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光之幻境
文章: 1,303
|
引用:
其實科幻片都只是『設定』出來的,真的不需要、也禁不起太過深入探究, 特別是這種『重開機』的,過去的設定許多都形同作廢, 真的,湯姆大說的對,享受就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引用:
基本上應該是除非換導演不然短時間內看不到第3集 因為JJ接下來要去執導Star Wars了... ![]() (2015年上映 如果ST還是要找JJ導第三集大概要等到2017年才可能看得到) 此文章於 2013-05-21 11:20 PM 被 Elros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899
|
引用:
檔期很不好,被前後夾攻,不然影評是目前近期幾部大片最好的 只能看是不是能向上集一樣靠著好口碑細水長流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
引用:
本片的北美票房不如預期,有不少原因,以下我將週一下午我在其網站寫上週末票房中,與本片有關的部份摘錄一些內容提供參考: Variety的報導簡單明瞭指出本片北美首映票房「比預期疲軟(softer-than-expected)」。在3D以及IMAX加收票價的幫助下,同樣是首映四天的收入,本片比只有2D版本的上一集還少了261萬美元。由於該片在北美的評價與口碑表現相當好,雖然仍與上一集有些差距,但卻是目前為止暑假檔已上檔的三部大片中,評價與口碑最好的一部,Box Office Mojo(BOM)的報導已質疑,3D(加收)票價並沒有真的給予該片票房太多幫助(and help from 3D ticket prices isn't really giving Into Darkness much of a boost),派拉蒙去年初甚至強制要求要將本片拍成3D版本,而導演則只想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2D版本,最後的折衷方式是2D拍攝、再後製轉3D。 派拉蒙臨時決定北美提前於週四上片,並安排IMAX放映廳的週三晚場首映,但相關訊息的公關操作似乎並未準確與全面地傳達,仍有不少觀眾以為本片首映日期是上週五,而狂熱的宅男粉絲群(fanboys)雖然為週三的IMAX首映晚場衝出不錯的票房,但後繼似乎乏力。IMAX收入佔了北美首映票房的16%、1350萬美元,比鋼鐵人3的不到10%表現的確好很多,但週三晚場的全IMAX放映廳首映收入200萬美元,佔的比例約15%(若是加上接下來的午夜場,比例可能接近或超過20%),也就是說IMAX在接下來的4天每天平均收入約250萬美元上下(估計誤差10%左右)。BOM的報導還提到,3D版本的票房錢景再度受到打擊,本片北美首映的3D票房佔有率總共僅有45%(for a 45 percent total),其中包括IMAX 3D讓人印象深刻的16%,包括數位3D在內的其他3D規格佔有率僅有29%(which 3D took a hit—while IMAX 3D accounted for an impressive 16 percent of the weekend gross, non-IMAX 3D only made up 29 percent),比大亨小傳的33%還要糟糕,Variety的評語則是:「以絕大多數屬於粉絲導向的電影來說,(29%是)是可悲的結果(pathetic result for a mostly fan-driven film)」。 BOM提到已經有幾種理論被提出,其中包括關於本片壞人在上片前給予外界模糊的印象,與上集隔了4年實在是太久了(four years is generally too long,本片原訂的上片檔期是去年6月28日,但由於導演在拍完上集後,又拍了一部超級8,派拉蒙為了遷就導演的檔期與要求,約在2年半前將本片檔期延後到上週末),目前看來本片似乎成為5月份異常強烈地競爭環境下的受害人(it fell victim to the incredibly competitive May schedule),而本片在北美的票房後勢也不甚樂觀,因為即將面臨本週末的陣亡將士紀念日4天連續假期檔期(今年的Memorial Day是5月27日週一),這個異常擁擠的檔期將會有玩命關頭6、森林戰士以及醉後大丈夫3(The Hangover Part III,華納最近也臨時決定將本片提前一天於23日在北美上檔,不知是否會�**苭誘驩陔�)同檔強力競爭。 根據北美的戲院出口民調顯示,本片觀眾有64%是男性(所以有36%是女性),73%觀眾年齡在25歲以上(所以,只有27%是25歲以下的年輕觀眾),上一集的男性觀眾有60%,所以女性有40%,比本片表現好一些,而上一集的25歲以上觀眾比例65%,所以25歲以下的年輕觀眾還有35%,比本片的27%表現好了不少,顯然這個已經有近50年歷史的系列(包括早期的電視影集在內),對年輕影迷的吸引力在下滑之中,衰退幅度有點快且大,在以年輕觀眾為主要市場的暑假檔,可說是本系列電影票房前景的一大警訊(北美的宅男粉絲想必也有一些年紀了)。 另外,這個系列電影的主要市場與粉絲是以北美地區為主,而由後面列出的這個系列前11集電影的票房資料來看,也是呈現出支持群眾以北美市場為主力。 