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iise
Advance Member
 
Niis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0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雪碧
提升傳輸速度~不如提升轉速來的實用多了....
就好像明明高速公路以經很寬了~卻還要一直拓寬~但是上面的車子~永遠都是跑2000cc.....


老實說這樣的論調不是很同意
畢竟轉速提高,聲音也會提高,溫度也會提高
系統管理不免也要對這方面多用點心

主要看的應該是你的硬碟用途
大檔案傳輸上硬碟轉速才有價值
如過要讓搜尋時間減短不如加大磁碟密度來的有效
因此,如果能夠加大傳輸速度,而且串接中的裝置可以同時運作,
如此一來也應該會有scsi的特性

只是我目前還不確定serial ata可不可以允許同一排線上裝置同時運作

有錯誤歡迎一起討論
     
      
舊 2002-03-28, 01:50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iise離線中  
resistance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海外,史考特基地,好冷呀.
文章: 33
Niise:

很遺憾,serial ata是一個接頭(ATA PORT)接一台裝置.線也是單接頭.
不像現在的ATA PORT,能一條線對二台裝置.
所以你可找找現在serial ata運行中的照片.
如是直接從新的serial ata主機板接出,你會看到它是4個PORT在上面.
這樣才能像一般的"舊"板子能接4台. 在一年多以前,那時我所得知的serial ata硬碟基本BUFFER需求是16MB.那麼大的緩衝區是因為"serial"的"特性".(RDRAM是一例.)
意思是....資料突然被改變時,速度會比現用ATA方式慢(才加大RAM容量).但連續傳輸資料又沒改變時會不一樣,會比現在ATA快很多.
多出來的BUFFER(16-2=14MB)在今日RAM貴的處境下,serial ATA將會很貴,
因RAM是用特製的,又需用的多.(不會也是用RDRAM吧?!)
我不喜歡serial ATA, 因為INTEL剛推出它時(1998OR1999宣佈?),像極了是因RDRAM所以讓全部東西都轉向serial的方式.INTEL一直是市場規格的領導者,但RDRAM現在不行了,serial ATA?前景未明,(提昇效能方法很多,前面的諸位已說過.我不再多說了.)要它放棄自己的技術重新出發,(另一種ATA或ATA133.)時間差和投下去的錢+協力廠商的一份要是付諸東流,不是它在商譽上能負擔的.
所以就讓我們拭目以待,INTEL在1998OR1999計劃的未來電腦架構RDRAM+serial ATA + P4 (全serial 模式),在今日RDRAM已去一腳的情況下,未來INTEL正式讓serial ATA在市場賣時,serial ATA能否真有以前說得那麼"美好"?
^^
 
__________________
哪裡可以相親??
舊 2002-03-28, 03:11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sistance離線中  
Niise
Advance Member
 
Niis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0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resistance
Niise:

很遺憾,serial ata是一個接頭(ATA PORT)接一台裝置.線也是單接頭.
不像現在的ATA PORT,能一條線對二台裝置.
所以你可找找現在serial ata運行中的照片.
如是直接從新的serial ata主機板接出,你會看到它是4個PORT在上面.
這樣才能像一般的"舊"板子能接4台. 在一年多以前,那時我所得知的serial ata硬碟基本BUFFER需求是16MB.那麼大的緩衝區是因為"serial"的"特性".(RDRAM是一例.)
意思是....資料突然被改變時,速度會比現用ATA方式慢(才加大RAM容量).但連續傳輸資料又沒改變時會不一樣,會比現在ATA快很多.
[以下述刪]
^^


喔..感謝你的資料提供
這樣看來serial ata的特性相當吃力不討好阿
後來去查了一下資料
她依然是一個時間點內只允許一項資料傳輸
但是由於一條排線只有一個裝置,接口數目大減(4針)
但是好像除了線可以延長外沒有其他優勢了^^
天阿...這是啥爛規格?
看來scsi介面還會活的很好
有一篇文章則提到用IEEE1394是個不錯的方案
大家認為呢?
舊 2002-03-28, 05:43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iise離線中  
Niise
Advance Member
 
