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2,590
|
把高頻砍掉還是會影響聽感的
畢竟振膜就那一片 聽不到的振膜還是會震動 一首歌放下去整個振膜運動都變化了, 多少還是會有差別
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用擋簽名檔帳號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MP3這種破壞性壓縮的格式,當初開發的目的,應該本來就是在維持可接受音質的情況下, 砍掉人較不住意的地方,盡可能的縮小體積,跟FLAC之類100%數據保真的格式相比, 要做到一樣本來就不可能,因為開發的目標就不一樣,後者是音質面向,前者是體積面向。 相對的,把破壞性壓縮格式的流量開到最高,換到的可能只是遠低於音質改進的體積暴增, 也失去破壞性壓縮格式的意義。弟也是認為MP3到192Kbps就夠多數歌曲用了, 因為弟用Winamp轉CD,設定是VBR(old),32-320Kbps,Q=2, Joint-Stereo,轉檔後觀察其自動選擇的流量,大多數CD編碼率都只衝到19x Kbps而以, 這也許表示Winamp或該MP3編碼器的作者,也認為這樣的編碼率就夠用實用了, 看其他一些CD轉檔軟體,MP3預設值其實也只給192Kbps而以,所以這個數字, 應該是業界較公認的MP3實用流量範圍,不滿意的話不如去考慮其他格式。 不過弟看樓主比較有趣的設定,是採樣率用48KHz,不知道原本的FLAC應該是多少? 市面上多數CD都是44.1KHz的,所以由其轉出的FLAC與MP3,應該都用原本的就好, 如果設定的輸出與輸入不一樣,可能就要考慮轉檔軟體SRC的品質是否良好了 ![]() 引用:
可能還要看當初轉檔的設定是否正確,用的編碼器是哪一款,編碼器(與設定)不好品質就有差, 最要注意的,就是當初是否由CD或其他無失真音源所轉出來,高流量音質相對好大家都知道, 所以就聽聞過會有人把128Kbps的MP3轉成320Kbps想改善音質,這樣做流量確實會暴增, 但要改善音質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之前已經被砍掉的細節不會自己跑回來; 甚至聽說過有人會故意把低流量MP3轉成高流量,放在放在檔案分享軟體上分享以衝積分, 所以網路上流動的MP3,是否有對應其流量的音質,都還很難講。 ![]() 講到AAC(m4a)的話,雖同為破壞性壓縮格式,但它的壓縮率比MP3高出30%以上, 所以它只要MP3的三分之二體積,就能提供相當的音質,也就是說192Kbps的MP3, AAC只需要128Kbps,更省儲存空間,其實Apple當初在推AAC格式時, 也宣稱過AAC 128Kbps已達與原CD難以辨識的音質,但不知是儲存媒體成本下降, 還是順應網路潮流,現在iTunes Store上賣的AAC格式音樂,都是256Kbps的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此文章於 2013-05-08 10:06 PM 被 Yusunu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69
|
引用:
引用:
你們有用過自己的CD轉成MP3嗎? 我自己目前是用EAC+Lame 3.99.5(-v0, 雖然跟-v1比聽不出差異)轉成MP3+WAV 老實說我還真的分不出來MP3跟WAV的差異(WAV跟原始CD是一模一樣) 我有考慮過改用AAC或是Opus, 但是這些Codec都主打低流量的音質表現, 我比較在乎高品質. 再加上我又考慮到播放器的相容性, 最後還是決定用MP3+WAV(以後就直接用WAV再壓成AAC或是其他Codec, 不需要重新讀CD)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有空間就CD轉WAV吧...
我很早就這樣搞了,轉起來也比較快 雖然Tag可能有點問題 曲名就直接打在檔名上面 專輯/作者與年份就打在資料夾上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
引用:
我自己轉過幾片CD,MP3在人聲的部分明顯可以感受到毛邊,CD聲音比較乾淨柔和。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轉MP3參數是什麼
mp3 要讓人聲失真到聽的出來 恐怕是低於192kpbs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64
|
我覺得mp3最容易聽出失真的地方是
金屬打擊樂器 例如鼓組裡面鈸的聲音 流量太低的很明顯聲音都破了 本來好好的音樂變的讓人無法忍受 lame有參數可以禁用所有濾波功能 但用的不好也許會反效果 因為流量就那麼多 硬是平均分配也未必會有比較好的音質 想自己測試各種參數以達到自己滿意的音質 可以google razor lame 這軟體應該是lame能夠調的參數他全部都可以調整了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64
|
|
![]() |
![]() |