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北域
文章: 317
|
引用:
若是只有她,可沒這麼神啦!那當然是要跟軟体们,還有空片配合,軟体们也要做特別的設定, 種種條件俱備才能達到這個特異功能.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北域
文章: 317
|
引用:
Q-Check 是 PlexTools Professional 的一部份.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北域
文章: 317
|
引用:
多走幾步路去 Nova 倉庭(神展,生富)買吧! 今天看報價單還是 NT6500.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北域
文章: 317
|
引用:
假如要以能備份現在及未來防拷 DVD 遊戲片及電影做為花錢的賭注, 那我還是會下注在 Plextor 這家公司, 因為透過 PlexTools Professional, 使用者(也就是燒錄軟体開發商)可以實現對燒錄硬体以及燒錄品質做完全的控制,行使其他 燒錄機作不出來的特殊功能,如破解防拷,高音質音樂DVD/CD,大幅度DVD/CD超燒,...等等只是目前已做到或想得到的一部份.別忘了還有 AutoStrategy 這種燒錄機對新碟片自我發展燒錄策略(還會隨燒錄次數增加而自我修正)的功能.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北域
文章: 317
|
引用:
我自認對 Plextor 並不迷信,純粹針對自己個別的需求選擇特定品牌的特定燒錄機及燒錄軟体,使用上也是跟據當時目的選用最適合該目的的軟硬体的特定功能,我可不會甚麼事都是 同一台機器一套燒錄軟体撐到底.例如: Plextor CD-RW 我只買 8X那台 及 Premium 52X 跑16X; Plextor DVD+-RW 不買 SATA 界面, 不買708A,忍住 712A,714A不含 Q-Check 不買, 待 716A 出來才花大錢(日幣一萬五)下手; 買 Pioneer A07XLA, 不買 A08; 應朋友同事詢而勸敗 NEC2500A 及 3500A; 買 BenQ 1620 Pro 只做 Nero CD/DVD Speed 燒錄品質測試及用 DVD+R 備份不含影片之數據資料. 想說的是各品牌不一定每台都是佳作,也不一定每台都是垃圾機. 不要被一時的佳作便形成光環效應,一台跟過一台花錢; 也要給一直作不好的廠商一線希望,不要從此打入冷宮. 要不然,大家花那麼多時間上這個龜速的 PC DVD 討論區幹甚麼!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800
|
引用:
就是因為這樣 害我現在不知道要買A09還是716SA好 論規格好像plextor強一些 可是之前被708A搞的七葷八素 實在是很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
EIZO ColorEdge CG242W 入手 --- 絕冷的LCD CHERRY G80-3000 機械式鍵盤 入手--->絕冷的鍵盤 EIZO ColorEdge CG19 入手--->絕冷的LCD 用兩顆WD萬轉36G,組成Raid 0 可怕的大陸製麒麟啤酒 HITACHI T7k500出現{延遲寫入失敗} Windows 無法為檔案 儲存所有的資料 到底現在Matrox在2D上是否仍然贏ATi及Nvidia? 三個TMPGEnc DVD Author 主要版本的比較,適合進階使用者一起交流 令人失望的防毒軟體 NOD32 有為者亦若是--Intel D975XBX2入手 貴了700元到底值不值得? CM Eclipse vs. Hyper TX 過保的東西免費換新品--(偉訓)近來少見售後服務極佳的公司 還在找防毒軟體嗎?找一下"野口隆史"此君發表過的文章吧!會有很多收穫的唷! E6600未超頻溫度已達70度,慘! 電源供應器裡的電線竟然會出油......慘! EAC的Waveform設定,預設值好像不是最高品質 用Ghost 2003備份17GB的資料竟然要60分鐘!--備份軟體的使用-- A09--都什麼年代了,竟然還會燒出飛盤來!--疑難排解-- 有人用SATA II的硬碟和系統組件相衝的嗎? 我今年犯太歲嗎?Plextor 716A和Pionner A08一起挑片無法燒錄!!! 爛pionner A08還有A09! 別再迷信Plextor的神話了,就買Pionneer A08吧 ! 硬碟使用到一半,竟然莫名其妙不見了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天涯咫尺
文章: 520
|
引用:
引用:
不知道這個訊息是不是正確? 原本第2台DVD-R 已經預計想買A09(銀)了說 ![]() 如果的確是這樣的話, 那俺可能就回去撿A08的便宜(A09出, A08應該又會降一些吧) 因為感覺上差不多 6xDL這部份提升一點點...俺覺得對自己沒什麼差別, 因為DL片子實在暴貴!俺普遍燒人情DVD所以根本不會去用, 加上燒錄模式一樣, 與A08外觀也相同 那乾脆小弟回去買A08就可以了 ![]() 沒有預算弟乾脆就選Plextor 如果有預算考量, 那弟應該會回去挑A08 而不是A09 出處來自相同連結: Here 引述網友:R271063 測試 初步小測,非常失望,以Creating Data Disc方式模擬燒錄Verbatim MCC004, 發覺仍以Z-CLV方式燒錄,最高速度只有12x,未能攀升至16x ![]() -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05-01-20 11:59 AM 被 kuzak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天涯咫尺
文章: 520
|
引用:
大大這段話真的講的很好 ![]() 弟深表認同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南北走透透
文章: 416
|
引用:
沒記錯的話,A09是在16X燒錄時才會以CAV方式燒錄,8X-12X都是以Z-CLV方式燒錄, 所以圖片中無法以CAV方式燒錄的最主要原因是1.01版的韌體不允許該片空片以16X燒錄,所以才使用Z-CLV模式燒錄...... 個人感覺,要有好的燒錄品質最好使用 6X以下燒錄速度,不然就等16X空片成熟穩定後直接上16X吧!! 以下是A09官方燒錄速度規格: DVD-R:16倍速(CAV) 12倍速 8倍速 6倍速 4倍速 2倍速 1倍速 Dual Layer DVD-R (ファームウェアバージョンアップにて):6倍速 4倍速 2倍速 DVD-RW:6倍速 4倍速 2倍速 1倍速 DVD+R :16倍速(CAV) 12倍速 8倍速 6倍速 4倍速 2.4倍速 DVD+R Double Layer:6倍速 4倍速 2.4倍速 DVD+RW:8倍速(ファームウェアバージョンアップにて) 6倍速 4倍速 2.4倍速 CD-R :40倍速(CAV) 32倍速 24倍速 16倍速 10倍速 4倍速 CD-RW :24倍速※9 20倍速※9 16倍速※9 10倍速※10 4倍速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
![]() 引用:
HKao大大所言甚是,能夠看清楚自己想要的事什麼東西 ![]() 畢竟這年頭大家人云亦云的事情很多,能堅持自己想法的人並不是很多.... ![]() 不過因為小弟的電腦週邊配備過多,現在買東西都會被家人唸 ![]() 所以不能亂花錢 ![]() ![]() 不過大大把大家上討論區的真意都寫出來了... 就是因為不知道哪台對新手比較好,所以才過來看的... 就 先這樣 ![]()
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少喝黑咖啡,但是冰滴咖啡是例外, 我喜歡這種酸與苦的感覺,因為它的發酵,會讓我想到我們過去的回憶,雖然痛苦卻又令人懷念 有感而發地純路過... 看到這個,我發現我的眼睛又開始在流汗了 ![]() [MAD][至少像那雪一樣][せめて、あの雪のように][Makoto]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