Niis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03
http://www.2cm.com.tw/docs/serial/11/c01006.htm
http://hard.zol.com.cn/2001/1229/34091.shtml
這兩個網站不妨去看看
有提到serial美好的願景
但是他們好像也沒提到 resistance 說的價格問題
看來他們真是避重就輕阿
舊 2002-03-28, 05:57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iise離線中  
resistance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海外,史考特基地,好冷呀.
文章: 33
Niise:

商人嘛,報喜不報憂. ^^
但對INTEL而言,全serial方式用在它的電腦架構下它最得利,
一方面晶片設計南北橋都在同一方式下傳輸,可減少像serial<--->平行
BUS信號轉換時的設計難度及出錯率,同時也讓競爭對手會有需先搞懂規則才能重新設計及上市的時間差.而拖住對手先搶市場.
(VIA & AMD 的PC架構不是全serial方式,加上不是"原創",所以當HDD轉向全serial ATA時,他們可能就有一陣"陣痛期"需跟上.)
另一方面,RDRAM+serial ATA + P4 全serial組合對提昇效能很簡單,"加外頻"!
RDRAM (PC800--->PC10XX....我又忘了.T__T), P4 (100*4=400-->133*4=533)serial ATA??它的"公開文件"沒寫到時脈運作方面,但我想會和它們的提昇方式差不多.應不會是現在HDD以不同速度(ATA33,66,100,133)運行在同一33MHZ方式就對了.

以上只是我的小小看法,要是有錯誤,
請諸位指正,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哪裡可以相親??
舊 2002-03-28, 06:45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sistance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平行傳輸的介面目前已經走到非常困難的的地步,所以最近 USB 2.0、IEEE 1394 等才會越來越流行。

平行傳輸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如何在高速傳輸時不產生雜訊干擾,所以 ATA 66 以後的線訊號間有包地線,但缺點就是排線很寬,整理非常困難,並且傳輸距離不能太遠。而串列傳輸雖然一次傳的少,但可以把訊號間做很好的隔離,使的速度可以飆升。

另外,不管用 Serial ATA、SCSI、ATA 等,對於記憶體型態與大小應該都是沒啥限制 (Resistance 大能否告訴我您的資料從哪來,小弟資訊來源有限沒看過類似的資料,謝謝!),也不會因為是串列傳輸所以 RAM 也一定要用 Rambus,而 Buffer 的大小是否一定要 16MB,小弟也不清楚,應該是不用。

因為 HD 在儲存時本來就不是以常見的十六進位碼儲存 (會編碼以避免錯誤),所以資料由 HD 讀出,一定會做轉換的工作 (控制晶片內處理),硬碟中 Buffer (Cache) 的資料要怎樣用,格式怎樣,應該還是 4/8/16... bit 這類的格式,當然要以 Serial 儲存也可以,看晶片設計的規格。同樣的,資料在傳出硬碟時會做處理,以符合 Serial ATA 規格。而當南橋收到訊號,再轉回常用的格式。之後,把資料經由北橋傳到記憶體時,用的又是另一種規格,不論用 PCI、HyperTransport、SiS 的 MuXXX、VIA 的 V-Link,他的資料格式又不一樣!而北橋到記憶體,也有 SDR (DDR)、Rambus 等的規格,所以大家可以發現格式一直在變化。

總之,就是所有的規格都是限定訊號收送兩方的傳輸方式,和系統中其他原件沒有關係,也就是說,不管你用的是 DDR 還是 Rambus、P4/Cerelon 還是 Athlon XP,MP/Duron 或 C3,都是可以使用 Serial ATA,而 Serial ATA 只是個「儲存介面傳輸方式」而已。不相信?那去看看 IEEE1394 的介面,也很少 (或幾乎沒有) 用 Rambus。所以用 Serial ATA 與系統其他周邊無關,Intel、AMD、ALi、SiS、VIA 的次世代南橋 (或有南橋等效功能的整合晶片) 都支援了 Serial ATA,當然剛推出時可能會有點相容性的問題,這就和 SDR -> DDR/Rambus 一樣,都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的走向,電腦內部儲存介面走向 Serial ATA 或 Fiber (光纖也是用序列傳輸),電腦外部走 IEEE 1394/USB 2.0/Network。其實大家可以發現,以上沒有一個是用平行傳輸的規格...

