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627
|
在MYAV看不到的深度討論,在這邊都看到了...
想不到這裡也是臥虎藏龍阿......... ![]() ![]() ![]()
__________________
![]() 5個4....沒有比我更強的吧.... ![]()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
我有一對英國Ruark Sabre 小喇叭,二音路,1吋高音,6.5吋中低音,靈敏度大約86-88 db/w/m.曾經用 Accuphase 170瓦的綜合擴大機(型號我忘了.我是去音響店,讓老闆試機)來推,聽
名琴的嚮宴,麥田之歌,Enya Water Mark,Malcom Arnold,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等名盤,以這部擴大機的面板 功率指示表來看,以相當大的音量在5,6玶試聽室中,幾乎輸出都在5瓦以下,只有爆棚樂段會瞬間來到接近50瓦.表現得中規中矩.後來老闆更變態了,他用Gryphon DM-100後級(定價43萬)來推,前級是他自組的.我只能說,整體的表現更飄逸高貴的音色表現.當然這是相對的AB test.小喇叭有其天限,只能在音場,定位和音色,速度感這幾個方面產生優勢,極低頻或是大音壓是不可能的.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6
|
引用:
這邊順道請教一下NEAL兄 在不在乎電力消耗的前提下,是否大約有20~25W輸出以上的真空管擴大機就能帶動(甚至是要求高一點帶出出漂亮音色)大部分常見的中高效率喇叭? 家裡現在有兩部入門前級(U2s與DAC25A) 我在想是單純加組一台A類後級或是直接新購升級一套A類綜擴+被動式書架型喇叭(預算2~3萬) 入門或土炮的機種很多價格都不錯,老實講這價位還不會在意日後二手賣不賣得出去,就純粹是有限預算下想找看看有沒c/p值不錯的組合出來,但理不太出方向 ![]()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
引用:
萊爾兄一提我倒想起KT88/KT120這兩個型號的功率管,算是蠻接近你的輸出要求。 只是KT120大多成雙配對,以Push-Pull型式達75W輸出,不常看到純單端A類的設計。 至於KT88就不少單端A類了,可以往KT88這支管為基礎的機器去找,只是同樣KT88,聲音差很大,像曙光的KT88不受歡迎,我的聽感是認為聲音較粗,細節表現上要專注聽才聽得清楚,Genalex就好很多。 說不定是Genalex的外觀質感好,台灣銷售又有冷處理版,我被這些外在條件迷惑心理了;也或許是曙光的KT88還有更高檔次的珍品系列,所以就必須讓自家的普通KT88有些區隔。 但KT88應該可以滿足你的規畫方向就是了。 很多真空管機的後級也很怪,少一顆VR就叫後級?在我電路觀念裡,後級應該要並聯十來組功率管才算後級呀,最典型的晶體後級Pass Labs Aleph 1.2也是這樣做的。 反正商人術語,看看就好 ![]() 此文章於 2014-05-06 10:42 PM 被 NEAL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6
|
引用:
感謝NEAL兄的建議 ![]() 剛才就有使用KT88的擴大機,到沒屋頂的去隨意先翻了一下,很有意思的一萬出左右的機型大多做在15W+15W附近,大概能推10~60W以內需求的喇叭的感覺,輸出要求想再高點就必須看到2萬得機子去了(不過書架型喇叭很多都是寫持續輸出70W上下,好像搭配性應該算是剛剛好) 而Push-Pull即是所謂的推挽式嗎? 純A類還有做些功課大概理解工作原理,但對推挽式就不是很有概念,我想就花些時間針對這部分些來研究一下差異跟適用搭配看看 老實講有時候做功課的樂趣一點也不輸買/湊齊玩具時的快樂感,這種感覺還真有趣~ ![]()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
小弟淺見如下,大家交流.
