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e的故事只有簡體版,而且還買不到,我改另一本繁體的(作者同),啊好像也絕版了…唉。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引用:
那這樣誤會可大了,我建議您先去借本微積分的書看看吧。 最簡單的想法是,因為實部跟虛部是各自獨立的,所以至少要兩邊都收斂整個複數和才收斂,事實上您這個問題虛部根本都是0。 單就實部來看,|公比| = 1 就註定不可以使用 首項/(1-公比) 這個公式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154
|
#3樓的大大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沒收斂到一個數就不用計算了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64
|
這比較好玩
[YOUTUBE]T93SayXhw2w[/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
徵你不要的AM4 CPU 徵你不要的SATA接頭斷裂SSD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原始林裡
文章: 1,146
|
引用:
謝謝您的分享。 裡面有講到歐拉當年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這不是代表我跟歐拉一樣,天差地別喔) 然後透過解析延拓,說明了錯誤的點在哪裡。 但是這個錯誤的想法,也提供了黎曼函數的養分,發展了後面的數學。 此文章於 2018-12-24 11:09 PM 被 joe2001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54
|
頭好痛...
這串只有數學系才看得懂吧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尤拉公式,被科學界數百人評選為最美的公式。
他將實部和虛部分列,形成兩個新的級數,在今天看是完全不嚴謹的,但是"他"得出了最好的結果。 我有時會猜想,其實很多科學家都猜到答案,然後才去找證明。像阿基米德就常幹這種事。他有許多漂亮的歸謬證法。例如A不大於B,B又不大於A,依據三一律所以A=B。證明的很漂亮,但這顯示了他無法以正規的方式證明,不得已只能用迂迴曲折的方式來證。 伽利略、孟德爾、密利根的實驗,都有人質疑他們造假,因為數據太漂亮了,自然界有許多干擾因素,如磨擦力、空氣阻力……等,數據應該不會那麼漂亮。 我覺得,他們都"猜"到答案了,然後才去找證明。 當然有時也會猜錯。我最佩服的業餘數學家-費瑪,他的質數定理就是錯的,尤拉毫不費力就找出符合他定義的數,卻不是質數。 費瑪最有名的最後定理。上世紀末終於得到證明。但費瑪原本在書邊寫道:我有一個漂亮(完美?)的證明,但書邊太小寫不下。 現代人相信他多半是想錯了(他想的證明是錯的,然而定理是對的)。偶而,我也會幻想……也許存在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類似歸謬之類的證明存在…… 愛因斯坦有則軼聞,傳說日蝕量測太陽光受重力影響曲率(相對論預測比牛頓力學大),得到符合的數據後,記者訪問他說:你的理論得到證明,請問你作何感想? 愛氏回答:我不須要證明啊,我本來就知道它是對的。 當然我不反對也不鼓勵大家這麼作。天才是不能仿效的。我們是不是天才大家心裡有數,我想還是乖乖的啃書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