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光之幻境
文章: 1,303
|
我一直以為扁食是餛飩的台語咧。
台北市桃源街的餛飩就跟我們一般所認知的餛飩完全不一樣, 完全就是大很多號的水餃,吃起來也是, 不知道為什麼他堅持要叫餛飩... ![]()
__________________
節儉持家散假狼的歷代CPU小兵--- Pentium 2-300oc450 (Deschutes) --> Pentium 4-540J (Prescott) --> i7-920 (Bloomfield) --> Xeon x5675 (Westmere-EP) --> i7-14700k (Raptor Lake) 時隔多年的大更新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煎餃我只在一家牛肉餡餅店吃過,後來那間店收了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吃過煎餃,因為太費工費時了。 煎餃用的是水餃,首先要煮水餃,然後再上鐵板煎熟三面,這麼費工費時,結果還不能賣特別貴,自然就沒有店家要做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454
|
抄手跟扁食大概是同一系列
餛飩跟雲吞是另外一個系列 皮的製作不同也有不同分別 到如今 知道餛飩要能浮水成雲 內有湯汁的不同就很難了... 更別說分別雞湯餛飩 過水餛飩 鹼水皮的分別 抓包的方式跟攤平的方式都有不同ˊ講究 我爸就是第一個打出溫州餛飩的溫州人,當初是在台北車站前面開了間夜上海排骨大王 講究就是一碗湯四顆餛飩,要能浮水,咬開有湯的作法,實際上是上海+浙江的做法,湯底是肩骨為主,是清骨湯配紫菜榨菜蝦皮蛋皮熟豬油蔥花,還記得小時候就是要在11點開始先把碗排好,料配好,放一個湯匙,然後十個碗一疊這樣 而在溫州的地方上,通常是做浙式或是揚州式的小餛飩,大一點的只有一家長人餛飩,在解放路靠近五馬街,也只有這家是大的 我家包餛飩講究五指,包一個餛飩要五步從攤平,抹肉,二折,三折,到戳回 而我老爸包抄手,就是用抓的,真的是小又快,就是左手一抓皮,右手竹篾一刮肉,皮再去抓肉一捏就往旁邊一拋,這樣就是一個 有在自己包的人就知道.....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20
|
其實可以用包料內餡區分....
扁食內餡都一些肥肉邊腳料.... 以前窮沒錢用肉只好用煸豬油勝下的.... 所以叫扁食.... 雲吞跟混沌只在大小地區叫法不同其實是一樣的... 炒手是用油下去炒混沌這樣....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引用:
這兩家也常聽到。我是台北俗,看何時有機會去。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587
|
引用:
煎餃好像在早餐店算蠻常見的啊?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63
|
引用:
個人覺的20年前的口味比較優,現在也許是因為太有名了,人潮太多,不論是湯或是料,都遠不如以前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1,553
|
引用:
里港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北極星
文章: 2,612
|
煎餃不用煮 直接煎啊..
日本人餃子都吃煎餃的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碎石堆緩衝區
文章: 1,807
|
日本雖然稱為煎餃 ,但從作法來看比較接近鍋貼
__________________
「優雅ズ舞よ」∼ロ③ДワКиャ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