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orman65
Power Member
 
norman6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掉下去好多喔....
今天晚上都沒有PO...
推一下

哇..... 400
     
      
舊 2005-08-02, 01:55 AM #40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rman65離線中  
norman65
Power Member
 
norman6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引用:
作者raytracy
現在餵過3,40隻野貓之後, 更有這樣的感慨. 在餵食小貓時, 很明顯有些小貓就是張牙舞爪, 恨不得把別人都推開, 自己把整個食盆都吞下去; 但也有的小貓, 看到別人(貓?)在搶食, 自己就先站在一旁, 等別人(貓?)吃完了, 才上前去. 觀察這兩種貓長大之後的野外生活, 前者比較容易自己找到食物, 後者就常常回到家裡來, 等著我給東西吃. 但是若把這兩種貓抓回來養的話, 前者幾乎無法跟人相處, 後者則可以跟主人相處得很好.

我們到底該做哪種貓呢?...


其實後來想想,如果單純去解釋,小弟選擇第三條路線,因為過與不急都不好確實也是這樣
(看來小弟和RT大大還挺『對味』的喔....

不過後來想想,小弟覺得這樣的現象也還有另外一種觀點....

首先,小弟也來說一個『狗』的例子:
不曉得大大有沒有看過前陣子很紅的『可魯』?裡面有一段說道,一開始他們要找送小狗去訓練為導盲犬,但是小狗很多隻,哪一隻才可以適合當導盲犬呢?導盲犬中心的教了他們一個方式,把小狗聚集起來,遠一點的地方呼叫他,如果他一下子就衝過來了,那就表示這條狗不適合當導盲犬,因會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就會有反應,但是,如果牠過了一段時間才會過來,這條狗就是適合當導盲犬的料,可魯就是這小狗... 。這樣的反應模式看起來跟傳統行為主義的SR就有差別,當然也許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無法確定小狗是否真的有思考,不過這差別就知道,展現出小狗間的差異。這和大大說的有貓的故事,有點類似 ,也許可以一起思考。
進一步解釋的話,電影後面有演到,其實導盲犬都要聽主人的指示,主人沒有叫他離開他都不會走,電影裡面也有演到,有一次訓練中心的人叫可魯待在原地不要動,後來還忘記了,結果可魯就一直待在那邊不動,很久很久,直到導盲犬訓練中心的人後來看到,才想起,之前對於可魯的命令,他都遵守著。那時導盲犬訓練中心的人,更是認為將會是不錯的導盲犬。但是遇到危險的時候,導盲犬也要也要會分辦,不可全部聽主人的話,因為主人看不見,不知道危險,有時候反而要不聽指揮,電影中叫做『聰明的不服從』,這樣才是一隻好的導盲犬。

那和貓咪故事的關係呢?當然也許小弟沒有親自看到,但是從大大的描述來看...
小弟覺得,停在旁邊等的貓,不急不徐,反而顯示出特別的沈著與冷靜 反正都可以吃到,何必急於一時?這樣的人(貓?),搞不好心理是這樣盤算著?另外他會常常回來,可否解釋說,其實,我知道有人會餵我(已經成為SR的制約反應)我和必要自己去找,又辛苦,又累,反正先來這裡看看,搞不好有得吃啊?!搞不好貓咪,心中已經權衡過,發現這是最好的選擇?最省力的方式?

(印象中動物如果被餵食習慣了,自己找尋食物的能力會降低,也漸漸習慣不去找食物,動物行為中很多是這樣,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引伸來說,這也是一種依賴吧... ,最近的電影動畫電影『馬達佳斯加』中間有一小段在講這個..

這樣在滿足生理需求的最低前提下,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達爾文的是適者生存來解釋這樣的現象。
或許這樣的人想法或態度不見得很正確,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還是會這樣想,這樣做,在某種層次來說是不錯的思考方式,這也許也是種『智慧』的展現。低調行事不見得不好,動作太大反而引人注目...

換句話說,有時當大家對於問題或困境踴躍的討論與發言,有些人默默不說話,但是要事說了,就是要一鳴驚人喔,也就是『點點吃三碗公』(台語諺語),也就是這種道理喔 這種人大有人在,相信大家身邊也有很多...
所以,在旁邊看的貓咪,搞不好是聰明的一隻貓喔...
與這類型的人相處,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喔

在針對前面的故事,再度提供另外一個思考角度,小小引伸一下...
 

此文章於 2005-08-02 02:52 AM 被 norman65 編輯.
舊 2005-08-02, 02:33 AM #4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rman65離線中  
raytracy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這兩天很忙, 大約要週四才有空交稿....

嗚嗚嗚~~~~又有颱風了啦!!.......
舊 2005-08-03, 01:16 AM #40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ytracy離線中  
norman65
Power Member
 
norman6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引用:
作者raytracy
問題來了: 一個人, 要如何靠自己, 來判斷自己的思維或觀念, 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觀?...


那小弟也要拖一下啦...
抱歉這兩天也比較沒有空..
這一題層面似乎有點廣?!
希望老師可以忍受一下學生遲交作業...
歹勢 (迷之音:遲交,就遲交,還藉口....

