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原討論串 #31, sohoman9 發言:
引用:
引用: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原討論串#34:
大家在討論這件事時, 別忘了主題還是在「溝通」喔! 小弟雖然以管理者的角色, 發表前面的論述, 但絕非「以上對下」的訓示, 而是深感在此案例中, 溝通的深度太少了. 若回頭看看 X 兄與老板的對話, 我不知道 X 兄是否有省略掉中間的對話內容, 但只看到老闆很簡單的答覆了一種解決方案給 X 兄, 若就溝通的層面來看, 幾乎等於是沒有溝通到. 而小弟先後補充的兩篇, 主要是把原本老闆應該對 X 兄說明而沒有說出口的事情, 代替他老闆說出來而已. 在這個事件中, 勞資雙方在勞資關係的互動方面, 都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雖然大家一面倒的急著去導正 S 兄的觀念, 其實老闆本身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管理學家將管理者的角色分為三種:人際性角色, 資訊性角色, 和決策性角色; 而管理者的技能結構也有三種: 技術性技能, 人際性技能, 還有概念性技能. 我們若去想像一下 S 兄所處的產業環境, 以及跟老闆之間的對話, 顯然這位老闆只負擔了決策性的角色, 忽略了人際性和資訊性. 而在技能方面(就這個案例而言), 老闆只展現了技術性的技能, 沒有展現出人際性和概念性. 事實上, X 兄的需求, 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老闆可以藉這個機會, 好好跟 X 兄溝通雙方的想法, 讓 X 兄多了解老闆的想法. 而這個交談的過程中, 可以使 X 兄對公司的向心力更強 (這是假設老闆溝通得很好), 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 而不是只專注在能否用隨身聽這件事情上. 另一方面, 老闆也必須注意到, X 兄的需求層次已經在改變了, 如果公司沒有跟著滿足的話, 很可能會失去一位人才.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aw)發表的「需求層級理論」, 將人類一生的需求分成七種層次(1943年初發表時只有5種, 後來才追加成7種): 1. 生理需求 2. 安全需求 3. 愛與歸屬 4. 自尊需求 5. 自我實現 6. 知識追求 7. 美善與靈 通常人會先試圖滿足低層次的需求, 再逐步發展高層次需求. 不過也有人因為環境上的限制, 會主動放棄追求某一個層次, 直接跳到高層次去, 這個我們通常就會說他「想開了」「放得下」.... 把需求理論套回到這個案例中, 從文中描述看來, X 兄似乎在各層次都已滿足, 開始追求第六層次的需求了. 此時老闆有幾個方向要去探討: 1. 員工真的在其他層次都已經滿足了嗎? 還是中間有些是因為他認定「永遠達不到」所以放棄了? 如果公司去挖掘出其他較低層次的需求來引起員工的興趣, 是否可以轉移員工對於第六需求的渴望? 2. 如果員工真的在各層次都已經滿足, 堅持追求第六需求, 公司是否有這樣的環境, 來滿足員工的渴望? 如果沒有的話, 要如何創造? 值不值得去滿足員工? 這是個公開的討論園地, 小弟的經驗也不多, 說的不一定對, 歡迎大家集思廣益, 共同提供答案.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原討論串#63
引用:
前面扯太多了, 正好這裡來了個正題...... 嘿, 大家回魂喔~~~ 如果有人不知道 OJT 的話, 這裡順便說明一下: On Job Training, 在職訓練的意思. 直接拒絕也是一種選項, 對管理者來說是蠻方便的一種決策. 這裡我們可以窺見主管的難處: 做出這樣的決策, 難免會被人說是「缺乏溝通」; 但是我們並不知道, 當時的時空, 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溝通嗎? 如果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正被趕著要處理的話, 這種小事, 自然就無法被分配更多的資源. 無情也是一種管理風格, 一種企業文化, 有些人喜歡, 有人不喜歡. 小弟相信工作資歷深的人, 都能有以上的體會; 不過, 對於年資較淺的人而言, 如果您無法體會主管為何如此無情? 或許可以將前面所說的種種, 都拿來品味看看, 若還想不出來, 歡迎來這裡發言, 大家可以幫您討論看看...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原討論串#72, lucses 發言:
