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154
					
				 | 順帶一提 是說不需要去背經書, 不是叫你燒掉經書 沒去學傳統文化, 並不代表鄙視傳統文化 而是用不到, 也沒時間去學了 從PC崛起, 網路出現, 整個世界像飛奔一樣 真的沒時間去抱古人大腿了 | |||||||
|  2016-03-25, 07:09 AM
			
			
	#21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5,683
					
				 | 我們很少看電視的,但是剛好有看到這一集,而且看到結束 其實,最後那個外國校長也說了,雖然出來的成績結果他們輸掉了,他覺得小孩子應該還是需要多點時間跟家人相處的  
				__________________ 行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有因無緣、果報不現、因緣聚合、業報現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定慧等持、精進修行、心存善念、行善布施。 諸天護衛、諸佛護祐、災劫消弭、逢凶化吉。 阿彌陀佛   | ||
|  2016-03-25, 09:54 AM
			
			
	#22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17
					
				 | 引用: 
 有次看我親戚的小朋友做數學作業(小五), 看了一下很驚訝的問:這題不是剛剛才做過? 他說:老師要求同一題目要做若干遍,每次都要計算答題時間,看有沒有更熟練。 唉,這是甚麼教育? | |
|  2016-03-25, 10:34 AM
			
			
	#2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87
					
				 | 我倒不認為台灣從小教育有什麼不好 大概是我讀的不夠高也不正統,我反而滿喜歡學校教育的 倒是補習教育很討厭,算是幾乎沒補習過 所以也只能循這樣的路線(國中放牛班->國立高職->國立科大) 
				__________________ ABK ABK YT CHANNEL | 
|  2016-03-25, 10:55 AM
			
			
	#24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5,683
					
				 | 引用: 
 我們家小一的這一隻,每天都要進行心算卡的練習,而且要記錄時間與分數  
				__________________ 行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有因無緣、果報不現、因緣聚合、業報現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定慧等持、精進修行、心存善念、行善布施。 諸天護衛、諸佛護祐、災劫消弭、逢凶化吉。 阿彌陀佛   | |
|  2016-03-25, 01:40 PM
			
			
	#25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17
					
				 | 引用: 
 我就很欽佩會心算的人! 小學時候,校內競賽有一項是心算競賽。 比賽時參賽的學長在司令台一字排開, 出題者不管是出加減乘除,多長的的數字, 他們就是能正確而迅速的答題,那樣子真是帥呆了。 那些人日後上一中的比例很高,基本上都考得很好。 後來我就一直想:心算厲害跟讀書厲害到底有沒有關聯? 想歸想,我家小朋友還是沒去學;因為他們沒興趣。 | |
|  2016-03-26, 08:45 AM
			
			
	#26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 引用: 
 剛好看到一篇... 把3子女「打」上北大!中國狼爸:現在不打小孩,以後只能打自己 [當別人家的小孩在麥當勞嬉戲打鬧時,蕭家的4個小孩卻乖乖待在裡頭背著《三字經》。 作者自認為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在教育孩子上,嚴定家規、精準貫徹,背誦國學、 堅持傳統,3個子女先後考上北大。 作者認為想讓孩子們像古聖人一樣成功,那麼,傳統教育必不可少。 那些優秀的古人,哪一個不是從小在私塾裡被老師的教鞭鞭笞過, 哪一個不是犯了錯便在家中受到嚴厲責罰?] | |
|  2016-03-27, 10:55 AM
			
			
	#2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42
					
				 | 引用: 
 台灣這種教育訓練到高等教育,大學、研究所、博士...就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了 因為在研究上碰到的難題都是無法靠速算解出來的,你能速算的都是已經了然於胸的答案了,但那並無法對你的能力再有提升。解題快速只是對已知的學問進行演練而已,對於未知的學問請問要怎樣速算? 有時候你碰到一個新的難題,要去翻文獻,看遍國外各種期刊論文甚至是別領域的知識,來推敲可能發生的原因... 更甚至要寫一個模型或跑跑模擬去解解看是否問題是跟預測一樣...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常常遇到的情況是,一個問題,需要花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的準備去找出解答,但這才是進步,才是技術上的能力差異,而不是靠快速解題... 與其算一堆同類型的題目,我真的覺得不如只出一兩題融合各種問題的題目,讓你60 分鐘去解答...真正能解出來的才是真懂,而非速算... 這是我在工作上覺得真正有用的作法,無奈基礎教育的老師或很多編教科書的完全沒體驗過這種研究的歷程,所以數十年下來,還是一樣的玩法。  | |
|  2016-03-27, 02:48 PM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