1.推挽放大,目的是要讓輸出功率提高.例如單端只有8瓦,用兩支可以做到15瓦,四支可以到25-30瓦,可以更好地推動揚聲器,應付大瑒面. 2.通常相似的電路設計,功率小的,聲音較好聲.例如 Jadis JA 30或是audio research cl-30,音色較 Ja-80 或 cl 60細緻,甜美.當然,控制力會較差.管機的線路通常較不複雜,不太需要負回授,這也是好聲的因素之一. 3.其實有些晶體擴大機,價錢不會太貴又好聲,也不用純A類,可能是AB類或動態A類,小功率輸出時,以A類或近於A類的工作方式作動,減少交越失真,聽感較平順,耐聽.又有些使用Mos-FET 的晶體,聽感近於管機.又或者有Hybrid,前管後晶體的混血機,聲音也不錯.價錢也較平易近人. 4.訊源和聆聽環境也很重要.喇叭的擺位可以多作嚐試. 5.如果有機會或條件許可,可以聽黑膠唱片. 6.喇叭的特性佔最重大的因素,擴大機對品質的影響較小.搭配很多選擇性.例如先考慮高品質的合併式(綜合)擴大機{Integrated amplifier},或是同廠的前後級.減少不當匹配的可能.像是以前audiolab 的前後級或Accuphase,MBL,Mccormack DNA-1,sonic frontier 50瓦 綜合機. 7.有些人喜歡音場寬深,定位佳,動態強大,解析力強.有些喜歡柔和不刺激.見仁見智.主要還是看本身的喜好和要求,再看使用環境來搭配器材,盡可能地讓有限預算得到想要的效果.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6
|
引用:
感謝Mozohung兄淺顯易瞭的說明~ ![]() 一開始是有想過是不是該配谷津自家的XP-200較好? 三機一體看來是協調多了,應該也有相當水準 不過U2s的聆聽經驗直覺上是覺得可能不適合,坊間對此組合的評價也與想要的效果方向不同 U2s在力道與速度上感覺是不錯,但聽不太到細膩與韻味感頗令人缺憾,所以後級跟喇叭才想改找些較古典的種類看看 但換哪種喇叭還沒決定,也不曉得在台中要去哪找可以試聽u2s+XP-200的店家(電子街那的音響店去問都是沒在賣這種dac或一體機,自然也就變得很難找個可以當場試聽與相關評估的機會... ![]() 不過畢竟還不急著買,就先邊問邊查啦,新手惡補總是要花點時間學習.消化嘛~ ![]() ![]() ![]()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90
|
這裡高手真多!!!
管機功率數字真的比較小~尤其是單端機 晶體機沒錯~數字可以做到很大 但是聽音樂只需要好聲的1W甚至不到1W 但是晶體機叫的再大聲~不好聲其實還蠻糟的 我從晶體機到管機~再到微瓦管機~再到微瓦管耳擴... 功率越來越小但是聽音樂的品質卻一直提升 現在聽一級放大的71A配OPT輸出配gmp450 未來可能購入HD650吧!!! 耳機真是窮人的好東西 目前推喇叭的是單端fet配OPT輸出的OCL電路 推起來也很不錯喔 前面有大大解釋過為什1瓦左右的5687可以推大箱子推得很好! 我的看法也依樣~就是那輸出變壓器opt的原因 機器推什麼喇叭沒有絕對~你聽了喜歡就聽吧 以後如果聽出個心得了~再慢慢玩下去才有意義 音響都是一堆神人說得滿嘴的好聲音~聽了卻是因人而異的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彰化
文章: 689
|
那既然管機這麼優秀,那為什麼擴大機還需要進步到晶體?
如果不是進步,那晶體機出來的意義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個人是覺得沒必要為小功率而小功率
重小輕大,以古非今不一定有道理 既然不一定,那就不是必然 聽音樂就聽音樂,也沒必要一定要由聽者定義出一套全面性的道理,比如說: 管機最棒,黑膠最優...啥的 最後的結論通常是: 自己喜歡就好 聽過才算數 不懂不要多說 不要用眼睛聽音樂 OOXXOOX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