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
引用:
這種狀況通常就是 音源材料 已經爛掉了 合成肉上不了五星飯店的 只是比較便宜的器材在缺點表示上沒那麼明顯 至於監聽用喇叭使用的範圍大都在錄音室 吃的是原始最高品質的母帶 一般人沒有那個環境 又聽習慣充滿音染的喇叭 一聽到監聽喇叭那個無渲染的音色會感覺很不舒服 就好比習慣了每天喝手搖奶茶的人 突然讓他改喝冷泡清茶絕對一開始很難適應覺得超難喝一樣的道理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引用:
第一個詞我不懂,所以我不能下任何評論 聲音頻率範圍 => 這名詞講的應該就是頻率範圍,比方說從 16Hz~200Hz 是這個意思吧 ? 聲音資料容量=>這是指對於一個聲音訊號,因為數位化的關係,我們使用多少的0與1來表示這一段聲音,是這個意思嗎 ? 上面兩者概念上完全不同要怎麼相等阿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412
|
引用:
你真的有看底下都是顯示什麼樣的內容嗎? 也難怪別人會砲你,不是沒有原因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有時候是看心情的, 某天早晨很HIGH的時候聽小提琴特別清晰~
某晚喝杯白酒沉澱後, 聽鋼琴每個音符都彈到我的心弦, 撥動神經~ 哈哈~ 也常常出現筆電直出的音色比GRADO耳機更舒服, 特別是"夏天." 所以這問題就別爭了~ 喜歡又負擔得起的人, 就朝發燒友衝. 像我這樣頂多同一時期只能花個20K的人, 小音響+耳機就是極限了. 什麼USB DAC都是浮雲, 用過USB外接只有Xmod而已~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6
文章: 44
|
我也是20K就極限了
隨身播放器+耳擴+耳機 耳朵怕重聽,也不敢常聽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1,236
|
聽不出差別才是好事啊...............(菸)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引用:
1. youtube 用網頁聽,通常是聽不到高音質的。 2. 請用 foobar2000 + youtube source。 3. Output 請改用 ASIO 或 Wasapi (新的電腦大部份都有) 或 USB DAC。 關鍵字都在上面,有興趣自己去 google 吧。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56
|
44.1kHz -> 192kHz 也許有人神耳可以聽到超音波,
16bit -> 24bit 應該就沒有必要。 當初 CD 定這個規格時, 已經考慮到 16 bit 的量化誤差大小 和室內空氣自然流動所引的風聲差不多。 就算設備能發出更細緻的聲音, 也會被環境的噪音蓋掉。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
最怕的是花了大價錢又聽不出來…
我覺得音響業太多器材規格神話都是心理因素居多…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沒聽過,不予置評...
不過還是會耳朵癢就是了...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