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肉食性動物巢穴
文章: 3,552
|
回覆: 回覆: 回覆: 回覆: 提升顯示卡畫質,解析 diy
引用:
那是因為伏爾泰沒見過大濕,所以才會說這種話.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廣西
文章: 1
|
引用:
我試過,讚同大大的観點。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654
|
引用:
朋友不用感到抱歉~也不用太傷心~ 大溼的精神永遠與我們同在~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網世界 The WORLD.
文章: 926
|
引用:
對那位因您的發言被停權(事實上應該不只是您這篇文章的關係)的網友.......說真的,不需要對他有愧疚之心.........真的....因為......他是不滅的!!! Internet上絕對必需之Kuso.....沒他的存在..網路會失調,整個網路會崩潰.....CRASH!! 相信我...很快的下代大蝨就會重生了!! 帶領它的子民回到 錫安.......... ![]() ![]()
__________________
在充滿超頻想法的小眾世界,不是我生存之所在,別了,PCDVD!!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看起來這個改裝蠻好玩的,等我買了新的顯示卡,也來改改看 Ti4200 (怕改壞說...)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
|
引用:
如果你沒有比較合用的工具,不建議自己改裝,因為這些電容大部份都是在大面積的銅箔上,不是很好拆焊. 我自己用的asus v8200在拆焊時,還必須用電動吸錫槍,恆溫烙鐵,兩面同時加熱才能將錫吸乾淨,如果你對於這樣的改裝有興趣mail給我,我可以幫你將電容拆掉.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747
|
已經改用 DVI 的顯示卡有差別嗎 ?
小弟的LCD 已經改用 DVI 了. 這樣的改法還是會有進步嗎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引用:
改那邊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 * 以下借小弟版面,接續小弟上頁的回文部分,謝謝~ * 小弟在想,如果這種方式可讓輸出改善,或許是原本使用的低頻電容不夠,造成此頻段的雜訊抑制能力較差,進而影響輸出,應該蠻多玩音響都使用類似方式。 不過對於顯示卡的 RAMDAC 速度來說,這類大容質電容算是蠻低頻,大概在幾百Khz 的頻帶,這些電容就開始變成電感性而喪失電容的效果 (簡單來看便是電容 ESL 部分),例如下圖:(建議看原網頁) ![]() ![]() (以上出自:Sanyo Oscon capacitors.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http://www.semicom.co.uk/manufactur...nstruction.html) 在這些頻率以上,通常主要由 PCB、封裝上MLCC類電容接手 (常見的 0X0X 類,或者是 8 pin 甚至更多 pin 的那種),再高就是晶片內部製作出來的等效電容。所以現在的顯示晶片,封裝上面是越塞越多,因為位置越靠近內部越能以一檔百~ ![]() 改 filter 應該算是比較直覺的方式,要把電源、地改善應比較困難。不過如果換上 DVI 部分,小弟到蠻好奇是否會有改善。雖然理論上 DVI 應該可以把這邊的問題降到極低,不過還是蠻好奇就是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