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我和某網友討論的一個重點是
C1到底會不會影響jitter
我的論述有二
(1)透過晶片的運算影響
(2)C1高代表該片子的jitter亦高

其中透過晶片的運算影響
是因為想到我家的老音響在播放爛片時會有聲音模糊和雜音的現象
因為餵其它好片時,該音響就播得很清晰
但是爛片拿去防震CD隨身聽播放時
聲音又很清晰,表示該爛片也沒爛到很糟的狀況
(CD隨身聽可以順利修正此訊號)
當初是我沒清楚的問您
『老音響的C1C2運算是否夠快到決不造成jitter?』

除了以上項目外
當我又繼續說明C1和jitter有正相關(但不是100%正相關)
您的說法是『越錯越離譜』、『圓一個謊,撒更多的謊』
表示您不認為我後來增列的論述是正確的
從您的文章來看
雖然您不認為C1運算的延誤和jitter有關連
但您根本就是認為C1和jitter是兩回事、沒有『正相關』

當我在舉證C1和jitter有關聯性時
本來就是要儘量多挖掘一些東西來佐證
之前的東西您認為還不夠充分時
我繼續找,終於被我找到新的東西時
您的討論進度如何是大家有目共睹
您還在堅持所謂的C1和jitter存在正相關是錯誤的
您大概又會辯說您從沒這樣說過
因為您的說法向來是我說有『正相關』是錯誤的

之前不見您提出C1影響jitter的其它途徑的說法
等我挖掘出來後,您又會說從沒否認過
如果C1透過電流影響jitter是您先提出來的
我還會認為您有道理
不過等我先提出來以後,您又說這不算
我看我的確沒和您討論的必要
感謝您的文章充滿著對我的人格的一些指教
也謝謝您帶給眾網友許多知識寶礦
祝 心怡
     
      
舊 2002-12-25, 03:25 PM #2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To All:
小弟沒有發起主題的命,從來沒有一篇可以激起 20 頁以上的討論,5 頁就不敢想了... >_< 不過,有人要開也不錯,小弟一定過去... 灌水?? 不,是討論啦~

To 路人 T:
沒辦法,有名的人走在路上都會被偷拍,所以,被抓進來是一定要的啦~

沒事,路過,大家加油,這篇會不會有機會向前三名挺進??
 
舊 2002-12-25, 03:33 PM #2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VanHal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如果C1透過電流影響jitter是您先提出來的
我還會認為您有道理
不過等我先提出來以後,您又說這不算


哇咧..."你先提出來的"???你這樣說一點都不覺得丟臉及害臊嗎?
我都說過了,這討論串開宗明義第一篇就是提到電流的穩定性: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CE
http://www.zdnet.co.jp/news/0212/18/nj00_cdr4.html
1.要燒出好音質的CD,燒錄機電源部分相當重要,一般來說,外接式電源一定比內接式的干擾要少,所以外接式燒錄機音質會比內接式的好。


請告訴我 player 中有那個零件不須用電?
你要提電流,說了不等於白說嗎?

而我以下的一些問題,你根本就沒有且不敢回答:
C1 的運算所要用到的電流量是多少你算過了嗎?佔整體的比率又是多少?
若 C1 的運算真的會造成電流不穩定,那麼這種不穩定的變異狀況有多大?

你若真的一定要認為這又是你獨到的創見及發明,就去自我陶醉好了。
原來你果真一心是想成為發明家的。

呵呵... 我第一篇回應時太單純了,沒想過討論者的性格問題。
在後續的討論才驚覺這個重大問題,性格是討論的一個重大變因。
舊 2002-12-25, 03:59 PM #2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Halen離線中  
VanHal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您以為C1C2是怎麼會發生的?
就是訊號有誤,所以才會有C1C2
另外電腦花時間在做訊號修正的話
也會影響到訊號送達給DAC的時間
這也是jitter會發生的原因之一
請您不要以為是不相關的事
例如我曾做過實驗
C1低的片子,我的W540E可以用41.6X的速度讀它
C1高的片子,我的W540E就得要降到7.9X的速度讀它
因此C1的高低可以影響讀取的時間快慢


以上"理論"是我最初開始所質疑的。
我除了質疑「晶片算算 C1 會導致延遲以致來不及傳送訊號而造成 jitter」這個很鮮的"理論"之外,
原本也想質疑「41.6X 降到 7.9X」這個例子,
為了保留一點餘地,不全盤否定以保留一下原作者顏面等緣故所以不明說。
但顯然原作者在前文中似乎不知什麼叫害臊,硬要扯到什麼「先發明」或是「後發明」。
決定再來補充說明一下好了。

