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新竹的鼠人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新竹,Taiwan
文章: 541
我有個疑問, 員工分紅費用化 對公司本身(不是股價)到底是好是壞?
今天公司賺100億 不管有沒有把50億列為支出, 這一百億不就是在公司手中了? 屆時員工分紅賣股票,真正拿到的$$,來源也還是股市不是公司 ;
改列費用之後, 繳的稅是不是還可以變少?? 所以這項規定的目標是在哪呢?
為了資訊透明嗎??還是這會牽涉到錢能否使用的問題?
     
      
舊 2007-05-02, 01:51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竹的鼠人離線中  
小弟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0
引用:
作者Rainwen
看大家的回覆,我想大部分人好像有點誤會這篇報導了
這則新聞主要是反應現今分紅配股在財報及稅制上的不合理,
並不是反對分紅

譬如有一家公司盈餘一億,拿其中五千萬分紅配股給員工,
但財報上仍然可以顯示盈餘一億,這是不合理的,實際上
財報應該是盈餘五千萬才對。財報盈餘虛胖,反應的股價
就不確實,這對公司發展及股東來講都不是好事。

稅制的問題也是一樣,譬如同樣是年收入一百萬,一個是
實實在在領100萬的薪水,繳的稅也是實實在在的100萬;
另一個則是領30萬薪水+70萬分紅配股,假設共領10張
股票,每股70元,那他只須要繳30萬+10萬共40萬的稅
(因為只用面額每股10元課稅),這也是不公平的。尤其
分紅配股最多的往往是大老闆跟高層主管,領的越多,
稅卻繳的越少,我想大家應該不樂於見到這種情況吧....

我贊成Rainwen的觀點

今天不是說科技公司不能分紅,而是說科技公司分紅配股的所得應該和其他人辛苦勞力所獲得的薪水同等比例的繳稅,而不是為了獎勵投資還是一堆有的沒的理由比別人少繳稅,這不就和以前軍教免稅一樣的意思。

嫌薪水少就由公司加薪,公司也是會怕人才跑掉。是因為有了分紅配股可以只按面額課稅的減免所得稅優惠,公司的大老闆和經營者才會樂此不疲,頻頻加碼,反正他們可以配的股最多,減免的稅額最大,如果只是加薪就沒有如此大的額外優惠。
引用:
作者新竹的鼠人
我有個疑問, 員工分紅費用化 對公司本身(不是股價)到底是好是壞?
今天公司賺100億 不管有沒有把50億列為支出, 這一百億不就是在公司手中了? 屆時員工分紅賣股票,真正拿到的$$,來源也還是股市不是公司 ;
改列費用之後, 繳的稅是不是還可以變少?? 所以這項規定的目標是在哪呢?
為了資訊透明嗎??還是這會牽涉到錢能否使用的問題?

我不是很清楚你的疑問在哪裡,員工分紅費用化以後,這一百億還是在公司手中,只是財務報表會變的比較難看,公司無法偷偷削減非經營者股東的權益,這才是那些經營者真正在乎的事。因為其實員工分紅配股會稀釋其他股東的權益,員工的分紅配股讓其他股東的股票變薄了,列入費用可以直接由財務報表看出股東權益的減少,這可不是那些大老闆或經營者所樂見。
 

此文章於 2007-05-02 02:54 PM 被 小弟1 編輯.
舊 2007-05-02, 02:51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弟1離線中  
ly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157
引用:
作者nomad
事實上
這個社會很有本事的人並沒有那麼多
多到會去搶4-5萬的工作的還搶破頭

如果是真正的高科技
1個厲害的人比10個不行的人還有用
10個不行的人搶著做又有什麼意義.....

就像是動手術能成功的只有那位醫生, 你願不願意花大錢來做手術?

