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19
|
引用:
恩 直屬,譜代大名和手下加一加是四百多萬 引用:
不是土地石數大就很有錢,也要看地區 後來控制貿易就是要限制外藩賺錢 德川家養的人很多也是負擔(也不是都能當戰力) 2次長州征討後就叫不動外樣大名....... 此文章於 2010-11-23 10:38 PM 被 cys070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407
|
引用:
那個家徽應該是傳統以來關白在用的,關白是朝廷文臣之首。 有一說是因為豐臣出身平民,所以走「勤王」路線,以尊 皇方式換取地位,捨棄以往武家開幕府的作法。德川則是 採武家開幕府之路線,因為他出身武士階級。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407
|
引用:
一般認定自豐臣秀吉小田原之戰滅北條家後,日本就已經 結束戰國時代,邁向「統一」。當然,如果以所謂「現代」 「主權國家」的定義來說,這還有一段距離。 德川家康滅亡豐臣家後,依照以往武家開幕府的方式 建立幕府行統治日本之實。對各大名大致上延續豐臣 家,採取許多限縮權力之措施,並廣布心腹家臣於各 重要地區;對朝廷文官則制訂法度加以規範,並以京 都所司代就近對日皇及朝廷施壓監管。 幕府是有權力取消大名封地的,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取消 猛將福島正則的封地。 另外,德川家康死後自封為「東照大權現」,這有與 日皇所謂「天照大神」後裔互別苗頭之意。並且,德川 家還想方設法將女兒嫁給日皇成為皇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407
|
引用:
這地底是福是禍,以現在來看是禍。 以長州及薩摩兩藩為主幹的派系掌握了明治維新後的 政治與軍隊。長州藩的高杉晉作、山縣有朋等的「現代 化軍隊」奠定了日後「蝗軍」的基礎,隨著軍權日益 擴張,最後引來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的兵災,而日本自 身亦受其害,東京等各大城幾乎被燒成灰燼,最後還挨 了兩顆原子彈,戰後被美軍改造成現在這個「非正常」 國家,隨著韓國、尤其是中國崛起,日本是錯失了在東 亞領導的機會與地位。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9 您的住址: 厝漢當然是龜在厝裡
文章: 223
|
引用:
解說的不錯,原來是這樣,那他們的天皇 和以前 漢末時 被 曹操 挾天子 的情況 差不了多遠吧~~ 有民 無實~~~~~ 難怪 日本人 出遊戲,都沒拿天皇出來 玩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你努力,都不一定會成功的世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在孔子指摘周武王之後,儒家的重要人物孟子對於周武王則有稱讚而無批評。
有人說是孟子那句:君為輕的邏輯開始將統治者與人民的天平傾斜過去。 一眛地愚忠,置人民死生不顧只為了守住君主的權位名分,於此不可動搖的君主權位開始被懷疑。 倡導尊王攘夷,表面上尊崇天子恢復地位實際上卻是把持天子意見的解釋權,同時合法擴張軍力把影響力擴及各諸侯國。 後世打著各種口號稱帝的人越來越多,但也因為出了幾個好皇帝或者盛世,想指責也不是,不指責也奇怪。 我想說的是人民、諸侯與君主之間的互相牽扯影響,中國在選擇何者為重的觀念跟日本很不一樣。 但是我一直懷疑難道他們對天皇就毫無質疑的嗎?有輕君主之心的權臣沒有想過:彼可取而代也...這件事嗎?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那個淹水的橫濱
文章: 165
|
引用:
我覺得民為重的說法在中國歷代以來一直只是口號 或是使民眾安心的話語..實際作為沒有呈現 這是題外話 輕視天皇這當然有 而且例子還很多 就像之前說的 有的天皇窮到沒錢下葬..有些窮到賣親筆字(親筆簽名??).有些窮到去擺攤 有些幕府大將軍也搞了一堆名號顯示自己的地位不下於天皇 足利從明朝弄來了日本國王的封號..家康死後變成天照大權現(差不多神的意思) 為什麼沒對天皇出手?? 這個很複雜...簡單的說一下好了 最初建立鎌倉幕府的源式跟落敗的平式 其實兩邊都是皇室後裔... 按中國人的想法...有血統就更好取而代之了 但是天皇的繼位有一定的規範 大抵上就是嫡長子之類的 但是皇室人會越生越多...怎麼辦呢 到一定程度會把某些人賜姓..分出一支..讓他們當臣子.就不是皇室了 (天皇其實沒有姓.只有名) 所以即便源式開創幕府但從法理上是沒有皇室繼承資格的 而且日本人對於這個法理似乎顯得古板..有點教條主義 所以終鎌倉幕府一代..都沒有人對皇位出手 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一套遊戲規則 就是你們這些豪族大名怎麼玩都無所謂就是不能對天皇出手 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天照大神開創了日本..沒有天皇皇室就沒有日本 天皇具有賦予統治者的正當性 征夷大將軍的法則就是天皇不可侵 所以在這個遊戲規則下.要真的做掉皇室自立之 就會像是破壞遊戲規則的人 被圍起攻之 即便到今天.這各遊戲規則都一直被遵守(今天總理大臣的任命還是由天皇) 這部分就是民族性的不同 看習慣了中國儒家一天到晚為統治者瞎掰理由的中國歷史 自然會覺得難以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儒家的思想固然一定程度禁錮為官為君為民的思想,但是一些稟持以民為重的儒生還不會這麼不堪。
受圍城、活埋、火燒威脅的顏真卿或者文天祥那些人都不是腐儒。 為了國家長治久安跟皇帝、權臣當面衝突,只為了保存食糧運到災區。 嘴砲的儒生、、奸臣固然不少,中興股肱之臣在史上還是可以找到很多,不可一概偏視。 ![]() 此文章於 2010-11-24 01:07 AM 被 LittleJohn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那個淹水的橫濱
文章: 165
|
引用:
我覺得舉顏真卿或者文天祥是不太恰當的 基本上忠臣的氣節是可欽佩 但是其作為客觀的說是為了維繫其所屬政權 中國雖有為民的思想..但大多只是說說安慰一下人民而已 事實上對於人民的作為卻極其稀少 舉個例子..孟子的民為本在以前的教育都被跨大為中國以前就有民主思想 但實際上後世讀書人也頂多拿來說說 勸諫君王的真正意思是:你不讓人民好過一點.改天他們就會造反 我舉個實際的例子好了 王莽一向在中國歷史評價不高..什麼偽君子.篡位者 但是後代學者從他的改革為其平反 面對嚴重的土地問題.以及大批農民奴隸化 他的王田制.反奴婢買賣..其實都是為了真正的人民著想 不過面對地主階級(既得利益者)最後以失敗告終 從此在中國歷史上就沒好過過 從此就可以發現 中國歷史評價高的還是以維護政權最優先的評價最高 若是能維護政權又多做一點 就可以當神啦 如果你去看西方歷史 許多我們現在看來就是維護人權的法條 出現時代超出中國太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此文章於 2010-11-24 01:27 AM 被 kokone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荀子還指責孟子是孔門罪人呢…(其實我個人覺得還蠻有道理的)
談這些誰指責誰的事,恐怕又扯得更遠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