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取代效應的問題其實不僅限於使用網路通訊科技的人,例如實體店鋪需求越少也代表不需要聘用店員,
店面裡要用到的裝潢、打卡鐘、傳真機還有許多開店必須購置的設備需求都沒有了。 像印刷實體書的印刷廠被取代,失業的員工其牽涉的產業鍊更廣,也就是說有些政策是『興』了一部份人的利,同時也『去』了一些人的謀生來源。 我思索的層面並不在單一的網路電子科技而已,而是世界在改變而你我有沒有看到航路中的礁石, 一定要思索清楚,看清楚礁石及早應變轉彎。而且還要思考風向,那裡會起風就要趁勢而去,不要走到沒風沒浪地方,到時候缺水缺糧在大海中絕望而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89
|
引用:
問題是"資訊需求"取得的來源合不合法, 或"資訊需求"取得後,其資訊的正確性.專業性(網路謠傳?) 現在的出版界確實萎縮(市場縮小中) 更別說那些電影音樂了 創作家整個沒前途了~~~~ 此文章於 2010-11-02 08:00 PM 被 KNT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9
|
引用:
你是在說 資訊來源要合法,資訊才有正確與專業性? 引用:
因此我同意的確出版業目前在調適 但會消失嗎?依照人類永遠的到辦法賺錢的行為模式看來,我看最多就是換一個方式搞出版而已,差別只是在於誰賺到錢誰把錢丟水裡的差別而已 此文章於 2010-11-02 08:03 PM 被 MichaelLee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大家以前都聽過『千人糕』的故事,是指一個蛋糕要能製作完成需要種植小麥(麵粉)的農人、養牛(奶油的來源)的人,還有更多人的生產活動才能讓蛋糕完成。
所以電腦、網路、通訊其實改變了許多人賴以維生的技能和生存邏輯,我認為全世界開發中以及已開發國家都會嚐到這些好處與苦果。 年輕人能夠學習新觀念應變能力快還不用太擔心,中高年勞工恐怕需要改變心態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政府要觀察哪一個蛋糕正在消失,因為某一種產品沒有了,也代表製造生產這個產品的勞工要失業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89
|
引用:
不一定 來源合法才能確保創作者的權益 合法來源往往經過專業出版商的過濾,較不易出錯(當然,三流出版商例外)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7
|
這是個相當好的議題當年好像也有作業是出這方面的...電子書包
以下是個人淺見觀察到的 首先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可以參考教科書國立編譯館版本之後五花八門教科書出版社這些廠商肯放下拿到的利基嗎 當年買一套金庸全套九千多元現在網路上點點可能就可以看到整套了 出版社要怎麼過活?出版社利潤到底該拿多少? (九把刀說他的收入只有一般人的薪水~所以版稅可能拿到的非常少 除非國際化那種大量銷售且有名高額版稅的書 哈利波特?) 如何讓書本的收益更多回饋到作者身上? 再來是目前看到的教科書相關電子化 每章的補充教材或者大量習題練習採用數位內容 每章的教學投影片採用數位內容(大學教科書常見) 每章的相關內容讓員工上網亂抓抓找找合併進去看做成動畫還是補充資料(親身體會...) 其他的可能就是熱心的愛好書本者整篇OCR放上去的 這算 免費版 快樂版?? 我自己就有想把家中書本全部掃描的計畫 因為十幾年來 漫畫是最先看到問題的 紙張受潮黏在一起 封面整個捲曲退色 整套的神劍和遊戲王就這樣掰掰了 難保其他書本步入一樣的後塵 有些書本作者會直接把排版送出的檔案放在光碟內給使用者當電子書但是相當少而且作者也會怕 中華HAMI IPHONE書城 隨便拿一本PCHOME好了 那根本叫做節錄吧...大量的東西是消失的 所以電子檔案的內容豐富性和授權也是個問題 格式 亞馬遜電子書推出了多久 目前仍然有人是用TXT電子書 或者好讀的電子書格式 這些都不是以大量圖形為主的格式 然而很多幼兒教學書本中是有大量圖形的 你可以說把JPG那些大量丟進去就好了 但是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 格式的統一制定如何推廣且不易成為大量授權金的來源(參考CD) 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家公司可以簡單完成的 其中的利潤鬥爭又是一大堆了... 目前看到來說PDF是個相當好的通用電子書格式 但是不能說他是完美的 從檔案大小 讀取流暢性 書本授權方式 技術授權方式 仍然都是問題 不論單純文字檔案 漫畫 文字+圖形 都可以這樣處理 相同的也很好複製... 總有一天書本都會變成電子檔案 但是這個總有一天是多久之後 我的看法也只是其中一小塊 正如樓主所見 看到的是取代效應 然而正如現在台灣人人成為大學生 大陸勞工過來的取代效應又有多少 人總是要過活的 活不下去的自然會上去見上帝 你要存活就是剝奪別人生活的權利 資源是一定數量的 看誰搶得比較多而已 後面有點偏離主題 但是相信大家會有更好的看法 ---------------------------------------------------- 補充一下目前電子書閱讀的機器 廠商推出這些機器的目的大多是為了保障自己的電子書免得被破解 並且限制使用者選擇機器而已 假如格式公開出來之後應該是沒有綁住硬體平台的問題 例如好讀的檔案在電腦和行動裝置上都有各個不同版本的軟體可以閱讀 所以裝置應該不是重點 比如我可以在家裡用PC看出門用手機 小電腦等方式看 此文章於 2010-11-02 08:10 PM 被 d9423196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9
|
引用:
well 我只認為,保障權益,只是保證了利益,並沒有保證了知識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89
|
引用:
創造是進步的原動力,版稅是誘因,創作人的利益當然需要被保護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9
|
引用:
我不認為人是因為版稅而創作耶 至少,不全然是 而且我沒有說創作者利益不用被保護喔,這點你要注意一下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現在應該是出版社沒落中, 但個人出版門檻變低(不必經由出版社認定).
也許經由方便的電子書購買平台,作者又可以得到適當回饋了,如當時ipod之於mp3. 至於公共討論, 我怎麼覺得以報紙雜誌為主的時代反而沒啥公共討論可言, 基本上都被幾大家社論定調了吧. 現在很多NGO發聲,資訊管道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