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Taichung
文章: 66
|
引用:
是啊 不過考慮未來多線程軟體漸漸變多 可以考慮用剩下一半的面積(去除L3)把原來4核改成8核 或是加大L2增加單線程效能 ATHLON II 2XX 有些單線程軟體,同頻下跑得比 PH II 2,3,4 核還快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
引用:
沒錯,把大面積的L3直接做成其他核心應該對多線程運算也很有優勢(尤其BOINC之類,提升幅度會非常可觀) 至於多線程下各核心間對記憶體頻寬的需求還要多加考慮.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引用:
無L3的設計有一個風險要考慮: 那差了這個L3 在L2全部為各核心獨享的設計下 就是要不要常從主記憶體搬資料的差異了 如果資料同質性很高 使用頻率也高(比如說Web伺服器) 那這個差距可能就是天與地的距離了 不過桌面環境嗎...在下覺得有無L3差異不高是真的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
引用:
的確,所以多核心在可見的未來應該還是要靠L3來提升多工效能. 也許未來仍舊照現在Athlon II與Phenom II的分別,低階多核無L3,高階多核有L3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94
|
提到單核心的效能,bulldozer整數管線從K10的3管提升至4管,由此可見amd應該還是會繼續加強單線程性能,個人估計單線程整數效能應該比K10多個20~30%左右。
此文章於 2009-12-14 01:11 AM 被 playgamefun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405
|
引用:
小弟覺得這部分問題可能對AMD來講不是難題 畢竟人家K8時L2就已經不是Shared了 多半已經有些心得了吧 一點淺見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引用:
引用:
兩個一起回好了... 其實在下個人認為倒不能說是K10架構對L3/L2的依賴不深 以前在下的確是認為基於架構 K7以後的CPU對Cache大小不敏感 但是最近幾年在看過測試之後 越來越覺得應該說是AMD的Cache設計不良 效率實在不理想 所以有沒有對效能影響不如Intel深遠比較對 但是也不能說少了L3對效能無影響 或是AMD對這個問題處理已經有經驗 不然當初Barcelona B2 Stepping的TLB Bug就應該不會對效能有影響 甚至可能對效能衝擊太小而不會被發現 --------------------------------------------------------------- 不過說真的 L3會設計到有時會比從主記憶體拉資料上來還慢也很神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