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好人國
文章: 1,847
|
in win 901 - mini itx case
in win 901 - mini itx case
上一次被IN WIN H-Frame Mini 美型給迷到, 這次又看到了in win 新的mini itx case. 就拿回辦公室來玩玩. 有別於 H-Frame Mini, 這次in win 901 所採用的是標準ATX電源配置, 也可以讓使用者安裝300mm長度的顯示卡, 擴充性可說是大幅提昇! 就一起來欣賞in win 的新作品 901 - mini itx case. ![]() 白底黑字的包裝, 簡單的將特色都列表於側面. 鋁制機身, 強化玻璃, 300mm Card 支援, SATA/HDD 快裝, USB 3.0前置, RoHS. ![]() 4mm厚鋁, 1.6mm強化玻璃, 可安裝Slim ODD, 本體尺寸 350 x 173 x 400 mm (13.8" x 6.8" x 15.7") ![]() 請出ASUS Z87I-PRO來比例一下, 這次機殼外箱非常巨大. ![]() 因為採用了強化玻璃當側版, 所以需要完善的海棉包覆保護. 所以開箱即可看到非常厚的海棉包覆著機殼本體. ![]() 將海棉拿掉, 可以發現機殼本體仍被黑色的布套給包覆著. 而在機殼上方的是配件包. ![]() 拉開布套, in win 901 現身. 採用黑化的強話玻璃讓機殼內部呈半透明的狀態. 很是誘人. ![]() 來張特寫, 可以看到固定側版的是四顆黑化的手轉螺絲. ![]() 機殼左側, 還貼著強化玻璃需要小心謹慎的貼紙, 前置的USB 3.9 & Audio 可以在右下方看到. ![]() 用心的in win把說明手冊和配件用精美的袋子封存好. 看看這專用的配件包, 質感的提昇和細節就是在此展現! ![]() 展開使用者手冊, 國際語言 - 圖片解釋, 下方是多國語系說明. ![]() 來看看中文的部份. 確認配件數量和產品本身尺寸規格確認. ![]() 用圖示法來指導使用方式. 清楚易了解! ![]() 所有配件都分類封裝, 並清楚標示著. 一個高端的產品就該擁有這種細節! ![]() 機殼背面是水冷排固定的位置, 並非傳統I/O直接輸出. ![]() 用手即可轉下的四顆螺絲. 卸下側面的強化玻璃. ![]() 標準的ATX電源支持! 安裝的位置就在機殼的底部. ![]() 電源位的安裝是單向式, 使用者無法自己更換風扇的入風面. 需特別留意. ![]() 而Slin ODD, 則是安裝在電源位的下方. ![]() 先將Slin ODD的檔版卸除, 圖中凸起地方向外拉即可. ![]() 面版卸除後則發現Slim ODD安裝位置. ![]() 非常簡單, 只要將Slin ODD放入. ![]() 換個角度特寫. ![]() in win 採用快裝設置, 所以非常方便的只要推進去就好, 裝置會自己接上接口. ![]() 這裡就是機殼內主要的空間配置示意. ![]() 走背線也是現在高端機殼的重要象徵. ![]() 最底下的Slin ODD 需要將線材拉出, 手上拿的是SATA線和小4pin電源接口. ![]() 快速安裝的 SATA/HDD 接口. ![]() 要安裝SSD / HDD, 一樣用手轉開螺絲即可. ![]() 拉開固定桿, 就可以直接抽出底盤. ![]() 固定的方式是底部鎖上四顆螺絲. ![]() ![]() 一樣, 只需要將底盤推回原位, 裝置會自己接上接口. ![]() 當然也有 2.5" 裝置的對應固定底盤. ![]() 鎖上底部的四顆螺絲. ![]() 可以安裝在側邊. ![]() 或是下方. ![]() 再來是機殼前方的進氣風扇位置介紹. 位於前置USB 3.0 & Audio的上方. ![]() 支援 12cm fan. ![]() 將拖盤固定好即完成. ![]() 風扇的進風口當然也會配置濾網, 濾網本身四週配有磁性, 吸覆在機殼上. 非常方便使用. ![]() ![]() 在傳統的機殼後方風扇位置, 這次採用的是9cm 的設計. 也是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需要安裝9cm fan. ![]() 最後方的背版, 主要功能是給一體式水冷使用者固定散熱排的. ![]() 一樣是四顆螺絲, 簡單就固定完成. ![]() 固定好後再將背版也鎖回原位, 一體式水冷支援! ![]() ITX MB 實際安裝的位置, 可以看到VGA的位置被保留的很好, 並且長度不是問題! ![]() ![]() 就算是重量級的R9 280X, 也不受長度的限制. ![]() 支援 300mm 長度的顯卡, 算是相容大多數單GPU設計的顯示卡了. ![]() 但是要留意顯示卡的高度. 這次R9 280X的熱管太過凸出, 會導致側版無法蓋上. ![]() 看樣子還需要留意顯示卡的高度阿. ![]() 機殼給予的高度是 14cm. ![]() 可以發現R9 280X 的高度已經超過了14cm, 殘念了. ![]() ------------------------------------------------------------------------------------------------- 結語: in win 採用了強化玻璃透側比一般透側質感高很多. 相容於長顯卡, 標準 Power, 一體式水冷. 也考慮到SATA/HDD 快換式設計, Slim ODD 支援. 相容性佳! 出廠的保護非常完善, 配件包的方式也非常注意細節. 值得稱讚! By shihwolf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看起來蠻優的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好人國
文章: 1,847
|
引用:
有些內容過一陣子我再回覆吧. 應該可以看出來我有所保留.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138
|
被騙進來, 我以為WINDOWS 9 出來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6 您的住址: 台灣某一個角落
文章: 467
|
不錯的ITX機殼
顯示卡選擇ITX款就完美了 走線部分應該會有放置空間 不然還真的沒地方可以放 期待microATX款出現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2
|
蠻視覺系的殼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59
|
殼的價錢大過於實質的效能
還有殼的大小已沒有ITX的優勢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1,098
|
這殼的大小,已經比有些M-ATX機殼還大了
感覺本末倒置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071
|
不喜歡夾扣式的殺他線。
![]() 外型來說還是喜歡限量款的透, 不過買一咖殼就可以組台中高階電腦, ![]() 防塵也是個問題...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
引用:
這咖明明就只有好看而已 真的要裝機問題很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