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引用:
那是SSD...拿蘋果跟梨子比根本沒意義.... 硬碟本身就慢了,扣掉延遲會更慢,不是硬碟本身慢了延遲就不會有任何影響....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不好意思,那也是小弟測試文,在該文中,小弟沒有任何意見,純比較而已,該篇也沒說
誰好誰不好,青菜豆腐本來就個有所愛....小弟也樂見國產晶片效能能追得上Native, 或是可以超越國外同樣外加擴充晶片的它廠,如果真的都不能評比,這樣user買來好 像都瞎子摸象. 此外,在這個主題中,小弟也只是希望若ASUS的人有看到,也許這代的產品已無法 再改了,可以想想下一代的商品要怎麼設計,而不是說給了User PCI-e 2.0 x1槽, 但結果是不完全的....在小弟的認知就像是給個偷工減料的PCI-e 2.0 x1 (不好意思,話說重些,但也愛之深責之切) 若真的都不能評比的話,那接下來小弟本來想準備作篇2012 SATA 2/SATA3控制 器效能大PK,看來也不能PO出比較文囉,免得即使純數據比較不作評論也會遭到無 妄之災. ![]() ![]() 引用:
此文章於 2012-11-12 09:59 PM 被 巫佚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嘎嘎巫拉拉
文章: 3,164
|
引用:
偷工減料的PCI-e 2.0 x1 .... 如果如您所說的偷工減料...哪一家的主機板非原生PCI-e 不是偷工減料??? 況且 "偷工減料" 這種說詞我認為有點冤望~ 其實ASUS 從X79 拉出那條沒使用的PCI-e x1 我認為 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有拉出來 總比沒拉出來 藏在裡面擺爛來的好~ 基本上 非原生 PCI-e 不管什麼"主機板廠牌" 先天因素 就是會導致效能比原生低落... 說真的 ....要問斬 第一個 Intel~ 而非ASUS. 如果不把延遲那些算進去 單算理論值. X79 本身跟 CPU連接的是 DMI 20Gb/s, 1個 PCI-e x1 需要 4Gb/s(500MB) , R4E - X79 本身PCI-e 連接 8個裝置都走 PCI-e x1 ....那DMI 20Gb 真的夠用嗎? 基本上你的測試 我只看見 原生 跟 非原生 PCI-e 差異... 因為就算換做其他廠牌X79主機板...非原生 跟 原生 PCI-e 也會跟您所測試的一樣... 我看不出 這跟 R4E 有什麼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CPU : Intel Core i7 3930K + Venomous X 散熱膏 : AC MX4 主機板 : ASUS RAMPAGE IV Extreme 記憶體 : Kingston 16G DDR3-1600 kit 硬碟 : Crucial M4 128G (Raid 0)/Seagate 7200.12 1Tb SATA2 32M (Raid 0)/ Seagate 250GB SATA2 16M*2 (Raid 0) *2 / Seagate 1TB SATA2 32M * 3 Raid卡 : HighPoint 2310 燒錄機 : Plextor PX-880SA 顯示卡 : AMD Radeon R9 290X 音效卡 : Asus Xonar Essence STX SPDIF : DDTS-100+Klipsch ProMedia 5.1 Ultra RCA : M-Audio BX5a Deluxe 網路卡 : Intel 9400PT 電源供應器 : 新巨 HU2-5660V+G1-500W 滑鼠 : 羅技 MX Revolution 螢幕 : Sony KDL-32EX710 機殼 : 聯力 V2000 此文章於 2012-11-12 10:23 PM 被 HSM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嗯~~對不起失言了...小弟以後閉嘴好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好人國
文章: 1,847
|
要比較原生非原生的差異就把標題下好.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引用:
也代表巫佚的測試發現了不知道 root cause 的問題. 難道 H61 的設計比 X79 還要優秀?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引用:
PCH原生的PCIE不應受限於160MB/s一點都沒錯,但巫佚測試的設備是”極速才180MB/s上下硬碟”,並不是動嘎三五百MB/s的SSD.今天拿的設備不同,當然就無法比較.更何況還是架構完全不同的東西.要確定H61的I/O throughput是否真的如你猜測的比X79還強的話,數字會說話,拿同樣的SSD跟卡兩者都是接在PCH原生PCIEx1一測就知道了. 這顆第三方控制晶片上行只有GEN2 x1,不論是接在CPU原生的GEN3 x16或x8,甚至PCH原生的GEN2x1頻寬都一樣大.但晶片組之間的遞延延遲造成的效能降低仍然存在,當然效能也會直接受到影響.以巫師測得的20MB/s上下的差距,老實說,這已經是非常讚的效能了. 為什麼Intel PCH原生的SATA埠效能隨便就扒死第三方控制晶片,主要是因為Intel原生SATA不走PCIe介面(比第三方減少了延遲),且頻寬也沒有被限制在最大GEN2x1,兩者加成才會輕鬆幹掉第三方. 反正巫佚上次測USB3時手中也有多顆SSD,不如請他自己拿顆高速SSD插上去測測看就知道了,讓數字說話,何必打嘴砲? 巫佚手中的卡是這張: http://www.mren.com.tw/?path=%2Fpro...%3D030957419000 規格自己看吧. 是他還沒搞懂root cause,不是產品有bug沒找到root cause...請不要搞錯了. 此文章於 2012-11-13 12:39 AM 被 OZHHC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各位神人提供的意見都很棒,讓非本科系出身的小弟受教了.
姑且不論那種架構好,僅僅拿最弱的HD單碟測試最外圈就上不去,這點真的讓 小弟不解.所以後來TA05小弟在測Raid0 時,也不再裝在PCI-e 2.0 x1槽上, 也許小弟的標題下的不好,但也的確是反映了我當時的結論,小弟發文從來都沒 想打嘴砲之類的,各位大大太抬愛了. ![]() OZHHC大的意見很棒,等到Raid0 相關周邊測完了後,會把SSD Raid0或單碟,拿 TA05分別接在PCI-e 2.0/3.0 x8 及PCI-e 2.0 x1再簡測看看,也許數據會說話 只是時間要晚點才會有答案,目前還僅量維持SSDs的使用狀況大致均衡才能減少 Raid0的相關變異數. 若有其它大大也有心的話,且有相近的周邊也不妨幫忙測測看,看看是通則還是單 一個案?? 此文章於 2012-11-13 08:31 AM 被 巫佚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我想大家都誤會了吧,巫佚兄不過是發現個"異常"現象,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討論而已,這不就是討論區的功用?
如果每個人都無所不知,那我們還要討論區要幹什麼 ![]()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引用:
其實也不用捨近求遠,R4E上面就有種了一顆ASM1061,這顆也是接在PCH原生GEN 2 PCIEx1上的。 之前媒體測試結果如下(請看最後兩張圖,前者為Intel PCH原生,後者則是ASM1061。測試設備為ADATA的N002 SSD): http://www.guru3d.com/articles_page..._review,21.html 參考看看囉。 此文章於 2012-11-13 09:49 AM 被 OZHHC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