ATA 33->66->100->(133),已走道盡頭,未來世界的傳輸方式,目前的技術都指向 Serial 傳輸,最簡單的道理就是「犧牲傳輸位元數量而換取極速與穩定」以及「連結線的效能與成本考量」。

參考資料:
1.Serial ATA
2.Maxtor.com : Introducing Serial ATA White Paper
3.APT Reference Section

此文章於 2002-03-28 07:48 PM 被 adelies 編輯.
舊 2002-03-28, 07:43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SC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TAIWAN
文章: 2,305
我覺得IEEE1394已經有比現行IDE還要更多的優點,
且跟serielATA比較起來,可以多台串接、各台獨立頻寬,但仍是沒有取代IDE的實力。
也許是1394本身設計就是在於方便外接設備而不是為了取代IDE吧。

等到1394b晶片組推出後,至少100MBytes/sec的速度,
我仍然期待能夠有取代IDE,使得我的硬碟、光碟設備全部改用1394的一天。
舊 2002-03-28, 07:44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CE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CE
我覺得IEEE1394已經有比現行IDE還要更多的優點,
且跟serielATA比較起來,可以多台串接、各台獨立頻寬,但仍是沒有取代IDE的實力。
也許是1394本身設計就是在於方便外接設備而不是為了取代IDE吧。

等到1394b晶片組推出後,至少100MBytes/sec的速度,
我仍然期待能夠有取代IDE,使得我的硬碟、光碟設備全部改用1394的一天。


外接有可能,但要和 USB 2.0 競爭,
內接機率極低,因為 Serial ATA 已被各大廠宣誓支援,高速有光纖介面...
舊 2002-03-28, 08:16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resistance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海外,史考特基地,好冷呀.
文章: 33
adelies:

你說得很對,的確不能以一概全.
而來源是大約一年多前TOM'S HARDWARE 英文板上的Business Guide或Columns專欄.....
我知我該找到它的ADDRESS給你以示負責 ,但我用的是56K加上才車禍受傷.
我打字,用電腦都不能久.我向你致歉.

那是TOM第一篇談到有關Serial ATA的事,16MB 是因為那時文章中說未來會以16,32,64MB方式加上去,而那時展示機是用16MB的BUFFER,才會印象特別深刻.
那時就有SEAGATE展示它的Serial ATA HDD,但線不是現在看到的
紅色線,而是像可饒型PCB的顏色(像一般底片顏色).

adelies: 我不是電子科系,我是電機,PC工程我只學過兩科有關的運作方面的課.
很高興你喚回我一些控制和傳輸定址BUS的記憶.
你POST的http://www.serialata.org 以前只有三個LINK+兩份FDP檔能下載,沒想到現在多了不少,謝謝你.
因為在我發言前,也有顧慮過記錯的事,但那WEB ADDRESS我以忘了,加上只想打打完....-__-"

謝謝你,adelies.
__________________
哪裡可以相親??
舊 2002-03-28, 08:32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sistance離線中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收到了,謝謝您囉∼最近 ADSL 越來越便宜,申請一支吧。Tom's 的文章偶在去找找...

附幾張圖:


接線圖:(From Maxtor)


示意圖:(From Maxtor)


Serial ATA Roadmap:(From Maxtor)


感覺還不錯,不過比 Fibre 的 400 MBps 還是遜色一點,誰叫人家是光纖...
AnandTech 有一篇最近 IDF 的介紹,有實際接法與理論示意圖:

實際接法:


示意圖:
舊 2002-03-28, 08:42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