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海韻金牌G系列55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針對低價80PLUS金牌高效率電源市場,海韻推出G系列電源供應器,同樣通過80PLUS金牌認證,因產品售價定位較低,所以G系列採用半模組化設計,不同於X系列的全模組化設計,風扇也僅使用一般的雙滾珠風扇,但是仍強調採用雙面電路板、使用日系電解與日系/台系固態電容以及五年產品保固
這次要介紹及測試的是G系列中550W機種SSR-550RM

外盒正面,左方G-SERIES及右方大大的G字樣強調此款系列名稱,SERIES下方MODULAR CABLE表示有模組化設計,輸出瓦數標示在封面左下角,80PLUS金牌認證LOGO則是在封面右下角


外盒背面,以圖示及英文標示出電源各項特點,其中特別在電容部分強調使用日系傳統電解電容及日系/台系固態電容,右下角則有電源實體外觀照片


外盒底面則是以另外7種語言(包含中文)說明各項特點


外盒頂面採用類似正面的排版設計


外盒側面印上產品型號、規格以及各路輸出電流/瓦數,下方也有安規認證標誌及條碼


另一側面印上另一方向(模組化輸出插座方向)電源實體圖


包裝內容一覽,附上使用說明書、保證書,電源本體裝在印有商標的黑色布袋中(原本的黑色布袋是用來裝模組化線材與電源線),並包含安規電源線、各類模組化線材,小配件如整線束帶、螺絲與商標貼紙裝在透明夾鏈袋中


電源本體外觀採黑色消光黑烤漆處理


後方蜂巢狀孔洞散熱出風口處設有電源輸入插座與電源總開關,印有商標的金屬裝飾牌標示出輸入電壓規格


其中一個電源側面外殼貼上裝飾貼紙,上方印有商標、G-Series字樣以及80PLUS金牌認證LOGO


另一側面外殼貼上輸出規格貼紙


風扇護網是採直接在外殼沖壓出蜂巢狀孔洞,並刻意與風扇扇葉保持一間隙,避免扇葉平貼孔洞造成風切聲


模組化輸出插座,以文字標示出所對應的線材及裝置種類,直出線材孔洞周圍有加上塑膠防護圈,此處外殼以印刷方式直接印上G-Series Modular Cable Power Supply白色標誌與字樣


輸出規格標籤,此電源12V採單路設計,最大輸出45A 540W


主要電源接頭,電源本體直出一組ATX 20+4P及一組12V 4+4P接頭,兩組線路長度均為52公分


顯示卡電源接頭,兩組模組化線組提供2個PCIE 6+2P接頭,線路長度為59公分


SATA裝置電源接頭,兩組模組化線組提供4個直角刺破型SATA接頭及2個傳統直式SATA接頭,兩條線路長度與分配的接頭數量不一樣,二接頭線路長度至第一個接頭為29公分,四接頭線路長度至第一個接頭為38公分,接頭與接頭間線路長度為12公分


大4P裝置電源接頭,兩組模組化線組提供5個省力易拔大4P接頭,兩條線路長度與分配的接頭數量不一樣,二接頭線路長度至第一個接頭為29公分,三接頭線路長度至第一個接頭為38公分,接頭與接頭間線路長度為12公分


小4P裝置電源接頭則提供一條轉接線,線路長度為11公分


除電源直出線組採隔離網包覆處理外,其他的模組化線材採扁狀平行排線設計,線路顏色同為黑色,除轉接線外所有線材規格為18AWG

將所有模組化線材插上輸出插座的樣子


電源內部結構圖,功率級採用LLC半橋諧振式轉換器,搭配二次側同步整流轉換出12V,並透過兩組DC-DC經由12V轉換出3.3V及5V


使用ADDA製造的AD1212MB-A70GL 12V 0.33A 12公分雙滾珠軸承風扇帶動散熱用氣流


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後方以電路子板焊接在一起,上方有第一階EMI濾波電路,電路子板後方以銅片及透明塑膠片組合成隔離絕緣罩,交流線輸入至主電路板前穿過一個EMI磁環