引用:
#73: 引用:
#76: 引用:
#77: 引用:
#78: 引用:
#79: 引用:
#80: 引用:
#81: 引用:
#82: 引用:
#83: 引用:
此文章於 2005-07-07 09:19 PM 被 raytracy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原討論串 #110:
引用:
Lucses 兄, 您言重了, 從您的決策實例便知, 論管理上的經驗, 您比小弟要資深太多, 小弟的班門弄斧意只在拋磚引玉而已, 相信透過您的分享, 一定能造福眾多網友的, 還望您多多不吝指教!! 不過那個 PM 案例, 讓小弟想起勞倫斯博士著名的「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by Dr. Laurence J. Peter): 在組織中, 員工總是會被晉升到一個他無法勝任的職位. 道理很簡單, 在一個層級分明的組織中,原有職位上工作表現良好的人, 往往會被升遷到更高一級的職位,一但被升遷的員工學習成長太慢、或是沒有足夠的教育訓練、不能適應管理工作,就會對新任的職位無法升任,最終組織的每個職位都有被不能勝任的員工佔據的傾向. 像小弟換了好幾家公司, 都還停留在副總的職位, 就代表這個職位可能是我無法勝任的, 因為表現不好, 所以沒有機會再往上升....... #111: 引用:
引用: 作者android raytracy的說法好像開始呆伯特化了 恩~~~~~有像喔..... 給一些沒聽過呆伯特的人參考: 引用:
亞當斯指出了值得注意的三種邊緣人物, 是正在逐漸呆伯特化的: 1不修邊幅、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人。如果向來講究穿著的衣架子,突然變得像村夫農婦,你就應該找他來談一談了。如果不是發生洗衣機壞了這種不可抗力的問題,一個人愈來愈不注意衣著打扮,通常是對於工作愈來愈興趣缺缺的徵兆。如果你沒有注意,不久之後,他可能就會開口向主管要求在家上班了。 2看起來忙得很,但是就是不忙你交辦的工作的人。在上班時間打幾通私人電話、處理一下私事是圖個方便,但是如果是忙私人事業,問題就大了。亞當斯可是以他的親身經驗提醒所有的主管,因為,他今天的呆伯特帝國,就是他還在太平洋貝爾(Pacific Bell)擔任工程師的時候畫的,而且畫了6年才離開。而亞當斯在呆伯特漫畫中帶著粗框眼鏡的威力,就是他過去的同事,他在辦公桌上開創了自己的音響器材事業。 3工作表現像半退休狀態的人。想想看,是不是有人總是在躲避你的視線雷達,他們雖然目前沒有出問題,但是工作表現卻永遠只比真正算得上偷懶的人好一點、凡是只求60分。這樣的人不留也罷。 小弟.....好像有這種傾向喔..... #112: 引用:
#113: 引用:
#114: 引用:
#129: 引用:
此文章於 2005-07-07 09:33 PM 被 raytracy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118:
引用:
引用:
#120: 引用:
#124: 引用:
#123: 引用:
#125 引用:
#127: 引用:
#128: 引用:
#130: 引用:
#132: 引用:
#133: 引用:
#134: 引用:
#139: 引用:
#147: 引用:
#135: 引用:
#136: 引用:
#137: 引用:
此文章於 2005-07-07 09:51 PM 被 raytracy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我一直是很忠心的潛水員,看到這裡不得不浮上來說一下。
