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umi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以 modem 或 adsl 舉例,並不適合。因為他們傳遞的資料本身是數位訊號,所以是可以重建回來原來的訊號,而且就算有錯誤,傳輸過程中也有層層的機制可以校正回來 (當然,錯誤嚴重時候資料就會毀損)。

DA 與 AD 之間的問題,不管是理論上或是實際上,都已經書籍與報告囉,而較詳細的 DA 與 AD 的 IC 晶片規格書,也會有所提及這些問題~

D->A ->D本身是有可能做到完全還原
因為本來數位就已經是有限維度的東西,用一個無限維度的東西(類比,可以看成無數不同弦波累加)作媒介,再解回有限維度的數位訊號,唯一的問題是抗雜訊還有頻寬多寬(這和傳輸資料量有關)而已
adsl和modem是使用類比訊號(您家的電話線是類比訊號),當您modem打通的後拿起話筒可以聽到一堆OOXX的聲音,那些聲音就是您現在正在傳的資料
他的傳遞過程
你電腦的資料->modom->調變成類比信號透過電話線->對方的數據機->原來的數位資料
D ->DA ->A ->AD ->D
以低頻寬系統來說,中間甚至不用任何的校正機制就可以將資料傳到數公里的
不過以這個來說d-sub是不太恰當沒錯,因為d-sub線長頂多3公尺,而且其內部又不只一條線在傳遞資料,衰減現象不明顯,我在基於這個立論,說在1024*768 60hz情況dvi和d-sub差距不會太明顯

A->D->A這個才真的完全不可能回覆原來的,因為本來類比訊號就是無限維度,一開始量化就已經有損失了,這是後段永遠也補不回來的
     
      
舊 2003-09-03, 02:04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i離線中  
MS123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3.D to A 及 A to D 時一定會有訊號的遺失?誰說的,看來您沒學過調變(modulation),這是種用類比載波帶數位信號的方法,在低頻系統就要做到傳遞數位資料不失真不是件太難的是,您的adsl還有數據機就是用這樣子做的,連adsl算高頻系統都因為有新的理論基礎出來而得以實現,但是先說這和銀幕沒關係,純粹是對您說的"D to A 及 A to D 時一定會有訊號的遺失"舉出反例,您的"常識"要不要去充電一下


原來modulation也算DAC
PCDVD永遠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奇
 
舊 2003-09-03, 02:09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S123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D->A ->D本身是有可能做到完全還原
因為本來數位就已經是有限維度的東西,用一個無限維度的東西(類比,可以看成無數不同弦波累加)作媒介,再解回有限維度的數位訊號,唯一的問題是抗雜訊還有頻寬多寬(這和傳輸資料量有關)而已
adsl和modem是使用類比訊號(您家的電話線是類比訊號),當您modem打通的後拿起話筒可以聽到一堆OOXX的聲音,那些聲音就是您現在正在傳的資料
他的傳遞過程
你電腦的資料->modom->調變成類比信號透過電話線->對方的數據機->原來的數位資料
D ->DA ->A ->AD ->D
以低頻寬系統來說,中間甚至不用任何的校正機制就可以將資料傳到數公里的
不過以這個來說d-sub是不太恰當沒錯,因為d-sub線長頂多3公尺,而且其內部又不只一條線在傳遞資料,衰減現象不明顯,我在基於這個立論,說在1024*768 60hz情況dvi和d-sub差距不會太明顯

A->D->A這個才真的完全不可能回覆原來的,因為本來類比訊號就是無限維度,一開始量化就已經有損失了,這是後段永遠也補不回來的



上面小弟沒說清楚,小弟的意思是,modem 本身的傳遞的「資料」為數位資料,經調變後傳輸,在接收端解調變後,還原回原始的資料。

以 modem 的這個應用,「並非」直接將原始的數位訊號經過 DA 之後傳輸,以通訊的載波方式來看 AD/DA,與 D-sub 比較,個人認為不妥,而且「通訊應用一定有加入偵錯機制」,但 D-sub「無」,兩者對抗錯誤與雜訊的的能力完全不一樣。硬把兩個東西湊一起,對於不懂的網友會產生誤解。



基本上,以一個連續的聲波,要經過 DA 與 AD 還 100% 無失真,不如直接以數位訊號傳輸,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而 DA 回來也有很多發生誤差的類型。對於 LCD 來說狀況相仿,以 DVI 的數位傳輸來看,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然或許 D-sub 與 DVI 兩者在某些環境下達到的狀況相同...