原作者以上舉出的 W540E 降速例子,不僅極為不適當,且毫無相關性可言。
晶片要處理 C1,再怎麼慢,也不可能讓機子的讀速從 41.6X 降到 7.9X,
機子的降速,不會是因為 C1 較高所以花費較多時間計算,畢竟晶片處理 C1 的時間幾乎可以讓人感覺不出來,
何來因此延誤時間而造成降速之理?況且是從 41.6X 大幅降到 7.9X。

原作者說的 W540E 可能是 TEAC 的機子,此機種平均讀速不可能超過 40X,
因此 41.6X 及 7.9X 應是指外圈的讀速。

讀速會降低,尤其是外圈,不會是 C1 較高所造成的,別太小看晶片的處理速度,
會發生讀束降低,通常是片子本身其他的問題,例如基板等方面的品質問題。
單純是 C1 較高,不會讓讀速降低的。
片子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的話,即使 C1 平均值大於幾千,仍然可以讓機子保持最高速讀取。

所以原作者提出「晶片算算 C1 會導致延遲以致來不及傳送訊號而造成 jitter」這個很鮮的"理論"就算了,
又舉出一個不倫不類的例子想做為佐證,
真是一錯再錯。
負負雖可得正,但錯錯仍然是錯。

喜歡一坳再坳不是什麼好事,
即使辯贏了,這種口惠有什麼用處?
舊 2002-12-25, 04:23 PM #2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Halen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http://www.ee.washington.edu/consel...audio2/95x7.htm

CD players use parity and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an error on the disk. In theory, the combination of parity and interleaving in a CD player can detect and correct a burst error of up to 4000 bad bits -- or a physical defect 2.47 mm long. Interpolation can conceal errors up to 13,700 or physical defects up to 8.5 mm long.
舊 2002-12-25, 04:44 PM #2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VanHal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您還在堅持所謂的C1和jitter存在正相關是錯誤的
您大概又會辯說您從沒這樣說過
因為您的說法向來是我說有『正相關』是錯誤的


喂!高尚一點好嗎?
我雖一再強調再強調,你仍是不斷要故意扭曲,會不會太惡質了一點?

「相關性」一直被我當作是另一件事,
因此我在這討論串中尚未對究竟是正相關或是負相關發表過任何看法。

我質疑的是你將 C1 關連到 jitter 的方法及過程。
換句話說,你建立關連的方式及推論的過程是錯誤的。

「晶片運算 C1 造成遲緩,導致訊號來不及傳送,因而造成 jitter」

以上是你的"理論",也是我一開始所質疑的重點。

至於 C1 和 jitter 的相關性究竟為何,這是另一個問題,
我仍未發表過任何看法,請你不要再用低劣的辯詞胡說一通。

同樣的簡單事情你要讓我重覆描述多少遍你才會聽懂?
整天一直想著發明頭腦燒壞了嗎?
舊 2002-12-25, 04:50 PM #2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Halen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勾再來~ (引用的資料都是之前提供的連結,沒有暗蓋起來)

http://www.sonysemiconductor.co.uk/...ion%20Guide.pdf (Page 5.)

引用:
These products achieve error correction performance for data read from the disc of double error correction in C1 and quadruple error
correction in C2 using the “refined super strategy”. This is the maximum possible performance for the CD format. As the 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y is increased, error correction efficiency becomes a major issue. However, these products provide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adequate to surmount this issue. These circuits provide a C2 quadruple error correction capacity while achieving error correction efficiency equivalent to that of earlier double C1, double C2 error correction systems. At speeds from normal-playback speed to 24&acute; speed, these LSIs can logically correct up to 16 consecutive frames of missing data.
舊 2002-12-25, 04:51 PM #2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勾再來~ (引用的資料都是之前提供的連結,沒有暗蓋起來)
http://www.sonysemiconductor.co.uk/...ion%20Guide.pdf (Page 5.)
引用:
These products achieve error correction performance for data read from the disc of double error correction in C1 and quadruple error
correction in C2 using the “refined super strategy”. This is the maximum possible performance for the CD format. As the 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y is increased, error correction efficiency becomes a major issue. However, these products provide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adequate to surmount this issue. These circuits provide a C2 quadruple error correction capacity while achieving error correction efficiency equivalent to that of earlier double C1, double C2 error correction systems. At speeds from normal-playback speed to 24&acute; speed, these LSIs can logically correct up to 16 consecutive frames of missing data.


謝謝大大提供參考資料 ^_^
說明了C1C2運算效率對讀取的影響
這現象應該也能說明為何C1C2高的地方
Nero CD Speed的測試讀取速度會降下來

之前我的討論忘了很清楚的問大大
『老音響的C1C2運算效率是否決不會影響jitter』
因為那時我腦海中想的是我家古老的CD音響讀爛片的景況
不過大大腦海中想的應該是後來的CD Player
所以我們看法有歧異

承蒙大大現在肯不吝提供這個解答
我想部分的歧異看法已趨於一致
謝謝大大的指教!