以下是本系列電影前11集的票房相關資訊:(BOM網站沒有前5集的海外票房資料,前5集全球票房以及相關錄影帶出租收入的數據是來自IMDB) 星艦迷航記(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1979)拍攝成本3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8225.84萬美元,全球票房1.39億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7900萬美元) 星戰大怒吼(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1982)拍攝成本112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891.29萬美元,全球票房97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7200萬美元) 石破天驚(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1984)拍攝成本17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647.10萬美元,全球票房87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4800萬美元) 搶救未來(Star Trek IV:The Voyage Home,1986)拍攝成本2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097億美元,全球票房1.33億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9800萬美元) 終極先鋒(Star Trek V- The Final Frontier,1989)拍攝成本278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5221.00萬美元,全球票房7021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3700萬美元) 邁入未來(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1991)拍攝成本30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488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22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6000萬美元) 日換星移(Star Trek: Generations,1994)拍攝成本3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561.11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424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8000萬美元) 戰鬥巡航(Star Trek:First Contact,1996)拍攝成本4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9202.78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54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1.15億美元) 星際叛變(Star Trek: Insurrection,1998) 拍攝成本58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018.76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424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7500萬美元) 星戰啟示錄(Star Trek: Nemesis,2002)拍攝成本60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4325.44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2405.84萬美元 星際爭霸戰(Star Trek,2009)拍攝成本1.5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票房7520.42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2.577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279億美元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29
|
引用:
簽了三集合約沒錯,不過那是表示要是派拉蒙要拍的話他們要演,不代表派拉蒙一定要拍。 你現在看到的前幾集的數字都沒考慮到inflation,要是算入inflation,其實這集可能會非常難看,就像是雖然這集的票房數字跟上集差不了太多,可是算入物價膨脹的話,這集開演的週末票房要到100Million才能跟上集打平,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目標票房是100million的原因。 根據我看到的數據,這集的終極票房要到將近300million才能打平成本,這還不包含戲院分紅,就算以平常下線後收入為票房雙倍來看,要達到電影公司滿意可能很困難。 再雪上加霜的是續集電影的收入一般都要比上集更好,在現在來看,真的可能非常困難。 不過希望我的推測是錯誤的,因為我真的很喜歡JJ的這次重開。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阿爾發象限
文章: 1,240
|
引用:
那時候的人已經不是領薪水工作了 所以不能叫"資遣"
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過的帳號 shaider (2001/05/09 ~) 發表文章42篇,忽然就不能用了. 發起主題 Spider-Man 觀後感...... 目前回應101人次 sharivan (2003/05/15 ~) 發表文章168篇,忽然也不能用了. 發起主題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討論區 (有劇情)目前回應236人次 駭客任務完結篇 : 最後戰役討論區 (有劇情)目前回應422人次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阿爾發象限