主電路板上交流輸入端有第二階EMI濾波電路,包覆絕緣套管的保險絲採臥式安裝,黃色方形X電容旁的突波吸收器同樣使用絕緣套管包住


單顆GBU10KL橋式整流器安裝在散熱片上


環狀APFC電感兩旁額外使用塑膠絕緣片包住,並用束帶固定


APFC電路用開關晶體及快速回復二極體固定在散熱片上,開關晶體使用兩顆英飛凌IPA50R250CP並聯組成,快速回復二極體為單顆ST STTH8R06D


APFC輸出電容為日立HU系列390uF 420V 105度大功率電解電容


一次側半橋電路的兩顆開關晶體固定在另一散熱片上,開關晶體使用兩顆英飛凌IPA50R250CP


一次側諧振電感


一次側諧振電容(右方兩顆較大的藍色方形MMKP電容)、半橋式電路MOSFET驅動用隔離脈衝變壓器(中央環狀元件)以及二次側同步整流MOSFET驅動用隔離脈衝變壓器(左側環形元件)安裝在功率級主變壓器的旁邊,主變壓器使用3M絕緣膠帶包住


APFC與一次側功率級控制電路以電路子板安裝,右側較小的14腳IC是英飛凌ICE3PCS01G CCM PFC控制器,負責APFC電路的控制;左側較大的20腳IC是英飛凌ICE2HS01G PFM(脈衝-頻率調變) LLC諧振半橋+二次側同步整流控制器,負責功率級一次側諧振轉換器與二次側同步整流電路的所有控制


輔助電源電路則由英飛凌ICE2QR4765準諧振CoolSET整合式電源IC組合而成,負責常時供應5V待命電源


二次側同步整流電路MOSFET與SBD二極體以表面黏著(SMT)方式裝在主電路板的背面,熱量透過焊接在正面的散熱片發散,使用兩顆NXP PSMN2R6-40YS(印刷為2R640)搭配兩顆DIODES SBR10U45對變壓器二次側12V繞組輸出進行全波同步整流
為求溫控風扇電路測溫準確,熱敏電阻(中央編號TR091的元件)也設置在兩組同步整流MOSFET的中央


因為採半橋式諧振電路,二次側輸出端沒有設置輸出儲能電感,僅由固態電容組成CLC濾波電路,這裡也可以看到散熱片上沒有固定任何功率元件,僅鎖住焊在電路板上的導體金屬片
12V端固態電容採用松木16V 470uF,左邊一顆躺下來的棕色外皮NCC電容為-12V使用


兩組負責轉換3.3V與5V的DC-DC電路安裝在同一片子板上,上方設有兩組環型電感以及兩顆松木16V 330uF固態電容


DC-DC子板後方有鎖上一金屬片,協助安裝在後方的MOSFET散發熱量


電源管理IC子板上有點晶PS223電源管理IC,負責各路輸出電壓、電流、短路等各項保護,並接受來自PS-ON信號控制及產生PG信號


上方3.3V/5V/12V/5VSB輸出端採用傳統電解電容,主要為NCC KY/KZE(棕色)及Rubycon ZLH(黑色)日系105度電解電容


輸出線組接點處均包覆絕緣套管


模組化插座板正面,上方同樣針對3.3V/5V/12V安置額外的傳統電解電容


模組化插座板背面,部分線路採用敷錫增加載流



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


測試一:
使用標準電腦配備實際上機運作,並使用SANWA PC5000數位電表透過電腦連線截取3.3V/5V/主機板12V/處理器12V電壓變化,並繪製成圖表

測試配備1:
處理器:Intel Core 2 Quad QX6700 @ 3.6GHz(400*9) 1.45V
主機板:ASUS MAXIMUS II GENE
記憶體:Transcend JM800QLU-2G * 2
顯示卡:3870X2
硬碟:WD 3600ADFD(36G 10000RPM) + WD WD2000JD(200G 7200RPM)
其他:水冷幫浦 * 1、12公分風扇 * 5、8公分風扇 * 2