此文章於 2005-08-03 02:32 AM 被 norman65 編輯.
舊 2005-08-03, 02:21 AM #40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rman65離線中  
AndyHuang0308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97
ㄜ...半夜吃泡麵才赫然發現....原來我們三個都是夜半出巡的老人家阿....
舊 2005-08-03, 02:36 AM #40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Huang0308離線中  
lucses
*停權中*
 
lucs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回歸三民主義
文章: 3,371
有貼代天巡狩的符文嗎!!
舊 2005-08-03, 11:43 AM #4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cses離線中  
raytracy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引用:
作者lucses
有貼代天巡狩的符文嗎!!

哎啊, 說得好! 趕快去求一張來貼......
舊 2005-08-03, 01:50 PM #4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ytracy離線中  
AndyHuang0308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97
沉的真下面....推上去一下比較好找.....
舊 2005-08-03, 09:46 PM #40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Huang0308離線中  
norman65
Power Member
 
norman6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引用:
作者AndyHuang0308
沉的真下面....推上去一下比較好找.....


忽然看到 Andy 大大改了簽名檔
GF用主機: (塵封中....)
知道了Andy 大大的故事以後...
看到了,這樣的變動,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這樣的形容詞彷彿也在悄悄地訴說著...
Andy 大大心情
Andy 大大要事想抒發一下的話,我想這裡的常客都不會介意


啊....

快跑...酸啊

此文章於 2005-08-04 12:25 AM 被 norman65 編輯.
舊 2005-08-04, 12:15 AM #40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rman65離線中  
norman65
Power Member
 
norman6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引用:
作者norman65
那小弟也要拖一下啦...
抱歉這兩天也比較沒有空..
這一題層面似乎有點廣?!
希望老師可以忍受一下學生遲交作業...
歹勢 (迷之音:遲交,就遲交,還藉口....


引用:
作者raytracy
問題來了: 一個人, 要如何靠自己, 來判斷自己的思維或觀念, 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觀?...


來寫作業啦...

其實這問題,似乎可大可小,因為在小弟的認知來看,可以從社會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這樣的問題,另外也可以搭上這討論串的所延伸出來的觀點來總和解釋,真的要寫起來,可能會很多..
對於這樣的問題,一開始自己的反應會出現在,這早就存在心中啦,就是這樣,依靠的,不就是自己本身的經驗與知識?然後看你的反應,是否符合所謂的社會預期,會不會讓人很錯愕,或者出現格格不入的狀況,就是很簡單的判斷方法?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社會道德觀的尺,每個人的尺度必定是有差別,以前覺得不對的,現在社會可能可以接受,以前覺得對的,現在也漸漸不能被接受。
或許有人會想知道,那這把尺怎樣來的,那就要先從人怎樣去定義社會道德觀開始思考起,然後去推論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這樣的出發點去思考,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就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藉由外在環境的薰陶,每個人都會產生自己的價值觀,人一出生,僅僅是單存的『生物人』,必需要經過『社會化』,才能成為社會人,社會化的過程中,彼此之間是互動,雙方面的,並非單一面,舉各簡單的例子,『家庭』是人最早接觸到的社會化機構,從一開始就是父母會教你社會化,父母用的社會化的教材,社會學會定義在『文化』,文化其實很抽象,不容易看到,倒是舉例來說『語言』,就是文化最具體的代表,其實,漸漸地長大之後,其實你還是會繼承到父母的價值觀與態度,那是種潛移默化的功能,接著你可能還會受到朋友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影響,甚至大眾媒體的影響,慢慢你的價值觀漸漸地就會成形,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價值觀與社會規範,然後去進行判斷,當然建立過程中還會有價值觀『選擇』的問題,你覺得受用的,好的就會可能就會變成你的價值觀,但是,不認同也許也會被接受,成為反面的價值觀,當然這種東西絕對是主觀的意識,不會是客觀標準,而且是動態的概念,會隨著接續到的訊息不斷地更新與變動。
如果要說心理學的觀點,可以借用大大的『周哈理窗』的觀點,裡面有講到的是『自我』(self) 的概念,其實自我形成和社會學的觀點差不多,只不過從內心的觀點來看,也許你曾經聽說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本我』、『自我』、『超我』,這些自我的概念也是講所謂的社會道德,尤其是『超我』的部分,後來舉凡皮亞傑的觀點,艾利克森的自我發展,也都是在談論自我,也是在講道德的發展。
所已經過這樣日積月累的經驗與知識,這些東西告訴你要怎樣去判斷,當然這些反應,在每個人的思考過程中都是,幾秒終究會出現的,比任何電腦的處理速度都還來得快,只不過我們把他講的仔細點罷了,複雜點而已。
也許這樣的解釋,顯得太過理論派,如果你前面有看過賈柏的文章,裡面也似乎有告訴我們,追隨著你的『心』,或許也是這樣的道理...。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不曉得RT大大怎樣解釋這樣的問題?

此文章於 2005-08-04 01:34 AM 被 norman65 編輯.
舊 2005-08-04, 01:01 AM #4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rman65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