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2,444
|
引用:
1、獨顯+內建顯示晶片,成本會提高 2、如果獨顯+內顯都一定要是nv的產品的話,那影響性更低,目前在nb上nv的佔有率都不是太高,如果是可以跟amd、intel的產品一起玩的話,那應該蠻有趣的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引用:
![]() ![]() ![]() 當然,現在 A 公司的機器應該不會有外搭 N 公司的顯示晶片了。 成本提高,這是當然的。不過有消費者有需求,就有產品會這樣設計。 如果 NB 沒獨立顯示的市場,那 A/N 公司都不會這樣拼命了。 ![]() 可參考之前網友也貼過的:Mercury Research Q4 Graphics Market share http://investorvillage.com/smbd.asp...msg&mid=8483074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裡面有段影片,適合不想看太多英文但又有興趣的網友看看。
舊 Hybrid vs. 新 Hybrid,對使用者來說差異最大的就是切換顯示方式的改變。 (硬體上也省下硬體上切換 IC) NVIDIA Optimus Mobile Technology Preview Tuesday, February 09, 2010 - by Marco Chiappetta and Dave Altavilla in Graphics/Sound http://hothardware.com/Articles/NVI...nology-Preview/ 小弟個人認為,A 公司未來應該也會有類似的東西發表吧 (純粹是小弟的胡亂推測)。 若未來桌上型電腦 CPU 也開始內建 GPU,或許廠商會 "考慮" 讓這個技術也放在桌上型電腦上也不一定。只有當需要時開啟額外的顯示晶片,一般時候可以用內建顯示來達到省電的動作。(不過這就要看廠商是否願意去做了,技術是有了,剩下的就剩下市場行銷策略上的考量了) ![]() 最後,希望不要因為說了幾句話,就被套個帽子。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湖濱楓城
文章: 488
|
引用:
不是早就有了嗎, 只是推展不開.
__________________
溫潤的質感 與 沉穩的氣質, 是我不斷追尋的目標.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65
|
之前的Hybrid SLI是用於NV自身的iGPU加自身顯卡
現在的Optimus則是可用於Intel 內顯 應該會多多少少提升使用者附加NV顯卡的意願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123
|
引用:
老實說有難度.......其實2008年桌電版 8200/8300 剛上市時支援動態切換內建/獨顯功能,可以搭配 GTX280/260 65nm,但 nVIDIA 因為在DIY市場放這個功能要吃掉太多driver 人力、測試資源(想像一下 DIY 電腦會出現多少種組合),nVIDIA 最後廢除這個功能,只把這個功能開放在相對好開發、測試的筆電(筆電組合狀況單純太多了...)上。PCDVD的玩家或許都很少接觸Notebook,但事實上ATi、nVIDIA早就有類似技術在Notebook上,搭配 Intel CPU+X4500內顯,因為省電在NB上效果最明顯 新版的 Optimus 更吃 driver 開發人力.....要期待它重返DESKTOP真的有難度 此文章於 2010-02-17 08:47 PM 被 vn514026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文章: 6,361
|
引用:
http://www.anandtech.com/mobile/sho...spx?i=3737&p=11 簡單看一下... 大概就是NV跟intel的晶片組投降了? 把之前VAIO的招術複製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
要用FurMark燒機請注意,作者建議跑15分鐘就好/電腦電源接頭規格 加入 F@H分散運算,幫助對抗疾病/ /加入WCG分散運算,幫助解決癌症,AIDS,糧食與能源問題 http://cid-d082ecba16a55988.skydriv...=GetSharingLink VGAMaster 請多多支持,歡迎任意轉貼! ![]() 此文章於 2010-02-17 10:01 PM 被 ExtremeTech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引用:
的確,若沒有經常接觸到特定種類的 NB (可切換內建+獨立顯示),對這個技術的改變很難體會 ∼ 就算 NV 用 "舊Hybrid vs. Optimus" 來比對,甚至提供了影片,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真的要一段時間。 ![]() 甚至,若第一次就是用到新技術的使用者,大概認為近乎 "無縫" "即時" 的切換,是 "理所當然" 的事情。而不能體會之前 可能切顯示卡要關機在開 (很麻煩)、或者要等待好幾秒鐘這種事情 (OEM 還是嫌太慢)。 ![]() 至於 DT,您的看法沒錯。技術有了,軟體有了,之後就看市場接受度與行銷策略了。不過,假若 A 公司也跟進這個技術 (應該會,不然一定會被 OEM 念說為何 N 有你沒有 (反正 OEM 就是這樣,和 A 抱怨 N 有你沒有;或者和 N 抱怨 A 行你怎麼可以不行)),或許之後戰場有機會從 NB 延伸至 DT,雖然機率還是不高就是了。 想想,若你的 PC,可以在需要時才開啟 GPU,其餘時間該卡 "0" 耗電,切換時間很快,又只用 "同一個顯示輸出接頭" (你不用拔來拔去),還算是個蠻 Green 的設計。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123
|
引用:
ATi不會讓這個技術到DESKTOP。事實上早在3000系列就有這個技術,我就用過Mobile 3470 搭配 Intel CPU+X3500 來切換過,ATi從一開始就認為這技術在DESKTOP效益不夠大、支援成本太高,連做都不想做。到現在4000、5000系列都上市了,ATi還是保持在NB Only 至於nVIDIA,從9600M這個世代就有類似技術在筆電上;而Optimus必須搭配nVIDIA最新40nm產品如筆電版Mobile GT210/GT220/GT310之流,那麼,桌電版的GT210/GT220/GT240有沒有支援?答案是沒有。從8200/8300失敗的桌電經驗後,nVIDIA就沒在桌電上實做這個功能了。nVIDIA現在最急的是 1. Fermi 趕快大量生產上市 2. Fermi 中低階版跟隨之相關的 3. Fermi 筆電版,nVIDIA已經兩年多沒有更新筆電產品線了,可以說在8800GT/GTX後,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產品了 現在兩家的想法都是:讓顯示卡的待機耗電量降低,5870 待機耗電量25W,GTX280 30W,因為他們的工程師肝數量太少不夠用 ....... 至於OEM要求,別期待。OEM要求的driver通常都是封閉自用,跟一般玩家享用的Public release是兩碼子事,如果有在用筆電玩遊戲,換顯示卡驅動的,應該會常常感覺到筆電原廠的driver release有夠慢,就是因為NB vendor釋出driver是搞自己測試的一套 ....... 此文章於 2010-02-18 03:19 PM 被 vn514026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296
|
誰說軟體大幅度改進就不能改名做行銷?難道硬體工程師的肝才有更名的價值?
![]() 軟體設計師快點和同業的我一起出來抗議! ![]()
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就是金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