3.3V電壓記錄


5V電壓記錄


主機板12V電壓記錄


處理器12V電壓記錄



測試二:
使用電子負載,測試輸出的轉換效率,電子負載機種為ZenTech 2600四機裝,每機最大負荷量為60V/60A/300W,分配為一組3.3V、一組5V及兩組12V
測試從無負載開始,各機以每5安培為一段加上去,直到電源無法承受或是達到電子負載極限(12V各25A,3.3V/5V則受限於電源本體輸出能力)
使用設備為ZenTech 2600四機電子負載(消耗電力)、HIOKI 3332 POWER HiTESTER(測試交流輸入功率)、PROVA CM-01交直流勾表(測試輸出電流)、SANWA PC5000數位電表(測試輸出電壓)

各段輸出效率表如下:



測試三:
使用電子負載進行動態負載測試,動態負載就是讓輸出電流呈固定斜率及週期進行高低變化,並使用示波器觀察電壓變動狀況,目的是考驗電源暫態響應能力
使用設備:Tektronix TDS3014B數位示波器

各路動態負載參數設定
12V與5V:最高電流20A,最低電流2A,上升/下降斜率為1A/微秒,最高/最低電流維持時間為500微秒
3.3V:最高電流15A,最低電流2A,上升/下降斜率為1A/微秒,最高/最低電流維持時間為500微秒
示波器中黃色波型為電流波型,藍色波型為電壓波型,垂直每格500mV,水平每格200微秒
藍色波型在黃色波型交接處擺盪幅度最小、次數越少、時間越短者,表示其輸出暫態響應越好

12V


5V


3.3V


12V輸出45A時,所測得的漣波


結論:
1.採用典型金牌常見的12V功率級加上雙DC-DC電路轉換3.3V/5V,交叉調整率佳,3.3V/5V/12V彼此影響小,不過處理器12V電壓紀錄有微幅緩慢下滑的跡象
2.80PLUS金牌認證為87(20%)-90(50%)-87(100%),此電源實測效率為89.73(24.4%)-91.48(48.8%)-88.87(97.5%),符合金牌認證規格,不過輕載範圍下,12.1%輸出僅有84.67的效率
3.受限於DC-DC的效率,3.3V/5V輸出越多,效率下滑,可比較測試三最後兩欄的單12V輸出效率與其他欄位3.3V/5V/12V均輸出的效率,可差1.5~2%
4.3.3V/5V動態負載輸出測試,因DC-DC多採單相式交換電路的設計,在負載變動瞬間有較大的峰值對峰值電壓差異,不過在200uS內隨即修正回來
5.12V 45A下輸出漣波為115mV
6.OPP(過功率保護)動作點在輸出121%左右


優點:
1.半模組化設計方便性佳
2.產品提供五年保固
3.內部用料及做工有達到一定水準
4.外盒對內部電容品牌標示清楚,避免誤解


缺點:
1.20%以下的輕載效率較差
2.5V/3.3V動態負載測試修正速度快,但有較大的電壓峰值差異
3.模組化線路為了扁狀平行造型,線全部都是黑色的,無法依顏色明確辨識各線路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本文同步發表於港都狼窩
     
      
舊 2013-04-03, 02:21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kagayam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37
又一篇值得參考的文章...
 
