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FIREFALCO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4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借串問一下,WMF的平底鍋評價如何阿?
露天有人賣WMF Diadem Plus 24cm一隻1300元,價位還行。
只是使用起來不知道如何就是。
24CM是偏小,但我也只煮一人份的餐點...
真要煮飯大概就義大利麵、煎蛋餅、雞蛋之類..

能用, 不會比其他不鏽鋼鍋難用.
不過要注意因為它有個加厚的Transtherm通用鍋底, 所以重一些, 比較不好甩鍋.

但WMF本身也還是有分等級...
同樣24cm就有分
https://www.wmf.com/en/frying-pans/...urmet-plus.html
https://www.wmf.com/en/frying-pans/...0794649991.html
https://www.wmf.com/en/frying-pans/...0739256041.html

似乎剩貴的是德國廠.
當中差異就看各人衡量了...
     
      

此文章於 2020-07-24 11:12 AM 被 FIREFALCON 編輯.
舊 2020-07-24, 11:11 A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ALCON離線中  
SMiLEAhPaiN
Golden Member
 
SMiLEAhPa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8
您的住址: 常被查水表的小房間
文章: 3,005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能用, 不會比其他不鏽鋼鍋難用.
不過要注意因為它有個加厚的Transtherm通用鍋底, 所以重一些, 比較不好甩鍋.

但WMF本身也還是有分等級...
同樣24cm就有分
似乎剩貴的是德國廠.
當中差異就看各人衡量了...

德國廠就貴一些了
WMF Profi 24cm 約兩倍價錢,我再來研究看看兩倍是差在哪裡,感謝囉。
 
__________________
https://smileahpain.tw
回復的去年一月的資料,重新來過吧...
舊 2020-07-24, 11:15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iLEAhPaiN離線中  
songmong12
Major Member
 
songmong1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高雄的大醫院附近
文章: 216
其實,有時候我們只要知道一些技巧,也不見得要懂這些技巧的原理是什麼?
(這樣太累了)

要不然就是多花一點,去買個好鍋具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K3pRNY4bs
舊 2020-07-24, 11:18 A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ngmong12離線中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如果這狀態確實成立, 那麼在蘿蔔糕一下鍋時就應該是不黏的狀態了.
但是實際大火不加油, 煎塊蘿蔔糕試試吧. 蘿蔔糕下鍋時就黏住了.
甚至相反的, 在有油的情況下剛開始食材溫度不夠高還可以滑動, 但溫度上升後反而會沾黏.
要到表層固化後才能脫離, 進一步進入您所敘述的狀態.

蘿蔔糕是水與澱粉已凝化的熟體 . 非水與澱粉的生漿液 . 本來下溫油煎已經不太黏鍋了 . 除非亂搞
半熟中段會黏一些 . 因水與澱粉的凝體受熱將輕微地糊化產出沾黏性

因其質具軟彈性 . 我意是拿來論水蒸氣產生與運動的現象觀察物 . 因為鍋中水蒸氣與熱能難看到呀

還有油是流體 . 它會填補糕與鍋之間的空隙 . 直至水蒸氣衝破
填隙=>衝破=>填隙=>衝破 .... 糕就會震盪抖動 . 直至起鍋了 . 或糕燒焦沒水份提供動力源了 . 滋滋響的水蒸氣於油中逸出的破裂聲也沒了
(開汽水瓶二氧化碳氣泡爆裂的聲音 ~ 沙 ; 滾水鍋中大徑氣泡於液面衝出的聲音 ~ 咕嚕)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再退一步說, 蘿蔔糕為什麼中間可以有蒸氣撐起, 但四邊反而沒有?
中央的蒸氣位何沒有逸出? 不就是因為四邊(相對)貼合阻絕了蒸氣逸出.
在其他非平整的食材還能有這現象? 很顯然不是的.

再注意看我文中對蘿蔔糕邊緣的描述 ...........

