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一個觀念,覺得不對別打我。
運算能力請不要拿 CPU 來比,為何? CPU 的應用與特殊設計的 IC 不一樣,CPU 要接受不同的指令,做不同的事情。沒錯,都是算東西,但 CPU 要考量的比較多,要接受不同的指令。 一顆 8mhz cpu 作 mpeg 解碼,與一顆專門解 mpeg 的 8mhz 晶片,如果還是認為效能都一樣,哪就是被 intel 與 amd 荼毒太深。世界上,不是只有 intel 與 amd 的 cpu 能算加減乘除,也不是只有 ti 的 dsp 才能算 fft... 就算拿 1.5 MHz 8bit CPU/DSP 來比,聲音資料每秒資料量也才 75 Sectors x 2KB = 150 KB (1X),兩者差 10 倍,如果拿 16bits 來算,每次可以處理一個 Word,則差 20 倍。當然,現實中的 C1 運作原理不是這樣,只是說,44.1K 的速度也是十分的慢... 至於 CPU 與特定功能的 IC 確實有其不同之處,而且,如果拿高階語言執行時間來估算,會... 嗯... 會差的相當大,因為 CPU 是一種為了 General Case 做的產品,而類似 CDROM 控制器的東西,是特定最佳化的解。硬體運算能力,夠用就好,不需要的功能,做在上面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雖然他可能跑不動 Super-Pi,但卻可以放出美麗的聲音... ![]()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沒有不對啊,
OC還曾經有人批過SUN Sparc效能不彰... ![]() ![]() ![]() 那就是被I.A荼毒太深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以下這張夜市買的廉價CD
小弟家的古老音響在播放時 一開始音質還不錯 但在最後12分鐘以後 開始會聲音模糊、摻著雜音 越後面越嚴重 但是這張音樂CD拿去後來買的CD隨身聽 卻從頭到尾聲音都很清晰 (包括最後12分鐘一直都很清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076
|
引用:
幫忙補充一下 而且啊,當我們在設計針對一個特定問題求解的演算法,是可以求得其"最糟情況執行時間",所以要對付給定量的資料演算工作時,要製作出"必定"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的硬體是很容易的。 不過啊,某人的鬼扯式辨証法,就跟宋七力的分身術一樣,是無法從科學的角度去辯駁的..... 最新作品聽說是拿「聲音模糊、摻著雜音」當作jitter去跟C1作關聯,我等著看好戲。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小弟剛剛分析了一下某位網友的古老音響
(十年前的廉價音響) 發現該音響真是『天賦異稟』 當某一片CD片的C1值高達1000以上的時候 第三張圖 C1 MAX=2601 AVG=1343.707 他還能正常的聆聽,『播放都無任何問題』 另外,第二張圖 C2 MAX=81 AVG=1.185 該片CD的部分區域已經有C2出現了 他古老而廉價的音響,也仍是『播放都無任何問題』 之前小弟的文章曾提到 C1影響音質可以透過如下途徑 (1)晶片運算的時間(古老音響適用) (2)晶片運算所耗用的電流 (3)轉動系統所耗用的電流 即使該古老音響所採用的晶片夠快 至少還有另外兩項因素會干擾到音質 但該古老廉價音響所搭配的晶片、轉動系統、DAC 竟然可以做到不影響電流或不受電流的變化影響 尤其在C1值維持2000以上的區域還能正常聆聽 果真是『天賦異稟』的古老廉價音響 小弟家的古老音響就沒這麼厲害了 (甚至可以說是很遜) 某片CD片最後12分鐘會被我家古老音響難以下嚥 從C1C2測試圖看是大概C1值維持在60以上時 我家的古老CD音響就會開始聲音模糊、摻著雜音 來繼續推敲一下當科技進步時的影響好了 若後來的音響,晶片運算比我家古老音響快兩倍 則可以讓C1值維持在120以下時可及時算出 若是快四倍的晶片,則可以讓C1值在240以下時及時算出 所以隨著科技越進步,可容忍的C1值也就越大了 那現在的科技和那時究竟差了多少? 姑且用CPU的進展來推估 記得我家購買那台古老音響時 我家的電腦是386DX-20MHz 現在的科技已做到2.0GHz(以上)的CPU了 所以假設那時和現在的晶片運算效率差了100倍 若是我家古老音響所用的晶片 處理C1值小於60不成問題 (不成問題是指絕不會延誤或解不開) 則比它快100倍的晶片 處理C1值小於6000的區域也就不是問題了 所以若是現在的晶片可以順利處理數以千計的C1 不代表很古老的晶片一定可以及時順利解開大量的C1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260