按照科學的方式描述,不會因為某些狀況下 D-sub 與 DVI 一樣,就說 DVI 是廢柴,而可能會以「DVI 不錯,但 D-sub 在 XXX 解析度以內可以達到 DVI 的水準」,這樣也比較不會有因為不同角度看到狀況不一,而產生爭執與辯解。

此文章於 2003-09-03 03:08 PM 被 adelies 編輯.
舊 2003-09-03, 03:02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umi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上面小弟沒說清楚,小弟的意思是,modem 本身的傳遞的「資料」為數位資料,經調變後傳輸,在接收端解調變後,還原回原始的資料。

以 modem 的這個應用,「並非」直接將原始的數位訊號經過 DA 之後傳輸,以通訊的載波方式來看 AD/DA,與 D-sub 比較,個人認為不妥,而且通訊應用一定有加入偵錯甚機制,但 D-sub 無,這樣對於不懂的網友會產生誤解。


基本上,以一個連續的聲波,要經過 DA 與 AD 還 100% 無失真,不如直接以數位訊號傳輸,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而 DA 回來也有很多發生誤差的類型。對於 LCD 來說狀況相仿,以 DVI 的數位傳輸來看,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然或許 D-sub 與 DVI 兩者在某些環境下達到的狀況相同,按照科學的方式描述,不會說 DVI 是廢柴,而會以「DVI 不錯,但 D-sub 在 XXX 解析度以內可以達到 DVI 的水準」,也比較不會有因為不同角度看到狀況不一而產生爭執與辯解。

我本來就強調"d-sub在1024*768 60HZ 低頻寬情況下不會比dvi差太多",就有人一口咬定我說"D-sub比dvi好",
另外"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就我以前學的,應該AD才有量化誤差吧,DA純粹是照時脈將強度產生出來而已吧,還是我記錯了
我的記憶中若D->A->D會發生問題大概是不出
1.兩邊時脈基準不同
2.中途被導入雜訊

to MS123
另外我從沒有說調變是ADC,您才是讓我驚奇了,但調變的確是數位信號轉類比信號沒錯,而且我有強調的這用來和d-sub比是不太恰當,這種兩公尺左右的東西還用不到調變
舊 2003-09-03, 03:18 PM #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i離線中  
piyopiyolee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5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我本來就強調"d-sub在1024*768 60HZ 低頻寬情況下不會比dvi差太多",就有人一口咬定我說"D-sub比dvi好",
另外"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就我以前學的,應該AD才有量化誤差吧,DA純粹是照時脈將強度產生出來而已吧,還是我記錯了


"按照時脈將強度產生出來"這個動作本身就會有量化誤差,
因為沒有器材可以保證每次產生的訊號強度都相同.....
舊 2003-09-03, 04:21 PM #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yopiyolee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另外"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就我以前學的,應該AD才有量化誤差吧,DA純粹是照時脈將強度產生出來而已吧,還是我記錯了
我的記憶中若D->A->D會發生問題大概是不出
1.兩邊時脈基準不同
2.中途被導入雜訊


對不起,上面的確小弟筆誤。

關於 DA、AD 轉換會產生的各種瑣碎問題:
•Digital-to-Analog/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http://www.microelectronic.e-techni...es_11_da_ad.pdf
•ADC
 http://amesp02.tamu.edu/~sanchez/ADC-Lecture1.PDF

或者,maxim 有個名詞解說,也大略可以看到 DA、AD 的各種問題。
•ADC and DAC Glossary
 http://www.maxim-ic.com/appnotes.cf...umber/641/ln/en


modem 應該算是「數位通訊」而不是「類比通訊」,要說他「類比皮•數位骨」也行,剛找到的兩篇文章,提供給對此有疑慮的網友,繼續深入就要請精通通信的網友多指教了...

