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kiddgogo
用水量跟垃圾有啥關聯??
為什麼用多水,垃圾處理費就要繳交更多??
這個月水費五百零幾,但是光污水處理費,跟水源保育費,加一加就要三百.....

問題重點在經濟, 不管編出的是啥荒謬可笑理由, 只要能榨出錢來的都是好理由. 至於究竟是環寶還是環飽, 只要銀子賺足了也就沒什麼重要.
     
      
舊 2007-10-13, 12:22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mayuka
Master Member
 
mayuk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貓窩
文章: 1,973
引用:
作者O型的懶貓
有時候還會把不認同的人冠上支X豬或支X畜X... 蠻無聊的

我說的那位基本上極少在政區出沒(當然也不會如你所說的那樣,會給人扣上××豬,當然也就不會是政區某傢伙),但基本上他所貼有爭議的東東(100%觸邊文)最後一定會政治化
不想要討論就說不想討論不就得了,總是要別人點到他痛處就會冒出頭來罵人
然後又說沒有時間上來討論(那怎麼會有時間冒出來罵人呢!?呵呵!),貼文又沒附心得(這帖也是沒心得,但起碼人家有參與討論),純粹為傳貼而轉貼嗎!?怪人一個
 
__________________
暈死的肉喵D +_+
舊 2007-10-13, 01:00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yuka離線中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民眾積極配合「垃圾強制分類」政策,但配合政策積極分類的民眾,反而需承受「分類與沖洗的麻煩」與「付出較高的垃圾處理費」的雙重懲罰。因為用水越多,垃圾處理費越貴,但實際上其所產生的垃圾量卻是相對減少的。

這問題我也想過,實在是不合理.

不過,後來想想,沖洗除了有環保回收&垃圾減量的好處,還可避免[垃圾&回收資源]發臭和長螞蟻,所以沒辦法,還是要被坑.
舊 2007-10-13, 01:07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冷ㄉ很
Master Member
 
冷ㄉ很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趴趴跑
文章: 1,664
引用:
作者gmary50
你可以不用進來
也可以蓋住眼睛。

至少我有把我的想法PO出來
樓主你呢

沒有雅量接受別人的想法就別在這邊PO"新文"
__________________
我說那麼多是為什麼呢
無非是讓自己留點回憶
並且證明自己還存在著
最後就讓自己被人記得
松高人的回憶討論串

此文章於 2007-10-13 05:03 PM 被 冷ㄉ很 編輯.
舊 2007-10-13, 05:00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冷ㄉ很離線中  
gmary50
*停權中*
 
gmary5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56
漲價不合理! 環團籲抗繳垃圾費

更新日期:2007/10/13 04:09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環保署明年起,將逐年降低對地方政府的補助,以要求各縣市逐年向民眾增加隨水費所徵收的垃圾清除處理費。現今是每度水徵收三點七元垃圾費,逐年調整至民國一百年將為十元;環保團體痛批太過荒謬,垃圾費隨水費徵收不公平又不環保,呼籲民眾集體抗繳。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何舜琴表示,依照九十年度修訂的廢棄物清理法,各縣市早就應依照垃圾處理成本向民眾徵收垃圾費,至今卻不願調整費率,收費僅反映成本的三成。未來對配合調漲費率的縣市,環保署只會「逐年降低補助」;拒絕調漲的縣市,將一毛錢都拿不到,以迫使地方政府著手健全垃圾清除、處理財務制度。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隨水費徵收對民眾既不環保又不公平,各縣市環保局不願意實施較公平與環保的隨袋(隨量)徵收,不是技術性問題,而是怕垃圾費收入會短少,造成財政缺口,所以才會一直不敢推動。

對此,何舜琴無奈表示,除台北市隨袋徵收成功外,大多數縣市都認為清運成本過高,若財務出現缺口,要求環保署支付,但環保署經費不足,只好任由各縣市隨水費徵收。

不過劉銘龍估計,未來台北市每戶每月隨袋徵收的垃圾費只要四十五元,卻會出現台中縣市隨水費徵收,每戶每月要高達四百元以上的怪現象。

他認為,環保署對於隨水費徵收的縣市,才應該逐年減少補助,而對於願意推動隨袋徵收的縣市,給予補助加倍才對,環保署有義務讓環保政策導向公平與環保。

綠色消費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民眾若每天用免洗餐具製造垃圾、不用水洗碗,竟然不用繳垃圾費;但如果做資源回收,用水沖紙餐盒就要多繳垃圾費,這樣環保與公平嗎?垃圾費與水費根本無對價關係,如果只是為了方便,乾脆健保費也隨水費徵收算了,他呼籲民眾集體抗繳。
舊 2007-10-13, 05:04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mary50離線中  
冷ㄉ很
Master Member
 
冷ㄉ很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趴趴跑
文章: 1,664
引用:
作者mayuka
這位算還好了,至少還會參與討論,有另外一位是純粹只會轉帖那種觸邊文,自個卻幾乎不會參與討論(不參與討論還有理由呢!)