小弟還是請大大開討論串啦!
即使只有5頁,這也遠比20頁好
太多頁會讓人看不懂
舊 2002-12-25, 05:27 PM #2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上一篇感謝adelies大大
雖然之前和我持不同的看法
但仍是很慷慨的舉出C1C2運算效能影響讀取速度的資料
(那個原文出處應是page 7,原先指的page 5應是筆誤)

隨著CD-ROM高倍速的發展,晶片的運算效能就必須越好
所以現在的晶片運算速度的確早已遠遠勝過早期的CD音響

以下的文章是錯誤的
請看倌千萬不要相信
正確的文章請看更後面的才對


碰到C1C2值高的地方
CD-ROM會降低讀速的一個原因
就是大量錯誤導致C1C2的運算需要花更多時間
所以錯誤多,就降低讀速
以便讓晶片運算的時間能夠充分

萬一真的錯誤很多,怎麼辦?
顯然還有一個機制就是
若多久時間晶片沒有解開就放棄運算,然後送出錯誤資料
這個時間似乎每一家CD-ROM廠商在設計時訂的並不一樣
來看一下有趣的資料
以下摘自cdrinfo的數據(大家看看就好,別太認真)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eries=0&index=4
是有關嘗試讀取很糟糕的片子(Bad CDR Media)
           平均讀速(X)  錯誤數  錯誤率(%)
LiteOn LTR-40125S     15.2    472459    0.06
TEAC CD-W540E      4.5      0    0
ASUS CRW4012A      0       0    0
PleXWriter PX-W4012A   22.6   86674027    11.46
(上表數據來源摘自http://www.cdrinfo.com/網站)

上表的參賽者都是40X速燒錄機
ASUS三個數據都是零,應該是讀不出來
剩下的三個參賽者中
有趣的是,錯誤數和平均讀速成正相關現象
所以可推論知
各廠的設計工程師把C1C2還沒解開就放棄的時間設定的不一樣
Plextor為了有較佳的讀取速度,放棄時間短
TEAC則是寧願在那邊慢慢磨,以獲得較高的正確率
LiteOn則介於二者之間

再來看看cdrinfo給的有趣的描述
亦摘自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eries=0&index=4
引用:
The best reader for this test comes from TEAC. The drive lowered its reading speed down to 0.5X during the "hard" points and managed to give back zero (0) errors. The TEAC drive is the best solution for reading those old and probably scratched media.

當TEAC W540E碰到很嚴酷的地點(也就是錯誤很多的地方)時
就降低到0.5X的速度去讀它,以達成零錯誤

大家可以想想
TEAC W540E是八個月前才出來的機種
連它的晶片,真的碰到錯誤太多時
還得降到0.5X的速度才能讓晶片有足夠時間執行C1C2運算
更何況那些較古老的機種呢?

此文章於 2002-12-26 01:43 AM 被 mig33 編輯.
舊 2002-12-26, 12:02 AM #2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ㄝ,怎麼小弟的感覺是...

光碟機遇到錯誤無法解,會開始降速,不是因為運算時間,而是要想辦法讀出來。雖然降速是其「果」,但「因」,應該是為了正確的資料,而不是 C1C2 的運算時間。

當然,放音樂的狀況不一樣,因為已經是 1X,所以,真的用盡各種方式都不行,就讓他去,所以,就會有亂七八糟的聲音跑出來。

由小弟上面 SONY 的資料,淺淺的猜測,是他的錯誤更正在硬體上有限制,和解的時間無關~ 不能解的東西給他 100 年還是解不出來。說真的,還是要強調一點,專精於某項東西的硬體和 CPU 是不能和他相比,就像以前 CPU 搞不定 DVD (更早的 VCD 一樣),一張卡就可以解決。

就像前面大家一直說的,Jitter 與 C1C2 的關係,由結果來看,可能 C1C2 高,Jitter 就高,但由結果推原因,絕對要小心!

因為,很多事情不是單一解:一個結果一個原因,而是∼ 一個結果很多可能原因。這時,要讓人信服單解單原因,除了實驗外,還得要有理論根據。科學方式就是這樣,要有理論,還要能被認證,才可以確立。而要推翻假說,只要舉出一個反例出來即可。

個人的看法,光碟機遇到錯誤無法解,會開始降速,不是因為運算的時間長短,而是要想辦法讀出來。

個人以上論點主要的原因:你都還沒解出來,怎知到要解多久?? 同樣的處理方式 (例如,解一個 Block 的 C1),對電腦來說,只有解出來的答案對與不對而已。
舊 2002-12-26, 12:45 AM #2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