文章: 1,240
|
引用:
從另一角度來看 未嘗不是好事 JJ亞伯拉罕已接下了星際大戰七導演一職 勢必無法兼顧星際爭霸戰 不如先把星際大戰搞定 再來決定要不要拍星際爭霸戰三
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過的帳號 shaider (2001/05/09 ~) 發表文章42篇,忽然就不能用了. 發起主題 Spider-Man 觀後感...... 目前回應101人次 sharivan (2003/05/15 ~) 發表文章168篇,忽然也不能用了. 發起主題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討論區 (有劇情)目前回應236人次 駭客任務完結篇 : 最後戰役討論區 (有劇情)目前回應422人次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
引用:
我想,你的推估忽略了行銷費用,那也屬於電影公司的成本,根據國外報導本片拍攝成本1.9億美元,行銷費用應該也要1億美元以上(末日之戰的行銷費用據說是1.25到1.5億美元)。另外,上個月Variety報導鋼鐵人3的新聞提到,北美三大連鎖戲院業者直到上片前一個多星期才開始賣預售票,就是因為與迪士尼方面的協議一直談不攏,協議的關鍵就是分紅,據說迪士尼後來談到65%(戲院業拿35%)。但是Variety的報導也提到戲院與電影公司通常都是五五分帳,而這已經行之有年(Typically, studios and exhibs split box office grosses 50/50, a ratio that’s been set for several years.),而海外市場的分帳金額不一定比照辦理,以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也是好萊塢電影去年度在海外第二大市場的中國來說,就收不到50%(而且另外還有稅款要支付)。所以,本片的收支平衡點合理估計全球票房至少要5.5億美元,由於本片在3D以及IMAX加收票價的幫助下,目前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比上一集好,派拉蒙副總裁(Paramount vice chairman)Rob Moore預期本片海外票房將會是上一集的2倍(Moore says Into Darkness could ultimately double the $127 million earned by Star Trek in its entire run internationally.)。 關於電影成本以及收支平衡點,我在這裡引用前兩個星期Deadline網站在報導復仇者聯盟2幕後勞資爭議時所提到的一句話:「Marvel對外宣稱復仇者聯盟的收支平衡點是當全球累計票房衝到11億美元時(That means much better than what Marvel claimed was Avengers' break-even point: a whopping $1.1 billion in global grosses.)」而這句話我個人的解讀則是:當時北美戲院與迪士尼是採行五五分帳,若是全球都是類似標準,那表示全球票房達到11億美元時,迪士尼可以拿到5.5億美元。迪士尼宣稱復仇者聯盟的拍片成本2.2億美元,行銷費用以1億美元來計算(紐約時報報導迪士尼為神鬼奇航:幽靈海花費的行銷費用高達1.5億美元,所以1億美元很可能低估),The Hollywood Reporter去年提到全球票房達10億美元時付給演員的分紅約七、八千萬美元(所以,票房達到11億美元時,分紅還要再多一點,應該會超過8000萬美元),最後加上付給派拉蒙的權利金5750萬美元,以及8%的票房分紅(8800萬美元),事實上差不多就是5.5億美元,Marvel對外的說法基本上正確性極高。 Variety的報導提到,派拉蒙對賣座大片的渴望似乎有點急切(Paramount was a little too eager for a hit),將本片首映4天票房期望值調得太高。派拉蒙今年目前為止的狀況不佳,急需一部全球大熱賣的電影。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G.I. Joe: Retaliation)全球票房應該不會破4億美元,可以肯定會小賠,上一集的編劇日前還向法院具狀控告續集劇本抄襲,據說訴狀上是指證歷歷,索賠2、3千萬美元;下個月的末日之戰,拍攝過程波折不斷,全球票房至少要7到7.5億美元才有希望收支平衡,本片是派拉蒙今年最有把握的片子,目前看來是不如預期。而Variety報導比較有趣的部份,是提到本片的海外票房,報導提到在俄國、台灣以及墨西哥都出現比上一集2倍的成長。但是根據蘋果日報上週五刊登的全台週末(5月10到12日)票房,本片首映週末收入只有2052萬元台幣,連鋼鐵人3上片第三個週末收入4400萬元台幣的一半都不到。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29
|
引用:
我沒有忽略行銷成本,拍攝成本1.9億加上行銷成本估計1億左右,所以要3億左右才能打平,我文章中就是說要300Million才能打平,行銷成本也許我估得低了一點,不過總而言之大略至少要300Million片商才有可能開始賺錢,這對開映不到100 million的這集來說真的很難啊。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
引用:
但你還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是北美、海外或是全球票房,不是每一塊錢都會到電影公司的口袋,這也是不少觀眾的錯誤認知,也是我在發言中提到也解釋了本片的收支平衡點合理估計全球票房至少要5.5億美元的原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