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lucardli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84
引用:
作者aya0091
拜託沒看過就不要亂猜

25分10秒處
ph8LyNIT9sg

看清楚,PS5設計師都親自說是RDNA2



當然知道他說的,但連實機都沒有的現在,我只把他看成是商業上搶版面的宣傳PPT而已。

SONY之後的實機有沒有重新流片成RDNA2那還未知,但以開發機的8T變成9.2T再到現在說的動態超頻10.2T都只是36cu來看,

且再配上完全不變且還要跟CPU共用的448.0 GB/s記憶體頻寬,老實說就算9.2T也會有頻寬不足的可能,讓人覺得就只是為了跟上XBOX SERIES X而做的超頻而已。

另外,不管是新XBOX還是PS5都有以SSD高速讀取來作文章的技術,這也是硬體新技術上跟不上PC時,只好拿主機首次採用的SSD來當作一種宣傳的重點。
     
      
舊 2020-03-19, 09:24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ucardlin離線中  
healthfirst.
Golden Member
 
healthfir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1
引用:
作者alucardlin
當然知道他說的,但連實機都沒有的現在,我只把他看成是商業上搶版面的宣傳PPT而已。

SONY之後的實機有沒有重新流片成RDNA2那還未知,但以開發機的8T變成9.2T再到現在說的動態超頻10.2T都只是36cu來看,

且再配上完全不變且還要跟CPU共用的448.0 GB/s記憶體頻寬,老實說就算9.2T也會有頻寬不足的可能,讓人覺得就只是為了跟上XBOX SERIES X而做的超頻而已。

另外,不管是新XBOX還是PS5都有以SSD高速讀取來作文章的技術,這也是硬體新技術上跟不上PC時,只好拿主機首次採用的SSD來當作一種宣傳的重點。

現在不可能再重新流片了啦
這樣根本趕不及年底發售
兩邊的CPU, GPU不太可能是不同世代

7nm製程能用在手機、PC, server
也能用在遊樂器
不會有遊樂器硬體新技術上跟不上PC的可能
不只是7nm
其他科技發展一樣是大家都能用
問題在成本能不能負擔而已
消費者能接受的售價範圍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20-03-19 09:35 A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舊 2020-03-19, 09:32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althfirst.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erdatsai
你知道我花了30分鐘找資料、驗證才回的文嗎?
你發這文花了多久時間呢?

所以你也是如同alucardlin網友一樣

就算SONY官方說了GPU是RDNA2架構也不相信嗎?

那部影片我就看了50分鐘好不好

影片中Mark Cerny就一直強調此CU不等同彼CU

你還拿RDNA的RX5700算半天不承認有誤?

另外Mark Cerny更喜歡較少CU+較高時脈這點

我也說了等上市後驗證效果,我可沒有下結論

CPU多核論純粹是比喻,我當然知道CPU、GPU運作原理不同

但別忘了2080Ti有4352 CUDA,比起2080的2944 CUDA多了47%

請問性能有提升47%嗎?

此文章於 2020-03-19 09:48 AM 被 aya0091 編輯.
舊 2020-03-19, 09:41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手塚忍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9
我認為要純討論硬體就不要帶入個人對於主機商的偏好會比較好啦。

XSX跟PS5我認為將會是3廠3A大作跨平台XSX 4K60FPS跟PS5 4K30FPS的差距。
舊 2020-03-19, 10:06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手塚忍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手塚忍
我認為要純討論硬體就不要帶入個人對於主機商的偏好會比較好啦。

XSX跟PS5我認為將會是3廠3A大作跨平台XSX 4K60FPS跟PS5 4K30FPS的差距。

你的預估相當於XSX有PS5兩倍性能

完全不知道你怎麼預估的...

我的預估,如果畫質完全相同,XSX 60fps的話,PS5有50fps

但實際上廠商會在PS5降低畫質,維持2平台差不多的fps

然後4K 120fps絕對不會成為主流

此文章於 2020-03-19 10:16 AM 被 aya0091 編輯.
舊 2020-03-19, 10:13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erdatsa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78
引用:
作者aya0091
所以你也是如同alucardlin網友一樣

就算SONY官方說了GPU是RDNA2架構也不相信嗎?

那部影片我就看了50分鐘好不好

影片中Mark Cerny就一直強調此CU不等同彼CU

你還拿RDNA的RX5700算半天不承認有誤?

另外Mark Cerny更喜歡較少CU+較高時脈這點

我也說了等上市後驗證效果,我可沒有下結論

CPU多核論純粹是比喻,我當然知道CPU、GPU運作原理不同

但別忘了2080Ti有4352 CUDA,比起2080的2944 CUDA多了47%

請問性能有提升47%嗎?

