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003
|
其實我好像還是有一點不懂
要用LPCM一定要HDMI的喇叭嗎? 聽說 DTS-HD-MA 和 Dolby TureHD 有7.1的音效,LPCM好像沒有 如果螢幕是HDMI介面的,但是喇叭是另外接擴大機用一般類比傳輸線的可以支援LPCM嗎?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291
|
引用:
我原本也是如此以為... 不過事實上有LPCM 7.1 葉問, 赤壁據說也有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米國
文章: 3,826
|
引用:
LPCM 一直都有7.1吧! 只是看片商放不放而已! 此外也要考量片子放不放得進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689
|
請教各位先進:
我抽出一個pcm檔,KMPlayer與Media Player Classic均無法撥放, 請問該如何解決?感謝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8
文章: 354
|
把影片的音效和一般音樂格式作一個對照,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PCM----相當於WAV DTS-HDMA或TrueHD----相當於FLAC和APE DTS----相當於320K的MP3 DD51----相當於128K的MP3 DD51想勝過DTS-HDMA,就和128K的MP3想勝過FLAC一樣,難上加難。 無論幾聲道,所有音效均來自PCM,換句話說,沒有7.1的PCM就沒有7.1的DTS-HDMA。 從訊源到擴大機都具備HDMI,就能以一條HDMI線搞定多聲道PCM,如果擴大機不具備HDMI,那麼就只能以多條類比線來傳輸,別無他法。 數位音效,無論多聲道或是二聲道,從開始播放到喇叭發出聲音,總共5個步驟: 數位音源---->DAC----.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喇叭 1.數位音源包括CD唱盤、DVD機、BD機、HTPC、高清播放器。。等 2.DAC(數位類比轉換),有二聲道和多聲道之別,二聲道為音樂用,多聲道為影片用。 3.前級擴大機(Pre Amp):專司處理DAC送來的類比音效 4.後級擴大機(Power Amp):前級把處理好的類比音效交給後級放大 5.後級把放大的音頻訊號送喇叭播出 一般情況下,1與2經常合而為一(CDP、DVDP、BDP等),環繞擴大機則是2+3+4,二聲道綜合擴大機則大多是3+4,5項全部分離者以二聲道音樂系統居多,多聲道的AV劇院系統則較少如此。 由於DA轉換(一般簡稱為解碼)是在第2項(DAC)中進行,那麼誰有DAC誰就可以解碼,以影片為例,影片的解碼可以在BD或DVD播放機中進行,然後以HDMI或多條類比線輸入擴大機,也可以封包傳送給環繞擴大機解碼,問題則是誰的碼解得比較好,一般來說,都是環繞擴大機的解碼能力較強,當然也有例外。 音樂的DA轉換卻倒過來,獨立的DAC或CD唱盤內的DAC往往好過擴大機內的DAC,尤其是以環繞擴大機來聽音樂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其內建的DAC一定不如CD唱盤,為何如此呢?前一段不是說環繞擴大機的解碼能力較強嗎? 原因在於二聲道DAC與多聲道DAC的本質不同,二聲道的DAC是以聽音樂為唯一的使命,多聲道DAC則以處理影片音效為主,所以就算用頂級的環繞擴大機聽音樂,如果來源是CD唱盤,通常以CD唱盤類比輸出到環擴,聲音會好過數位數入環擴解碼。 那麼DVD機或BD機怎麼辦?裡面的DAC都是多聲道DAC,聽音樂不好嗎?我只能說,在大多數的情形下,DVDP和BDP聽音樂都不行,當然也有少數例外。 拉拉雜雜說了一堆,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此文章於 2010-03-26 04:02 PM 被 bogeman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003
|
引用:
說的真好,這樣一比較就很明顯知道差異了,該有的重點都有 終於明白了,感謝bogeman大哥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353
|
引用:
請問AAC該放在哪個位置? 我發現AAC家族不但大又混亂,竟然還會碰到日規amp解不出聲音的aac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463
|
引用:
比mp3好,flac差吧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B7%A8%E7%A2%BC 為一種高壓縮比的音頻壓縮演算法,AAC壓縮比通常為18:1,也有資料說為20:1,遠勝mp3;在音質方面,由於採用多聲道,和使用低複雜性的描述方式,使其比幾乎所有的傳統編碼方式在同規格的情況下更勝一籌。不過直到2006年,使用這一格式儲存音樂的並不多,可以播放該格式的mp3播放器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所知僅有蘋果iPod、Sony Walkman(NWZ-A、NWZ-S、NWZ-E、NWZ-X系列)、任天堂NDSi和魅族M8(微軟最新推出的Windows 7附帶的Windows media player12也支援aac)。此外計算機上很多音樂播放軟體都支援AAC(前提是安裝過AAC解碼器),如蘋果iTunes。但在移動電話領域,AAC的支援度已很普遍,Nokia、Sony Ericsson、Motorola等品牌均在其中進階產品中支援AAC(一開始主要是LC-AAC,隨著移動電話效能的發展,HE-AAC的支援也已廣泛)。 特點 AAC可以支援多達48個音軌,15個低頻(LFE)音軌,5.1多聲道支援,更高的採樣率(最高可達96kHz,音頻CD為44.1kHz)和更高的採樣精度(支援8bit、16bit、24bit、32bit,音頻CD為16bit)以及有多種語言的相容能力,更高的解碼效率,一般來說,AAC可以在對比MP3檔案縮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質。 AAC與MP3規格對比 位元率:AAC - 最高512kbps(雙聲道時)/MP3 - 32~320kbps 採樣率:AAC - 最高96kHz / MP3 - 最高48kHz 聲道數:AAC - (5.1)六聲道 / MP3 - 兩聲道 採樣精度:AAC - 最高32bit / MP3 - 最高16bit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15
|
引用:
因為PCM檔案大佔空間 相同音質的內容 PCM比DD佔空間 限定在相同容量的情況下 HD採樣可以錄的比PCM還高 同一片子裡有很多音軌 是因為廣大EndUser家裡的器材新舊不一 多種選擇總是比較好 你說對吧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648
|
我覺得雖然都是無損格式,但不難選,同一片藍光如果有上述格式,我直接挑24bit的音軌,目前許多收錄多聲道LPCM的,都是放16bit格式,但是像DTS-HD MA幾乎都壓成24bit,24bit聽感上還是明顯勝過16bit。
另外,環繞解碼擴大機雖說都是把TrueHD/DTS-HD MA解碼還原成多聲道LPCM,但是即便是再怎麼號稱聲音中性,各家對調音上都還是自己有加料,否則也不會造成各家聽起來聲底不同,這時候就挑自己喜歡的味道吧。針對同一個聲音檔,若壓成TrueHD/DTS-HD MA兩種,即使同一台擴大機同時播TrueHD/DTS-HD MA,聽感上大多還是有所不同的,調音加料使然。 此文章於 2014-03-27 01:30 AM 被 ThomasRhin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