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9
文章: 15
|
不知是否誤解 但我認為
取樣率 跟 頻率 會有關係的 人耳接收頻率就算22k 秒震動22k次 拿44k取樣 秒取樣44k次 等同於 正旋波一週期只取樣2次 當一正弦波 變成兩脈衝 我想無敵金耳朵是分得出差異的 至於DSP 不是數學處理晶片嗎???? 錄音卡絕對必備的 不然做不了數位混音 這倒不是噱頭...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760
|
講三次還不如說說哪裡不同
由nyquist theorem來看 對於一個頻率成分只有22k以下的音頻 44k取樣就夠了 96k取樣最後再DA回來還是一樣的結果 當初會定44k取樣規格就是基於人耳聽不到22k以上的高音 當然你也可以用96k sample把高過22k的聲音都抓下來 然後再DA回來把這些高過22k的聲音透過喇叭放出來 如果你聽的到的話 這樣做就有意義了 引用: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14
|
引用:
你忽略了一個重點 那就是看的距離 在不同的觀看距離下 視網模的標準會隨之而變 也就是說 筆電15吋螢幕觀看距離45cm 的視網模標準 假定是200dpi 那5吋手機 30cm以內近距離看 標準就必需要提高到300dpi dpi更高的手機 只要拿的更近 當然就看的出差異 也就是說 近距離使用的電腦螢幕 將比遠距離觀看的電視 更需要細緻的點距 這個標準 是會根據尺寸及距離而改變的 多遠的距離 該用多大尺吋螢幕 這牽涉到 視角的選擇 同尺吋的螢幕 如果解析度越高也就是dpi越高 最佳的收看距離則可以減少 然而 聲音確不是這樣一回事 聲音牽涉到由高音到低音等全音域 牽一髮動全身 不是光有器材摧下去 高音夠尖低音夠力 就會好聽 在不同的空間及容積裡 整體搭配及擺位然後調整 才是真正的響學學問 器材什麼的 那只是基本中的基本 足夠即可 所以很多不專業的器材展 在王八蛋空間AB Test 然後說這個比那個好聽 以聲論價 我都只能笑而已 此文章於 2015-02-13 07:07 PM 被 PioneerELITE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9
文章: 15
|
再來就是 探討小訊號輸出 是 數位方波 或是 類比連續波 意義有點小
最後喇叭的振幅都是連續的~連續的~連續的~~~ 主要的癥結點 會是在數位錄音時 峰值有沒有被截到 像是1.1 1.2 1.3 1.4 1.5 1.4 1.3 1.2 1.1 在0.005秒內變化 截到的如果是1.1 1.3 1.2 1.1 就是失真 然而 實際上 取樣高到一定程度時 那一咪咪的峰值差異點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就算用的是類比 黑膠 磁帶 什麼的 都難保 磁性消弱 或是被消耗掉 戰數位跟類比源 就像兩顆爛頻果 比誰比較爛 這些東西的產生 是紀念 回顧用的 不必執著到極致 夠用就好..... 要真實 請走到音樂廳 演場會現場 買幾十萬幾百萬的配備.... 夠去現場多少次了 以上....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
引用:
我沒講過廠機成本高, 只說廠機價格貴而已 廠機價格貴不代表成本高, 不代表用料好 有人願意花這麼多錢買那些貴森森的廠機, 當然有是被唬得, 但也有不少是貨真價實 一堆高檔音效卡或廠機DAC都用特製DSP了, 如果還認為DSP是沒啥用的, 那就隨你們了 只能無言...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
引用:
DAC機器的線路設計都大同小異 可以看看Theta G3與Basic, 類比處理那邊線路都差不多, 差最多的是在前面的DSP 當然影響DAC效果的部分有不少, 沒說DSP是絕對 只不過既然它不重要的話, 那大家都很容易clone出高檔廠機了 為什麼至今沒出現什麼高檔經典DAC廠機套件? 反觀喇叭或amp已經有不少了 譬如國內或掏寶各種amp clone音響套件 很多都會標榜仿製哪家廠商的某個型號 喇叭很多也是如此 卻沒見過啥標榜仿製哪台經典廠機的dac clone音響套件, 如果有的話再將這種好康通知大家 ![]()
__________________
http://enjoyingmusic.blogspot.com 提供視聽參考與各種相關音響知識的好地方 http://enjoyinglive.blogspot.com 分享實用的生活經驗 此文章於 2015-02-13 08:45 PM 被 ayler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
Theta Basic III DAC
可以看看Theta DSP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那張G3 DSP板子差不多比DAC主板的兩倍還大一點, 如果沒效果, 廠商不會這麼無聊花這麼多成本 不過後來晶片製程與Firmware的技術進步, DSP模組面積就小很多了 Wadia技術 "將DSP演算導入DAC解碼也是Wadia最自豪的強項" EMM Labs "總代理「亞柏利」為了方便我們比對,升級前後播放的是兩首相同的音樂" 可以從這段看下去, 就知道MDAT2 DSP韌體影響力
__________________
http://enjoyingmusic.blogspot.com 提供視聽參考與各種相關音響知識的好地方 http://enjoyinglive.blogspot.com 分享實用的生活經驗 此文章於 2015-02-13 09:07 PM 被 ayler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總之,個人認為不宜用螢幕來做比喻 張菲打岳飛 引用:
除了少數有大空間又不會吵到人的 一般使用者的環境,了不起就是那樣 像我的房間大概接近5.8*4.3,扣掉家具的占用,剩下不到7坪 也不可能變大或改建,只好加減試試看一些小方法 大概也是你說的王八蛋空間吧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數位錄音是這樣錄的嗎?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我只不過稍微提到我也有不差的零件,可惜你看到他是解焊下來的狀態,目前並沒有用在我在聽的機器上 你一直提DSP 那,到底是P了什麼? 總不能只一句話說:"反正他就是有DSP,有DSP就是好,人家是音響大廠有人文素養有音樂背景。" 吧 我沒說DSP沒用 我是問,那些DSP做了什麼?有沒有實據可以證明? 這個證明不需要人耳驗證,因為碰巧是數位處理,要驗證很簡單吧 我相信這些廠商不會LOW到做一些類似調EQ那種改變原始聲音的動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