可是討論的內容會把人引向政文
__________________
我說那麼多是為什麼呢
無非是讓自己留點回憶
並且證明自己還存在著
最後就讓自己被人記得
松高人的回憶討論串
舊 2007-10-13, 05:09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冷ㄉ很離線中  
G styl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5
文章: 5
白痴媒體的智商,碰上無知消費者

根本的解決,
是要從製造商原料的選擇,產品的成型做起(這些也是要成本的)
使消費者方便處理,可以回收再利用

台灣有這種民氣可用嗎,每個消費者只要求最低價
舊 2007-10-13, 05:12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 style離線中  
向下沉淪
Junior Member
 
向下沉淪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我家小花口中
文章: 736
引用:
作者kiddgogo
用水量跟垃圾有啥關聯??
為什麼用多水,垃圾處理費就要繳交更多??
這個月水費五百零幾,但是光污水處理費,跟水源保育費,加一加就要三百.....

因為除了台北市是需要購買垃圾專用袋之外(垃圾處理費已經附在垃圾專用袋裡.意即隨袋徵收處理費).
其餘各縣市仍然是將垃圾處理費附在水費之中(每一度水費中需繳交若干垃圾處理費.意即隨水費徵收處理費).
所以啦!除非你是住在台北市.否則都是用水量越大.所要繳的垃圾處理費也就越多.

那麼我們就會發覺一個有點荒謬的現象:"垃圾產生量與用水量之間是否一定成正比關係呢?"
可能有某個家庭全家都不愛洗澡.三餐都吃外面或買便當.衣服也是10天半個月才洗一次.
但這個家庭卻每天都製造著大量垃圾.而依現行辦法卻因為這家庭水費很少.所以也只能徵收一點點垃圾處理費.
反過來說可能有某家冷飲店.店裡用水量驚人.但環境乾淨整潔.製造不了什麼垃圾.
而依現行辦法卻需繳交高額垃圾處理費.

事實上前個月電視曾有這麼一條新聞:
某位老阿伯自己一人獨身居住.每天早上起床後洗完澡即到不遠處的兒子家裡.
一直待到吃完晚飯後才又回到自己的家.然後洗個衣服看個電視後便上床睡覺了.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一天老阿伯突然發現他自己家的水費單據中有一項稱為"垃圾處理費".
他認為他幾乎整天都在兒子家裡.自己的家垃圾產生量極少.如此隨水費徵收處理費是不合理的.
於是他拒繳了.並且與自來水公司對簿公堂.不過前個月他被判敗訴了.

回到主題.有心配合作環保的話必須先將垃圾分類.垃圾油污的沖洗與事後的洗手都是避免不了的.
越是配合環保將垃圾分類越細處理地越妥善.所需要的用水量也就越多.
而在現行辦法下.這表示所要繳交的垃圾處理費用也就越高.不啻是一種奇怪的反向懲罰.
__________________
小黃找到媽媽了嗎~!
舊 2007-10-13, 05:22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向下沉淪離線中  
alsr
Major Member
 
als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63
與其說是奇怪的現象,不如說是官員們的官僚心態極重所產生的變態現像。那群只顧著自已爽的官僚們只會用對他們最不麻煩的方法來做事,怎麼會考慮到這其間的不公平,有句話說的好,小人諭於利,這裡的小人泛指平民老百姓,像這種變向懲罰的王八蛋政策只有有心人才會遵守,大部分人當然以後都是能閃則閃,不要怪政策執行成果不佳,先把想爽的官員拖出來賞個十鞭再說吧。
舊 2007-10-13, 05:55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sr離線中  
albert@46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19
環保署快成為繼:交通違規.國稅局.海關之外.的營收單位~~
舊 2007-10-13, 07:40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bert@46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