 08:27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ell2407離線中  
jessehu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458
謝謝您的分享,看來各家晶片差異不小。下半年USB 3.1出來又是另一番新局面了
舊 2014-05-02, 08:29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essehu離線中  
idleic2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亞洲.台灣.台北
文章: 2,054
這一定要回應的啦!
許久不見 的 詳細的測試文 !
舊 2014-05-02, 09:03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leic2離線中  
42章經
Senior Member
 
42章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0
您的住址: 東郊皇陵
文章: 1,012
蓋樓,想看WIN7的USB3.0能進化到何種地步...
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正確圖
舊 2014-05-02, 09:29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42章經離線中  
glen246
Senior Member
 
glen24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1,080
引用:
作者巫佚
考慮圖檔太多可能過度佔網路頻寬,將每個測試值抄錄至Microsoft Excel加
以記錄比較,依不同項目作出比較圖,若想看原圖者請見諒。


非照片類圖片請改用無損png 或 gif儲存,可以省下許多容量,節省頻寬流量

尤其是png,在特定狀況下 檔案大小可以跟gif相近 或 比gif更小
也不會有gif只有256色問題

拿你的1026690665_x.jpg這張圖片來舉例....
原圖檔案大小是831 KB (851,475 位元組)
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914...39d9abf95_o.jpg

改成png後,檔案大小是95.7 KB (98,052 位元組)
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461...8df37e155_o.png

改成gif後,檔案大小是79.2 KB (81,187 位元組)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191...0f71f788d_o.gif


當然...
請在存檔前就直接存成png or 其它無損格式,千萬別拿jpg來轉存
否則已失真的jpg圖片轉成png後 檔案大小可能會變得比原本還大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4-05-02, 10:03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en246離線中  
josetsun
*停權中*
 
josetsu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關內
文章: 1,072
有看有推......
舊 2014-05-02, 10:12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setsun離線中  
highway23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01
辛苦了, 真是大工程的測試 讚!!

USB繞了一大圈,終於跟1394一樣走 full duplex。
可惜1394跟SCSI一樣被邊緣化。
舊 2014-05-02, 10:38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way237離線中  
wsw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2
大大辛苦的測試要推一下..
不知道大大有無興趣測試市面上可支援UASP的隨身碟?
舊 2014-05-02, 09:40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sw離線中  
巫佚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4
您要提供嗎? 一來沒錢,二來也不知那支隨身碟有支援UASP??

引用:
作者wsw
大大辛苦的測試要推一下..
不知道大大有無興趣測試市面上可支援UASP的隨身碟?
舊 2014-05-02, 09:48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巫佚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