大概是我的文很長 . 堆概念就讀來燒腦袋 .... 注意力不及很可能誤解我的原意
無妨 ~ 物自性 . 文章有自己的命 . 世間沒有完滿的對話 ..... 本來就必然
世間任一人讀懂任一人的文而知作者原意 . 哲學上來論不曾發生 . 當然歷史與原音不曾重現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回頭看看那"蜂巢鍋", 如果可以單靠這"蒸氣動力上下往復的震盪器"原理達成不沾, 何須上塗料? 不僅增加消費者疑慮, 更添生產成本.

再者, 如果這蒸氣原理確實成立, 那麼在熱鍋大火產生足以讓食材產生蒸氣的情況下, 就應該會出現前面您所提的
"內藏水份遭熱油汽化抽出 . 聚積在蘿蔔糕中心區域頻繁地頂呀頂的 . 糕體沒一直貼著鍋面"
而達成不沾的效果.

除去 ~ 刻紋凸起做出對油膜的表面張力及黏力的分格剪力切割 = 削減蒸氣力能的負載 不談

物的些許材質厚薄度不同 或 材質料差異 . 既可造成熱表現的不同
應用在不鏽鋼蜂巢刻紋鍋表層上 . 受熱分佈以蜂巢刻紋的點為單位 . 蒸氣推擠食材也以此為單位
這與全平面全弧面光滑的不沾鍋之不沾原理差異甚大 . 一般不沾鍋是以全面積塗層膜致不沾
在刻紋鍋受熱之下 . 應刻紋凸起不若凹入高溫(或反之) . 也就是鍋熱能由凹入處導出之量大於凸起(或反之) . 熱能集中則更易產出蒸氣泡泡
而蒸氣逸出運動必將連動食材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怎麼還會需要有這些條件設限?
"我煎個1~3指大的溪魚 . 其重量輕 . 隨便煎都不黏鍋 ... 只要魚半邊未熟前不去翻面與沒事拿鍋鏟去拍壓魚肉"

力能與負載 ....
說明蒸氣壓力與食材重量的力交互作用關係呀 ..... 如同改輕量活塞的引擎動力提升
或比如您的臂力是蒸汽壓力 . 妹是食材重量 ~ 抱楊貴妃與趙飛燕 . 臂力負載可差多了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至於為何有人煎魚、煎肉會去壓. 主要是為了增加接觸面積提升溫度, 加速梅納反應(恰恰、褐變).
當然啦, 煎久一點一樣可以有梅納反應, 可是這樣食材在鍋上加熱的時間就要拉長, 就沒那麼嫩了.

火開大點油溫高點就可啦 . 何必冒黏鍋風險去拍肉壓肉咧 ??
如煎魚 . 本已煎酥處受拍壓打 . 那就表皮酥度得扣%數了
有些肉熟後嬌嫩肌理不結實 . 受壓拍會得片爛肉 . 輕微的是脫皮與皮肉分離 . 搞砸了菜之顏質
有些肉吃其鮮 . 汁多味美 ... 管它肉汁醬汁 . 拍壓之下把汁擠出了 . 就欠味帶乾柴感了
更有些亂拍的 . 拍得到處濺 . 整圍裙油漬斑斑不說 . 還可能受燙傷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此文章於 2020-07-24 12:22 PM 被 xx123 編輯.
舊 2020-07-24, 12:02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  
FIREFALCO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4
引用:
作者xx123
蘿蔔糕是水與澱粉已凝化的熟體 . 非水與澱粉的生漿液 . 本來下溫油煎已經不太黏鍋了 . 除非亂搞
半熟中段會黏一些 . 因水與澱粉的凝體受熱將輕微地糊化產出沾黏性

因其質具軟彈性 . 我意是拿來論水蒸氣產生與運動的現象觀察物 . 因為鍋中水蒸氣與熱能難看到呀

還有油是流體 . 它會填補糕與鍋之間的空隙 . 直至水蒸氣衝破
填隙=>衝破=>填隙=>衝破 .... 糕就會震盪抖動 . 直至起鍋了 . 或糕燒焦沒水份提供動力源了 . 滋滋響的水蒸氣於油中逸出的破裂聲也沒了
(開汽水瓶二氧化碳氣泡爆裂的聲音 ~ 沙 ; 滾水鍋中大徑氣泡於液面衝出的聲音 ~ 咕嚕)

再注意看我文中對蘿蔔糕邊緣的描述 ...........