|
![]() 我這麼問好了,假設現在有兩張出自同一塊母板,完全一樣內容的 CD ,唯一的差別在於 disc B 的 pit length 有不規則的增減狀況,不過轉盤並不會因而判定失準,也就是 C1/C2 的判定兩張是一樣的,請問是否在 DAC 輸入端會看到不同的結果?若會看到不同結果,則 C1 就是會影響 jitter 的原因之一;如果結果都相同,與其說 jitter ,而應該說錯誤的比率影響輸出結果。
至於額外提到的 Processing power 部份,在理想的狀況下, C1 decoder 應該要能掌握所有的錯誤狀況,所有的 recoverable error 都應該修正。我們知道 CD 讀取 75 blocks/sec ,那麼偵測與修正最多可能數量的 C1 error 可能需要多少 clock cycle ?以 1 MHz 來說, max C1 error 每秒會需要用到一百萬個 clock cycle ,而超過 processor 能力嗎? ASIC 在特定運算上通常比 generic CPU 吃香,但是否仍有可能因為成本及設計因素,使用較差的 ASIC ,而使可修正的 C1 上限下降?算出 max C1 error/sec ,就可以猜需要的 clock cycle 大概是多少。 此文章於 2002-12-28 07:21 AM 被 Howard C. Lu 編輯.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水-aqua
[B][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raham60 [B]怎麼大家對Jitter與C1/C2爭論很多? 引言恕刪~~~ ^^" graham60大大說的真好 ^^" 我是好懶的去打這麼詳細(上班偷上網 沒被老闆罵就該偷笑了 XD),JITTER本來就只是指出雷射光循軌時PUSH-PULL的偏差量,所以是越小越好 push-pull 跟 jitter 沒關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這一篇 是什麼? 還裝死... ![]()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25
|
真是很難想像原本是討論燒錄器或燒錄片的音質,到後來可以扯到什麼晶片解算能力、程式語言、CPU、古代及現代的音響等等,大家不要離題了
不可否認的,早期CD開始發展時,只在一般音樂上的使用,所需要的讀取速度不需要很快,以致於一些機構及晶片的設計沒有講究那麼多,但隨著PC使用的普及,速度的需求愈來愈高,CD-ROM解算及伺服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單單從雷射頭循軌方式來說,早期可能只有單光束PUSH-PULL循軌,到後來有三光束,提升不少循軌能力 CD本來就是很簡單的光訊號轉成電訊號,當然在光轉成電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失誤,各種可能都有,不單單是碟片或是機器,但數位的東西,只要不是錯誤百出,一般都可以修正回來的,至於音質好壞,有人認為聽到雜音或混音就叫音質不好,有人則認為高低頻延展性不夠就叫不好,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況且CD的聲音也是類比轉數位,數位再轉類比,你說要不失真,那可真的很難,只是現在的科技可以把失真度降低人耳分辨不出來,未來一代的DVD-AUDIO,其音質更是細膩,取樣頻率最高可到192kHz,比起CD的44.1kHz高出很多,不管以前或現在晶片能力,應該都足以處理當時機器的基本需求,所以討論晶片解算能力對音質好壞無直接影響 然而各位大大提到的C1/C2,其實有C1/C2都無所謂,反正機器都解的回來,但如果有Cu(指無法修正的錯誤)的話,那可能會聽到一些音爆或跳針的情況,有C1/C2真的不會影響音質啦,因為都可以修正的回來呀,會影響音質的是在錄音的時候就造成了,至於碟對碟燒錄理論上是0與1的複製,除非母片就有問題,那燒出來的碟片也會有問題,各位大大可以自行比較母片與燒錄片的音質差異,聽的出來有差算你的音響相當厲害,不然就是你的聽力相當厲害 先打到此,有空再說了,有說錯的地方請指正,但不要罵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