舊 2013-04-04, 07:23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gayama離線中  
abc111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71
好文一定要推~~~

不過可惜的是,最小瓦數G-360只有四種保護
Over Power Protection (OPP)/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OVP)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SCP)/ 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UVP)

其他G系列才有完整的六種保護
Over Power Protection (OPP)/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OVP)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SCP)/ 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UVP)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OCP)/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 (OTP)

原本爬文是想要為新裝的M-ATX電腦換便宜些的金牌小瓦數Power爬到這,就想說換G-360,可後續爬文看到保護少了二個,又再想是不是改換成AURUM 金鈦極 400W...
舊 2013-04-05, 01:53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c111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abc111
好文一定要推~~~

不過可惜的是,最小瓦數G-360 (http://www.seasonicusa.com/G-series-360.htm)只有四種保護
Over Power Protection (OPP)/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OVP)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SCP)/ 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UVP)

其他G系列 (http://www.seasonicusa.com/G-series-450-550-650.htm)才有完整的六種保護
Over Power Protection (OPP)/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OVP)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SCP)/ 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UVP)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OCP)/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 (OTP)

原本爬文是想要為新裝的M-ATX電腦換便宜些的金牌小瓦數Power爬到這,就想說換G-360,可後續爬文看到保護少了二個,又再想是不是改換成AURUM 金鈦極 400W...


G-360應是換成比較簡單的電源管理IC
金鈦極這方面的保護倒是沒有減,且效率面上有其長處,不過缺點就是在於交叉調整率
舊 2013-04-05, 10:35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abc111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71
感謝狼大的回文,爬了很多狼大的文章,對選購適合自己的電源獲益很大,感謝~~~

我這次要找的內顯文書機因為瓦數需求不大,較著重要求用電效率與安全(畢竟六項保護總比四項好...),我會選金鈦極。

但之後若需要大瓦數的話,我想我會選海韻金牌G系列其他有六種完整保護的電源。
舊 2013-04-06, 12:39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c111離線中  
東東08
*停權中*
 
東東0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860
狼大請問:

如果待機時只有150W

買新巨的HG2-6400P、HU2-5560

哪一個比較適合?

-----------------------------------------
4000元以下

保護做得最好、12V雙路(多路)是哪一顆?

如果12V單路是哪一顆?

謝謝狼大...

此文章於 2013-04-06 10:22 AM 被 東東08 編輯.
舊 2013-04-06, 10:15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東東08離線中  
MDD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43
我買了G-360 [我不需大功率, 我要安靜= silentpc]

http://www.silentpcreview.com/Seasonic_G360
quote "a default fan level that makes even Seasonic's earlier 300~400W models seem noisy."
舊 2013-05-15, 08:20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DD離線中  
dragoncat
Master Member
 
dragonca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1,549
那個半模組化的線有點難看~黑漆漆的
G-360W的線好像是彩色的有隔離網包覆,不過少了二項保護
G-450W和影隼S 450W不知哪一顆較好?
我也是低負載使用者

此文章於 2013-05-15 10:02 AM 被 dragoncat 編輯.
舊 2013-05-15, 10:00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ragoncat離線中  
Beagle2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071
電源掛點,今天買了G-650W,因為SATA線材的關係,
現在只能暫時把硬碟倒著放,不然沒辦法接到電源上...


我拿到的是這種尾端刺破的SATA線,應該是給電源下置型的機殼使用,但我電源是放上面啊!


請教狼大圖中的SATA線材,是否也是如下圖一樣,線材往上缺口朝下。


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跟海韻買這類線材,明天打電話問問看。

此文章於 2013-05-16 11:07 PM 被 Beagle2 編輯.
舊 2013-05-16, 11:02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agle2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Beagle2
電源掛點,今天買了G-650W,因為SATA線材的關係,
現在只能暫時把硬碟倒著放,不然沒辦法接到電源上...
http://home.anet.net.tw/gaer_game/sata_p002.jpg

我拿到的是這種尾端刺破的SATA線,應該是給電源下置型的機殼使用,但我電源是放上面啊!
http://home.anet.net.tw/gaer_game/sata_p003.jpg

請教狼大圖中的SATA線材,是否也是如下圖一樣,線材往上缺口朝下。
http://home.anet.net.tw/gaer_game/sata_p001.jpg

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跟海韻買這類線材,明天打電話問問看。


目前潮流是電源下置機殼,所以可能您要考慮自行選購或改裝線材了
舊 2013-05-17, 02:58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