大概是我的文很長 . 堆概念就讀來燒腦袋 .... 注意力不及很可能誤解我的原意
無妨 ~ 物自性 . 文章有自己的命 . 世間沒有完滿的對話 ..... 本來就必然
世間任一人讀懂任一人的文而知作者原...

再次感謝回應與指教...

引用:
作者xx123
蘿蔔糕是水與澱粉已凝化的熟體 . 非水與澱粉的生漿液 . 本來下溫油煎已經不太黏鍋了

不要說蘿蔔糕了, 連煎餃都能黏鍋. 試試看沒放油直接煎, 或者放油後食材溫度上升該放出來的蛋白質、醣類流出未凝固時, 一樣會黏鍋.
如同您所提
引用:
作者xx123
半熟中段會黏一些 . 因水與澱粉的凝體受熱將輕微地糊化產出沾黏性

但這就表示"靠水蒸氣撐起"造成的不沾的情況此時不存在啊.
總不會在這個時候鍋中反而沒有水蒸氣吧?
物的些許材質厚薄度不同 或 材質料差異 . 既可造成熱表現的不同
應用在不鏽鋼蜂巢刻紋鍋表層上 . 受熱分佈以蜂巢刻紋的點為單位 . 蒸氣推擠食材也以此為單位

引用:
作者xx123
這與全平面全弧面光滑的不沾鍋之不沾原理差異甚大 . 一般不沾鍋是以全面積塗層膜致不沾
在刻紋鍋受熱之下 . 應刻紋凸起不若凹入高溫(或反之) . 也就是鍋熱能由凹入處導出之量大於凸起(或反之) . 熱能集中則更易產出蒸氣泡泡
而蒸氣逸出運動必將連動食材

前所提的"蜂巢鍋"其實廠商一樣標示有不沾塗層啊...
顯然非您所提"靠刻痕即可達成不沾".
再者, 蜂巢鍋的紋路痕跡是以mm為單位而已, 要說能影響熱能集中, 太為難它了.

引用:
作者xx123
力能與負載 ....
說明蒸氣壓力與食材重量的力交互作用關係呀 ..... 如同改輕量活塞的引擎動力提升
或比如您的臂力是蒸汽壓力 . 妹是食材重量 ~ 抱楊貴妃與趙飛燕 . 臂力負載可差多了[/color]

等等..., 前面是你說煎小魚不會沾的啊--只要魚半邊未熟前不去翻面與沒事拿鍋鏟去拍壓魚肉
你這情況是連抱趙飛燕都要在特定條件下才能達成目標.
顯然這個論述不成立啊...

引用:
作者xx123
火開大點油溫高點就可啦 . 何必冒黏鍋風險去拍肉壓肉咧 ??

至於"火開大點油溫高點就可", 你試試看這幾天中午的柏油路, 摸著跟按著的溫度感受.
而且平整施力按壓, 受熱更均勻, 產生的賣像比較好.
這個按壓的力量其實不用太大、太久, 大概放一個空鍋子就夠了.

引用:
作者xx123
有些肉熟後嬌嫩肌理不結實 . 受壓拍會得片爛肉 . 輕微的是脫皮與皮肉分離 . 搞砸了菜之顏質
有些肉吃其鮮 . 汁多味美 ... 管它肉汁醬汁 . 拍壓之下把汁擠出了 . 就欠味帶乾柴感了
更有些亂拍的 . 拍得到處濺 . 整圍裙油漬斑斑不說 . 還可能受燙傷

原來您身邊的人這麼爆力..., 誤會了...
.
.
.
.
.
.
.
.


