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557
|
Realtek 不是 Realtec. (就螃蟹啦)
奇美的確很多monitor用的scaler是RTK. 原文訪問的是哪位阿? 怎麼看起來不像是工程人員比較像是產品經理還是業務之類的. scale down 再scale up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 但是前面我也提過, 通常都是用在一些比較特別的功能上才會用到, 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麼作, 因為畫質會變差很多, 對於文字應用的情況下是無法接受的, 這東西在Video方面的應用上比較有可能出現. 其實底下價差就更好笑, 價差是CMO自己決定選用的..要來怪"大多數"用模擬的? ![]() 不過也透露了一件事, 就是 "CMO選用這種低價"模擬的" scaler", 聰明的消費者, 我想應該已經知道我要講啥了吧~ ![]() 還是要小勸一下阿, 羊毛出在羊身上~~~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Dist. Xin-Dian, City New Taipei
文章: 1,132
|
剛剛在mobile01看到網友isamuplus的回應:
=============引用============= 原生解析度1920x1200的時候不需要用到Scaling,所以也不需要用到Scaler晶片,但是其他狀況下會用1680x1050等級的晶片來做Scaling是滿有可能的... 不要覺得原生解析度可以點對點就誤會了。 ============================= 在下大概有個譜了,也就是說, 輸入1920x1200,則不需經由scalar輸出; 輸入非1920x1200,則使用1680x1050等級的scalar輸出。 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71&last=6104020
__________________
I can think about it all day long. Nothing will happly. Nothing will happly unless we bring about real actual behavioral change, real actual behavioral action. And when we do that, then the sky is the limit.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883
|
引用:
1920x1200跟1920x1080是不一樣的,誠如你所言,後者多半是Video應用,所以這種事情就有出現的可能性,沒錯吧? 引用:
我...在這篇也回過類似的話啊,怎麼會特地從01轉回來XD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Dist. Xin-Dian, City New Taipei
文章: 1,132
|
引用:
喔喔~兩邊都有看,不過是看到那邊的回文時才比較有點思路~ 所以現在一些機種強調可以point to ponit 1920x1080,是不是就是因為使用了1920x1200 scalar的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I can think about it all day long. Nothing will happly. Nothing will happly unless we bring about real actual behavioral change, real actual behavioral action. And when we do that, then the sky is the limit. 此文章於 2008-05-15 10:11 AM 被 gwx914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52
|
引用:
其實這要分兩個方面來看 1.LCD只有d-sub、dvi輸入,訊源來自電腦 只要桌面設定成LCD的原生解析度,那麼不管是桌面應用或影片播放,都由顯卡作scale的動作,LCD內的scaler再爛也無所謂,廠商cost down也不會太影響品質 2.LCD提供S、色差、AV等類比輸入,訊源來自DVD播放機或遊樂器 這些訊源大多只有SD,所以要透過LCD內的scaler做縮放的動作,像1:1輸出、等比例輸出等功能也會影響scaler的價差,scaler的品質非常重要 我的猜測是 A晶片:使用高品質縮放演算法(比如lanczos)的1920晶片 B晶片:使用高品質縮放演算法(比如lanczos)的1680晶片 C晶片:使用簡易縮放演算法(比如bilinear)的1920晶片 而成本A>B+C,所以廠商使用b+c串接的方案來節省成本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3年前在DigiTimes曾看過一篇文章 內容是國外的影音雜誌在討論Full HD
裡面有提到一個問題: 類比式端子的頻寬根本就不夠 不可能實現當時業者所宣稱的原生Full HD-1920*1080*60FPS W/10 Bit色深(當時HDMI規格才剛訂完) 所以個人的推測CMO人員的意思是: 類比部分受限於端子跟介面的規格 無法以原生大小傳送畫面 必須要先縮小再傳送 然後由螢幕端放大回原始尺寸 如果是透過新一代的數位端子 因為頻寬夠了 應該就沒有放大縮小的必要了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557
|
1.我不認為這東西叫做"1680x1050" scaler, 原因如前所述, 一顆晶片 input / output都允許1920x1200, 就不應該叫做"1680x1050" scaler. 以output來說, 大概都會是兩組LVDS, single LVDS就是到約1366x768, 以上就是兩組, 一般來說都是直接看這個.
2.沒有所謂晶片串接這種東西, 要是你把螢幕拆來看, 除非你的螢幕有很多組輸入,不然一般DVI/D-sub這種大概都是巴掌大的電路板, 上面只有一顆scaler+小小的mcu.這年頭IC幾乎都作成一顆了. 3.輸入以HDMI/DVI的要求來說, 必定要做到1920x1200, 所以不成問題, 類比的話前面也提過, 一個D-sub輸入然後scale down 再scale up, 出來的畫面是過不了測試的. 在monitor這邊的應用來說, 這是不會被允許的. 以前也許有些廉價LCD TV會在色差端子上作這件事情(好吧我就這麼搞過..), 不過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4.我想他指的八成是跟frame buffer有關, 但是以monitor的應用來說, 不是一定非frame buffer不行, 也有很多螢幕是根本沒frame buffer的. 綜合以上幾點, 我覺得他訪問的說法是不妥的, 這樣講很容易讓人誤會說買到的螢幕"都是"scale down -> scale up. 事實上並非如此, 前面也有提供很簡單的測試就是1 pixel的棋盤格, scale down是整個爛掉的,如果DVI跟D-sub平常就測出這種東西,應該可以直接退貨了. 其實原文就很有趣了, RTK有高等級的不用, 卻又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說"市面上24"都是模擬的", 那我乾脆解釋成奇美都用低階的IC去模擬好像也通...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224
|
電腦王這種問答在AKIMASA只會被當成笑話而已.
面板本身只有1680x1050的像素怎麼顯示出 1920x1080或1920x1200的像素.scalar的作 用大都是去模擬低於原生解析度的輸入信號而 已,模擬高於原生解析度的信號就如Compia所說 成本只會更高,弄得不好只會不能看而已,只能說 業務代表的訪問看看就好,國內那家雜誌能訪問 到RD的,我看礙於公司內部機密根本不給採訪的 吧.奇美........專業面板廠可不等於專業顯示器廠. 這篇訪問只會讓我問更不屑奇美的產品,最喜歡搞 6BIT模擬8BIT的鳥廠,業務只有胡說八道的份而已.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883
|
引用:
DVI跟D-Sub都是RGB的訊號嘛,像色差那種YPbPr的訊號會不會用另外的Scaler晶片什麼的來處理?以2407的PIB為例子,DVI跟D-Sub是不能同時使用的...但是可以跟Composite做PIB... 我相信不只奇美,其他廠商的低價螢幕應該也只是用同等級的IC吧,不然哪來那麼多便宜的24吋... 此文章於 2008-05-16 11:57 AM 被 isamuplus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