對於各位前輩的意見,在下有一點點不同的看法,各位前輩多是站在『管理職』這個角度來發言,講了半天,其實都只有一個主軸,那就是所謂的『溝通』,而以如你我一般的中下階層的員工,其實都是『技術職』,因此會有人提出什麼充實自己的能力之類就不會被淘汰的意見出來,這也是標準的技術職會產生的思維,當兩者認知上產生差異時,就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形出現,而實際上溝通協調真的有用,就不會有『人月神話』這樣的書出現。 因此我們知道技術不能自恃,就算您表現得很低調,一樣會被管理職的人認為您不是個適合『被管理』的人,找機會一定會把您換掉,因此裝瘋賣傻實在是身為中下階層的生存之道,一言以蔽之:『官大學問大』,這就是中國人的悲哀,遇到一個願意用能力比他高的主管,是幸福,而遇到一個不許屬下比他強的主管,是常態,從曹操殺楊修這件事我們就能看出來,楊修死前說:『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可見得楊修早就知道自己死期不遠,難道他沒辦法做任何的補救嗎?您認為這是簡單的『溝通』兩個字就能解決的嗎?大繆不然! R 大願意跳出來為我們後生晚輩釋疑是大家所樂見的,但吾人設想,大家更想看到的是如何對『長官』有所應對,更希望看到一些職場的黑暗面而能趨吉避兇,而不是有如 MBA 一般的無聊課程。 希望各位大大加油,造福我生晚輩。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
其火會覺得不同的職位會有不同的想法,獲許很多時候的上面的想法五門不定會知道...
這些大大把他們的思考過程呈現出來,或許從中我們就可以瞭解到他們如何看到問題,我有些時候就會有一種...,喔原來可能會有這樣的思考方式...,我想應對進退的學問也是很廣的,或許 darkangel大大也可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大家一起交流看看... 其實我蠻想聊的話題是有關人和的問題,這就不是光光是主管的問題,更是同是之間相處的問題,試想,今天進入了一個TEAM裡面,多多少少可能會有問題,被排擠,自己要怎樣來處理這樣的問題,我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挺有興趣的.... 另外 R大大的半世浮生錄,才寫了第一回就讓人覺得挺精彩的,或讓人想看下一集喔... 不過看來大大最近有點忙,要等一下下囉.... 沒關係, 持續等待 續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回歸三民主義
文章: 3,371
|
引用:
今天職場上有一條線 請問您怎麼看? 是平行在你眼前 把上司跟自己畫成楚河漢界? 是點對點 把上司跟自己放在相對的兩端? 是繞成一圈 把上司跟自己畫成一國? 是纏成一團 把上司跟自己綁在一起? 是吊在公司 掛在上司的腳踝上 拖累著人 或是上司掛在你的腳踝上 拖累著妳? 先評估一下 "你眼中"的上司怎麼看待你的角色? 並不是官大學問大 而是每個職位 每個腳色都會受到考驗 如果有人會阻擋你的考驗 或是讓你不好過 你會怎麼做? 當你了解上司怎麼看你 或是需要怎樣的下屬後 是不是可以反過來說 你知道怎麼應對上司了呢?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推續集!
第一,在下不是什麼所謂的大大,潛水員當久了,一旦自己要貼文,不免汗涔涔淚潸潸,深怕自己才疏學淺徒增他人笑柄,然而實在是不願意讓這樣的好文如同鐵達尼一般沉沒下去,所以斗膽貼了幾段老生常談,沒什麼建設性,醉翁之意不在酒;貼文之意在推文,真正的主角還是 R 大等人。 第二,在下人生經驗淺顯,提不出什麼具體經驗與見解,更怕自身文筆不佳、說理跳躍,讓各位眼精承受疲勞轟炸的壓力,今天會貼文實在是因為在七八區盛行的風花雪月之外,難得看到令在下感興趣的話題,因此希望各位大大能暢談自己的人生經歷,以期讓在下能循序漸進有所領悟。 另外 N 大提到的人和,之於在下粗淺的認知裡,所謂溝通的前提是建立在人和之上的,而人和有許許多多的關係,除了三同(同學、同事、同鄉)之外,廣為人知的裙帶關係,家族關係等等都是其中之一,所有的專業能力其實都比不上這些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此文章於 2005-07-08 12:02 AM 被 darkangel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