雖然高科技業是沒這麼誇張, 懂得核心技術的人並沒有這麼少,
但頭洗到一半, 甚至都出現了高利潤, 譬如一個幾億元利潤營收的案子, 花個一兩千萬來綁住幾位核心人物, 以老闆的角度來看, 還是相當划算

算的上是高手的比例, 在行業全部人數中, 佔約1/10~2/10, 請到一個比請5個普手還有用, 但花的薪水還不到2倍, 開發的速度卻遠超過2倍

目前看到幾個成功的IC廠商, 就是願意不惜代價請高手, 多一次tape out下單的千萬成本(少說也要幾百萬), 就超過人員薪資了
若是老闆或投資者斤斤計較酬勞, 那建議是去搞較不需核心技術的OEM/ODM比較好
舊 2007-05-02, 03:06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yl離線中  
SaSaYa
*停權中*
 
SaSaY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
我也認同Rainwen的看法

員工分紅的途徑除了目前常用的 發行新股稀釋股利之外

另外一條途徑 才是能夠正確顯現 一個企業經營的成果

就是從 庫藏股發行員工分紅股票

一家公司 如果今年賺100億 股價每股 250元
可以決定從市場買回股票的方式 花費50億 買進2萬張股票 發給員工

此時 所有投資者 就可以很清楚知道
公司營運的狀況 以及公司的薪資政策

到底 公司花了多少錢 給員工 留住這些高科技人才

而不再是帳面上的 兩萬張股票 面額二億 這種被扭曲的數字

不管這些人才有多重要
最終 總會回歸到 幫公司賺多少錢 以及 公司給多少薪水 的比例上
舊 2007-05-02, 03:13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SaYa離線中  
36多蒙卡修
Elite Member
 
36多蒙卡修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4,544
引用:
作者alsr
就我的看法是說,現在每個所謂的科技產業在人力資源調配上,都有一屁股債,像責任制,像過度加班等等,紅利這東西就像是年終清盤把之前該給沒給的薪水一次送出,要不然的話,會有人以為台積電那種領死薪水一年不過五十萬不到的工作會有人天天加班到九點十點嗎,想太多。



+1沒分紅
誰要幹
大不了跑到別的地方,看員工流失誰來幫公司獲利

以員工想法當然拿現金最好報稅也沒差
反正先拿到手是最好的......問題是公司有可能嗎
會不發現金發股票就已經是一種畸態了
還不分紅勒

股票還沒賣掉之前都不能算是錢 ..........
舊 2007-05-02, 03:28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36多蒙卡修離線中  
ly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157
原先發股票, 就是公司給賣命卻拿低薪資的高能力員工, 的一種夢,
要是改成新制度, 公司又不願意給同等酬勞, 大概許多人都會選擇離開

當然也有各退一步, 各虧一些的狀況
不過未來產業型態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
或許這樣也是好的, 本來就不該是這樣賣命工作
舊 2007-05-02, 03:42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yl離線中  
shtse
Golden Member
 
shts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nan Taiwan
文章: 3,701
Cool

想法買到五六趴 甚至十趴股票 , 當上董監事 ,

要怎麼發股 , 隨高興囉
__________________
字卡美, 號鳥, 請多指教

音響也可省省玩 , 一萬塊買七零年代 Rotel Marantz Luxman 三美聲
我的 Canon 中三元 , Bronica Mamyia Pentax 中片福鏡頭
舊 2007-05-02, 03:58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tse離線中  
morphine0821
*停權中*
 
morphine082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文章: 239
引用:
作者36多蒙卡修
股票還沒賣掉之前都不能算是錢 ..........


當年多少股王,今安在?
舊 2007-05-02, 04:00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rphine0821離線中  
玄心正宗
Regular Member
 
玄心正宗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56
把分紅列在成本裡,別老是想拿股東的錢去養員工。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7-05-02, 04:14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玄心正宗離線中  
putcf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561
這很合理吧,這樣才符合稅制上的公平原則
否則有何道理大家賺的錢一樣多,這些分股票的人就不必繳同樣的稅額?
舊 2007-05-02, 04:45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utcf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3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