•資料調變法
 http://140.111.104.1/kocp/mpu/m7/m7-3-3.htm
•基本通信原理
 http://www.grandsoft.com/cb/001/101.htm
舊 2003-09-03, 07:27 P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剛想了一下,這個例子可能會比較好瞭解,如果有誤請見諒先。

假設:

DA 數位類比轉換部分:(b 代表二進位)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001)b 輸出為 0.09 V,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010)b 輸出為 0.10 V,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011)b 輸出為 0.11 V,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100)b 輸出為 0.12 V,

AD 類比數位部分:
假如 0.085~0.09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001)b
假如 0.095~0.10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010)b
假如 0.105~0.11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011)b
假如 0.115~0.12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100)b
...


當今天顯示卡的數位資料皆為 (00001010),所以輸出電壓皆為 0.100 V。假如傳輸過程中有一個 ±0.05 V 雜訊,則電壓變為在 0.095 ~ 0.105 之間。就算AD 轉換無任何問題,則收到的資料可能解讀為 (00001010)、或者 (00001011)。


總整來說,顯示卡雖然送的是 (00001010),但顯示器解讀的卻可能是 (00001010) 或 (00001011),雜訊越大越糟糕。反之,DVI 的數位傳輸,顯示卡送 (00001010),只要沒出錯,顯示器解讀的就一定是 (00001010)。當然,DVI 也有可能會有雜訊干擾,但抗雜訊的能力會比前者好。
舊 2003-09-03, 08:53 P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umi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剛想了一下,這個例子可能會比較好瞭解,如果有誤請見諒先。

假設:

DA 數位類比轉換部分:(b 代表二進位)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001)b 輸出為 0.09 V,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010)b 輸出為 0.10 V,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011)b 輸出為 0.11 V,
假如 數位訊號 (00001100)b 輸出為 0.12 V,

AD 類比數位部分:
假如 0.085~0.09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001)b
假如 0.095~0.10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010)b
假如 0.105~0.11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011)b
假如 0.115~0.124 V 的範圍,輸出 (00001100)b
...


當今天顯示卡的數位資料皆為 (00001010),所以輸出電壓皆為 0.100 V。假如傳輸過程中有一個 ±0.05 V 雜訊,則電壓變為在 0.095 ~ 0.105 之間。就算AD 轉換無任何問題,則收到的資料可能解讀為 (00001010)、或者 (00001011)。


總整來說,顯示卡雖然送的是 (00001010),但顯示器解讀的卻可能是 (00001010) 或 (00001011),雜訊越大越糟糕。反之,DVI 的數位傳輸,顯示卡送 (00001010),只要沒出錯,顯示器解讀的就一定是 (00001010)。當然,DVI 也有可能會有雜訊干擾,但抗雜訊的能力會比前者好。

你說的這個問題可以用增加每個bit的電壓幅度幅度來降低
例如把間隔幅度從0.1V變成0.2V,但這樣有什麼缺點,缺點就是傳輸速率速率降低
本來一個1V信號可以表示出10種組合,變成0.2V只能帶5種信號,當場傳輸率少一半,所以在高頻寬的系統基本上達不到,但在低頻寬系統所需要的頻寬少,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降低錯誤率,在你雜訊只有0.05V的狀況下可以降低錯誤度,其實以你0.1V的信號有0.05v的雜訊已經是超級差的系統了,雜訊能到主信號1/10強度已經是很差的系統了
即使你是純數位系統這種雜訊大概錯誤率也不會太好
舊 2003-09-03, 09:52 P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i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對了,不管是類比、數位訊號,都受到相同的物理條件限制。所以...

雜訊,兩者都會有,但數位訊號抗雜訊是比較好,差動對尤佳。
衰減,兩者一樣都會有,除非用超導體,否則傳輸一定會有損耗。
舊 2003-09-03, 09:53 PM #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SKAP
*停權中*
 
SKAP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0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對了,不管是類比、數位訊號,都受到相同的物理條件限制。所以...

雜訊,兩者都會有,但數位訊號抗雜訊是比較好,差動對尤佳。
衰減,兩者一樣都會有,除非用超導體,否則傳輸一定會有損耗。


0101衰減會變其他的東西嗎?

假如數位會出錯.那電腦就不用工作了...

排線也衰減.0101變其他東西.我就不相信你電腦不爆...= =|||
舊 2003-09-03, 09:58 P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KAP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