說了這麼多, 請讓我簡單做個小結好了...
根據科技部網頁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BTR.htm
炒菜鍋為什麼煎煮食物會發生沾鍋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炒菜鍋並不是看起來那麽光滑平整,其實表面是布滿很多孔洞的的。
煎煮食物的時候,在鍋子表面受熱造成孔洞增大,食物的成份,
包含蛋白質、醣類等等物質,湯汁滲入這些孔洞,有些成分在加熱後會固化(如煎蛋煎魚)形程固體的成份塞在孔洞中就形成沾鍋的現象。
==

所以會沾鍋的主要兇手是"蛋白質"、"醣類". 幾乎沒有聽說過誰家炒高麗菜沾鍋的吧.
要不沾就是減少蛋白質、醣類流入鍋面孔隙或者減少鍋面與食物作用.
後者目前的最佳解就是鐵弗龍了. 或者在鍋中放張烘培紙, 隔著烘培紙煎也行(明火不要燒到烘培紙就不太會燒起來).
要減少蛋白質、醣類流入鍋面孔隙, 正確潤鍋我認為是最佳解.
在正確潤鍋(油脂先填滿孔隙)並且維持足夠溫度(讓蛋白質、醣類一接觸鍋面就凝固不滲入孔隙)下可達成"不沾".
但畢竟不是每個廚房火力都足夠維持溫度, 也不是每道料理都適合高溫一檔到底(這樣容易造成核心溫度不足的外焦內熟狀態).
請稍等一下, 等鍋內溫度回升, 食材與鍋內接觸面的蛋白質、醣類變性凝固後就可以"脫模"不沾了(所以需要加油潤鍋).

此文章於 2020-07-24 02:06 PM 被 FIREFALCON 編輯.
舊 2020-07-24, 01:50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ALCON離線中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講得漏漏長。
如果沒有不沾鍋可以用,那就靠科技的力量。
類似這種,文中有無粉味 V.S. 粉味對照組
天然的康寶煎魚幫手。給你完整酥脆的魚皮,怎麼煎都沒在怕~

舊 2020-07-24, 02:44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  
syntech0307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54
看到這裡,
我覺得讓快炒店幫我炒,比較簡單
炒不好吃,
我還可以PO網取暖
舊 2020-07-24, 02:47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yntech0307離線中  
FIREFALCO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4
引用:
作者GCVincent
講得漏漏長。
如果沒有不沾鍋可以用,那就靠科技的力量。
類似這種,文中有無粉味 V.S. 粉味對照組
天然的康寶煎魚幫手。給你完整酥脆的魚皮,怎麼煎都沒在怕~

看看它的實際操作照片, 基本上也是一樣的原裡啊...
還是用油鍋, 沾乾粉的好處就是避免蛋白質與醣類流入鍋中.
之前拿過試用包.
如果沾的粉量不夠, 魚沒擦乾, 一樣會黏鍋的...

真要用這原理操作, 也可以考慮用玉米澱粉代替.
不過康寶預先把調味都弄好了, 也算是個方便的選項.

對於廚房新手煎魚, 我一向很推薦阿基師這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CcNzUWeXg

此文章於 2020-07-24 02:57 PM 被 FIREFALCON 編輯.
舊 2020-07-24, 02:53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ALCON離線中  
虛心受教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13
拿紅外線溫度計 量到200度再煎蛋 沒有沾過....
舊 2020-07-25, 01:03 A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虛心受教離線中  
ylong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71
怎麼沒人提到料理紙/烘焙紙? 鋪上去保證不沾, 油也不用加太多~
讓長輩試用過之後, 現在已經少不了它了. 懶得洗盤子時, 連紙一起上桌就好, 多方便啊!

可以找 COSCO 的 ALPHAMIC OVER PAPER 烘焙紙, 便宜又好用.
舊 2020-07-25, 09:00 A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long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4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