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61
|
-.- 刪~ 解讀錯誤
![]() 此文章於 2005-10-10 01:19 PM 被 k500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土城看守所
文章: 56
|
引用:
那我有個不情之請,能不能請你以心理學是不是一門科學舉個例子阿??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微軟找不到的地方
文章: 157
|
引用:
心理學又可細分為好幾門,例如:認知心理,生理心理,社會心理,知覺心理,變態心理...等等 你要說心理學是不是科學,我想要看你是從哪一個分支或哪一個學派來討論心理學 假如你單純認為"佛洛依德"就是代表心理學,那大概很多人都不會認為心理學是科學(當然佛洛依德不能代表心理學,他的學說理論也大多過時了) 如果你以認知心理,生理心理,知覺心理來看心理學,那麼它肯定是科學,因為這些都是以生理學為基礎來探討的心理學,除非你否認生理學不為科學 如果你以社會心理學來看心理學,那心理學算是社會科學 再簡單點說明 目前國內的心理學研究所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小組 臨床諮商組 認知組 社會組 工商組 第一組不算科學,它是走實務 第二組肯定是科學 第三組算社會科學 第四組也算社會科學 附帶一提,生理學,統計學,實驗方法...等課程在心理系都是必修課 用這些方法來研究的學問,你覺得算不算科學? 此文章於 2005-10-10 01:33 PM 被 shiou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孤星州
文章: 33
|
好,重新再來,因為我也不知道之前自己在寫什麼...
舉例........ 題目性﹕是否情緒低落的人會比較有自殺傾向? 這個題目,不論是誰來做,都一定會訪問有情緒問題的人 組織性﹕不論是誰,都會收集到同樣的證據和數據舉出,情緒低落的人和心理健康的人比較,前者的確有較高的自殺比例 重複性﹕訪問100個情緒低落的人,裡頭有高達70%動過自殺的念頭。
__________________
If everything in life were perfect, there would be little to learn. It is through adversity and challenge that we discover who we are. Every drop of tears fills the needle into my heart that numbs the pain, a pain that never goes away............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孤星州
文章: 33
|
引用:
這位大大說得對,聽他的準沒錯.......
__________________
If everything in life were perfect, there would be little to learn. It is through adversity and challenge that we discover who we are. Every drop of tears fills the needle into my heart that numbs the pain, a pain that never goes away............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土城看守所
文章: 56
|
謝謝各位大大的指點迷津,真是萬分感謝,我終於可以來寫我的報告了,謝謝!!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不羈
文章: 30
|
弟認為不是科學
如果是科學的話 神燈就不會問你要四線道還是二線道了 ![]() 此文章於 2005-10-10 02:38 PM 被 沉穩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922
|
純科學是在相同條件下,你實驗一次兩次到一百次一千次都一定會發生同樣的結果,例如地心引力是你把東西往上丟一定會往下掉,還有個種化學反應,這都是必然。但是心裡學的科學並不是這樣的。
心裡學的測驗肯定都是群眾測驗,然後歸納統計出最大公約數。這是跟所謂的純科學如物理化學不一樣的地方。比方說最簡單的測試就是測試兒童面對誘惑時的反應,對他未來成功的關連性。例如說在小孩面前放他喜歡的糖果,告訴他如果他一個小時後還沒吃掉糖果,就再給他一顆。後來研究發現能夠面對這種誘惑忍耐下來的兒童,未來成就比較高。 但是!注意!!!不是說能夠忍耐這種誘惑的小孩長大後成就『必然全部』比較高,而一開始把糖果吃掉的就『必然全部』沒有前途。 這就是心理學跟所謂純科學不一樣的地方。心裡學的實驗都是這樣的,只有歸納統計出『相對比較』下的可能結果,對於個體沒有必然結果。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99
|
聽以前的教官講
其實風水也是一種統計學....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922
|
其實課堂上問這種問題,答案當然是怎樣都有個底啦。很可惜發文的網友沒有先說出自己的看法。
心裡學算是新興科學,他一樣用嚴謹的科學方法如統計歸納來探究心裡接受刺激的反應。但是心裡學的實驗困難在於無法對實驗對象個體的環境和條件作相同的模擬。以上面那個兒童面對誘惑的實驗,那是心理學這門科學上有名的實驗(我舉的是類似喔,因為已經讀十年了 ^^),但是你無法控制受試驗個體在接受試驗前的生活過程一樣,也無法控制受試驗個體成長過程的完全一致性。環境變數和條件的控制是最困難的。即使用楚門的方式也無法複製真實社會的競爭。 難道你聽說高個子成就比較高,就真的以為個子矮的沒有成就喔? 這是心裡學科學的困難。但是因為他採用科學的方法,也對嚴謹性盡量控制,所以算是門新興科學啦....其實是很無奈啦,怕被人家看不起,所以才需要強調自己是科學,呵呵....可以反過頭來研究這些心裡學教授的心理....如果不是有爭議,何必多此一舉的強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