我對於是不是RDNA2完全不在意,只是附和alucardlin網友說的做回應而已
倒是你一直糾結在RDNA2上是為何?

Mark Cerny在強調的是此CU(RDNA"2",高興了吧)不等同彼CU(GCN)
影片要看清楚喔

TFLOPS通常指的是理論上的最大值,跟運算單元的數量和時脈有關,
不一定會實際反映到遊戲表現上,R9 FURY X (GCN) 8.602 TFLOPS在遊戲上比
RX5700 (RDNA) 7.949 TFLOPS還要弱就是個例子。

回到PS5和RX5700,也許RDNA2比RDNA更有效率,在遊戲上表現更好,
但是既然運算單元數量一樣,那麼理論的TFLOPS就跟時脈有關啦,
完全沒有問題,除非你想說AMD和SONY公布的都是錯的。

還有你知道2080Ti的時脈比2080低嗎?
舊 2020-03-19, 10:21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rdatsai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erdatsai
還有你知道2080Ti的時脈比2080低嗎?

差多少請說說

2080Ti自動超頻也是接近2GHz,至少1800~1900MHz沒問題

超頻玩家有超到2GHz以上的

這種時脈差距也完全不能解釋CUDA多那麼多,性能卻沒有相應幅度成長
[YOUTUBE]Fj-R8l776yM[/YOUTUBE]

此文章於 2020-03-19 10:29 AM 被 aya0091 編輯.
舊 2020-03-19, 10:25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手塚忍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9
引用:
作者aya0091
你的預估相當於XSX有PS5兩倍性能

完全不知道你怎麼預估的...

我的預估,如果畫質完全相同,XSX 60fps的話,PS5有50fps

但實際上廠商會在PS5降低畫質,維持2平台差不多的fps

然後4K 120fps絕對不會成為主流


等兩台主機上市就知道了,現在爭這個只是打嘴砲而已。 XD

X1X跟PS4 PRO帳面性能有差距到兩倍嗎,但是跨平台的遊戲在兩台主機的差異卻將近兩倍。

再說PS5如果要維持常時GPU 2.23G工作時脈,那PS5在散熱方面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將會比XSX高上許多。
舊 2020-03-19, 10:28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手塚忍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手塚忍
等兩台主機上市就知道了,現在爭這個只是打嘴砲而已。 XD

X1X跟PS4 PRO帳面性能有差距到兩倍嗎,但是跨平台的遊戲在兩台主機的差異卻將近兩倍。

再說PS5如果要維持常時GPU 2.23G工作時脈,那PS5在散熱方面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將會比XSX高上許多。

1.等實測就知道誰猜的比較接近

2.我不覺得有差那麼多,RDR2在兩個平台上都是30fps
[YOUTUBE]Mzi_Na-_bkk[/YOUTUBE]

3.別忘了XSX有52 CU,比PS5的36 CU多很多
功耗/發熱這東西除了看時脈,核心數量也有關係

不然同樣5GHz的9900K為何會比9700K、9600K熱那麼多?


對了補充一點,我不是只幫Sony講好話
而是看過解說之後感覺差異可能沒有原先預估的那麼大
當然XSX目前看來絕對是更強沒錯

此文章於 2020-03-19 10:40 AM 被 aya0091 編輯.
舊 2020-03-19, 10:35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ein1002
Basic Member
 
ein100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11
引用:
作者aya0091
所以你也是如同alucardlin網友一樣

就算SONY官方說了GPU是RDNA2架構也不相信嗎?

那部影片我就看了50分鐘好不好

影片中Mark Cerny就一直強調此CU不等同彼CU

你還拿RDNA的RX5700算半天不承認有誤?

另外Mark Cerny更喜歡較少CU+較高時脈這點

我也說了等上市後驗證效果,我可沒有下結論

CPU多核論純粹是比喻,我當然知道CPU、GPU運作原理不同

但別忘了2080Ti有4352 CUDA,比起2080的2944 CUDA多了47%

請問性能有提升47%嗎?



2080 VS 2080TI 差距大概是24%-28%

這是我的經驗

我想用在PS5和XBOX 的上面上面結論也是差不多兩這差距在20%上下

其他人不要來戰偶

玩過那麼多顯示卡我很清楚

我用過的2080也沒2080TI熱

超過頻的應該知道

電壓不變拉那個200-300時脈 溫度的影響很小
__________________
1991 orville by Gibson Les Paul STD pickup APH-1

這邊變成五毛粉紅DVD了嗎

此文章於 2020-03-19 10:42 AM 被 ein1002 編輯.
舊 2020-03-19, 10:36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in100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