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你說的是類比輸出端的設計吧? 不然D/A轉換晶片的內部設計都是機密,想說大大怎麼會隻到大同小異 輸出端的設計為什麼會都差不多? 阿市面上常用的不就是電壓輸出型或是電流輸出型兩種,當然差不多啊 難道有超自然的震動輸出嗎? ![]() 至於言必稱廠機 想必大大已然對於這些音色的特性有深刻的體會與孰悉 我自己是不存在什麼成見啦,喜歡就好 我不會說廠機難聽,比如說前些時候HUGO,我覺得很好聽啊,當天聽壞蛋的機器也不難聽,瞬間AB切換沒太大差異就是 為何大大會提到DSP CLONE不起來什麼的,我就看不懂了 反正,排除那些看圖說故事(看 機器/售價 說故事) 閉上眼睛,聽了喜歡就好,聽完再看是哪台的表現,這樣不是很簡單明瞭? 如果有人有辦法單聽聲音,不看機器型號,不看廠商宣傳 聽出這聲音表現是: 軟體是類比或是數位檔 數位檔是什麼格式?多少kHz/bit? 輸出方式是?怎麼傳接收? 過了什麼DSP? 怎麼解碼?用什麼時鐘? 類比端怎麼處理? 電源處理是? ...族繁不及備載... 那我以後看一次跪一次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我資質不好,光是這樣,看不出THETA的DSP在搞什麼東西 ![]() 看主機板大小能證明什麼?XD --- WADIA這個頗好笑了 我是不會在乎寫手寫了什麼業配宣傳 我第一眼看到的是AP測試,好像在20K之前就很明顯的喀掉了 不過這不要緊,反正跟該社之前測試一堆機器一樣,這台也是跟人家一樣在20K之內都很平 當然,這跟實際音色表現沒有正相關,還是得要聽了才知道音色喜不喜歡 --- 至於最後一個例子 大大提到這段"""總代理「亞柏利」為了方便我們比對,升級前後播放的是兩首相同的音樂" 可以從這段看下去, 就知道MDAT2 DSP韌體影響力"" 因為該網站說了這段,所以就知道該DSP韌體的影響力? 有什麼根據?賣的人說了算? 就我個人而言,純個人認知,恕我直言:這是廢文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9
文章: 15
|
? 我誤會了什麼嗎?
麥克風電壓->A/D A/D 的過程不可能無限採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當然不可能無限採樣啊 看是哪個頻率範圍內吧 有用到的能轉好就好,畢竟不是蝙蝠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5
文章: 174
|
呵呵
一炁化三清 果然是高手 不當室友實在可惜 ![]() 此文章於 2015-02-14 02:01 AM 被 AUNE T1 編輯.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9
文章: 15
|
恩 對 我沒誤解 數位錄音就是 直接紀錄A/D電壓值
以下是 WAV 的格式內容 為求慎重我找了3個 http://www.baike.com/wiki/WAV http://baike.baidu.com/view/8033.htm http://www.jfdigital.com/ft/support/view.asp?id=11 至於要其頻譜分析 重採樣 數位慮波 幹嘛的 要透過FFT 等等數學來做 DSP 就是要搞這些東西 MP3 等等常用的音樂格式 要知道被弄掉了什麼 就去看一些論文或書吧 我是沒那麼執著 就算了~~ 有興趣買個資料擷取卡 會學到不少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5
文章: 174
|
請諸公別再爭了,聽我A某一言
我總算明白台灣社會至今為何依舊是動盪不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我可能搞錯大大的意思了 我主要是想表達 數位錄音應該是把一個連續的類比訊號 用選定的取樣率做記錄,當訊號在取樣的間隔間有變化,數位記錄的方式無法記錄下來(不限於峰值) 這是數位記錄的缺點 不過 取樣率夠的時候,這種狀況可以減輕 是說不知道現在哪間唱片公司錄音是用44.1還是48kHz這麼LOW的規格? ![]() (一般自己錄自己器材發聲,然後上傳YOUTUBE,在得意洋洋的分享的那種人不算喔XD)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14
|
引用:
其實你也太急著對號入座了 我所謂的王八蛋空間並不是指sizs大小問題 大有大的搭配 小有小的玩法 指的就是真很王八蛋 (sorry找不到更優雅的形容詞)的空間 開放的展場空間 環境雜音吵的要命 還有那個左牆右空 或是完全不行的輕隔間 該死的輕鋼架天花板 之類的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
引用:
一般大樓的客廳幾乎都是你說的王八蛋空間。 ![]() 而且前後聆聽距離短,左右空間寬,環境反射音很糟糕。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