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您的住址: 火星基地
文章: 488
|
台灣七、八十年代的經濟起飛與九十年代以後成長停滯, 過程與日本很像, 簡直就是比照日本模式, 台灣曾經是世界的工廠, 但在更早之前, 日本才是美國的工廠, 而當日本工資開始起漲, 成本開始提高, 製造業就開始出走, 台灣就因此受惠
當台灣工資開始起漲, 成本開始提高, 步上日本後塵, 製造業出走到中國, 台灣落沒, 大陸起飛,.....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6
|
引用:
這就是台灣那時候強的原因,皇上英明、官有水準、民有衝勁.... 這就是台灣那時強的地方,此時此刻我正在新加坡作風雨試驗,人家和以前的台灣幾乎一樣,消費能力是我們的1~3倍,軟實力輸我們又如何,台灣有現在這些蠢官,就一直被南韓、新加坡這些國家採在腳下... 這10幾年來的空轉真是白白浪費了台灣的時光....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5
|
看過一本我爸收藏的時代雜誌,當時菲利普決定接受李國鼎之邀前往台灣將家電產線設在楠梓加工區,
阿姆斯特丹的勞工因為被資遣失業而在公司總部砸雞蛋抗議,菲利普決定走向技術研發的轉型路線。 於此同時加工區動土儀式如火如荼進行中,當年小蔣還在當院長而已。 李等財經官員做得很好是這些人永遠在規劃台灣的下一個二十年怎麼走? 後來加工聚落形成,李又開始引進電子產業,邀請張忠謀等人返國效力。 至此電子產業又取代加工業角色,直到民國九十年前後。 其實老李掌權後為了要鬥外省人,根本不關心產業發展, 等電子業的果實吃完了,下一個二十年規劃一片空白, 現在的高失業率正是在承受空白二十年的的苦果。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
引用:
+1 閣下頭腦清晰 這才叫真關心台灣 沒被口臭黨 "張飛打岳飛"存心攪渾水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314
|
引用:
你講的第一段 以現今台灣對照荷蘭 荷蘭電子產業外移之後 平均國民所得購買力還是很高 並沒有像現在台灣如此慘況 你講的第二段 關鍵還是在美國 這些加工需求 電子技術都不是台灣原創的 美國如果沒有政策上的幫助 什麼都沒有 至於第三段 你政治面上的解釋太過於牽強 為什麼不說美國政策全面轉變 當年國際新聞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 美國要與中國關係正常化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2
|
引用:
鬥外省人? 隨便舉舉 看是誰提拔的? 連戰(半山) 宋楚瑜 馬英九 胡志強 蔣仲霖 蔣彥士 李元簇 錢復 徐立德 王志剛 殷宗文 王作榮 劉兆玄 焦仁和 林中斌..... 此文章於 2013-02-03 07:46 AM 被 noname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4
|
沒有新的強勢產業說是沒規劃
那有規畫的就可以活20年?這哪來的謬論 這論點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此般神級規劃連日本都做不到了(失落的X年),南韓看來有機會 看看人口只有1/5又短視近利的台灣想做到?? 當初戒急用忍用得好,看看沒限制西進現在的下場是什麼 賺了一堆錢,然後鮭魚回流還是產業升級呢???XDDDD 如要憑一點將李下如此註解,那又怎不說說看老、小蔣與騙呢? 自己政治意識形態凌駕於任何事物之上是自己的事 但要說服他人請拿出有點說服力的東西 此文章於 2013-02-03 10:07 AM 被 asnow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5
|
二十年的概略說法不是我講的,是李國鼎傳記中說的,
實際上1970年初期台灣家電電子代工已經穩定下來,他開始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因為當時台灣的電子工業基礎不差(我說的不是資訊產業), 有一些現成的人才,他找專家詢問,初步概念形成就跟小蔣報告。 接著找旅美的人才回來問意見,更完整的計畫形成就跟小蔣再進一步說明爭取經費, 得到老闆支持後幾乎同時間進行工業用地規劃(竹科), 因為原始概念正確不代表未來會完全順利,需邊走邊修正。 有學界、業界支持和老闆幫忙才有機會全部落實。 資訊產業的成功幾乎到1980年中期才真正達到滿意的階段, 所以所謂20年是一種形容,真正執行到收到成果會更久。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您的住址: 火星基地
文章: 488
|
經濟的成長與停滯, 除了製造業移入與移出的因素之外, 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貨幣升值, 貨幣一旦升值, 再強的產業都會倒, 日幣升值後, 日本走了二十年的空頭, 台幣升值後, 台灣一樣慘, 美國要人民幣升值, 阿共說不要,..........., 美元只好自貶, 全世界跟著倒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